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品

一 出家经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五wJ8中华典藏网

 云何出家具眼者 云何观察彼世尊wJ8中华典藏网

 出家何为大喜庆 佛之出家阿难说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六wJ8中华典藏网

 在家居住多狭隘 烦恼尘垢发生处wJ8中华典藏网

 出家之后多宽广 视无烦恼始出家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七wJ8中华典藏网

 出家以后依我身 避离恶行与恶业wJ8中华典藏网

 已舍恶语并恶行 生活遍净度活命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八wJ8中华典藏网

 成道前在摩揭陀 山围之国王舍城wJ8中华典藏网

 充满三十二德相 为行乞而赴王城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九wJ8中华典藏网

 高殿耸立摩揭陀 频毗沙罗见彼佛wJ8中华典藏网

 见已具足微妙相 王对近臣述次义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汝等注意此尊者 容姿长大颜色净wJ8中华典藏网

 彼之行步正完全 眼前约可见一寻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于中有念眼下垂 彼之出身非贱家wJ8中华典藏网

 王遣使者走向问 比丘欲向何处行”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所遣彼等之王使 由佛之后追随行wJ8中华典藏网

 比丘今欲往何处 彼之住所何处寻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每家次第续行乞 善自防护根门护wJ8中华典藏网

 彼佛正知有正念 适量受食钵或满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彼牟尼佛行乞已 由王舍城出市外wJ8中华典藏网

 此处山麓为住所 一直前往槃荼婆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近前得见佛住所 然后诸使近前行wJ8中华典藏网

 其中一使还王城 追踪之事奏王听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大王若问此比丘 槃荼婆前山窟中wJ8中华典藏网

 如虎如牛如师子 置身一直而端坐”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王闻使者之言已 刹帝利王乘美乘wJ8中华典藏网

 一心前往佛住所 槃荼婆山直急行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刹帝利王乘车行 来至山麓下坐乘wJ8中华典藏网

 步行行近比丘前 诣彼牟尼坐其处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国王坐已心欢喜 与彼交问喜候语wJ8中华典藏网

 感铭语毕王致意 国王如是述次义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汝尚年轻且年少 青年人生第一期wJ8中华典藏网

 具备容貌与壮行 出身如正刹帝利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我欲与汝诸财物 象众先导有光辉wJ8中华典藏网

 精锐军队汝受用 语我所问汝之生”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雪山山腹是故居 憍萨罗国往昔住wJ8中华典藏网

 具备财宝勇进者 端方正直一民族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彼之族姓为日种 彼之生族曰释迦wJ8中华典藏网

 由彼家族我出家 非为冀求诸欲者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已见诸欲之过患 以见出离为安稳wJ8中华典藏网

 我为出离行精勤 意喜精勤非诸欲”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出家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二 精勤经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尼连禅河畔 瑜伽得安稳wJ8中华典藏网

 极勤修禅思 专心我精勤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恶魔障解脱 悲悯语近我wJ8中华典藏网

“汝瘦颜色恶 汝之近死期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汝死有千分 汝生只一分wJ8中华典藏网

 汝生为殊胜 有命行诸善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汝若行梵行 向火献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汝应积多福 汝何作精勤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精勤道难至 难行到达难”wJ8中华典藏网

 恶魔述此偈 立于佛之前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如此示恶魔 世尊如次说wJ8中华典藏网

“放逸之波旬 来此何目的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世间福微量 于我无所用wJ8中华典藏网

 目的求诸福 恶魔为人说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先信次精进 又是我有慧wJ8中华典藏网

 如此自专心 何须汝求生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我起精进风 涸竭诸流水wJ8中华典藏网

 如此自专心 使我身血涸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身体血涸时 胆汁痰亦涸wJ8中华典藏网

 身体肉灭尽 我心益澄静wJ8中华典藏网

 我具念慧定 愈能善立住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善住立 得最高受用wJ8中华典藏网

 心不求诸欲 有情中清净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汝欲第一军 不乐第二军wJ8中华典藏网

 饥渴第三军 渴爱第四军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惛眠第五军 怖畏第六军wJ8中华典藏网

 疑为第七军 覆情汝八军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恭敬利名誉 邪行得名声wJ8中华典藏网

 称扬赞自己 贬下毁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汝军障解脱 黑魔之军势wJ8中华典藏网

 无勇者不胜 勇者胜已乐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我著文邪草 不乐着生命wJ8中华典藏网

 若我败之生 不如战死胜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沙门婆罗门 没于战不见wJ8中华典藏网

 寻行诸善者 不知涅槃道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驾象意无怠 四方见魔军wJ8中华典藏网

 斗战我抗衡 此场不能动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三wJ8中华典藏网

 含天诸世人 不堪胜魔军wJ8中华典藏网

 我慧破汝军 如石破土钵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四wJ8中华典藏网

 自由善思惟 善念使住立wJ8中华典藏网

 诸国我游行 广导诸弟子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五wJ8中华典藏网

 我教诸弟子 专心不放逸wJ8中华典藏网

 无忧至彼处 无欲得涅槃”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六wJ8中华典藏网

“我于七年间 缠付从随彼wJ8中华典藏网

 有念正觉者 不得乘机会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七wJ8中华典藏网

 石有脂肪色 或有此柔软wJ8中华典藏网

 有此美味食 如鸦步徘徊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八wJ8中华典藏网

 不得其美味 鸦舍此处去wJ8中华典藏网

 如近石之鸦 我等厌瞿昙”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九wJ8中华典藏网

 彼魔败忧闷 由胁落琵琶wJ8中华典藏网

 夜叉意销沉 从此便消失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精勤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三 善说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答世尊:“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如是曰:“诸比丘!具备四支语,为善说而非恶说,无罪而不见责难于诸识者。云何四支?诸比丘!有比丘只语善说、不语恶说;只语法、不语非法;只语爱语、不语不爱语;只语真实语、不语虚伪语。具备此等四支语,为善说而非恶说,无罪而不见责难于诸识者。”世尊如斯说,善逝如斯说已,师[世尊]更曰: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〇wJ8中华典藏网

