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之上)

天竺沙门 般剌密帝 译NS3中华典藏网

乌长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NS3中华典藏网

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NS3中华典藏网

西京大兴福寺沙门 惟悫 科NS3中华典藏网

皇宋首楞大师 可度 笺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NS3中华典藏网

后约断申阶文二。初从微制渐文二。初乘□总立文四。初生含异□文三。初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十二类中。但向一类上。便能熏得十二种类。谓第七经。得十二类生生起之义。后立三渐次。约治断义。除其妄今。然后向一念上。具足六十圣位。六十圣位。不离一念。十二颠倒者。卵。是动颠倒。乃至非无想。是杀颠倒也。NS3中华典藏网

犹如捏目乱花发生。NS3中华典藏网

次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清净目。是真如智。捏目。则强生觉照。乱花。则十二类生。NS3中华典藏网

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NS3中华典藏网

后合。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众生迷时。菩提为烦恼。便成颠倒妙圆也。为此妄。全真如海上沤。沤即是海。NS3中华典藏网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NS3中华典藏网

二立渐除因文二。初迷。NS3中华典藏网

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于无明本因。为能乱想。十二类生。为所乱想。于此能所想。须起三渐次。除之。NS3中华典藏网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NS3中华典藏网

后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净器。喻一切众生真体。本来清净。为向人天。求少有漏善业。如毒蜜贮于净器。然有漏善业。虽为善矣。其奈能坏无漏。今除之。NS3中华典藏网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NS3中华典藏网

三徴渐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渐为由渐。次为次序。NS3中华典藏网

一者。修习除其助因。NS3中华典藏网

四列渐号。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贪嗔痴为因。杀盗淫为果。此因食其五辛乃助之转生染着。今除之。是真修习。或此五辛。能助贪嗔痴。为发淫之因。NS3中华典藏网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刳开也。二者。真正修行。开其正性。则持佛净戒。谨洁无犯。NS3中华典藏网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者。增进无上菩提。违背其现业。现业是第六与五同缘。今当违背之。NS3中华典藏网

云何助因。NS3中华典藏网

后释渐方文三。初劝断五辛文三。初徴。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前文云。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此徴云何助因。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NS3中华典藏网

次释文三。初明助因文四。初生依食住。NS3中华典藏网

所谓段食。NS3中华典藏网

二广列食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旧云抟食。有可抟聚故。香味触三为体。变坏为相。香味触三。初入腹时。未有变。不能资益诸根四大。而无食义。若入腹销化变坏已。有资益义。得名食。段者是一分一段。三尘为体。向此体上。有资益诸根义。用摄食义。归段体。上来持业释。于三界中。但唯欲界四生之中。悉皆具有。问。上界亦有触尘。何无段食。答。色香二种。望于自根。是离中知。疏远故。不能现资益。故非食体。问。香味等。对自根。及对他根。若为名于食体。答。于变坏时。先资益自根。然后亦能资益诸根。令发识明利能为食体。问。定果色中三尘。得为食否。答。亦食义。如饥馑劫中。定果鱼米故。上界既有定果色中香味触。中应有段食否。答。虽有香味触三。而无入腹变坏。资益诸根义故。NS3中华典藏网

触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心中触数为体。即触境为于有漏触。触对可意境时。能生喜乐二受。及顺益舍受。皆有资益义。能为食事。此通三界故。触者。心中触为体。向此体上。对前境资益诸根之义。用摄食用归触体。上来持业。问。喜乐二受。能资益身心。何不名食义。答。取境疏远故。由前可意触。先取根本境。等生喜乐食故。问。取何识中触。而为食义。答。此触虽与诸识相应。前五识者。食义偏胜。触粗显境。能生喜乐。及顺益舍受。资益胜。胜故。七八二识相触数。取境微细。不能生喜乐二受。不为食体故。NS3中华典藏网

思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遍行五内。思之一法为体。故以希望为相。谓有漏与欲俱。希望可爱境时。有资益义。能为食事。亦通三界。及三性。思之一法。是遍行中思。是体。向此体上。有希望可意境。便有资益之用为食。如悬沙指梅。根食用。归思体。上来持业释。问。是何识思。答。是意识思。谓意识有分别。可意境希望胜故。问。何不取无漏思为食体。答。无漏不能资益有漏故。NS3中华典藏网

识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八识为体。以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前三食。势力益故。识食方能增长。偏能执持诸根大种。为资益义。说名为食。识之一字。是第八识。是体。向此体上。有连持资益之用为食。食是用。摄食用归识体。上来持业释。问。何不取余识。答。前六有间断故。第七不执受故。若第八识。有三义故。真识食。一者。一类无记。二。常不间断。三。遍通三界。故论云。由此是知。异于转议。有异□识。一类常遍。执持身命。令不断坏。世尊于此作是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言喜乐二受。取境疏远者。有顺益。方有喜乐。故疏远。今但取顺益。未入腹未有资益义。云何唤作食。答。从因呼果。NS3中华典藏网

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NS3中华典藏网

三述常宣。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NS3中华典藏网

四分甘毒。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食甘。如食稻梁等。或如断其五辛。NS3中华典藏网

食毒故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食毒。如食蛊妄野葛等。或如食其五辛。NS3中华典藏网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NS3中华典藏网

次简辛令断。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五种者。革葱。兰葱。慈葱。大蒜。兴渠。音义云。兴渠阿魏是。又云□菜也。NS3中华典藏网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NS3中华典藏网

后述餐生过文二。初说法文三。初明发生嗔欲。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NS3中华典藏网

