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之下)

天竺沙门 般剌密帝 译LIN中华典藏网

乌长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LIN中华典藏网

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LIN中华典藏网

西京大兴福寺沙门 惟悫 科LIN中华典藏网

皇宋首楞大师 可度 笺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LIN中华典藏网

第五决择双源指密因文二。初请文六。初听徒悟旨。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决择者。是能决克拣择。即世尊无漏后得智。双源者。若真源则顺后修证。若妄源则疏前密因。LIN中华典藏网

后演文二。初正择双因。后重疑广释。且初正择双因。先决证菩提。后决断烦恼。初决证菩提。顺后修证。先顺表体圆满。所以世尊便问云。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地。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终始无坏灭故。又说五浊等义而答。故决证菩提之义足。上来是决证菩提顺后修证竟。后决断烦恼疏前密因。经云。阿难汝等。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又说二颠倒义。一众生颠倒。二世界颠倒。上来有二。初决证菩提。后决断烦恼。两段不同。总是正择双因已了。闻佛示诲者。指示也。前示云。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诲责也。诲云。如何自欺尚留观听。疑惑销除者。不执自然因缘也。心悟实相者。无相不相是真实相也。身轻安不执我。意轻安者。不执法也。LIN中华典藏网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LIN中华典藏网

二庆喜悲赞。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缘第一。经云。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等。今复悲泪。LIN中华典藏网

无上大悲清净宝王。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将欲请法。且先赞佛云。无有过上者佛。有同体大悲。乃以悲为力。清净。离垢义。离烦恼障名清。离所知障名净。宝。则可贵可重。王者。得自在义。LIN中华典藏网

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佛前第一因。第二因。乃至因因之中。皆是方法巧便。提拔奖劝于我。令我出三苦五苦。分段变易等苦。苦者。迫逼之义。海则生死之海。LIN中华典藏网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LIN中华典藏网

三乘音悟体。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领解前顺证神通文云。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知此心遍十方界。或指第三经。节节皆有此文。LIN中华典藏网

含育如来十方国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含谓包含。育□养育。如来。是能依正报果。自受用身。十方国土。是所依依报。依正二报。身土交参。因果两门。互相涉入。LIN中华典藏网

清净宝严。妙觉王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法性净土。缘诸佛国土。皆以香水海喻。旋转七宝庄严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LIN中华典藏网

四引责谦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前文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无漏业。即大定也。逮犹及也。不及修习。LIN中华典藏网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请下三修证。犹如旅人止泊。在于洲渚之中五帝之后。皆称天王。喻佛。赐与个华丽屋宅。虽得此宅。不知从何处。为门而入。亲自受用。法上我今生死寄居。何殊逆旅。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喻佛赐与我不历僧祇。获法身。似得其大宅。不知从何门修行。然后作佛去。LIN中华典藏网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LIN中华典藏网

五请指修门。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小乘以北起生空智。证生空埋。犹有余残苦依身。名有余依涅槃。若化火焚身。同太虚空。名无余依。今大乘。先无余后有余。弃舍四事。烦恼已除。习气已尽。解脱道。名无余。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名有余依。LIN中华典藏网

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畴昔。则根本第八识。无始时来。为界一切法之所依。攀则第七。攀第八见分。缘则第六。与五同缘。LIN中华典藏网

得陀罗尼。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陀罗尼不同有四。文义咒忍总持等。持文不失。则文总持。持义不忘。则义总持。由念故持恶不生。是咒。由智故持善不灭。是忍。LIN中华典藏网

入佛知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出法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慈恩释云。佛知见者。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一开者。出生显证之义。出菩萨证涅槃故。二示者。同义。以三乘人。法身平等。无差别故。三悟者。不知义。以一切声闻缘觉。不知彼真实故。不知唯一佛乘故。四入者。为令证得不退转地。示现无量智业。LIN中华典藏网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LIN中华典藏网

六虚仪待演。LIN中华典藏网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LIN中华典藏网

后演文二。初正择双因文二。初愍告双择文三。初愍众许宣文二。初备在会二乘。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向无上菩提。未得自在。虽断烦恼。未断所知。此约为现在也。LIN中华典藏网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LIN中华典藏网

后为当来末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当来正是今时。五菩提中。是发心菩提。开显无上觉道。妙修行路。乃首楞严顶三昧教。或向下修证门也。LIN中华典藏网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LIN中华典藏网

次劝发标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宣为宣说。示为指示。LIN中华典藏网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为佗前第一经。从摩登伽室中归。便请妙奢摩佗。三摩。禅那等三观门曾知是佗。决定发菩提心。LIN中华典藏网

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便嘱不得生疲劳懈倦。LIN中华典藏网

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发始觉净智。决定义者。规则不移也。LIN中华典藏网

云何初心二义决定。LIN中华典藏网

后自徴双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是标向后说。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第一义者。LIN中华典藏网

后开因别释文二。初显明修证文三。初类果甄真文三。初劝审修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二种之义。今当第一。且先约决证菩提顺后修证。LIN中华典藏网

汝等若欲捐舍声闻。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捐亦舍也。缘为阿难。初从摩登伽室中归来。便请三观门。曾知是厌小欣大。LIN中华典藏网

修菩萨乘。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发大乘心。LIN中华典藏网

入佛知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知约后得。见目根本。LIN中华典藏网

应当审观因地发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合当审实观察。从凡夫地面上。发大乘心。LIN中华典藏网

与果地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佛果也。LIN中华典藏网

为同为异。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经。因与果。同向一念上。排六十圣位。六十圣位不离一念。一念之中。具六十圣位。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LIN中华典藏网