 善人最上语善说(此为第一)wJ8中华典藏网

 语法不应语非法(此为第二)wJ8中华典藏网

 爱语不语不爱语(此为第三)wJ8中华典藏网

 语实不语虚伪语(此为第四)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时尊者婆耆舍由座而起,遍袒一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言:“善逝!我已明解世尊所说义。”“婆耆舍!汝言明解。”时婆耆舍尊者于世尊前,以适当诸偈赞叹世尊: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一wJ8中华典藏网

“勿使自己苦 又勿害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只语之应语 此实善说语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二wJ8中华典藏网

 能作欢迎言 只应言爱语wJ8中华典藏网

 勿用诸恶言 爱语言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三wJ8中华典藏网

 真实语甘露 是为永远语wJ8中华典藏网

 善人真实义 法上言住立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四wJ8中华典藏网

 佛为达涅槃 为尽苦边际wJ8中华典藏网

 说示安稳语 诸语实最上”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善说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四 孙陀利迦婆罗堕阇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憍萨罗国孙陀利迦河边。尔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祀火婆罗门,于孙陀利迦河边,行祀圣火之火供养。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行祀火之火供养已,即由座起,回望四方自谓:“此残余供物,应使谁受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由不远之树下见世尊以衣披缠至头而坐。见已,以左手持残余供物,行近世尊之处。时世尊闻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之足音而开启头衣。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见世尊为光头圆顶,即谓:“此是沙门。”便欲转回。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作如是思念:“虽为光头圆顶,此世亦有一部分光头圆顶之婆罗门;我且近前,问彼之出身。”于是,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行近世尊之处。诣前白世尊言:“尊者何姓之出生?”时世尊以偈对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曰: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五wJ8中华典藏网

“我非婆罗门 亦非刹帝利wJ8中华典藏网

 既非毗舍族 又非他何者wJ8中华典藏网

 遍知凡夫姓 皆称为五蕴wJ8中华典藏网

 我无有一物 以慧游世间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六wJ8中华典藏网

 着僧伽梨衣 无家我游行wJ8中华典藏网

 剃除须与发 自心使寂灭wJ8中华典藏网

 对此世人等 悉是无染着wJ8中华典藏网

 汝今问我姓 实为不适宜”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七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婆罗门 见时相问讯wJ8中华典藏网

 尊婆罗门否 习问为常例wJ8中华典藏网

 若汝婆罗门 答非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我今重问汝 三句廿四字wJ8中华典藏网

 彼之娑毗底 吠陀之赞歌”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八wJ8中华典藏网

“何为是仙人 刹帝利何为wJ8中华典藏网

 乃至婆罗门 人人于此世wJ8中华典藏网

 何以多营作 供养诸天神wJ8中华典藏网

 极达吠陀者 供时受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我说供有效”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九wJ8中华典藏网

婆罗门曰:wJ8中华典藏网

“通达吠陀人 我今见如斯wJ8中华典藏网

 彼供实有效 未见如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献果施其他 无有资格人”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〇wJ8中华典藏网

“汝于信乐我 婆罗是故门wJ8中华典藏网

 汝为求知义 近前来请问wJ8中华典藏网

 认汝是寂静 无忿恨烟者wJ8中华典藏网

 无苦亦无求 发见善慧者”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一wJ8中华典藏网

“乐供卿瞿昙 欲供予不知wJ8中华典藏网

 教予供养法 何处供有效wJ8中华典藏网

 敬请教示我 然者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汝倾耳谛听 为汝说供法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二wJ8中华典藏网

 勿问出生族 唯问彼之行wJ8中华典藏网

 火生实由薪 虽是卑贱家wJ8中华典藏网

 牟尼是有智 高贵惭慎者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三wJ8中华典藏网

 真谛自调练 调御己诸根wJ8中华典藏网

 极达诸吠陀 梵行已成人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四wJ8中华典藏网

 无家舍诸欲 能善自制伏wJ8中华典藏网

 如梭之端直 时物供诸人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五wJ8中华典藏网

 善能离诸贪 等持寂诸根wJ8中华典藏网

 如月离罗睺 时物供诸人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六wJ8中华典藏网

 常念无执着 我意之舍离wJ8中华典藏网

 游行于世间 时物供诸人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七wJ8中华典藏网

 离舍于诸欲 战胜诸欲行wJ8中华典藏网

 生死知边际 而寂灭明澄wJ8中华典藏网

 清凉如湖水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八wJ8中华典藏网

 如来诸等者 远离诸不等wJ8中华典藏网

 有无边智慧 此世及他世wJ8中华典藏网

 亦无有染着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九wJ8中华典藏网

 无谄无傲慢 离贪无我意wJ8中华典藏网

 无求除忿恨 而成自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离垢婆罗门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〇wJ8中华典藏网

 既断意住着 无何之执取wJ8中华典藏网

 无此彼世着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一wJ8中华典藏网

 等持度暴流 知法最上见wJ8中华典藏网

 漏尽最后身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二wJ8中华典藏网

 有漏粗恶语 遣除灭无存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达吠陀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三wJ8中华典藏网

 超染无染着 有慢有情中wJ8中华典藏网

 而至于无慢 遍知于诸苦wJ8中华典藏网

 共生田因缘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四wJ8中华典藏网

 不依于意欲 而至见远离wJ8中华典藏网

 说超异端见 所起之烦恼wJ8中华典藏网

 无何之所缘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五wJ8中华典藏网

 证知彼此法 遣除及此等wJ8中华典藏网

 灭没令无余 达成于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取尽而解脱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六wJ8中华典藏网