次天仙远弃。NS3中华典藏网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NS3中华典藏网

后与鬼同居。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饿鬼。则无饮食者。造上品贪嗔痴。上曰唇。下曰吻。长无利益者。言不长有利益也。NS3中华典藏网

是食辛人。修三摩提。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NS3中华典藏网

后修定文四。初贤圣□护。NS3中华典藏网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NS3中华典藏网

二魔王惑说。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他化自在天魔。得其行人方法巧便。NS3中华典藏网

非毁禁戒。赞淫怒痴。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持戒比丘。为小乘道。菩萨之人。有何持犯。将诸邪法。以为传化。NS3中华典藏网

命终自为魔王眷属。NS3中华典藏网

三死为邪众。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眷属。则魔民魔女。NS3中华典藏网

受魔福尽。堕无间狱。NS3中华典藏网

四福□堕狱。又显可知。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NS3中华典藏网

后结劝如□。NS3中华典藏网

云何正性。NS3中华典藏网

次勖除三业文三。初徴。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NS3中华典藏网

次述。又六。初劝除迷业。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入是能入。三摩钵提是所入。严洁不犯。戒者。防非□恶义。NS3中华典藏网

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律云。刀净相。火净种。言以刀指破。是净其相。火上薰过。是净其种。又云。凡持戒人。不得生食。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NS3中华典藏网

二彰不断杀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乃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斯有是处。NS3中华典藏网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NS3中华典藏网

三劝厌欲对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永嘉云。如捉花茎。不悟毒蛇。唯贪女色不知死苦。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系人。千生万劫。NS3中华典藏网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NS3中华典藏网

四劝双持二律。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四则杀盗染大妄语并前四与触八覆随成八也。NS3中华典藏网

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执身。不与境交。执心。隔壁才闻钗钏之声。分别是男是女。即犯根本罪。禁戒。则大小二戒圆满。NS3中华典藏网

则诸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NS3中华典藏网

五永无轮业。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相生。父父子子。此等即以贪欲为本。相杀。汝说欠我命。我还汝债。此等即以盗贪为本。NS3中华典藏网

偷劫不行。无相负累。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杀故。无负命。无染故。无业累。NS3中华典藏网

亦于世间。不还宿债。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不盗故不还债。NS3中华典藏网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NS3中华典藏网

六现证神通。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游十方界者。得宿住智通也。NS3中华典藏网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NS3中华典藏网

后结。NS3中华典藏网

云何现业。NS3中华典藏网

后息缘族净文三。初徴。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NS3中华典藏网

次迷文二。初息缘金净文三。初奉戒心澄。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牒前刳正性之人。NS3中华典藏网

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第六识心。不与五同缘。向六尘境上。不驰流□□。NS3中华典藏网

因不流逸。NS3中华典藏网

次根无偶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蹑上文入流亡所也。NS3中华典藏网

旋元自归。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旋还妄识。归真如本元。NS3中华典藏网

尘既不缘。根无所偶。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偶对也。言六根无境可对。NS3中华典藏网

返流全一。NS3中华典藏网

后心□清承。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逆流归本。全是一真之性。NS3中华典藏网

六用不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眼受用色尘境等。合六根门头。更不作用。是妄识不起。转识□智也。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六用不行。是正报。十方国土。是依报。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内身外器。悉皆清净。NS3中华典藏网

譬如琉璃内悬明月。NS3中华典藏网

后现证无生文五。初举喻双明。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如之体。元明无瑕。如□琉璃内悬宝月。则起始觉智。□本觉真理。根本后得。□悉无相故。NS3中华典藏网

身心快然。NS3中华典藏网

二比尘安□。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身是法身。心是坚实心。快乐安然。NS3中华典藏网

妙圆平等。获大安隐。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行人。悟此微妙圆明。真心平等无二。是证法身真理。NS3中华典藏网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NS3中华典藏网

三佛身含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切如来法身。皆于行人心中显现。行人心如镜。诸佛身如像。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与如来合。NS3中华典藏网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NS3中华典藏网

四克证修阶。NS3中华典藏网

从是渐修。NS3中华典藏网

五渐升修位。渐位如文。NS3中华典藏网

随所发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发得十信十住乃至十地等行。NS3中华典藏网

安立圣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安立六十圣位。或随所发行。是起始觉智。安立圣位。是合本觉理。通此三渐次。便得无生忍。然此经。向一念法界理上。安立六十圣位。但向此渐次心。便明无生法忍。到七地方得无生忍。此约渐论。NS3中华典藏网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NS3中华典藏网

后结。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NS3中华典藏网

后圆设修阶文六。初开基显理文二。初明干慧文三。初言纯慧简尽余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牒前三渐次。违其现业。心不贪淫。是识不起也。NS3中华典藏网

根境不偶。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偶期也。言识既不起。根何所期。NS3中华典藏网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此父母所生之身。余残之质。后念更不生起。NS3中华典藏网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妄执亡。自然虚通明白。当体转识成智。NS3中华典藏网

慧性圆明。莹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NS3中华典藏网

次欲习将干。爱情亡竭。NS3中华典藏网

欲习初干。NS3中华典藏网

后陈未接显未通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释干慧也。NS3中华典藏网

未与如来法流水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缘未入十信初心。入流亡所故。向下五十位者。为此经。唯向一念心上入圣。安布五十位。非离一念。心不离法界体。如画空为五十画也。不得作时分前后而言。故华严疏云。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而更收。广大出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又云。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逾于毛孔。是经之意也。如此。NS3中华典藏网

即以此心。NS3中华典藏网

后明十信。文十。初明信心表用干慧。NS3中华典藏网

中中流入。NS3中华典藏网

上中。即干慧。下中。入中道真理。心了一真。离其中相。无中相。内了证圆中。念念流入真如理故。NS3中华典藏网

圆妙开敷。NS3中华典藏网

悟如莲启。NS3中华典藏网

从真妙圆。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本来真妙。本来妙。即法界理体也。NS3中华典藏网