次显非真不可。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于因地。以八识妄心。为本来修行之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此中有一返显道。若于因地。以不生灭心。而求佛乘不生灭理。斯有是处。意谓。若将妄心。求无上菩提。大似方木合于圆孔。了无交涉。因觉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LIN中华典藏网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LIN中华典藏网

后举相双明文三。初显作非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汝当照了明白。诸器世间。可作之法。是根尘识三等。谁为不坏。若见妄法。终从变灭。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LIN中华典藏网

次明空不坏。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可作喻妄。虚空喻真。无变坏也。LIN中华典藏网

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LIN中华典藏网

后徴述常真。LIN中华典藏网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LIN中华典藏网

次科明妄浊文二。初明身四大分识长浑。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发毛爪齿大小□等。皆属地大。涕涶涎液。皆水大。有暖气是炎。皆火大。进退屈伸。皆风大。由此四种相。缠缚也。金光明经云。犹如四蛇同处一箧。盖喻四大也。LIN中华典藏网

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为视眼根。为听耳根。为觉身根。为察意根。影取舌与鼻。此中何不言六尘与六识。但举根摄取。LIN中华典藏网

从始入终。五叠浑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从一念□如。终至六道轮回。便有见命等五种浊相状。重重叠叠而起。LIN中华典藏网

云何为浊。LIN中华典藏网

后喻土混清流此心同浊文三。初徴。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LIN中华典藏网

次喻文二。初明未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循犹顺也。如似一盆清水。此水清净洁白。本然而然。即与彼寻常地上。尘土灰沙等伦流。本质留碍。水土二体。法尔时来。性不相顺。盖土为质碍。水则清洁。法上本来一真之性。本然而然。迥无瑕点。一切虚妄根尘识三等法各别。本不相顺。LIN中华典藏网

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LIN中华典藏网

后明浊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汩然水流貌。忽有一人。偶然将前沙土等。乃投清水之中。土本留碍。既被投于水中。失留碍之体。水本清洁。既被沙土所浑。无清洁之□。法上有世间人。喻一切众生。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喻将妄浑真。土失留碍。妄既浑真。即失妄性。水土。清洁。真性既被妄法相浑。乃失真性。尘与水相浑而流。名之为浊。LIN中华典藏网

汝浊五重。亦复如是。LIN中华典藏网

后比。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法合也。今说此五浊。意谓。此文是决证菩提。所以且说妄生起。然后令佗断妄修行。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LIN中华典藏网

后广明五浊文五。初劫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空是相分。见是见分。乃能所不分也。何故不分。为空与见俱是妄也。LIN中华典藏网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有顽空。又无真体。有能见妄心。又无真觉。LIN中华典藏网

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见与相。二法相织。空如经。见如纬。二法相织而□。如人织□。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梵语劫﨟波。唐言时分。或长时短时也。LIN中华典藏网

□身见抟四大为体。LIN中华典藏网

二见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抟者抟聚也。一切众生。积聚地水火风成身。LIN中华典藏网

见闻觉知。壅令留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六识壅令留碍是身。LIN中华典藏网

水火风土。旋令觉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旋乃旋转。令是使令。觉如是识。此识须假身为所依。然后方能发用。无身根则不能发识。空有身无识。又且不得。LIN中华典藏网

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识托身根而生。二法相织而成。名为见浊。见乃质碍根尘。失一真清净。故云见浊。LIN中华典藏网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LIN中华典藏网

三烦恼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忆是思忆过去。识是了别见在。□背文曰诵。习则惯□也。LIN中华典藏网

性发知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妄识。能知能见。LIN中华典藏网

容现六尘。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容是含容。第六与五同缘。现是影现。此目法尘。仗前五尘为本质。然后第六。自变一重影象。缘前五尘。较亲。故云现。LIN中华典藏网

离尘无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离五尘。又无第六之相。或可。离五。又无法尘之相。LIN中华典藏网

离觉无性。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离妄识外。又无真性。缘一切众生。执此妄识。若离却妄识。不能认其真性也。LIN中华典藏网

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尘依识立。识复缘尘。二妄交依。故云相织。LIN中华典藏网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LIN中华典藏网

四众生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妄识。LIN中华典藏网

知见。每欲留于世间。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妄识。欲留妄身久在于世。LIN中华典藏网

业运。每常迁于国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自随妄业。运转迁流。常于此方佗界。LIN中华典藏网

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心含其妄。住于妄业。复转妄身。名为众生浊。众缘而生。曰众生。LIN中华典藏网

汝等见闻。LIN中华典藏网

五命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妄识也。LIN中华典藏网

元无异性。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真也。LIN中华典藏网

众尘隔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众生迷故。被于众尘相隔越。六根不得互□。LIN中华典藏网

无状异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状是真异生。乃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LIN中华典藏网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切众生性。与诸佛无别。如波与水。性无别。用不同也。盖诸佛乃真。众生乃妄。前文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LIN中华典藏网

同异失准。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切众生。不能六根同时互用。与诸佛别。此则同失准也。若言是异。又同一真性。此乃同异二法。无个凭准。LIN中华典藏网

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同异二法相织。名为命浊。命则第八识中。连持不断之义。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LIN中华典藏网

后劝息妄旋真文二。初劝择妄旋真妙融因果文二。初举果择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六识是妄。LIN中华典藏网

远契如来常乐我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不间断曰常。离四句曰乐。得自在曰我。断二障曰净。今从凡夫地面上。远远契合诸佛如来。涅槃四德。LIN中华典藏网