 见结烦恼生 究竟之灭尽wJ8中华典藏网

 贪路除无余 清净而无过wJ8中华典藏网

 离垢无障碍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七wJ8中华典藏网

 无观自己我 一心于等持wJ8中华典藏网

 身端正自住 不动不心栽wJ8中华典藏网

 乃至无疑惑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八wJ8中华典藏网

 无毫愚痴因 于一切诸法wJ8中华典藏网

 而具有智见 不再以持有wJ8中华典藏网

 最后之生身 以达有吉瑞wJ8中华典藏网

 无上之正觉 以上人心净wJ8中华典藏网

 如来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九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之尊师 吠陀达人故wJ8中华典藏网

 如此我供养 为实之供养wJ8中华典藏网

 梵天实证人 受食我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〇wJ8中华典藏网

“唱偈与得食 非我所应食wJ8中华典藏网

 依偈而受食 非诸正见法wJ8中华典藏网

 诸佛斥唱偈 而得供养食wJ8中华典藏网

 婆罗门有时 法唯诸佛行wJ8中华典藏网

(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一wJ8中华典藏网

 有一切诸德 漏尽灭疑惑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此大仙 供养他饮食wJ8中华典藏网

 佛为期福者 最大之福田”wJ8中华典藏网

(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二wJ8中华典藏网

“如何食我施 我愿欲知此wJ8中华典藏网

 敬受尊师教 我于供养时wJ8中华典藏网

 遍求如斯人 欲作斯供养”wJ8中华典藏网

(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三wJ8中华典藏网

“远离强情者 其心不混乱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诸欲者 除去诸昏沉wJ8中华典藏网

(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四wJ8中华典藏网

 调伏越诸境 明察生死者wJ8中华典藏网

 具备牟尼性 斯者来受供wJ8中华典藏网

(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五wJ8中华典藏网

 对彼调颦蹙 合掌礼拜彼wJ8中华典藏网

 供彼饮食物 斯施为有效”wJ8中华典藏网

(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六wJ8中华典藏网

“彼尊师佛陀 值得受献果wJ8中华典藏网

 无上之福田 受供一切世wJ8中华典藏网

 施与于尊师 必有获大果”wJ8中华典藏网

(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时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白世尊言:“卿瞿昙!希有,卿瞿昙!希有。卿瞿昙!犹如使倒者起,蔽覆者露现,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来灯火,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斯,瞿昙以诸多教说之说法,我愿归依卿瞿昙、法与比丘众。我愿在卿瞿昙之前出家,得具足戒。”wJ8中华典藏网

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得于世尊前出家,得受具足戒。而后不久,尊者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远离独自,虔诚不放逸,住于精勤,不久即了知——诸善男子由家出家而达非家之目的——“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更不至如斯(轮回苦界)之状态”,现世而自通达、作证、具足、住于无上梵行之终局(涅槃)。此尊者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成为阿罗汉之一人。wJ8中华典藏网

孙陀利迦婆罗堕阇婆罗门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五 摩伽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灵鹫山。时摩伽学童诣近世尊之所。近已,与世尊相问候,交谈喜庆怀念之语,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摩伽学童白世尊言:“卿瞿昙!我为施主、施者,宽容仁慈而应他所求,依法遍求诸财。依法遍求诸财已,如法得、如法储。以诸财施一人、施二人、施三人、施四人、施五人、施六人、施七人、施八人、施九人、施十人、施二十人、施三十人、施四十人、施五十人、施百人、施其以上之人。卿瞿昙!我如斯施、如斯供养,生多福否?”“学童!汝如斯施、如斯供养,生多福。学童!汝为施者、施主,宽容仁慈而应他求,依法遍求诸财。依法遍求诸财已,如法得、如法储。以诸财施一人乃至施百人,施其以上之人。斯人生多之福。”wJ8中华典藏网

时摩伽学童以偈白世尊: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七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学童曰:wJ8中华典藏网

“我身着袈裟 游行而无家wJ8中华典藏网

 敬问尊瞿昙 望求福供养wJ8中华典藏网

 为应他之求 在家施主者wJ8中华典藏网

 此世于他人 施与饮食物wJ8中华典藏网

 献供者何处 献供是清净”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八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望求福供养 为应他之求wJ8中华典藏网

 在家施主者 此世于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施与饮食物 应施与圣者wJ8中华典藏网

 此施彼有幸”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九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学童曰:wJ8中华典藏网

“望求福供养 为应他之求wJ8中华典藏网

 在家施主者 此世于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施与饮食物 应施与圣者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教语我”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〇wJ8中华典藏网

“诸德无一物 自制实无染wJ8中华典藏网

 游行于世间 受人时供养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一wJ8中华典藏网

 断一切结缚 调御诸根门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而无苦 无求于诸人wJ8中华典藏网

 应受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二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一切结 调御诸根门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而无苦 无求于诸人wJ8中华典藏网

 应受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三wJ8中华典藏网

 舍断诸贪欲 瞋恚及愚痴wJ8中华典藏网

 诸漏已灭尽 梵行已成立wJ8中华典藏网

 应受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四wJ8中华典藏网

 无谄慢贪欲 离欲无我意wJ8中华典藏网

 受人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五wJ8中华典藏网

 无陷诸结爱 度越于暴流wJ8中华典藏网

 无我意行人 应受时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六wJ8中华典藏网

 此世及彼世 并任何世界wJ8中华典藏网

 无种有渴爱 受人时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七wJ8中华典藏网

 诸欲舍无家 游行善自制wJ8中华典藏网

 如梭之端直 受人时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八wJ8中华典藏网

 远离诸贪欲 等持善诸根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诸烦恼 如月脱罗睺wJ8中华典藏网

 受人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九wJ8中华典藏网

 自己行寂止 无怒离贪欲wJ8中华典藏网

 舍断世五蕴 而成无所趣wJ8中华典藏网

 受人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〇wJ8中华典藏网

 生死断无余 超越诸疑惑wJ8中华典藏网

 受人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一wJ8中华典藏网

 所依自己德 游行于世间wJ8中华典藏网

 无有存一物 解脱一切处wJ8中华典藏网

 受人时供物 期福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二wJ8中华典藏网

‘此为最后有 无有存再生’wJ8中华典藏网

 如实知此世 受人时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三wJ8中华典藏网

 乐禅达吠陀 有念得正觉wJ8中华典藏网

 人天归依处 受人时供物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婆罗门 应当供养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四wJ8中华典藏网

