集外集拾遗补编
作者:鲁迅章节列表
升序↑- "某"字的第四义
- "骗月亮"
- “日本研究”之外
- "三十年集"编目二种
- "生降死不降"
- "天生蛮性"
- “有不为斋”
- “中国杰作小说”小引
- 《“行路难”》按语
- 《〈母亲〉木刻十四幅》序
- 《〈铁流〉图》特价告白
- 《鲍明远集》校记
- 《丙和甲》按语
-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
- 《东京通信》按语
- 《俄罗斯的童话》
- 《肱墓志》考
- 《海上述林》上卷插图正误
- 《坏孩子》附记
- 《毁灭》和《铁流》的出版预告
- 《剪报一斑》拾遗
- 《绛洞花主》小引
- 《劲草》译本序(残稿)
- 《禁止标点符号》按语
-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说明
- 《苦闷的象征》广告
- 《吕超墓志铭》跋
- 《莽原》出版预告
- 《敏捷的译者》附记
- 《墨经正文》重阅后记
- 《某报剪注》按语
- 《木刻纪程》告白
- 《十竹斋笺谱》翻印说明
- 《示众》编者注
- 《死魂灵百图》广告
- 《遂初堂书目》抄校说明
-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
- 《文艺研究》例言
-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
- 《无名木刻集》序
- 《徐法智墓志》考
- 《玄武湖怪人》按语
- 《译文》创刊号前记
- 《引玉集》广告
-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
- 《远方》按语
- 《越铎》出世辞
- 《这回是第三次》按语
- 《郑季宣残碑》考
- 《中国小说史略》再版附识
-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编选感想
- 《走到出版界》的“战略”
- 白事
- 备考:“行路难”(陈仙泉)
- 备考:丙和甲(季廉)
- 备考:驳《新青年》五卷五号《随感录》第三十七条
- 备考:不敢盲从!(魏建功)
- 备考:东京通信(噩君)
- 备考:剪报一斑(盈昂)
- 备考:禁止标点符号(钱泽民)
- 备考:来信(陈德明)
- 备考:来信(柳无忌)
- 备考:来信(魏猛克)
- 备考:来信(章达生)
- 备考:鲁迅先生的笑话(Z.M.)
- 备考:某报剪注(瘦莲)
- 备考:偶像与奴才(西屏)
- 备考:示众(育熙)
- 备考:通信(季廉)
- 备考: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潘楚基)
- 备考:信件摘要(晓真、康嗣群)
- 备考:玄武湖怪人
- 备考:这回是第三次(文辉)
- 本刊小信
- 编者附白
- 编者附白1
- 辩“文人无行”
-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 别诸弟三首
- 播布美术意见
- 补救世道文件四种
- 笞二百系笞一百之误
- 寸铁
- 答广东新会吕蓬尊君
- 答世界社信
- 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像
- 对于“笑话”的笑话
-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
- 复晓真、康嗣群
- 给《戏》周刊编者的订正信
- 更正
- 庚子送灶即事
- 关于“粗人”
- 关于《近代美术史潮论》插图
- 关于《小说世界》
- 关于《子见南子》
-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
- 关于小说目录两件
- 关于知识阶级
- 集外集拾遗补编
- 季廉来信按语
- 祭书神文
- 戛剑生杂记
- 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
- 谨启
- 敬贺新禧
- 聚“珍”
猜你喜欢的书
往事与随想
回忆录。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政论家和作家赫尔岑著。该书包含日记、书信、散文、随笔、政论、杂感等多种文体,内容丰富。作者把个人的生活事项同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在偶然出现在它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艺术地记录了从19世纪20年代一直到巴黎公社前夕俄罗斯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状况。前4卷展开了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景象,在这样一幅宽广的历史画面上活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从高官显贵到仆役、农奴。作者善于用寥寥几笔勾出一个人物,更擅长用尖锐无情的讽刺揭露现实生活中的怪人怪事,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以镇压十二月党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统治的黑暗恐怖的时代。
牧斋初学集
明代诗文别集。钱谦益撰。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文学家,号牧斋。本集是他在明代所作的诗文结集。诗20卷,包括《还朝诗集》、《归田诗集》各上、下2卷,《崇祯诗集》6卷,《桑林诗集》、《霖雨诗集》各1卷,《试拈诗集》、《丙舍诗集》各上、下2卷,《移居诗集》1卷,《东山诗集》3卷,编年排次;文90卷,除各种体裁之外,还包括《太祖实录辨证》、《读杜小笺》、《读杜二笺》等3种学术专著。以上合计110卷,卷次相属。钱谦益是由明入清的重要作家。其文典重深稳,议论考证,富博丰赡,在明末较有声誉,入清后亦影响了清初文坛。此集系他手自编定在明时作品。有《四部丛刑》本。
玉君
中篇小说。杨振声著。1925 年由现代社出版。小说描写青年学生玉君与同学杜平夫相恋。玉君的父母不顾玉君心中已有所爱,硬要将她嫁给军阀师长的儿子做续弦,逼得玉君跳海自杀(后遇救脱险)。杜平夫出国留学时,委托林一存多方照顾玉君。林一存为成全玉君与杜平夫的爱情,割舍了自己童年时代与玉君有过的青梅竹马之恋,并严格压抑着自己时时泛起的对玉君的爱。但留学归来的杜平夫却对林一存与玉君之间的纯洁关系,乱加猜疑,妒火烧心,显得虚伪、狭隘、卑琐。小说揭露了家族制度与包办婚姻的弊害,控诉了礼教吃人的残酷性,针砭与否定了以新派面目出现而实则浸透了传统道德的虚伪人格,肯定了道德自我完善的处世态度。作品充满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积极意义。杨振声主张艺术“要忠于主观”,“把天然艺术化”(《玉君·自序》),《玉君》就是这一创作思想的产物。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评论说: “他先决定了‘想把天然艺术化’,唯一的方法是‘说假话’, ‘说假话的才是小说家’。于是依照了这定律,并且博采众议,将《玉君》创造出来了,然而这是一定的:不过一个傀儡,她的降生也就是死亡。我们此后也不再见这位作家的创作。”
庶斋老学丛谈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宋末元初时盛如梓撰。 《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 《千顷堂书目》入子部小说类。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传世。是书或作三卷,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全书虽分三卷,而第二卷又有一子卷,实为四卷。 《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四卷。盛如梓是扬州人,号庶斋,大德年间为嘉定州学教授,迁衢州路学教授,以崇明州判官致仕,所以本书名为《庶斋老学丛谈》。主要考辨经史、评论诗文,也有关于朝野遗事的内容。上卷首记国故,后及经史;中卷、下卷多评论诗文,间及两宋轶事。
曾公遗录
大臣日录。北宋曾布撰。残本3卷。布字子宣,曾巩弟,嘉祐进士。元祐八年(1093)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元符三年(1100)十月入相,崇宁元年(1102)六月罢相,先后在政府9年。宋制,皇帝有日历、实录,大臣有日录,记每日之行事、奏对,是编即曾布所记日录。原本久佚,卷帙不详。今本辑自《永乐大典》,仅七、八、九3卷。起自元符二年三月,止于元符三年七月。有事记事,无事书日,以示每日必录。所记多出亲见,多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采撷,有裨于研究北宋哲、徽之际历史。有《藉香零拾》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宋史资料萃编》据以影印出版。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