应当先择生死根本。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择为简择。生死根本。目根本无明。LIN中华典藏网

依不生灭。LIN中华典藏网

后凭真克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根本无明。依真体而有。是真也。LIN中华典藏网

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摄波归水。摄末归本。伏是伏烦恼妄心。还其真心也。LIN中华典藏网

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不生灭心。因地。是从凡夫地面上。起始觉智。LIN中华典藏网

然后圆成果地修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本觉理。LIN中华典藏网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LIN中华典藏网

后立喻简息使澄纯源文三。初澄浑比伏。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喻始觉净智。LIN中华典藏网

静深不动。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喻第六识不入色香等境。安然静虑。LIN中华典藏网

沙土自沈。清水现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喻伏惑显真。LIN中华典藏网

名为初伏客尘烦恼。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约资粮加行二位菩萨。但能伏惑未能断惑。此乃比伏也。与声闻人伏第六识。不与五同缘。又不同。声闻人。虽伏第六识。不与五同缘。但如不压草。逢春必生。虽不起现行。种子犹在。遇缘则起。资粮二位伏惑。种子更不起也。LIN中华典藏网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LIN中华典藏网

次去泥比断。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去泥去烦恼也。纯水是纯真之性也。此则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如大乘渐教中。成自受用身佛。LIN中华典藏网

明相精纯。LIN中华典藏网

后彰纯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明乃真明之相。精妙纯一无杂。如似真金去彼杂矿。LIN中华典藏网

一切变现。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是化身。现大化小化身等。或神通变现。现身现土。教化众生也。LIN中华典藏网

不为烦恼。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运而常寂。应用全真。LIN中华典藏网

皆合涅槃清净妙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佛位无为果。清净微妙之道德也。LIN中华典藏网

第二义者。LIN中华典藏网

后克择迷源文四。初勖观惑本文四。初显去详因文二。初显志。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二种决定。此第二。是决断烦恼疏前密因。LIN中华典藏网

汝等必欲发菩提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五菩提中。是发心菩提。简去发声闻缘觉。小乘之心。LIN中华典藏网

于菩萨乘。生大勇猛。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向菩萨乘。是发大心也。生大勇猛。无退转故。LIN中华典藏网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弃即捐也。诸有为相者。五浊虚妄。皆是有为。非无为也。或可。根尘识等法。LIN中华典藏网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LIN中华典藏网

后详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烦恼根本。是根本无明。此根本无明。无始时来发业。业者。招感为义。是分别烦恼。无始时来。造得总别报业。润生。润益而生。是俱生烦恼。与身与心。俱时而生。低微难断也。LIN中华典藏网

谁作谁受。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意明作受俱是第六识心。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LIN中华典藏网

二迷因失果。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汝若也修菩提。须了烦恼起处。烦恼根本。即是无明之一法。LIN中华典藏网

何处颠倒。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此虚妄根尘。从何所起处。秪是无明颠倒。LIN中华典藏网

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无明汝尚不知。云何降伏根尘识三。取佛果位。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LIN中华典藏网

三举喻明妄。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喻。显根本又生起。向下六解一亡疑。LIN中华典藏网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妄法。便有可解可结。若真空之体。即无解结。隳犹坏也。裂破裂也。言真体不可破坏。LIN中华典藏网

何以故。空无相形。无结解故。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明其真体。LIN中华典藏网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LIN中华典藏网

四显比结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身是六根。心是六识。六根在外。如同外贼。六识在内。如似媒人。然无识。根乃无用。LIN中华典藏网

自劫家宝。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贼非外来。喻一切众生。虚妄恶业。皆从心起。所有一切法财功德。皆被劫尽。LIN中华典藏网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众生是能依。世界是所依。自相缠缚。不能舍离。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LIN中华典藏网

二明二倒变流文六。初总徴双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前来道。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此中便问起云云。LIN中华典藏网

世为迁流。LIN中华典藏网

二略释二殊。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且先明世界。过去迁至现在。现在迁至未来。LIN中华典藏网

界为方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是界。便有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有方所位次。LIN中华典藏网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LIN中华典藏网

三广述二边。LIN中华典藏网

方位有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十方也。LIN中华典藏网

流数有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世也。世者。迁流为义。故云流数。LIN中华典藏网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将方涉妄。于世涉方。相织而成。故云相成。LIN中华典藏网

身中贸迁。世界相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由妄将贸易迁改故。有世界相涉也。LIN中华典藏网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秪目东西南北。LIN中华典藏网

四克明实数。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施设则有十方也。LIN中华典藏网

上下无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上方更有上。下方更有下。于上方看。又是下。故无位也。LIN中华典藏网

中无定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是中。随处立得中。东看即西。南观成北。LIN中华典藏网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东西南北。此四数。必定分明。则世与界相涉。界与世相涉。LIN中华典藏网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LIN中华典藏网

五举陈三变。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是三世。四是四方。且将世涉方也有十二。过去一方各具三。三四也成十二。宛来转去。宛是将世涉方。转是将方涉世。LIN中华典藏网

流变三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流则迁易。变为变少成多。三叠。是三重。第一。是无明为能变。世界为所变。第二。世界为能变。根尘为所变。第三。根尘为能变。十二类生为所变。故三叠。是三重变也。LIN中华典藏网

