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修禅观照入解脱门义

作者:佚名
华严修禅观照入解脱门义

日本华严宗高僧高辨著,共二卷,集中体现了其对华严思想与禅法实践融合的深刻思考。高辨生活于平安时代后期,师从华严宗名僧,深谙《华严经》义理,同时对禅宗观行法门有着独到体悟,此书便是其会通两宗精髓的代表作。​ 书中以 “修禅观照” 为核心枢纽,系统阐释了通过禅定观想契入华严 “解脱门” 的路径。高辨认为,华严宗的 “法界缘起” 思想并非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通过具体的禅修实践加以证悟,而 “观照” 正是连接理与行的关键。他结合《华严经》中 “十玄门”“六相圆融” 等核心义理,详细论述了观照过程中如何体悟空有不二、理事无碍的境界,强调修观者需在念念之间观照诸法实相,最终臻于 “解脱门” 所指向的究竟自在。

猜你喜欢的书

瓦格纳教授的发明

科技奇人瓦格纳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一种不需休息和睡眠的方法,能用大脑的两个半球同时进行两件工作,所以他在机械、生物、医学等领域做出了大量的发明。在人们中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他发明的稀奇古怪的趣事,他制造过永动机、利用催眠术加快人学习知识的速度、利用地球引力制造无动力飞行的飞毯、让死人的大脑“说话”、使大象像人一样思维行事、把自己变成可以无孔不入的幽灵……这些发明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读者看后会做出自己的结论。

童年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传记性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3年。着重叙述了高尔基童年时代的生活。高尔基生在俄国沙皇时代,那是一个黑暗的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他五岁时死去了父亲,度过了困难的、充满痛苦的童年。但是,苦难的生活,却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从小就从外祖父、两个舅舅等人的身上看到了残暴、吝啬和庸俗的市侩作风,他痛恨这一切。同时,他又从正直的青年工人伊凡、勤劳的老匠人格里哥里,特别是从无私的、慈祥而勇敢的外祖母那里,受到深刻的教育,使他从小就懂得痛恨压迫和剥削,同情受折磨的劳动者,逐渐形成他坚强的敢于反抗旧世界的革命气质。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描绘出社会生活的广阔图画,反映了在社会“底层”长大的儿童的共同的不幸经历。

要药分剂

本草类著作。清沈金鳌撰。十卷。金鳌有《沈氏尊生书》已著录。本书约十五万余字。载药四百二十种。分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论述各药性味、七情、主治、归经以及禁忌、炮制方法,以《本经》为宗,兼取诸家之说,间附按语。“凡有本经者,无不首列。至《名医别录》,所以补《本经》未备者,亦无不录。其历代诸贤,发明诸药功用,又足备《别录》之缺,悉皆采入”。引文皆标姓名,沈氏所论,则以“鳌按”注明。博搜详审,论述严谨,颇有可取之处。有同治十三年(1874)湖北崇文书局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靖江宝卷

靖江宝卷源于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宝卷至今还在农村讲唱、传承的“活化石”。世代相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靖江宝卷具有近三百年历史,分为“圣卷”、“草卷”和“科仪卷”三类。靖江宝卷亦圣亦俗、亦庄亦谐,韵散结合、词曲互映,依存于延生做会的宗教民俗活动,并在民间信仰的氛围下表达乐生入世的生活主题。如已经收集整理出版的《圣卷选本》收有三茅宝卷、大圣宝卷、香山观世音宝卷、花灯缘(《梓潼宝卷》节选);《草卷选本》收有张四姐大闹东京(《月宫宝卷》)、血汗衫记(《土地宝卷》)、九殿卖药、十把穿金扇(上、下)、江阴要塞起义记。同时,靖江宝卷艺术性强,其情节曲折,故事情节较为完整,有主线、副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特色。此外,创作宝卷的民间艺人还善于以一件事件为由头,衍生出许许多多故事,给听众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很显然,靖江宝卷源于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无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演唱内容,都具有较强的传统性。

鹖冠子

三卷。据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鹖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 《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目中,是关于兵家的言论。此外,该书还具有浓厚的阴阳五行学思想,这在《泰灵篇》辨水火,《天权篇》“绝道之纪,乱天之文,干音之谓违物之情,天之不纲,其咎躁凶” 中得到反映。《四库全书》将其列入杂家类是很恰当的。关于《鹖冠子》一书的真伪及成书年代,自汉以后,就争论不休。北朝的刘勰、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陆佃,明代的宋濂、胡应麟、清代的俞樾、颐煊、孙诒让等人都提出了独到见解。清人姚际恒在 《古今伪书考》中,断定为伪书。近年来,随着山东临沂银雀山汉代文物的出土,有人据以考证,认为,《鹖冠子》源出秦汉而确保其一部分古论。当然,这些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关于《鹖冠子》的篇数,自 《隋书·经籍志》以下皆作三卷,韩愈记十六篇,陆佃注本为十九篇。其主要版本有:聚珍板本,别六子全书本,绵眇阁本,子汇本,明朱养纯刊本,明刊十行本,闽覆聚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本,明四子本,盛意园藏明刊本二卷,源出宋本,十行十九字。恽薇孙家见明活字本三卷,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注大字低一格,板心有碧云或弘治年或活字本三字,乾隆题诗一首,馆臣有跋。明天启刊本,九子本,《十子全书》本,《诸子汇函》本,《子书百种》本,瓶花斋本,《四部丛刊》 本、《四库全书》本等。

华严一乘法界图

华严一乘法界图,一卷,新罗义湘撰,日本贤穴八吁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