重发真妙。NS3中华典藏网

智显如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重重显发真精微妙无漏智也。NS3中华典藏网

妙信常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心自信心。不起缘念。住信心也。NS3中华典藏网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妄尽也。NS3中华典藏网

中道纯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明中道之理。绝二边故。NS3中华典藏网

名信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依信而住。名信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真信明了。NS3中华典藏网

二念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蹑前信心。NS3中华典藏网

一切圆通。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得圆遍通达之理。NS3中华典藏网

阴处界三。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明根尘识三。NS3中华典藏网

不能为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了蕴处界等空。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却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既得圆通之性。现前。了知无始惯习气分。显现分明。NS3中华典藏网

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念者。冥记为性。依念而住。名念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妙圆纯真。NS3中华典藏网

三精进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体现前。NS3中华典藏网

真精发化。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从体起智。NS3中华典藏网

无始习气。通一精明。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了习气无实。智性通达。NS3中华典藏网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名无分别心。是理。进趣真净。是功用。然此心进趣无上菩提。NS3中华典藏网

心精现前。NS3中华典藏网

四慧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蹑前实相体也。NS3中华典藏网

纯以智慧。名慧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漏智也。依慧而住。名慧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执持智明。NS3中华典藏网

五定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确观真智。NS3中华典藏网

周遍寂湛。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如理体。NS3中华典藏网

寂妙常凝。名定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定性现前。名定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定光发明。NS3中华典藏网

六不退。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寂而常用。NS3中华典藏网

明性深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其智转深。NS3中华典藏网

唯进无退。名不退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进趣无上菩提。更无退转。NS3中华典藏网

心进安然。NS3中华典藏网

七护法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进趣无上菩提之心。安然不动。NS3中华典藏网

保持不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常守其照。不令散失。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NS3中华典藏网

因通果体。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前佛后佛理智无别。NS3中华典藏网

觉明保持。NS3中华典藏网

八回向心。守照真位。NS3中华典藏网

能以妙力。NS3中华典藏网

不动照心。NS3中华典藏网

回佛慈光。NS3中华典藏网

密引源性。NS3中华典藏网

向佛安住。NS3中华典藏网

恒就本如。NS3中华典藏网

犹如双镜光明相对。NS3中华典藏网

本始通照。NS3中华典藏网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NS3中华典藏网

本体之妙理。现始心。始觉照真。智通真体。体中含智。智住真源。理现始心。理生于始。始生之理。返显本真。本真之智。智含生理。理为本。返显于本。智为始。回现始心。NS3中华典藏网

名回向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回心趣向无上菩提。回功就理。NS3中华典藏网

心光密回。NS3中华典藏网

九戒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照之性。NS3中华典藏网

获佛常凝。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觉智。引起本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无上妙净。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觉智。NS3中华典藏网

安住无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本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得无遗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既获此理。乃无遗忘散失。NS3中华典藏网

名戒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向此理体上。有防非止恶之义。约性戒。NS3中华典藏网

住戒自在。NS3中华典藏网

十愿心。性戒自然。NS3中华典藏网

能游十方。NS3中华典藏网

法界无碍。NS3中华典藏网

所去随愿。NS3中华典藏网

表遂其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为诸有情。若闻此十信。不悟全性。世尊。更宜说下十住。经文已上。十信皆顿入法界。如疏云。俯十地于初心。促三祇于一念。NS3中华典藏网

名愿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NS3中华典藏网

二镕炼求其文十。初发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牒前十信是真方法巧便。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是故稽首先心难。乃十信心也。镕炼求真者。言此十住。如将金矿。向炉冶之。中镕炼。矿尽金现。喻此十住。妄尽真现。NS3中华典藏网

心精发辉。十用涉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心精则理。发辉则慧。下引十住。但一住具足一切住。NS3中华典藏网

圆成一心。名发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发十住初心。NS3中华典藏网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NS3中华典藏网

二治地住显融圆净。NS3中华典藏网

内现精金。NS3中华典藏网

转证精明。NS3中华典藏网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NS3中华典藏网

履前圆净之心。总为观照之地。NS3中华典藏网

名治地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平治心地。曰治地住。NS3中华典藏网

心地涉知。NS3中华典藏网

三修行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心则前妙心。是智。地则实际理地。是理。言涉知则理智冥合。无二无别也。NS3中华典藏网

俱得明了。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皆得圆明显了。NS3中华典藏网

游履十方。得无留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理智既一。十方世界。悉皆一如。故无系挂碍。NS3中华典藏网

名修行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修是能修。行是所行。住于能住所行之处。曰修行住。NS3中华典藏网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NS3中华典藏网

四生贵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行人所行之行。与佛齐等。行人乃因。诸佛乃果。因果同体也。NS3中华典藏网

如中阴身自求父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二有之中。名曰中蕴。则此身已谢。未受佗质。在生死二有中间。伺候父母缘会。入识趣生。NS3中华典藏网

阴信冥通。NS3中华典藏网

嘿会玄旨。NS3中华典藏网

入如来种。NS3中华典藏网

体智相应。NS3中华典藏网

名生贵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生尊贵家为人子。喻行人趣道之心。要假理智冥合。然后方入诸佛法身。气分生如来家。为佛种子。NS3中华典藏网