一十百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十此是第一。无明为能变。世界为所变。将方涉世也有十二。将世涉方也有十二。合言十二。此中言十举其全数。舍取二。成十二。百是第二变。世界为能变。根尘为所变。此中六根。除却法尘与第六。此二隐不显。但取五根五尘是十。将此十。向前世界十二上配。一世一界。各具十。便成一百二十。合言二十。千是第三变。根尘为能变。十二类生为所变。今十二类中。隐却无色空散。销沈无想。土木金石。不实之法。但取十数。将此十类。向前百二十上配。一个具十。便成一千二百。经举全数含取二百也。LIN中华典藏网

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LIN中华典藏网

六略结根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总相包括始是第一变。终是第三变。此中言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者。约熏种而论。此六根。皆约根本无明熏起。后言功德不同。约对境而论。便有胜劣。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LIN中华典藏网

三显六根优劣文六。初眼根阙。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汝复于此六根之中。决克定当。优是根有长。劣乃根有短。如耳舌意此三根。各具千二百功德是长。余三根。秪具八百是短。LIN中华典藏网

如眼观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眼且约面前而观。LIN中华典藏网

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前是面前。南方全明。具三百功德。后是背后。北方全暗。三百不见。LIN中华典藏网

左右傍观三分之二。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面前三百全明。背后三百全暗。东边三百。更有东北一隅不见。是五十。西边三百。更有西北一隅不见。亦五十。成一百。贴背后三百。成四百。今言三分之二者。三四十二。是一千二百。今但有二分功德。是八百。阙却一分四百功德。背后与东北西北二隅也。LIN中华典藏网

统论所作。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统摄论量所作。是六根对境不同。LIN中华典藏网

功德不全。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眼根秪得八百功德。故不全也。LIN中华典藏网

三分言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分方得千二百。是有功。LIN中华典藏网

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得二分。一分则不得故。无德则无功。LIN中华典藏网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LIN中华典藏网

二耳根圆。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无遗则无遗失也。LIN中华典藏网

动若迩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声动之时。近之与远皆闻。LIN中华典藏网

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听静之时。更无边涯际畔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鼻嗅闻。LIN中华典藏网

三鼻根阙。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嗅闻。是鼻家所缘境。LIN中华典藏网

通出入息。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通出息入息。气在鼻中曰息。LIN中华典藏网

而阙中交。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于出息入息二中间。气不相交也。LIN中华典藏网

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阙却中间一分四百。秪有入出二分。成八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LIN中华典藏网

四舌根圆。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舌宣说显扬尽诸世间。是说世间法。出世间智。是出世间法。LIN中华典藏网

言有方分。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梵语唐言不同。便有方道分段。如梵语乌瑟尼沙。唐之言无见顶。梵语摩诃。唐言大。LIN中华典藏网

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虽不同。其理是一。言别意同。LIN中华典藏网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LIN中华典藏网

五身根阙。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和生触。根和。境和。识和。识是分别于违顺二境。是身家所缘。违境则鞭杖楚痛。顺境则细滑调适。或可。寒则寒则违也。暖是顺。热则热是违。冷是顺。LIN中华典藏网

合时能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有违顺二境之时。便有觉知。LIN中华典藏网

离中不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右违顺二境离之时。故不知也。LIN中华典藏网

离一合双。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离一之时。无违顺二境。唯是身根。合双。则违顺二境合时也。LIN中华典藏网

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分阙一分。是离中不知。二分约合双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LIN中华典藏网

六意根圆。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意根。寂默包容。寂默则思览十方三世。又能心中。包容一切世间。出世间菩提涅槃等法。LIN中华典藏网

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意根。唯圣是出世间法。与凡是世间法。无不包括含容。尽其诸法涯岸边际。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LIN中华典藏网

四劝返妄圆真文五。初劝总观根用。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切众生。乃顺流。如人被水流从下去。如今要佗返本还元。逆生□返穷根本。到其流根。流根秪是无明。LIN中华典藏网

至不生灭。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至犹到也。到诸佛如来不生灭地。本自不生。今亦无灭。但了无明无自性。当体是不生灭性。此即是如来藏性也。LIN中华典藏网

当验此等六受用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眼根。受用色尘境。乃至意根。受用法尘境。LIN中华典藏网

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意谁身舌则合中知。眼耳鼻则离中知。意则幽深。耳则圆通。余五则不圆。LIN中华典藏网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LIN中华典藏网

二明速证圆通。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意间令佗悟得一耳根圆通。逆彼无始时来。根本无明。相织妄业。此乃无明为能变。六根为所变。如人织绢。相织而成。然此无明。是妄之始。但能逆彼无明。知其根本。万乃了得一切妄法。便乃得顺圆遍通达之理也。LIN中华典藏网

与不圆根。日劫相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向此圆通根。一日修行。胜彼不得圆通根者。一劫修行也。LIN中华典藏网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LIN中华典藏网

三指显任详。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我今备具显此六湛圆明。若了得此六根圆通。便乃湛寂圆明。LIN中华典藏网

本所功德。数量如是。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本所功能德业。此约染功德。法华约持经功德。耳意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眼鼻身三根。秪得八百功德。故云数量如是。LIN中华典藏网

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随汝审详简择。爱从何根而入。意令佗但择一根。我当为汝。显发明白。令汝阿难等。增修进趣。LIN中华典藏网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LIN中华典藏网

四明佛无优劣。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三六一十八界。一一于中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是佛果位也。LIN中华典藏网

于其中间。亦无优劣。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是诸佛。诸根一时具足。无有长短。何故如此。得互用故。LIN中华典藏网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LIN中华典藏网

五矜迷劝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小乘之人。天能于六根之中。圆满自在之慧。自在慧。乃无漏智也。LIN中华典藏网

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故我宣示显扬。但于一门是耳根。教佗但悟一根圆通。其余五根。一时清净。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此约大乘人。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LIN中华典藏网

