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益嘱累品第八

“佛说如是大法门时,于众会中,有殑伽沙等菩萨摩诃萨,过去久习念佛思惟,今闻世尊所说念佛修观方便,皆得念佛三摩地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首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法自在转光明依止顺忍。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得预流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一来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不还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最上阿罗汉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心求出离三界牢狱,依佛出家趣入正法。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声闻乘发心不退。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独觉乘发心不退。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世正见,由此正见,除灭一切往恶趣因烦恼恶业,增长一切向善趣因正愿善业。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受三归,安住近事近住净戒,乐供养佛,乐听闻法,乐奉事僧,昼夜精勤,曾无懈废。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离一切邪趣,邪归,恶意,恶业,于佛法中得决定信弃舍家法,清净出家。”TW5中华典藏网

这是《大集十轮经》的最后一品,这个法会到此就圆满了。闻法之后,哪些人得到利益呢?也就是收到什么效果?第一个,大众菩萨有好多?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大菩萨。他们过去就学念佛思惟的法门,这个念佛不一定是念阿弥陀佛。念佛的这个佛是普遍说的。凡是念佛,就是指一切佛的意思。TW5中华典藏网

修念佛观的,以这个修观方便称佛名号,观想佛像,这是他们过去所学的,他们听到这个大集法会当中,听到讲念佛思惟观想,他们就得了好处,入了三摩地,得了念佛三昧。这个里头有时念的是化身佛,有时念的是报身佛,有时念的是法身佛,随自己观想力的强和弱,他所得到的法门也不一样的,这是指菩萨摩诃萨,他们就得了念佛三昧地,入了念佛三昧。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这是定的名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是另一个三昧门。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首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门。”这个定又叫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法自在转光明依止顺忍”,“依止顺忍”,这还是定。“依止顺忍”就是依止这个定,止就是定。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众生闻佛所说,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生净法眼就是眼得净法眼,就是有正知正见,没有邪知邪见,也就是见惑断了。因为他说的得预流果,预流果就是须陀洹果,就是初果。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之后,他成就了“一来果”,“一来果”就是“斯陀含”,就是还来人间三界一次,这叫“一来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不还果”,“不还果”是“阿那含果”,是第三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最上阿罗汉果”,就证了四果阿罗汉。TW5中华典藏网

在这法会当中,佛说的法是平等的,这就说明了根机不同,他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有的得到初果,有的得到四果;有的众生闻佛说了,他能够安住出离心,出离什么呢?出离三界。他的心闻佛说了法,感到这个世界非常污浊,心里生起厌离心,出离三界的牢狱,也就是说出家了。“出家趣入正法”,依佛出家趣入正法。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从他现在闻法之后,直至寿命尽,就是死了,在这个中间他一直不违十善业道。有的是依照声闻乘的,发了菩提心,就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有的闻了独觉乘,他就修了十二因缘,学因缘法。TW5中华典藏网

有的无量无边的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安住十善业道,那就是修十善法。修十善法就可以生人天乘。还有他闻法之后,他依着大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转退”,信心坚定,闻法之后,信心坚定,住于大乘的发心成佛。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世正见”,这个正见不是出世的,这是世间的正见。正见,就是分别邪正,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正知正见?什么是邪知邪见?他若证得了正见,就能够把一切往恶趣因果的恶业断绝了,除灭了一切往恶趣的因。断了烦恼的恶业因,就不会感到苦果,就不会感到烦恼的恶业果障了,增长一切向善趣的因。正愿善业,他的愿就发愿修行善业,不作恶业了。TW5中华典藏网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受三归”,就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安住于近事近住净戒”,近事近住就是三归五戒,近住净戒,就是八关斋戒。“乐供养佛,乐听闻法”,就是闻法,“乐奉事僧”,就是欣乐供养三宝,随佛闻法随僧闻法。昼夜的精勤不懈怠,“曾无懈废”,闻法之后得了精进的效果。TW5中华典藏网

这只是〈六妙门〉当中的次第,既然次第相生就有因有缘,彼此相生的。但是这只是〈小止观·六妙门〉的部份内容,要是想真正修观、研究止观,还得修〈摩诃止观〉。TW5中华典藏网

《华严经》讲的止观,很玄妙的,很不容易进入;一开始就修“真空绝相观”,一切相都不存在,心内相、心外相,一切诸佛的色相,一切诸法一切的法宝,凡有形相都是虚妄,真空绝相。TW5中华典藏网

这个真空绝相修成了,再产生“理事无碍观”;理遍于事,事就是理。理遍到事上,事就是理,理事无碍的,理无碍事也无碍。所以在一微尘里头能转大法轮,就是这个涵义;那一微尘就是理,一切事都融在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无碍。TW5中华典藏网

再进一步就是“事事无碍观”,不用理遍事,而事的本身,事事都无碍,那就到了华藏境界。TW5中华典藏网

那种观,我们是修不成的,因为我们的心力不够,我们连叩头观想,都观不成。TW5中华典藏网

如果我们一叩头,你想“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的我所礼的佛没有,他的性、他的体是空的,是寂静的。就像我们讲那个“心寂”,我们连“心寂三昧”都还没有证得;“色寂三昧”更不可得了。“色寂”完了,是达到“心寂”,完了,达到“一心三昧”,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不是一句话;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七天当中可以一心不乱,七十天、一百天,你也可以一心不乱了。TW5中华典藏网