既游道胎。NS3中华典藏网

五方便具足住。表契真体。NS3中华典藏网

亲奉觉胤。NS3中华典藏网

佛子义生。NS3中华典藏网

如胎已成。NS3中华典藏网

记本功立。NS3中华典藏网

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NS3中华典藏网

分证如圆。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分证。言此六十二位。是渐证有分剂。虽渐亦不离圆。故曰如圆。NS3中华典藏网

容貌如佛。NS3中华典藏网

六正心住。寂静相同。NS3中华典藏网

心相亦同。NS3中华典藏网

理齐于一。NS3中华典藏网

名正心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彼此法身。㸦相齐等。NS3中华典藏网

身心合成。NS3中华典藏网

七不退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身合成容貌。如佛心合成心相体同。NS3中华典藏网

日益增长。NS3中华典藏网

任运进修。NS3中华典藏网

名不退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为学日益。更不退转。名不退住。NS3中华典藏网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NS3中华典藏网

八童真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十身有二。一如前。又胜天王般若云。平等清净无尽。善修法性。离寻伺不思议寂静。虚空妙智。约十地说。NS3中华典藏网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NS3中华典藏网

九法王子住。NS3中华典藏网

形成出胎显其用自在。亲为佛子。绍继义。NS3中华典藏网

表以成人。NS3中华典藏网

十灌顶住。NS3中华典藏网

堪行佛事。NS3中华典藏网

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NS3中华典藏网

况委任也。且如刹利王子。将绍王时。正殿端居。先陈灌顶。取白牛角。盛诸种子。以大名象。取四海水。先敷吉祥草。次置牛角。然以海水。溉灌角中。润种流身。朝臣拜贺。且菩萨为法王子。况亦如然。十方如来。以悲智行愿四大海水。激发行人。清净本觉。一切种智。一时发生。吉祥草者。表净行也。朝臣贺拜。则人天二乘。莫不钦叹。然行人功立。理宜顺佛慈悲。所证所谈。亦合标其妙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刹刹。唐言田主。则西土上姓。是国王种向者众色之上。表国太子为人之尊。百谷种。表王为百谷之主。以大名象。表王有大力量。四海水。表四海来朝。灌顶。表王最为高上。灌顶乃法天行令能润生一切。言世子者。一世之子也。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NS3中华典藏网

三妙行圆资文十。初欢喜行举位将成。NS3中华典藏网

具足无量如来妙德。NS3中华典藏网

显德成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尘沙妙德。悉皆圆满。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随顺。NS3中华典藏网

佛许化缘。NS3中华典藏网

名欢喜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所往十方世界。随顺化一切众生。问。夫行门不一。何以立欢喜。为初行。答。然创开迷众理。宜善逗人机。欲诱归真。且合先行欢喜。喜生则恭敬也。NS3中华典藏网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NS3中华典藏网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者。夫开人化物。必宜善行。前心就习利益。无施不可。则菩萨四摄。该括异生。随其所须。故曰善能饶益。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四摄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NS3中华典藏网

自觉觉佗。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NS3中华典藏网

三无嗔恨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自觉则根本。觉佗则后得智。无嗔行者。自既不嗔。令佗亦无嫌恨。NS3中华典藏网

种类出生。NS3中华典藏网

四无尽行。述生因果。NS3中华典藏网

穷未来际。NS3中华典藏网

比现知来。NS3中华典藏网

三世平等。NS3中华典藏网

验因知果。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通达。NS3中华典藏网

举一类余。NS3中华典藏网

名无尽行。NS3中华典藏网

问。何以言无尽行。答。然众生无尽。一一心差。菩萨利人。随心岂尽。故云无尽行。NS3中华典藏网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NS3中华典藏网

五离痴乱行则为善不同同归干理。NS3中华典藏网

名离痴乱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痴则执异不通。既了种种法门。皆一理故。即无痴乱也。NS3中华典藏网

则于同中。NS3中华典藏网

六善现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理。NS3中华典藏网

显现群异。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事。NS3中华典藏网

一一异相。各各现同。名善现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从现起行。摄行归本。与华严经。同中现异。意别。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NS3中华典藏网

七无著行。小中现大。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小无小相。大无大相。NS3中华典藏网

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则证理。大小宛然。则事事无碍法界也。NS3中华典藏网

种种现前。NS3中华典藏网

八尊重行。行门差别。NS3中华典藏网

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NS3中华典藏网

智慧为宗。同一佛心。名尊重行。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NS3中华典藏网

九善法行。般若妙用。善应佛心。建立施为。皆成圣轨。NS3中华典藏网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NS3中华典藏网

十真实行。一真圆慧妙用凝然。行合真源。名真实行。向来十行大理通三。初三对物顺行。次三开权恣妙。后三彰其体用。唯七。显证神通行门。虽已克充。理合回功就体。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向来下重料简也。初三对物顺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恨行。次三开权恣妙。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后三彰其体用。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卜真实行。唯七无著行。是神通。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NS3中华典藏网

四回功就体文十。初离众生相。结前通行。NS3中华典藏网

成佛事已。NS3中华典藏网

举度生功。NS3中华典藏网

纯洁精真。NS3中华典藏网

自居真理。NS3中华典藏网

远诸留患。NS3中华典藏网

不立自佗。NS3中华典藏网

当度众生。灭除度相。NS3中华典藏网

拂子能所。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为终日度生。不见生之可度。如金刚三昧经云。欲化于生无生于化不化于化。其化大焉。NS3中华典藏网

回无为心。NS3中华典藏网

回无作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有作之功。功归无常。无作之功。功不虚弃。NS3中华典藏网

向涅槃路。NS3中华典藏网

亡功证理。NS3中华典藏网

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坏其可坏。NS3中华典藏网

二坏其可坏。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坏是能坏智。可坏是所坏烦恼。NS3中华典藏网