“我无空质问 世尊之宣说wJ8中华典藏网

 为我应施者 尊师知法界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于此世 如斯知如实”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五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学童曰:wJ8中华典藏网

“期福而供养 应于他人求wJ8中华典藏网

 在家施主者 此世施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饮食物 世尊以语我wJ8中华典藏网

 完全法供养”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六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行供养 于一切三时wJ8中华典藏网

 令心欣寂净 如斯供养者wJ8中华典藏网

 所缘真施物 彼住断过恶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七wJ8中华典藏网

 彼离诸贪欲 调伏于瞋恚wJ8中华典藏网

 修慈无量心 日夜不放逸wJ8中华典藏网

 于一切诸方 遍满无量心”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八wJ8中华典藏网

“离为净解脱 又谁使缠缚wJ8中华典藏网

 依何至梵界 牟尼之问我wJ8中华典藏网

 不知而说示 世尊我今日wJ8中华典藏网

 面见于梵天 尊师真如同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之梵天 光明辉耀人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应于如何者 当生梵天界”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九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三种物 完具行供养wJ8中华典藏网

 加斯受施人 共幸应施者wJ8中华典藏网

 供养应正求 我言生梵界”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言已,摩伽学童白世尊言:“卿瞿昙!希有,卿瞿昙!希有。卿瞿昙!犹如使倒者起,令覆蔽者显露,如迷者教以道,如暗夜揭来灯火,使有眼者得见诸色。如斯,卿瞿昙以诸多之教说说法。我归依卿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卿瞿昙受我自今日以后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六 萨毗耶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迦兰陀竹林园。尔时,萨毗耶普行者,因昔日与之具血缘之天神提示问题,并曰:“萨毗耶!汝可至沙门或婆罗门处,若解答此疑问,汝得行梵行。”时萨毗耶普行者于彼天神处受其问已,即至有弟子众、有群,为群众之师,有名而有名声,为宗祖及众人之善评者,所谓不兰迦叶、末伽梨瞿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波拘陀迦旃延、散若耶毗罗弗多、尼犍若提子等(六师)沙门婆罗门处,向彼等请问。彼等受萨毗耶普行者之问,而不能满足答覆,不能满足答覆更又现瞋怒不愉快,且反问萨毗耶普行者。时萨毗耶普行者即自思念:“尊者沙门婆罗门,有弟子众、有群、为群之师,有名而有名声,为宗祖及众人之善评者,所谓不兰迦叶乃至尼犍若提子(六师),彼等对我之问,不能满足答覆而现瞋怒不悦,且反问我有关此者。如是,我转居于劣位(在家之状态)退受诸欲耶?”时萨毗耶普行者又更思念:“沙门瞿昙有弟子众、有群、为群之师,有名而有名声,为宗祖及众人之善评者。我何不至沙门瞿昙之处,为此等而问耶?”于时萨毗耶普行者又更思念:“尊者沙门婆罗门长老耆宿,达高老龄者而多经验,出家甚久,有弟子众、有群为群之师,有名而有名声,为宗祖及众人之善评者,所谓不兰迦叶乃至尼犍若提子(六师),彼等尚不能满足解答我之问而现瞋怒不悦,且反问有关此事,然沙门瞿昙又何能得解答此等之质问耶?盖以沙门瞿昙年少、新出家。”时萨毗耶普行者又更思念:“不可以沙门年轻而轻视侮蔑。纵令沙门虽年少而彼有大神变、大威力、我何不至沙门瞿昙之处,为此等而问耶?”时萨毗耶普行者向世尊之住处旅行前去。次第近至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世尊之居处。诣近已,与世尊共致问喜庆怀念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萨毗耶普行者以偈白世尊言。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曰:wJ8中华典藏网

“我有疑疑惑 我欲来请问wJ8中华典藏网

 今我此终熄 对我之所问wJ8中华典藏网

 顺次而随法 敬请解答我”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远来 汝欲行询问wJ8中华典藏网

 为汝此终熄 我对汝之问wJ8中华典藏网

 顺次而随法 为汝言解答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汝意 所欲之何事wJ8中华典藏网

 随意汝询问 使汝疑终熄”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思念:“尊者瞿昙实甚稀有,尊者瞿昙实未曾有!我实于其他诸沙门婆罗门处,不获请益之机会,而沙门瞿昙则予我询问之余地。”萨毗耶欢喜踊跃、心生喜悦,向世尊询问。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曰:wJ8中华典藏网

“得何言比丘 依何为柔和wJ8中华典藏网

 何谓调御者 如何称为佛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我所问 敬请为答覆”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修道 至于般涅槃wJ8中华典藏网

 度脱诸疑惑 舍断有非有wJ8中华典藏网

 行成灭再有 此称为比丘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有舍一切处 有念诸世间wJ8中华典藏网

 不害任何物 越度暴流者wJ8中华典藏网

 无浊称沙门 无恼是柔和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内外诸世间 调修诸根门wJ8中华典藏网

 洞察此彼世 修习调御者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之妄想 分别及轮回wJ8中华典藏网

 生死此两者 当应善辨知wJ8中华典藏网

 离尘无秽污 而得为清净wJ8中华典藏网

 得生之灭尽 此称为如来”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于世尊之所说,生大欢喜,随喜、意悦、欢喜踊跃、喜悦,更向世尊询问。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曰:wJ8中华典藏网

“何言婆罗门 依何为沙门wJ8中华典藏网

 何谓沐浴者 何称为龙象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我所问 敬请为答覆”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离垢 斥一切诸恶wJ8中华典藏网

 善等持其心 而得自住立wJ8中华典藏网

 超越于轮回 而有诸功德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无系缚 此称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寂静舍善恶 远离尘秽垢wJ8中华典藏网