后重疑广释文四。初释证一六圆疑文二。初先陈一六。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前文云。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又云。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阿难如今。蹑被前文问。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世尊欲破阿难六一之执。所以便问云。汝今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等事。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问。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乃至终不汝根元一元六。又引阿那律。䟦难陀。殑伽神女。矫梵钵提。舜若多。迦叶等六人。无根亦能了别。然阿难大权之人。非是不会。且顺同小乘。执异不通图得世尊向下破之。LIN中华典藏网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LIN中华典藏网

后承咨广破文三。初破一六执文二。初责智粗修浅文四。初明庆喜断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须陀洹。唐言预流。预者亲也。亲入圣流。已灭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是能依。世间是所依。LIN中华典藏网

见所断惑。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见道中八十八使。分别烦恼。已是断也。LIN中华典藏网

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LIN中华典藏网

二彰根习未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然者如是之辞。犹尚也。言尚自未知第八识中。积集而生。无始无初已来。虚妄习气。LIN中华典藏网

彼习。要因修所断得。LIN中华典藏网

三明习要修除。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八识中虚妄习气。是俱生烦恼。到修道门中。方能断。无始时来。与身与心。俱时而生。名曰俱生。到阿那含人方断。LIN中华典藏网

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LIN中华典藏网

四显混迷四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生。表此法先非有。住。表此法暂有用。异。表此法非凝然。灭。表此法可破坏。此是大乘细四相。一分。一剂。一头。一数。此极微细也。或可。分剂等。是尘沙惑。LIN中华典藏网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LIN中华典藏网

后除六一深疑文六。初双标两执。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阿难因世尊说。但于一门深入。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故。所以生疑云。此六不同。云何得一根无妄。六根俱解脱。□是世尊。答彼云云。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LIN中华典藏网

二先难一疑。LIN中华典藏网

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LIN中华典藏网

三立六徴闻。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微妙法门。是此首楞严经也。LIN中华典藏网

汝之六根。谁来领受。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是各别。何根领受令佗定。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言。我用耳闻。LIN中华典藏网

四答唯耳领。LIN中华典藏网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LIN中华典藏网

五责运身口。LIN中华典藏网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LIN中华典藏网

六结破双迷。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非始是一。终至六道轮回是六。非始是六。终至六道轮回是一。终不汝此六根。元来是一。元来是六。一则无明。六则六根。此约真体上破。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LIN中华典藏网

次门迷一六生文二。初破一执文三。初总叙双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当知此六知根。亦非是一。亦非是六。为真体上无一无六可得也。LIN中华典藏网

由无始来。颠倒沦替。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因由汝之无始时来。是根本无明。沦。则沦没苦海。替。则换真成妄。LIN中华典藏网

故于圆湛一六义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故于圆明湛寂是真。背真起妄。便有一个无明为能变。六根为所变。LIN中华典藏网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LIN中华典藏网

次别彰存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初果须陀洹人。虽得六根门头。不入色香等境。是我执已无。根本无明未亡。法执犹在。LIN中华典藏网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LIN中华典藏网

后立喻破一文二。初立喻显呈一六。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似太虚空。参杂和合长短方圆等器。LIN中华典藏网

由器形异。名之异空。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随其众器有别。遇方器曰方空。遇圆器曰圆空。法上。如太虚空。喻真体。参杂群器。六根分别。各各不同。如空随器。名有多般。六根随别。其性是同。众器随别。空体是同。LIN中华典藏网

除器观空。说空为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除众器后。便言空是一体。如六根亡后。说真是一。此正是无明法执也。LIN中华典藏网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彼太虚空。何尝便随汝执。成同是执一。不同是执异。法上。真如体上。何处受汝执。为一为异。何况更名是一非一。是非相对也。LIN中华典藏网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LIN中华典藏网

后比根同喻。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眼。受用色尘境。意。受用法尘境。故云受用。此六知根。亦不是一非一。是同不同也。为此六根无有实体。不可执有多般。LIN中华典藏网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LIN中华典藏网

后明六生文六。初眼智文六。初因尘发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明暗。是眼家所缘境。二种相形对。LIN中华典藏网

于妙圆中。黏湛发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向妙圆真体之中。黏约爱。湛约性明相。或黏湛爱心。发得眼根眼识。LIN中华典藏网

见精映色。结色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二览色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见精。则眼识现量心。映带色尘结犹结缚。被色尘结缚。成其眼根。LIN中华典藏网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LIN中华典藏网

三目大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清净四大是真。则四大性。根元目为者。妄即真也。LIN中华典藏网

因名眼体。LIN中华典藏网

四立根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便有眼根。LIN中华典藏网

如蒲萄朵。LIN中华典藏网

五象同蒲朵。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其果。外作紫色。内唯似水。喻眼根无实。LIN中华典藏网

浮根四尘。流逸奔色。LIN中华典藏网

六顺流奔色。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假浮根四尘。色香味触。成其眼根。流为奔流。逸为荡逸。奔波于色尘境也。下四根。准此可知。LIN中华典藏网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LIN中华典藏网

二耳根文六。初因尘发听。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相敲击也。LIN中华典藏网

听精映声。卷声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二览声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卷犹览取也。LIN中华典藏网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LIN中华典藏网

三目大相。LIN中华典藏网

因名耳体。LIN中华典藏网

四立根名。LIN中华典藏网

如新卷叶。LIN中华典藏网

五象同卷叶。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新秋叶落一边而卷。LIN中华典藏网

浮根四尘。流逸奔声。LIN中华典藏网

六顺流奔声。LIN中华典藏网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LIN中华典藏网

三鼻根文六。初因尘发嗅。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相发者。则显发也。LIN中华典藏网