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远离则能远离。是智诸离是所离。诸烦恼。NS3中华典藏网

本觉湛然。NS3中华典藏网

三本觉湛然。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本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觉即性也。言众生性。与佛性无别。表因与果同。NS3中华典藏网

精真发明。NS3中华典藏网

四精真发明。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智。NS3中华典藏网

地如佛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理。则行人证理。NS3中华典藏网

名至一切处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至。是周遍义。言周遍一切处。不见一切处。NS3中华典藏网

世界如来。NS3中华典藏网

五世界如来㸦相涉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世界是依报。如来是正报。NS3中华典藏网

㸦相涉入。NS3中华典藏网

无碍体通。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依正二报。身土交参。NS3中华典藏网

得无挂碍。NS3中华典藏网

显齐虚妙。NS3中华典藏网

名无尽功德藏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一珠含众镜。众镜德无边。众镜各现珠。现珠功无尽。无量通无量。不离一中。含一体。示无边。故云无尽功德藏。且一心。含法界尘沙诸佛。一心中一一诸佛体无边。一心遍入尘沙土诸佛。分我无边体。我还遍裹诸佛身。自佗交遍。德无边。故云无尽功德藏。NS3中华典藏网

于同佛地。NS3中华典藏网

六于同佛地。显前同体。NS3中华典藏网

地中。各各生清净因。NS3中华典藏网

则性遍诸佛。佛佛为因。NS3中华典藏网

依因发挥。NS3中华典藏网

显平等理。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挥犹用也。依理为因。然后发其智用。NS3中华典藏网

取涅槃道。NS3中华典藏网

证平等体。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则寂灭之理也。NS3中华典藏网

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理与智随顺。平等无二无别。NS3中华典藏网

真根既成。NS3中华典藏网

七真根既成。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实善根已成就也。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众生性。与佛性。圆满无二。NS3中华典藏网

不失众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乃不舍众生界。即凡心见佛心。NS3中华典藏网

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生佛一如。平等而观世。前文云。我与如来。宝觉真心。无二圆满。NS3中华典藏网

即一切法。NS3中华典藏网

八即一切法。总举法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可舍。NS3中华典藏网

离一切相。NS3中华典藏网

显性元如。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亦无可取。NS3中华典藏网

唯即与离。二无所著。NS3中华典藏网

性相归一。NS3中华典藏网

名真如相回向。真得所如。NS3中华典藏网

九真得所如。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实而得所如理也。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无碍。NS3中华典藏网

一体虚融。NS3中华典藏网

名无缚解脱回向。性得圆成。NS3中华典藏网

十性得圆成。已彰前理。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体性。性功德已圆成也。NS3中华典藏网

法界量灭。NS3中华典藏网

相形迹亡。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不作法界量之见解。NS3中华典藏网

名法界无量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已上是资粮位。如相宗唯识论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或□□□□□□□。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NS3中华典藏网

五消双泯一文二。初标。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不同相宗有分限。劫数伏断令此。唯是一念上安布。皆离相故。故言清净。清净即无垢染也。NS3中华典藏网

四十一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前干慧。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NS3中华典藏网

次成四种妙圆加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妙圆亦是择法。谓非相宗未妙未圆在垢染分限。故今言妙圆。妙者。体离能所。圆者。遍周法性。然四加行位菩萨。出观来。便认心头凝然之空。为所证之理。故化佛说偈呵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NS3中华典藏网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NS3中华典藏网

后释文四。初暖地览前如体。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以佛觉。是本觉理。用为己□以始觉智。NS3中华典藏网

若出未出。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出已消能觉智。未出未亡所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犹如钻火。NS3中华典藏网

举喻况求。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钻。喻加功。火。喻真性。NS3中华典藏网

欲然其木。名为暖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木。喻能觉智用。暖地者。从喻彰名。如人近火之相。名之为暖。无漏智。如火能烧惑薪。此位见道。火之前相。曰暖。NS3中华典藏网

又以己心。NS3中华典藏网

二顶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觉智。NS3中华典藏网

成佛所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本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若依非依。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依。犹存所觉理。非依。似存所觉相。NS3中华典藏网

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身登山四面总空。犹有空相当情。故有微碍。如唯识论云。现前立少物云云。又宝性论云。空乱意菩萨。犹有三疑。一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二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三疑空是物。取有为空。今是第三空色觉了之心。则智也。NS3中华典藏网

名为顶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顶者。如人之顶。是至极处。此位菩萨。与思我法名头。皆空到极处名顶。NS3中华典藏网

心佛二同。NS3中华典藏网

三忍地。合二为一。NS3中华典藏网

善得中道。NS3中华典藏网

合二存中。NS3中华典藏网

如忍事人。NS3中华典藏网

况消于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含忍在心。不言好恶。NS3中华典藏网

非怀非出。NS3中华典藏网

妙泯双踪。NS3中华典藏网

名为忍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忍者。即认为义。前能空。顺后所空。又忍者。印可顶。印可加行智。并能取心。所取境。悉是空。NS3中华典藏网

数量销灭。NS3中华典藏网

四世第一地。一亦将除。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数亦亡。NS3中华典藏网

迷觉中道。二无所目。NS3中华典藏网

真妄不立。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迷中道亦无名目。觉中道亦无名目。NS3中华典藏网

名世第一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但世间菩萨。至此位中。于诸世间。最第一故。论云。异生位中。此最胜故。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NS3中华典藏网

六离迹融阶文二。初文十三。初欢喜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无上菩提。NS3中华典藏网

善得通达。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善得开通达会。NS3中华典藏网

觉通如来。尽佛境界。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觉乃起始觉智。通如来。尽佛境界。乃本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名欢喜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论云欢喜地。初获胜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佗。生大欢喜。又云。断异生性障。证位行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异性入同。NS3中华典藏网