 知此世他世 如超生与死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之行者 故称为沙门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洗落内与外 世间之诸恶wJ8中华典藏网

 时间之轮回 天人之世界wJ8中华典藏网

 不入时轮回 此名沐浴者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不行何等罪 舍离诸结缚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处解脱 是为无染着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之行者 故称为龙象”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于世尊之所说,生大欢喜,随喜、意悦、欢喜踊跃、喜悦,更向世尊询问。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曰:wJ8中华典藏网

“佛说谁田胜 依何为善巧wJ8中华典藏网

 如何成贤者 如何谓牟尼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我所问 敬请为答覆”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天人 梵天等为田wJ8中华典藏网

 辨知一切田 解脱一切田wJ8中华典藏网

 之根本结缚 如斯之行者wJ8中华典藏网

 故称胜田者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天人梵为藏 辨知一切藏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一切藏 之根本结缚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之行者 故称为善巧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内外两者白 辨知有净慧wJ8中华典藏网

 超越黑与白 如斯之行者wJ8中华典藏网

 故称为善贤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内外诸世间 知善不善法wJ8中华典藏网

 值天人供养 越网是牟尼”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于世尊之所说,生大欢喜,随喜、意悦、欢喜踊跃、喜悦,更向世尊询问。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曰:wJ8中华典藏网

“如何之得者 言达吠陀人wJ8中华典藏网

 依何成随知 如何具精进wJ8中华典藏网

 何者称贵族 世尊我所问wJ8中华典藏网

 敬请为答覆”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应知 沙门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办知诸吠陀 对一切诸受wJ8中华典藏网

 远离于贪欲 超越一切受wJ8中华典藏网

 此达吠陀人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内外等病根 随知障名色wJ8中华典藏网

 脱诸病根缚 如斯之行者wJ8中华典藏网

 故称为随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离此世诸恶 越离地狱苦wJ8中华典藏网

 有精进精勤 如斯之贤人wJ8中华典藏网

 故称精进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内外诸结缚 断除染根本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诸染着 乃至根本缚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之行者 故称高贵族”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于世尊之所说生大欢喜,随喜、意悦、欢喜踊跃、喜悦,更向世尊询问。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曰:wJ8中华典藏网

“何得谓闻解 依何为圣者wJ8中华典藏网

 如何具行者 何为普行者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我所问 敬请为答覆”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闻已 知通世间之wJ8中华典藏网

 罪无罪诸法 征胜无疑惑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一切处 无苦闻解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断除种种漏 阿赖耶执着wJ8中华典藏网

 知无赴母胎 除去三种思wJ8中华典藏网

 以及泥泞欲 而无妄分别wJ8中华典藏网

 此言为圣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行得此教中 善巧一切时wJ8中华典藏网

 知于涅槃法 诸处无执着wJ8中华典藏网

 解脱无瞋恚 此为有行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中上下及横 过去现未来wJ8中华典藏网

 所有招苦果 等业当迴避wJ8中华典藏网

 谄慢与贪忿 遍知而行持wJ8中华典藏网

 尽名色边际 应得而得者wJ8中华典藏网

 言为普行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闻世尊之所说,生大欢喜,随喜、意悦、欢喜踊跃、喜悦,即从座起,上衣遍袒一肩,合掌向世尊前,以适宜之偈,赞叹世尊: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沙门之诤论 由依止而起wJ8中华典藏网

 含说及文字 依止倒想起wJ8中华典藏网

 调伏六十及 三之异端说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广慧者 度越暗暴流wJ8中华典藏网

(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至苦之边际 到达于彼岸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阿罗汉 等正觉者是wJ8中华典藏网

 我想于尊师 乃是漏尽者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有光辉 有觉慧博慧wJ8中华典藏网

 以尽苦际者 敬请来度我wJ8中华典藏网

(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请知我疑惑 使我度越疑wJ8中华典藏网

 极牟尼道顶 归命于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无荒废日种 尊师是柔和wJ8中华典藏网

(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于我存疑惑 敬请具眼者wJ8中华典藏网

 为我作解答 牟尼是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确实正觉者 尊师无诸盖wJ8中华典藏网

(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之苦恼 悉推破断灭wJ8中华典藏网

 清凉得调御 成实心坚固wJ8中华典藏网

(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三wJ8中华典藏网

 龙象中龙象 大雄师说法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之诸天 以及那罗陀wJ8中华典藏网

 钵婆多两神 皆为共随喜wJ8中华典藏网

(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四wJ8中华典藏网

 人中高贵者 归命彼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人中最上者 归命彼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含天诸世界 无胜彼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五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是佛陀 尊师人天师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征胜魔 而是为牟尼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已断除 一切诸随眠wJ8中华典藏网

 己达于自度 亦度此诸人wJ8中华典藏网

(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六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度所依 破坏一切漏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无取着 乃是为师子wJ8中华典藏网

 怖畏及恐怖 一切舍断者wJ8中华典藏网

(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七wJ8中华典藏网

 犹如美莲华 不涂着泥水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之尊师 不涂着善恶wJ8中华典藏网

 雄者出两足 萨毗耶礼师”wJ8中华典藏网

(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时,萨毗耶普行者于世尊之两足以头面顶礼,白世尊言:“希有,尊师!希有,尊师!尊师犹如使倒者起,覆蔽者显露,如教迷者以道,如暗夜揭来灯火,使具眼者能见诸色。如斯尊师以诸多教说说法。我归依尊师与法及比丘众。我欲于尊师世尊前出家,得具足戒。”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曾为异学徒,欲于此佛教之法与律出家、受具足戒时,彼应四月之间别住。四月后心能决定者,诸比丘可使彼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然此情形,亦将因人而有不同。[汝未及四月之别住,而得出家]。”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若曾为异学徒,欲于此佛教之法与律出家、受具足戒时,彼四月间别住,过四月后,心能决定,诸比丘可令彼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之规定,我不但四月之间,我将四年之间别住。过四年后,心能决定,诸比丘可令我出家,令我成戒具足之比丘。”然萨毗耶普行者于世尊前即得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而于具戒后不久,尊者萨毗耶独一远离,住不放逸,虔诚精勤,不久即于诸善男子正由家出家趣非家之目的,自行通达作证具足无上梵行之终局(即涅槃),更得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更不至[轮回苦界]之状态。”如斯尊者萨毗耶成为阿罗汉之一人。wJ8中华典藏网