嗅精映香。纳香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二览香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纳则领纳香尘也。LIN中华典藏网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LIN中华典藏网

二目大相。LIN中华典藏网

因名鼻体。LIN中华典藏网

四立根名。LIN中华典藏网

如双垂爪。LIN中华典藏网

五象同双爪。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双垂手爪。从下而来。亦云如悬针筒。LIN中华典藏网

浮根四尘。流逸奔香。LIN中华典藏网

六顺流奔香。LIN中华典藏网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LIN中华典藏网

四舌根文六。初因尘发尝。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参犹参杂也。LIN中华典藏网

尝精映味。绞味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二览味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绞谓绞历其味尘。LIN中华典藏网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LIN中华典藏网

三目大相。LIN中华典藏网

因名舌体。LIN中华典藏网

四立根名。LIN中华典藏网

如初偃月。LIN中华典藏网

五象同偃月。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偃仰也。如初生月。仰在天之上。LIN中华典藏网

浮根四尘。流逸奔味。LIN中华典藏网

六顺流奔味。LIN中华典藏网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LIN中华典藏网

五身根文六。初因尘发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摩。相摩触也。发觉。是身之识。LIN中华典藏网

觉精映触。抟触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二览触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LIN中华典藏网

三目大相。LIN中华典藏网

因名身体。LIN中华典藏网

四立根名。LIN中华典藏网

如腰鼓颡。LIN中华典藏网

五象同鼓颡。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腰鼓颡。两头大。中间尖。如人腰小。又云。如立戟槊。锵槊也。中心小。两头开。LIN中华典藏网

浮根四尘。流逸奔触。LIN中华典藏网

六顺流奔触。LIN中华典藏网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LIN中华典藏网

六意根文六。初因尘发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生灭。是意家所缘境。法广也。谓六识。依法广。而住。无法尘亦无六识。二种相续。乃连环不断。念念生灭。发知则意识。LIN中华典藏网

知精映法。览法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二览法成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映法。是映带法尘境。览法。是领览法尘境。成其意根。LIN中华典藏网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LIN中华典藏网

三目大相。LIN中华典藏网

因名意思。LIN中华典藏网

四立根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中言意思。又以第七识。意是六识。思是七识。或可。说七识亦得。谓第六凭第七而住。七是六之根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幽室见。LIN中华典藏网

五象同幽室。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识隐。如夜暗室所见。LIN中华典藏网

浮根四尘。流逸奔法。LIN中华典藏网

六顺流奔法。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LIN中华典藏网

后引证劝修文三。所观修文三。初指六迷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觉是强觉。明是性明。有明是性明。明觉是强觉。既有性明。便有能明强觉。既有强觉。起来强生觉照。便失却精明了别之性是真。黏妄。是爱心。发光。是背体照外。是智家功用。LIN中华典藏网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LIN中华典藏网

次明离相无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汝今。指阿难也。离却明暗是眼家所缘境。即无眼识现量心。盖识如羸人。非杖不起。向下五根亦尔。了知安寄者。了知是意识。若无法尘。亦无意识。谓凡夫须假境牵心。便有心。曾无无境心也。LIN中华典藏网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LIN中华典藏网

后劝遗尘速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循顺也。劝佗不随顺根尘。即是真现量心。LIN中华典藏网

如是十二。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六根六尘也。或一根各具二。六根便成十二。LIN中华典藏网

诸有为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有为有造作。是前根尘等法。LIN中华典藏网

随拔一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意间教佗但向耳根。悟得圆通。一根既返元。六根齐解脱。LIN中华典藏网

脱黏内伏。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脱黏者。一切众生。不了六根无自性。被佗根尘所黏。如今悟圆通根。便乃脱黏。不被根尘所缚也。内伏。则转识成智也。LIN中华典藏网

伏归元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转识成智。是牒前文。LIN中华典藏网

发本明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觉净智。发现本来圆明光耀。LIN中华典藏网

耀性发明。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蹑前文。LIN中华典藏网

诸余五黏。应拔圆脱。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应时圆遍解脱。LIN中华典藏网

不由前尘。引起知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性不假前尘。灵灵不昧。了了常知。LIN中华典藏网

明不循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明之性。不顺根尘。灵源独耀。LIN中华典藏网

寄根明发。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寄伏其根。显发此真性。此约胜义根。谓一切众生。执根能见。不知根不能见。见唯是心。LIN中华典藏网

由是六根互相为用。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既不由前尘所起知见六根。便得互用。一根发识。遍缘诸境。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LIN中华典藏网

二引现证文二。初引现证人。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梵语阿泥律陀。唐言无灭。亦云如意。为过去曾供养独觉。招感福缘。至今不灭。如意者。如作如意也。又是佛□弟。白饭王之子。若言阿㝹楼驮讹也。如意无目能见。修得半头天眼。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LIN中华典藏网

䟦难陀龙。无耳而听。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梵语䟦难陀龙。唐言贤喜。于诸众生。发爱乐心。贤而且喜。贤喜无耳能听。LIN中华典藏网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即恒河神女。为毕陵伽婆蹉所骂者。非鼻乃闻香气。LIN中华典藏网

骄梵钵提。异舌知味。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憍梵。应言牛类。梵语笈房钵底。唐言牛相。憍梵钵底。讹也。过去因偷摘一茎禾果。报堕地狱。五百生中。作牛偿佗。今虽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号为牛相比丘。异舌是牛舌。又且知味。LIN中华典藏网