二离垢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异性。是断异生性执。入同。是入真如理海。NS3中华典藏网

同性亦灭。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亦忘真如之相。NS3中华典藏网

名离垢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有同有异。则是垢。今离同异。是离垢地。仁王云。远离于染汗等种种垢。具戒德清净。名为离垢地。此菩萨。离误犯三业破戒故。言三业者。于能诠教法。分粗道文字。是口业。分别是男是女。是意业。行道路。误伤毫羊蚁子。是身业。论中。断除邪行障。证最胜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净极明生。NS3中华典藏网

三发光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净极。则清净之理穷极。明生。则智发。NS3中华典藏网

名发光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谓发生如来三慧光。故。论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论中断闇钝障。证胜流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明极觉满。NS3中华典藏网

四𦦨慧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智起圆满也。NS3中华典藏网

名𦦨慧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𦦨。谓火焰。慧。断烦恼。如𦦨烧薪。论云。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二见柴薪。慧𦦨增故。论中。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一切同异。NS3中华典藏网

五难胜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同即真谛。异即俗谛。NS3中华典藏网

所不能至。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地菩萨。已无真俗二谛。NS3中华典藏网

名难胜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然真俗二起。前地不如。论云。真俗二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论中。断下乘般涅槃障。证无染净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无为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六现前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理。NS3中华典藏网

性净明露。名现前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达得此性。清净分明。披露显现在前。又最胜智慧。现在前故。论云。任缘起智。作十二因缘观。引无分别智三空智。最胜般若。令现前故。论中。断粗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尽真如际。NS3中华典藏网

七远行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此地菩萨。穷尽真如理际。NS3中华典藏网

名远行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人行路已远。欲到其家。然此菩萨。取无上觉道将近。盖多劫修行。过凡夫二乘道故。论中。断细相现行障。证无差别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一真如心。NS3中华典藏网

八不动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理。NS3中华典藏网

名不动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以无漏烦恼不能动故。论云。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烦恼不能动故。无分别智者。生空法空俱空三智。皆有根本后得而常起。不由加行。故云任运。此地已得无相故。有相不能动。已得无功用故。有功用不能动。以常无漏故。烦恼不能动。论中。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发真如用。NS3中华典藏网

九善慧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如是理。从理起用是智。NS3中华典藏网

名善慧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得三慧故。闻思修也。谓此菩萨。得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得法故。论中。断利佗门不欲勤行障。证智自在真如。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诸菩萨。NS3中华典藏网

十法云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牒前诸地菩萨。NS3中华典藏网

从此已往。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则从下往上。NS3中华典藏网

修习毕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前地地皆断障证理。修行学习。已是毕功。NS3中华典藏网

功德圆满。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尘沙万德皆悉圆备。NS3中华典藏网

亦目此地。名修习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则修行学习。俱目前诸地。名修习也。NS3中华典藏网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说法如云名法云。法是智。云是喻。法喻双举。论云。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塞如云。粗重充满法界。论中。断于诸法未得自在障。证自在所依之真如也。NS3中华典藏网

如来逆流。NS3中华典藏网

十一等觉地。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诸佛证理。后起后得智。却来度生。名逆流。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菩萨。顺行而至。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统前十地菩萨。顺理而行。NS3中华典藏网

觉际入交。名为等觉。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来逆流。菩萨顺流。是入交也。出入齐等。名等觉。若相宗。功行与佛齐等。名等觉。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NS3中华典藏网

十二干慧地。言从干慧至等觉。举前资位。始获初干慧地。束前修位。证此金干。此干与地前。名同义异。一则润生将竭。二乃未证妙觉法流。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从干慧心。是地前心。金刚心中初干慧地。是金刚心。举前资位。有二解。一举三渐次。二唯取资粮位。始获初干地。前也。束前修位。二解。一。唯取初地。至等觉为修位。二。通十信至等觉也。问。此二干慧。有何差别。答。一。则润生将竭。地前干慧也。已除烦恼。不更润生。二。乃未证妙觉法流。是此金干。未入如来妙庄严海。始获初干。是地前干慧。始起干慧。干枯烦恼。束前修位。证此金干。是初地。二地已来皆证。此等觉后金刚干慧。此干慧与地前名同。皆云干慧。义异。前唯约干枯烦恼。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干有其慧。名为干慧。后干慧。前念起干慧。后念便入妙觉。作佛去。一。则润生将竭。下牒前干慧地已无烦恼。二。乃未证妙觉法流。牒后干慧地。前念虽起干慧。未便入如来法流水。后念方入。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NS3中华典藏网

十三妙觉地。明妙觉地者。以干慧心观前及用。一一同具金刚。当地之位。不失名单。十二具有金刚。名复。方尽妙觉。对立将融。成无上道。建乎真道。准前标单复。后列喻名。则游履观门。经文势广。才消玄旨。略赞金文义。既将含理合悬留后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是重重。是指前地地也。单是守此干慧心。复是诸地及等觉妙觉。各各皆有此金刚干慧也。方尽妙觉之位。言妙者。断障妙。证理妙。一切圆妙也。夹衣曰复。重重衣相夹也。疏云观前及用者。观前十地皆用金刚干慧心。此则一多不失是单。十地皆有是复。对立将融者。为有可齐等。今融等觉。入妙觉也。准前。下疏主更疑此经文局。恐梵本广言。此是诸佛游履观门。才消玄旨者。疏三云。未有入造疏。我今才方消释玄妙之理也。NS3中华典藏网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NS3中华典藏网