萨毗耶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七 施罗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行鸯崛多罗波国,入于鸯崛多罗波国,名为阿波那村。适结发苦行者迦尼耶得闻:“实乃释迦族子,沙门瞿昙由释迦族出家,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行鸯崛多罗波国,来至阿波那。而尊瞿昙,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自通达作证,对含括诸天、恶魔、梵天、之一切世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等而教说。彼有初善、中善、后善而说有义、有文之法,说明完全遍净之梵行。其善名声四布。如得见如斯阿罗汉,堪称幸福。”wJ8中华典藏网

时结发苦行者迦尼耶诣近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共致问候,交谈庆慰怀念之语后,坐于一面。世尊向坐于一面之结发苦行者迦尼耶说法教示,鼓舞、激励、使之悦喜。时,结发苦行者迦尼耶,因世尊之说法教示,鼓舞、激励、使得悦喜,而白世尊言:“尊瞿昙与比丘众俱,明日请听受我之请食。”如斯言已,世尊向结发苦行者迦尼耶曰:“迦尼耶!比丘众多至千二百五十人。加之,汝信奉诸婆罗门,[故施食婆罗门,更又供养我大比丘众,实汝之大负担,请止供养我等。]”结发苦行者迦尼耶,再白世尊言:“尊瞿昙!纵令比丘众多至千二百五十人,且我虽信奉诸婆罗门,尊瞿昙与比丘众俱,明日请听受我之请食。”世尊再又向结发苦行者迦尼耶曰:“迦尼耶!比丘众多至千二百五十人,加之,汝信奉诸婆罗门。”结发苦行者迦尼耶又三度白世尊言:“尊瞿昙!纵令比丘众多至千二百五十人,且我虽信奉诸婆罗门,尊瞿昙与比丘众俱,明日请听许受我之请食。”世尊闻已,默然而听许。wJ8中华典藏网

此结发苦行者迦尼耶得知世尊之听许,即从座起,归己住院。归后,告诸友人、同僚、亲戚、缘者:“诸友人、同事、亲戚、缘者请听我言,我将招待沙门瞿昙与比丘众共明日之食。故请汝等帮助我。”“唯然、卿!”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之友、同事、亲戚、缘者等答结发苦行者迦尼耶。说已,或掘灶、或伐薪、或洗器具、或充水瓮、或设座席,而结发苦行者迦尼耶自行预备(圆堂)假屋(用帐幕围盖)。wJ8中华典藏网

尔时,有施罗婆罗门通晓三吠陀,并通语汇、仪轨、音韵语源论、(阿闼婆吠陀)之类,及古传说为第五诸圣典之句与解说(文法),并熟达顺世论、大人相论,住于阿波那,向三百人之学童,教吠陀圣典。wJ8中华典藏网

尔时,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信奉施罗婆罗门。时,施罗婆罗门从三百人之学童,[为除久坐所生之疲劳],各处作游步伸膝之行,近至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之住处。施罗婆罗门见迦尼耶属诸结发苦行者,或掘灶、[或伐薪、或洗器具、或充水瓮]、或设座席、而迦尼耶则自行预备假屋。施罗婆罗门见已,问结发[苦行者]迦尼耶曰:“卿迦尼耶!为子娶妇耶?为女嫁夫耶?现起大供养耶?又对摩揭陀王斯尼耶频毗娑罗与军队共招待明日之食事耶?”“卿施罗!我非为子娶妇、非为女嫁夫、又非对摩竭陀王斯尼耶频毗娑罗与军队共招待明日之食事,但我现起大供养。即由释迦族出家之释子沙门瞿昙游行鸯崛多罗波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已达阿波那。而此尊者瞿昙,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名声善扬。我将请彼与比丘众俱明日之食。”“卿迦尼耶!卿言佛耶?”“卿施罗!我言称佛。”“卿迦尼耶!卿言佛耶?”“卿施罗!我言称佛。”wJ8中华典藏网

时施罗婆罗门思念:“此佛之声,尚为世间所难得。而我等圣典中述三十二大人相,具备三十二相之大人,唯此二而无其他:即若彼住家则为转轮圣王,作如法正义之王,征服四边诸国,使国土安定。具备七宝,彼有此等七宝,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及第七之主兵宝。又彼奋勇豪迈、击破敌军,有千人以上之子。彼之全境不用杖罚、不用刀剑,住于正义以法征服。然若彼由家出家而趣非家者,彼成阿罗汉、等正觉者,开现世间诸烦恼蔽。”wJ8中华典藏网

“卿迦尼耶!然此阿罗汉、等正觉者尊瞿昙,今住何处?”于是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伸右腕谓施罗婆罗门言:“卿施罗!此方一带有青树林,[世尊等即住彼处]。”wJ8中华典藏网

时施罗婆罗门共三百学童,即赴世尊之处。于是施罗婆罗门告彼等学童:“汝等须分作小班静肃步入。盖彼等世尊难近如师子,可一人行之。而我与沙门瞿昙共谈时,汝等勿容置言其间。汝等应待我至谈论终止。”时,施罗婆罗门诣近世尊之住处。近后,与世尊共致问,交谈述怀庆慰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施罗婆罗门探望世尊身中有否三十二大人相。施罗婆罗门除世尊身中之二相,大致见三十二大人相。但所谓马阴藏相、广长舌相之二大人相,[彼世尊是否有?]则起疑惑,即对佛不能信解信受。时世尊以作神变使施罗婆罗门得见马阴藏相;世尊更又出舌,以舌触抵两耳孔上下、触抵两鼻孔上下、更以舌蔽前额之一面。如此施罗婆罗门思念言:“沙门瞿昙完整具足三十二大人相而无所缺。我虽不知彼是否为佛陀,然我曾闻诸年老耆宿婆罗门师,又更其师婆罗曾言:‘阿罗汉等正觉之人,当被赞说及己身时,现自己之面目。’如是我应以偈赞叹。”如此施罗婆罗门于世尊前以偈赞叹曰: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八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汝身体健全 善生善辉我欲见wJ8中华典藏网