舜若多神。无身有触。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多即空神也。此空神。无身能受触。LIN中华典藏网

如来光中映令暂现。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经家问。既无身。将何受触尘。答云云。此现。是现定果身也。LIN中华典藏网

既为风质。其体元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既为风质。即无形也。其体元无。牒无身文。LIN中华典藏网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亦云灭受想定。言灭六兼尽七染分。净分即不灭。得寂者。得空寂之理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梵语迦叶。唐言饮光。是婆罗门姓。饮光。乃仙人之种。以姓标名。又云。自身光。饮日月光故。意根则第六识。LIN中华典藏网

圆明了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真性。LIN中华典藏网

不因心念。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第六识心念也。念者则冥记义。已上俱约无浮尘根。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今汝诸根。LIN中华典藏网

后劝融迷速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诸根则六根也。LIN中华典藏网

若圆拔已。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根既返元。六根齐解脱。LIN中华典藏网

内莹发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觉净智发起光明。LIN中华典藏网

如是浮尘。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六根。LIN中华典藏网

及器世间。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所依。LIN中华典藏网

诸变化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前根尘等皆无实。故云变化相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智如汤。销佗妄执如冰。应念则少念。少念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智与理相应之时。当体便成无有过上真如灵知觉性。此性。是诸佛如来。本觉之理。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LIN中华典藏网

后会妄融真文二。初闭根旋异。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世间人。聚种种之见。皆言在于眼。LIN中华典藏网

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使令佗。将总急掩两眼。不观前境。便观暗相当情。一根既如此。六根亦一时急合。黯黯然不与境对。大似头之与足一般。LIN中华典藏网

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彼急合之人。将一只手顺体。外从眼耳鼻等六根之上。来统一遍。彼眼虽然不见。诸根一时黯然。头足一一辨别。一灵知觉之性咸知。又何假诸根。为一切众生执眼决定能见。便成主宰。LIN中华典藏网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LIN中华典藏网

后发照圆明。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一切众生缘此见。须假明境方能见。既言须得明方说见。见暗之时。须不见始得。何故又见暗。LIN中华典藏网

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言此真见性。不假明境。自然而发。即了了分明。不被烦恼所昏。LIN中华典藏网

根尘既销。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六根六尘。一时销亡。LIN中华典藏网

云何觉明。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始觉智。LIN中华典藏网

不成圆妙。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本觉理。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LIN中华典藏网

六通现识断灭疑文二。初牒前建演起难文八。初牒前建。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为前劝中云。汝但不循动静通塞等法。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等。由是阿难便难云。若此见闻。离于明暗。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于是世尊。说撞钟试倒重寐聆音。而答通现识未曾断灭。遂来罗睺罗击钟。问阿难言。汝今闻否。阿难大众俱言我闻。乃至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阿难白佛。如佛说言。乃至名目相应。此是蹑前文。此中难佛前文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因中须得不生不灭心。方能合得不生不灭理。佗便蹑此语来难。云何佛说言。因地觉心。是始觉之智。欲求常住。是本觉之理。若要与果位。名目相应。须是不生灭心。合不生灭理。若将生灭心。合即不得。下便说果中七种名目。来难世尊。LIN中华典藏网

世尊。如果位中。LIN中华典藏网

二述果群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佛界。位中。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悉皆具足。LIN中华典藏网

菩提涅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或翻为道。五菩提中。是无上菩提。或菩提是有为果。转染得净。是生德。如今为什么不生二障。障不生。梵语波利匿缚喃。唐言圆寂。五中。唯大般涅槃。或涅槃是无为果。转迷成悟。是显德。此二。是佛果位中。二转依果。LIN中华典藏网

真如佛性。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真如出十地经。初地遍行。二地最胜。三地胜流。四地无摄受。五地无差别。六地无染净。七地法无差别。八地无增减。九地智自在。十地业自在所依。此约佛果位真如。是无垢净真如也。佛性四句因理行果。今唯果佛性。除因也。或在有情名佛性。在无情名法性。LIN中华典藏网

庵摩罗识。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云无垢识。则第八识净分。LIN中华典藏网

空如来藏。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亦唯果位。空则二空之理。如来则四智现行。藏则包灭世出世法。LIN中华典藏网

大圆镜智。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佛果位。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名不转体也。LIN中华典藏网

是七种名。称谓虽别。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此七种名。称说虽别。其体是一。LIN中华典藏网

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清净。离垢染义。圆为圆明。满为满足。体是真如。性是体性。性坚固凝明。如金刚宝不可沮坏。然此果位七种名目。常住不变坏故。LIN中华典藏网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LIN中华典藏网

三克明妄体。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若此见听。唯是眼耳二根。摄取鼻舌身意也。明暗眼根。动静耳根。欠恬变舌。通塞鼻。离合身。生灭意。经意此见闻等。离却前境。心乃无体。LIN中华典藏网

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LIN中华典藏网

四引六比五。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冥记曰念。言此第六念心。离于前尘第五。本无所有。为第六若离五。无所仗立。LIN中华典藏网

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LIN中华典藏网

五显因不称果。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何将此离尘无体之心。为本修因。欲获如来下。是果。欲希欲也。LIN中华典藏网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LIN中华典藏网

六再审因虚。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进则前五无体。退则第六无依。我心。则八识心也。心所。五十一法。言若无法尘。六识亦无。LIN中华典藏网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LIN中华典藏网