后结文三。初通明一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为前地地。皆有金刚无间解脱道。NS3中华典藏网

观察如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幻。是真似有不有。如生不生。NS3中华典藏网

十种深喻。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幻。阳𦦨。梦。影。干城。响。水中月。无空花。旋火。NS3中华典藏网

奢摩佗中。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定。NS3中华典藏网

用诸如来毗婆舍那。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慧。NS3中华典藏网

清净修证。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修是能修。证是所证。NS3中华典藏网

渐次深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虽是行布地地。皆与法界体齐。NS3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NS3中华典藏网

又摄渐资阶。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精进。则除助□。刳正性□现业。NS3中华典藏网

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则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成五十五。此结同别教合具六十位也。NS3中华典藏网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NS3中华典藏网

后定标邪正劝依今演。然修阶备演。顿渐双收。则法理将圆。孤标了义。奢摩辨境。标举未谈。演势将□亦合自宣微诀。圣徒亲禀。言下趋真。意化当生。亦合广彰流布。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疏言顿渐双收者。言此六十圣位。乃顿中渐说。欲使□顿者。不昧修阶履渐者。渐中明顿。孤标了义者。孤然标此经是了义之教。奢摩辨境者。则除魔一分。标举未谈者。前虽标此中未说也。约此一分。合在正宗。万行圆资后。说意谓。既说六十圣位。便合有行人依之修行。既尔修行。必有魔事缘。为文殊菩萨起来。请经题目。乃隔在流通文中。疏云。贯理前收。随文后摄。圣徒亲禀言□趋真。乃牒前结位也。意化当生下。是生起向□流通分。NS3中华典藏网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NS3中华典藏网

后流通分。文分四段。初请号流通。次防邪护正。三除魔保定。四运教弥兴。且妙法无名。人无仰趣。邪迷不识。正化将沈。魔不□除。学流虚倦。教无兴运。法乃潜流。故先建真宗。法幢高指。次宣迷业。邪见心摧。妄习既停然。遵妙定。搜魔辨境。觉路清夷。异感不生。顺归如海。证心功毕。方运能诠。则慈棹飞流。舟安运速。二彰人立两约。经言人正法昌。流通义足。此初文二。初文殊请目。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流为流传。通为通达。意表如来谈真不扃。殷勤付嘱。显教功深。意为迷生。流传末代。简斯了义。亲证佛心。流传妙理。展转无穷。人授多人。流通莫尽。且初请号流通者。是故。文殊从法坐起来。请经题目。于是世尊。广答十一般之名。云佛告文殊是经名大佛顶悉呾多钵呾啰无上宝印乃至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等汝当奉持。疏云。且妙法无名。人无仰趣者。言微妙教法。无其名目。末代学法之人。无依之修行。仰慕趣向。故说十一般名了。便知趣向。首楞严妙定也。邪迷不诫正化将沈者。邪见迷妄。拨无因果。作用实事。堕恶趣者。若不诫约。真正教法。将沈故。说十习因六交报。果令众生。知忆忘如。一未出色阴。有多般魔事。令其不被魔之扰乱也。教无兴运。法乃潜流者。谓教法无兴起运动法乃潜隐流行也。世尊。向下将一人作罪。一人作福。二人校量。广赞传经功能。流传末代。一人授与多人。灯灯莫尽。先建真宗。法幢高指者。言教法兴显。如幢高然标指也。次宣迷业。邪见心摧者。十习因六交报。迷妄之业。邪师。邪见。邪教。自邪思惟。拨无因果等。邪见之心摧下也。虚妄习气既停然。可遵乎妙定。搜寻五十重魔事。辨定门境界。或是六十二异计。十六异计。悉皆归真如法性之海也。证心功毕下。证自真心功能毕备。传教化人。自利利佗。慈悲如棹如飞。等流教法。如舟。运载众生。迅速自然。流入萨婆若海。NS3中华典藏网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NS3中华典藏网

后佛叙群名文二。初广明经号文五。初就佛彰名文四。初紫金圆顶。NS3中华典藏网

悉呾多般呾啰。NS3中华典藏网

二白伞流奇。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白是众色之本。表体清净。伞。则盖覆有情。NS3中华典藏网

无上宝印。NS3中华典藏网

三宝印呈奇。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上则更无加过。宝。则宝觉真心。印则即认无缺。又一切诸佛。皆依此经。悟所证理。如印印泥。更无前后。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如来清净海眼。NS3中华典藏网

四青莲显照。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清净。则离烦恼所知二障。海是理。言真理如海周遍无涯。眼。是智。智如眼照物不殊。此乃理智冥合也。NS3中华典藏网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NS3中华典藏网

四陈宗约救。文二。初救庆喜沉迷。NS3中华典藏网

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NS3中华典藏网

后引登伽密证。NS3中华典藏网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NS3中华典藏网

三双标了义。NS3中华典藏网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NS3中华典藏网

四显净能生文二。初上比香莲。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大者。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以毫𨤲相融。妙。则体离能所。莲华。则开敷芬馥。况果极因圆。王。则自在彰名。NS3中华典藏网

十方佛母陀罗尼咒。NS3中华典藏网

后下彰佛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佛母者。出生报化也。NS3中华典藏网

亦名灌顶章句。NS3中华典藏网

五总持三昧文二。初彰咒法。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灌顶。则如甘露亦类轮王也。NS3中华典藏网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NS3中华典藏网

后摄菩萨证门。言标五喻。三比佛身。二况无情。三该众圣。二明真句。一约佛心。文含十句。理括群因。文炳易知。不劳繁配。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疏云。言标五喻。则佛顶宝印海眼莲华。三比佛身。则佛母。佛顶。佛眼。二况无情则。宝印莲华。三该众圣。则度脱阿难。性比丘尼。诸菩萨万行。二明真句。则悉怛多。灌顶章句。一约佛心。则如来密因。文含十句者。除佛心一。余有十也。NS3中华典藏网