 具黄金色精进者 牙齿亦复极洁白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九wJ8中华典藏网

 然而善生之人者 所有相好皆具现wJ8中华典藏网

 大人之相三十二 一切皆在汝身中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〇wJ8中华典藏网

 澄净之眼善颜面 身大端正有光辉wJ8中华典藏网

 沙门众中无比伦 遍照大地如太阳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一wJ8中华典藏网

 汝现庄严成比丘 有如黄金之皮肤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最上之容色 汝为沙门更何为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二wJ8中华典藏网

 汝若在家作轮王 车兵称主服四方wJ8中华典藏网

 阎浮林中主宰者 汝为斯人当得值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三wJ8中华典藏网

 地方诸王刹帝利 亦应为汝隶属者wJ8中华典藏网

 瞿昙本是王中王 人类帝王统治者”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四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当知我是王 实乃无上之法王wJ8中华典藏网

 依法转轮轮常转 不可反转大法轮”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五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婆罗门曰:wJ8中华典藏网

“汝是公称正觉者 瞿昙汝曾如斯说wJ8中华典藏网

 我是无上之法王 依法常转永无歇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六wJ8中华典藏网

 谁将果能继师后 卿之将军是弟子wJ8中华典藏网

 谁将继汝之运转 法轮随汝转不歇”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七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我转是此轮 乃是无上之法轮wJ8中华典藏网

 诸佛如来由此生 随我转者舍利弗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八wJ8中华典藏网

 应明达者已明达 应修习者已修习wJ8中华典藏网

 应舍断者已断舍 故汝应知我是佛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九wJ8中华典藏网

 汝当对我无疑惑 汝婆罗门信解我wJ8中华典藏网

 屡屡见诸正觉者 但能见佛极难得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〇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正觉者于世 出现之时实甚难wJ8中华典藏网

 婆罗门我是佛陀 烦恼箭之治愈者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一wJ8中华典藏网

 我为最胜无比类 善能击破恶魔军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之敌使降伏 处处欢喜无怖畏”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二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对三百弟子等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具眼者箭治愈者 大雄师子处林中wJ8中华典藏网

 说法如同师子吼 彼之所说善倾听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三wJ8中华典藏网

 最胜尊师无比类 击破魔军方成佛wJ8中华典藏网

 人见有谁不信乐 贱族者亦信乐彼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四wJ8中华典藏网

 欲从我者随我来 不愿我者可自去wJ8中华典藏网

 我近殊胜慧者前 于此佛教我出家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五wJ8中华典藏网

 若开此等正觉教 若为尊师所望者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亦于慧者前 立志精进愿出家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六wJ8中华典藏网

 此等三百婆罗门 期求所愿同合掌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之前誓愿求 齐求师处行梵行”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七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梵行是善说 现见即时有乐果wJ8中华典藏网

 学者如能不放逸 就此出家不空过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婆罗门与徒众于世尊前出家受具足戒。时,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于其夜过后,翌晨于自己住处,准备美味之软食硬食,以告世尊:“尊者瞿昙!备食已就,现至食时。”于是世尊晨早着衣,持钵、着僧伽梨衣,近至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之住处。至后与比丘众共坐设席。时,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亲自奉侍,以美味之软食、硬食使世尊与比丘众满足饱食。如此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于世尊食讫由钵放手时,自就低座,坐于一面。世尊对坐于一方之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以次偈随喜曰: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八wJ8中华典藏网

“最上供养献供火 最上圣偈娑毗底wJ8中华典藏网

 王为人中最上者 大海诸水中最上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九wJ8中华典藏网

 月为诸星最上者 太阳光辉最上者wJ8中华典藏网

 僧众最上实望福 最上之人应施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世尊向结发苦行者迦尼耶以此等偈随喜后,起座离去。wJ8中华典藏网

时,尊者施罗与徒众远离独处、虔诚不放逸、自住精勤、不久即住于诸男子确实达于由家出家而趣非家之目的,得无上梵行之究竟(涅槃)。于现世住于自知、作证具足,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更不至轮回苦界。”如斯施罗与徒众皆成阿罗汉之人。时,尊者施罗与徒众复俱诣世尊之住处。诣已,遍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以偈白世尊: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〇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自今八日前 归依尊师具眼者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今已过七夜 尊师教中得调御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一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是佛亦是师 征胜魔者是牟尼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已断诸随眠 自已度己且度人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二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善超于有依 尊师诸漏已破坏wJ8中华典藏网

 尊师师子无取着 舍断怖畏与恐怖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三wJ8中华典藏网

 此等三百诸比丘 齐向世尊合掌立wJ8中华典藏网

 敬请雄者伸两足 示诸龙象礼师尊”wJ8中华典藏网

(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施罗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八 箭经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四wJ8中华典藏网

 人命于此世 无相不可知wJ8中华典藏网

 时短且惨悲 更与苦相应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五wJ8中华典藏网

 生者必有死 此无他方法wJ8中华典藏网

 生者至老死 生物之法性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六wJ8中华典藏网

 诸早熟果实 有落地怖畏wJ8中华典藏网

 生人亦如是 常有死恐畏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七wJ8中华典藏网

 犹如于陶工 作粘土器具wJ8中华典藏网

 最后皆于坏 人命亦如斯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八wJ8中华典藏网

 无论幼与长 所有贤与愚wJ8中华典藏网

 皆为死左右 一切必至死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九wJ8中华典藏网

 为死战败离 所有父与子wJ8中华典藏网

 亲类复戚族 他界难相救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〇wJ8中华典藏网

 现见种种亲 相语诸亲人wJ8中华典藏网

 如牛引屠场 死魔强曳去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一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世间人 老死交相击wJ8中华典藏网

