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斋类集
作者:袁宗道
诗文别集。二十二卷。明袁宗道撰。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前后刊刻。《白苏斋类集》按文体编次,前有姚士麟《白苏斋类集序》一篇。正集包括古诗类二卷,今体三卷,绝句一卷,馆阁文类二卷,序类二卷,志状祭文类三卷,记类一卷,笺牍类二卷,说书类三卷,杂说类三卷,共计二十二卷。袁宗道的诗歌清润和雅,平稳清秀,很接近白居易、苏东坡那种平易畅达的风格。集中诗歌的数量不及散文多,成就也不及散文高。他的文章有一种温文典雅,雍容和平的气度,有较强的馆阁气,这同他供职翰林院不无关系。他的诗文求新求异,不落旧套,给人以清新和煦之感。但由于他受禅学影响较深,所以其作品常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远情趣。总的说来袁宗道的文学成就不及他的二弟袁宏道和三弟袁中道。《白苏斋集》曾刊刻多次。袁宗道在世时已有刻印,他逝世后书坊又陆续刻印过。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刘氏嘉业堂藏书《白苏斋类集》二十二卷,应是袁宗道最早最完全的诗文刻本,此书每卷前有“弟宏道、中道参校”的字样,当是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或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前后的刻本。《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都著录袁宗道《白苏斋类稿》二十四卷,但此本未传。明天启、崇祯年间也有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年)公安继善堂重刻本《白苏斋类集》为十八卷,封
章节列表
升序↑袁宗道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酒颠补
明陈继儒辑录,系夏树芳《酒颠》补编。该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补录明代前酒颠故事72;中卷补录明代酒颠故事56;下卷系酒事题咏,起自晋代陶潜,止于宋代陈暄,共30首。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注。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之图》、《河图像数之图》等六幅图像,以内丹家图书《易》学原理阐述本书注经旨要。注文探集薜幽栖、李少微、青元真人、萧应叟、默庵先生诸家之说,偏重以内丹理论解释经文。往往大段阐述内丹原理,名词解释亦采用内丹术语。书末附图二三幅、图说一篇、青天帝君降笔一篇。
西山群仙会真记
题施肩吾撰,李竦编。道教经书。五卷。简称《会真记》。施肩吾为唐代道士,元和十年(815)进士,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修道,道号华阳真人。或云施肩吾似有二人。《四库提要》认为此书系金元间道士伪托,或云此书所出不晚于北宋。据自序说,全书从前圣后圣秘密参同,一集五卷,取五行正体之数,每卷五篇,应一气纯阳之义,演说玄机,发明钟吕太上至言。此书与题施肩吾编撰的《钟吕传道集》内容基本相同。书中引《太上隐书》、《西山记》、《灵宝内观经》、《通玄经》等多种道经及葛仙翁、阴真君、吕真人等语录,论说炼养内丹之法,主旨依据《参同契》,以明抽添之理,超脱之功。卷一为《识道》、《识法》、《识人》、《识时》、《识物》。卷二为《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卷三为《补内》、《补气》、《补精》、《补益》、《补损》。卷四为《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汞》、《真阴阳》。卷五为《錬法入道》、《錬形化气》、《錬气成神》、《錬神合道》、《錬道入圣》。系道教内丹比较具理论系统的著作,对研究宋元道教内丹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电世界
高阳氏不才子(许指严)撰。原载《小说时报》第一年第一号,宣统元年(1909)九月出版。标“理想小说”,署高阳氏不才子撰,共十六回,部分章节附有插图。1910年10月22日至1911年1月10日,《广益丛报》第248—256号(第8年第24—32期)重刊。此次以《小说时报》初刊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排印。叙一百年后出现的一位电王黄震球的故事。黄震球以陨石炼就名为“鍟”的新原质,可于空中发电,制成电手枪,将入侵之西威国全部飞行舰击落海底,并将敌国都市烧成焦土,威震全球诸国。电王飞至南极,掘金铸币,使世界富足;发明太阳灯,使南极变为温暖世界。注重教育,遍设学堂,普及电化教育;又重视交通、农业,讲究卫生,提倡节育,受万民爱戴。后电王见世界人类孳生,新编探险队,制电船向地下开辟殖民地。不料此地竟成了淫盗之窟,使电王极为感伤,遂乘电船升空而去。作者通过这一科学巨人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科学救国、征服自然的理想,想象丰赡,情节奇幻。结尾电王出世,更令人深思。
悬笥琐探
《悬笥琐探》[xuán sì suǒ tàn]明刘昌著。存一卷。《四库全书总目》云:“昌字钦谟,吴县(今苏州)人。正统乙丑(1445)进士,历官河南提学副使,迁广东参政。”是书多记天顺、成化间历官所见所闻,包括人文、天象、灾异,文笔生动。该笔记记述一些怪异之事,颇似小说家言,如“龙斗”条说:“天顺七年九月十六日,予自嵩县赴汝州,见一物于中天,淡白垂长数丈,尾微曲,少顷不见,忽又垂出,闪闪若动,细如数百丈线,人言此龙也。十月二日,自南阳赴邓,将至白马寺,时微雨且晴,忽见西南有黑物在薄云间,蜿蜒如圈者,其首尾莫可辨,惟身显然,若草书云字之状。忽又有一白物在其下,如乙字然,相去尺许,久之始灭,人皆言龙斗云。”恐是天气现象,幻觉为“龙”与“龙斗”。此外,他对文人事迹的记述,如王宾(仲光)、王芾(孟端)等,给研究文学史提供了参考资料。笔记的文笔清隽可诵。本书版本较多,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明钞五种》本,《续说郛》本,《纪录汇编》本,《五朝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有八无暇。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长寿天,五边地,六聋哑,七邪见,八无佛世。惟一有暇,可修道业,诫人勿致后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