汝当奉持。NS3中华典藏网

后来捧灵诠。然药能除病。迷方者返益其痾。法虽运人。迷法者返招其堕。况时当浊劫。佛日韬光。垢习尤强。道心微劣。不能亡心会旨。拂翳清神。徒以漏智窥真。迷中逞悟。或拨无因果。邪见偏增。导引俱然。转遭漂堕。大权灵照。远备津梁。睹比遥伤。宁无显请。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依能诠文。悟所诠理。双断二障。双证二空。然后利乐一切有情。令其依教修行。悟无上菩提。此答奉持之意。疏云。药能治病者。指前文皆药。治众生心病。迷方者。返益其痾。迷其方法。乃认指为月。转增益其痾。病甚曰痾。已上是喻况。下法合。拨无因果者。言今生既无异熟因。来世何处得果。拨道无因无果也。邪见偏增者。六十二异计等。导引俱然者。导乃师引乃资。言师资俱迷。大权生起下文。NS3中华典藏网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NS3中华典藏网

次防邪护正文三。初假陈迷业文三。初叙伸仪文二。初述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然邪迷不诚。正化将沈。是故阿难便请云。犹如宝莲香比丘尼等。于是世尊。广说一切世间六趣众生。以十习为因。受六交报等事。而答之。NS3中华典藏网

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NS3中华典藏网

六品烦恼者。初果已断。于三现力。进除余六。此如常述。余文可知。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六品烦恼者。谓初果未入果。在加行位。既伏三界九地分别烦恼。进伏欲界九品中。俱生前三品烦恼。出观来断。今欲进断欲界六品俱生。便取第三果。已超第二。若上二界八地。每地九品。随利钝断。疏云。初果已断于三现力进除余六者。三界九地。十使俱生烦恼。分为九品。上上品云云。断前三品。证初果。断后六品。证第三果。此约三界九地。八十八使。分别烦恼。向见道前断。更修三品俱生烦恼出观。便证初果须陀洹。依前入观。断第二三品。出观来。得现闻经力加被。智慧猛利。又进后三品。所以超第二。取第三陀那含。约超果。NS3中华典藏网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NS3中华典藏网

后伸仪。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将欲请法。先叹于佛。NS3中华典藏网

慈音无遮。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遮遍益义。NS3中华典藏网

善开众生微细沈惑。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善能开通众生微细是俱生烦恼。或是根本无明。言我前已断了。NS3中华典藏网

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身是法身。心乃贞实心。NS3中华典藏网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NS3中华典藏网

次申述业理文二。初述疑文二。初就真。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牒前本来周遍圆满。是本觉理。NS3中华典藏网

如是乃至大地草木。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所依依报。NS3中华典藏网

蠕动含灵。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能缘正报。NS3中华典藏网

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此大地草木蠕动等。既是本元真如。在有情名佛性。在无情名法性。如前文云。我与如来。宝觉真心。无二圆满。NS3中华典藏网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问。既是本来。云何更有虚妄轮回。六道四生。诸教明六道。此经添仙成七。NS3中华典藏网

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NS3中华典藏网

后约妄。文二意。初问法尔施为。NS3中华典藏网

为是众生妄习生起。NS3中华典藏网

后问生因习起。NS3中华典藏网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NS3中华典藏网

后引事文三。初引宝莲现受。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节节乃身分也。NS3中华典藏网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NS3中华典藏网

次明王庶生沈。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琉璃大王。为诛瞿昙族。七万三千人。是佛种也。后乘船恒河。被火焚烧。然后生身陷无间狱。NS3中华典藏网

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佛住王舍城。城中有一尼干。名苦得。常说烦恼无因无缘。解脱无因无缘。善星白佛。苦得。是真阿罗汉。佛言。痴人。彼非阿罗汉。尔时善星。于苦得所。乃说上事。嘱令作诸方便。当令瞿昙堕妄语中。尔时苦得断食。至第七日。食黑蜜后饮冷水。腹痛而终。终已同学舁尸。置寒林中。受食吐饿鬼形。善星至寒林。见苦得受食吐鬼。拳脊蹲地。即还告佛。苦得尼干。死后生三十三天。佛言痴人。阿罗汉无有生处。今受食吐饿鬼身。佛言。我常为说真实法。善星绝无信。□因近恶女。起大邪见。说无佛无法无有涅槃。佛言。大众汝若不信。善星近在尼连河。可共往问。佛与迦叶同往。遥见佛来。即生邪恶之心。以恶心故。堕阿鼻狱。譬如有人没圊厕中。有善知识。以手挠之。若得首发。便欲拔出。久求不得。尔乃息意。我亦如是。求觅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济。终日求之不得。如毛发许。是故不得拔其地狱。此二与前宝莲香比丘尼。是自作业。后堕地狱。私招中。又有同分。NS3中华典藏网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NS3中华典藏网

后结问文二。初明定处。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问同分地狱。同分者。有天同分。人同分。地狱同分。此地狱同分。同造无明业。同感地狱苦。NS3中华典藏网

为复自然。NS3中华典藏网

后问自然。NS3中华典藏网

彼彼发业。各各私受。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问私招。NS3中华典藏网

惟垂大慈。发开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NS3中华典藏网

后请垂真决。NS3中华典藏网

笺云。发开童蒙者。如童子蒙昧无知。欲闻决定义。请佛决定为说。为复是私招。为复是同分。NS3中华典藏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八上NS3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