依着这个修,是从出入息观的,如果你不观出入息,你就观“阿弥陀佛”四个字来转你的心,也不求什么还净,求能止住就行了。TW5中华典藏网

一天当中,要是连在梦中,你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作意念的,而是自然的运转念,你死了还不生极乐世界吗?肯定的生。因为你的心已经跟极乐世界合了,已经跟阿弥陀佛,身土不二。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身土不二,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你这样观想久了,你跟佛合了。我念念的是阿弥陀佛,我就变成了阿弥陀佛,你已经在极乐世界了,这个深入一点。不过,大家听这类语言,听久了,就能够入了。开口骂人听脏话,熟悉得很,因为无量劫来根器很深,一来就现相,他就熟了。但你听这个,不晓得好多劫没有闻到,你听到这些话,还是不能进入的;你要从浅处说,别说多了,要一步一步入。TW5中华典藏网

为什么修行的时候,要有善友,或者善知识?当你走错了,他马上给你拨过来。TW5中华典藏网

你不要想太多,数数就好了,就数十个数,你想这个很简单,你数数看,很不简单。TW5中华典藏网

十个,你还不错,等到二十、三十,你早错乱了,散乱早攒进来了。十个数数不成,等你把这个数数观修好了,才再进一步说随。TW5中华典藏网

这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数好,你天天这样修。像你不能专修,一天抽一个小时,或者抽半个小时,最初修的时候,不要坐太久了,不要贪多,这也是贪。你贪多了,做不到。TW5中华典藏网

为什么呢?你说:“我一定要坐三个钟头!”你有时间吗?你刚开始坐的时候。最初先坐十分钟,或者一刻钟;感觉不舒适,念头一错了,要起来不坐了,有时间了,你再坐一个十分钟,到渐渐入了,你就多坐。增加个一刻钟,增加二十分钟,增加半个小时,逐渐的增加,不要一下子,一定要坐一个钟头。还要来个双盘膝,表示精进,腿子一痛也定不下去了,别人一叫你,你一起来慌慌张张想办事,就把脚弄坏了。有很多人他的脚麻木了,入一喊他有紧急事,他就站起来,当时是不痛。过了,脚也不灵活了,走不成了,我就看过很多这种情形。TW5中华典藏网

我们有个道友,要快过年了,他想要闭关,我说:“你别闭关了。你的事务很多,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说吧!”他不信,还是要闭关,一下子就把腿摔断了。他是在夜间,屋子没有灯,他舍不得开,又怕浪费公家的钱,舍不得开电灯。那地下非常滑,年龄又大,他想上洗手间,一走啪摔倒在那儿,起不来了,腿也不能走了,又没有人来,就倒在地下。TW5中华典藏网

过年前后,北京零下好多度,就那么冻着,等天亮了,他的弟子来了,才看见他的老师父倒在地下。问他发生有什么事?都摔了,就抬去医院治疗,有些事是不能勉强的。TW5中华典藏网

精进是好的,下决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环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渐进的。顿入,我们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时候不要贪多,像我们好多道友也练习盘双腿,那是自然的,能盘上就不错,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你盘上了,坐不了很久,腿又很痛,只要能坐就行了。TW5中华典藏网

要注重在你的心上,别注重形式。我们很多道友注重形式,看别人也看形式,看他的威仪好不好,坐得端正不端正;说你打坐,先问他会不会跏趺坐。你问他会不会修心好了,跏趺坐有什么用呢?跏趺坐,你只能坐得住,就行了,不要求坐的形相,要求实用。TW5中华典藏网

学一部经要实用,别在形相上讲,我听了什么经,听什么经又有什么用?那部经说什么?说断十恶、行十善,你断了吗?一天当中你检查检查,得要求实际,先审思,审思。我们要求达到什么,要先考虑到中间的障碍,跟我的事实能不能达到?不能达到,我的标准定低一点,别定太高,你不是想修行?想逐步深入、想了生死吗?随你沾边,生死已经开始了,不必急,也不要贪多;打坐也好,闻经也好,干什么也好,持圣号是最好的。我们要先把现实的生活灾难免了,之后才说到修行。TW5中华典藏网

地藏菩萨是指引你生到极乐世界,《十轮经》,也讲你可以生净佛国土。还有《占察善恶业报经》,那是说净佛国土,你生哪个佛国土都可以,但是你要想生哪个国土,地藏王菩萨说你一定要念那个佛国土,佛的名字,称到一心不乱;要是称那个佛名字,跟他缘不深,就改念“地藏王菩萨”,或者就念“观世音菩萨”,他们也送你去。TW5中华典藏网

普贤菩萨,并没有说你要念他的名号,你只要读十大愿王,法力加持,你就能去,而且还是上品上生。TW5中华典藏网

一切经论,都是趣向极乐世界,化生净佛国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如是说,有关地藏菩萨的名号,只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的是“地藏王菩萨”,其它的经文说的都是“地藏菩萨”,法法都是通的,“地藏王菩萨”或“地藏菩萨”都是可以的。TW5中华典藏网

看你是坐飞机,是坐火车?还是自己开车?方法虽然不一样,你乘的车不同,你走的速度快慢不同,但是你目的必须专一,不要太多,太多了,你是不能入的。TW5中华典藏网

你听完这部经,认为很好,我要修这部经。等又听到那部经,也很好,又去修那部经。你的寿命是有限的,等老死来了,你一个都没有修成,还是等于零。最好是先别堕入三涂,保护住十善业。自己受了三归五戒,清净无毁,这样就不犯了,能够这样就很好了,今天我们就算圆满了。TW5中华典藏网

获益嘱累品竟TW5中华典藏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竟TW5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