七责自违前说。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如来先说。乃前文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等。湛寂精明。圆满常住。此真心也。若求佛果。须用此不生灭心。世尊前来又违越却诚实之言。终成戏论。无所诠表。如来是真语者。LIN中华典藏网

惟垂大慈。开我蒙吝。LIN中华典藏网

八诸会双途。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蒙则蒙昧。法则吝惜。此心不舍。LIN中华典藏网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LIN中华典藏网

后对事消疑文二。初撞钟试倒文二。初正垂问答文三。初责多闻强惑许对除疑。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徒空也。空将颠倒之言□道。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真实颠倒现前。汝却不识。诚犹实也。信犹解也。伏能伏也。言恐汝实未能信解能伏此妄心。或未能信真心伏妄心。LIN中华典藏网

即时如来。来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LIN中华典藏网

次来罗睺击钟问声无有文六。初问。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梵语罗睺。唐言执日。又云障蔽。非也。是佛之子。此问。密指五现量识。为亲闻。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俱言我闻。LIN中华典藏网

次答。LIN中华典藏网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LIN中华典藏网

三问。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LIN中华典藏网

四答。LIN中华典藏网

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LIN中华典藏网

五问。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又言俱闻。LIN中华典藏网

六答。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问答三重。经意就闻性上问。LIN中华典藏网

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LIN中华典藏网

后双徴有无文二。初问。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LIN中华典藏网

后答。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音乃钟音。响则应山谷作声响。LIN中华典藏网

如来又来罗睺击钟。问阿难言。尔今声不。LIN中华典藏网

后立惑彰迷文二。初随声问答文六。初问。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就尘上问。欲破妄执。且将尘惑性看。其还能简得性之与尘二法。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LIN中华典藏网

次答。LIN中华典藏网

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LIN中华典藏网

三问。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选犹退也。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答言无声。LIN中华典藏网

四答。LIN中华典藏网

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LIN中华典藏网

五问。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顷克之问。也。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俱言有声。LIN中华典藏网

六答。LIN中华典藏网

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LIN中华典藏网

后牒诸有无文二。初问。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LIN中华典藏网

后答。LIN中华典藏网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LIN中华典藏网

后显尘诸心常文三。初对简断常文二。初责随心惑文三。初标责。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矫诳作乱也。此责佗将声惑闻。不尘声尘□谢。闻声常存。LIN中华典藏网

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LIN中华典藏网

次推过。LIN中华典藏网

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唯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LIN中华典藏网

后显述。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报答无定。谓问性是常。声尘答谢。□闻□杂声尘。此乃自心不定。随尘有无。正是矫乱。云何言不矫乱。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LIN中华典藏网

后正简心常文六。同类灭同枯责闻重响。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声销无响。便说无闻。闻性已灭。喻同枯木无情之物。LIN中华典藏网

知有知无。LIN中华典藏网

二显尘生灭简性常在文三。初显性双知。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闻性。有声无声皆知。LIN中华典藏网

自是声尘。或无或有。LIN中华典藏网

次表尘生灭。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声尘或有或无故不足。LIN中华典藏网

岂彼闻性。为汝有无。LIN中华典藏网

后指体常如。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闻性不随有无。LIN中华典藏网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LIN中华典藏网

三再责知无。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汝若言闻性实是言无。知无者谁。LIN中华典藏网

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LIN中华典藏网

四显不随无有。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非是汝之闻性。随佗声尘生灭。今汝闻性。为有为无。闻声乃有乃无不定。闻性恒常□因何将□惑闻。说闻性与声尘一般。LIN中华典藏网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LIN中华典藏网

五牒前迷响责昧心常。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是何鬼怪如此昏暗迷妄。以常性为断声。LIN中华典藏网

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LIN中华典藏网

六重结心恒使袪尘惑。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闭塞。鼻家所缘境。开通。眼家所缘境。言终不应说离却前尘。便无性也。LIN中华典藏网

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佗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LIN中华典藏网

次重明寂喻文三。初重□聆音。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寤时。是第六识。与五同缘。此一灵之性。了了分明。此是明了意识。重寐乃是第六识归种。此一分真性。亦乃不昏。木则舂米音。捣是捣练音。为梦中取境不正故。别作佗物。LIN中华典藏网

于时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LIN中华典藏网

次寤陈闻惑。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遄速也。惑疑惑也。舂米捣练皆杵。LIN中华典藏网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LIN中华典藏网

后显性无迁。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开闭是眼。不但睡时。假饶此身灭时。纵汝形销死去。此一分真性也在。命光身命也。LIN中华典藏网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静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LIN中华典藏网

后劝离尘圆证文二。初愍述心逐境。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顺色。是眼见色尘□□耳听声尘。此约梦中意识。苦谛名流。集谛名转。念是第六识。流为迁流。转为改转。汝曾无少许开通悟解。性是体性。性净是清净。妙即微妙。常乃真常。又不能顺此所常真理。妄识一向逐其前尘生灭。因由此界生佗界生。或可。生了又生。杂染。乃虚妄之法。逐妄迁流改转。LIN中华典藏网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尘根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LIN中华典藏网

后劝拂垢圆真。LIN中华典藏网

笺云。守者得也。或守确观义。常光智也。智光显发。因相生想。名为想相。是三能变识也。见相二分一时弃舍。悟法如眼见物。或法眼观真。是根本智。应时清明。是后得智。无上知觉。是本觉理。问前文□佗此五□□心此□因何又教佗离却此妄识耶。答为前见佗执此现识断灭。所以佛且拨却尘□恒间性无灭。乃是就□量心。指此□令离。妄识是相。真现量心也。LIN中华典藏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四下LIN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