 贤者知世性 已知无忧虑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二wJ8中华典藏网

 生来而死去 此道汝岂知wJ8中华典藏网

 两端无正见 悲泣亦无益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三wJ8中华典藏网

 蒙昧害自己 悲泣有何益wJ8中华典藏网

 若能赍己利 听慧者应为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四wJ8中华典藏网

 悲泣与忧愁 无得心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但增生彼苦 彼身唯受害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五wJ8中华典藏网

 自己害自己 身瘦容颜褪wJ8中华典藏网

 死者不复苏 悲泣有何益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六wJ8中华典藏网

 忧愁不舍断 愈益受其苦wJ8中华典藏网

 恸哭命终者 己成忧愁虏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七wJ8中华典藏网

 人人随业行 为死所左右wJ8中华典藏网

 行他世界时 生类多战栗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八wJ8中华典藏网

 思此为当然 生住异灭现wJ8中华典藏网

 异变有如斯 见此世间性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九wJ8中华典藏网

 假如生百年 或生百以上wJ8中华典藏网

 彼遂别亲众 舍此世生命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〇wJ8中华典藏网

 往听罗汉法 命终见亡者wJ8中华典藏网

 彼我不共生 调伏悲泣心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一wJ8中华典藏网

 犹如家燃火 以水可消熄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有慧者 贤者善巧人wJ8中华典藏网

 如风吹兜罗 忧愁起速灭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二wJ8中华典藏网

 为求自乐者 勿悲勿贪求wJ8中华典藏网

 自己可除忧 应拔烦恼箭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三wJ8中华典藏网

 恼箭拔无余 心中得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超越诸忧愁 无忧寂灭者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箭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九 婆私吒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于伊车能伽罗村之伊车能伽罗森林。尔时,有颇负盛名之众多婆罗门诸长老住于伊车能伽罗村。所谓:商伽婆罗门、多梨车婆罗门、沸伽罗娑帝婆罗门、生闻婆罗门、刀提耶婆罗门及其他之盛名婆罗门诸长老。时,有婆私吒与婆罗堕阇二学童为除久坐所生之疲劳,伸膝游步、各处漫行。彼等因“云何婆罗门?”而生议论。婆罗堕阇学童曰:“人由父母之正当因缘,宿纯洁之母胎,乃至七世祖先系统未曾被指责非难故,故为婆罗门也。”婆私吒学童曰:“能具戒、能完成其义务,是故方成婆罗门。”婆罗堕阇学童未能说服婆私吒学童;又婆私吒学童亦未能说服婆罗堕阇学童。时,婆私吒学童告婆罗堕阇学童曰:“汝婆罗堕阇!由释迦族出家之释[迦族]子沙门瞿昙住伊车能伽罗森林。而此尊者瞿昙被称:‘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而名扬四布。婆罗堕阇!我等往沙门瞿昙之处,以此义问沙门瞿昙,依沙门瞿昙为我等之解答而受持。”“唯然!”婆罗堕阇学童答婆私吒学童。如是婆私吒与婆罗堕阇二学童诣至世尊之处,彼等与世尊共相问候,谈叙欢愉庆慰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一面之婆私吒学童以偈白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四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三吠陀学者 由他认知亦自称wJ8中华典藏网

 沸伽罗沙帝我师 此多梨车之学童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五wJ8中华典藏网

 三吠陀之论说者 其说奥秘我等极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解通吠陀句 等同吠陀阿阇梨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六wJ8中华典藏网

 沙门瞿昙观我等 系统之说有诤论wJ8中华典藏网

 由生而成婆罗门 婆罗堕阇此主张wJ8中华典藏网

 然我谓依行为得 如具眼者应知斯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七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两人相互论 我不能得说服彼wJ8中华典藏网

 等正觉者有名声 我等前来问尊师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八wJ8中华典藏网

 人人犹如向满月 近前合掌行恭敬wJ8中华典藏网

 世人如斯同礼拜 恭敬礼拜瞿昙师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九wJ8中华典藏网

 为使兴起世间眼 世尊瞿昙我等问wJ8中华典藏网

 依生而成婆罗门 或依行为而得成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不知请示汝 令我等婆罗门知”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〇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婆私吒!wJ8中华典藏网

 我为汝等诸解说wJ8中华典藏网

 生物生来有差别 依序如实为解说wJ8中华典藏网

 实则出生即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一wJ8中华典藏网

 应知草木有差别 彼等差别自不认wJ8中华典藏网

 生来形相既有殊 实乃生类生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二wJ8中华典藏网

 次为蛆虫与蟋蟀 蚁类差别亦应知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生来形相殊 实则生类生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三wJ8中华典藏网

 生有矮小与粗大 应知四足兽差别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生来形相殊 实则生类生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四wJ8中华典藏网

 腹行背长是蛇类 蛇类差别亦须知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生来形相殊 实则生类生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五wJ8中华典藏网

 次说水族水中栖 鱼类差别亦应知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生来形相殊 实则生类生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六wJ8中华典藏网

 次说乘翼凌虚空 鸟类差别亦应知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生来形相殊 实则生类生相异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七wJ8中华典藏网

 此等生类依于生 形相差别有种种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情状在人类 形相由生无种种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八wJ8中华典藏网

 虽依于发或依头 虽依于耳或依眼wJ8中华典藏网

 虽依于口或依鼻 虽依于唇又依眉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九wJ8中华典藏网

 虽依于头或依肩 虽依于腹或依背wJ8中华典藏网

 虽依于臀或依胸 虽依阴部或行淫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虽依于手或依足 虽依于指或依爪wJ8中华典藏网

 虽依于胫或依腿 虽依于色或依声wJ8中华典藏网

 如于其他诸生类 依生形相无有别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人各于己身体中 各自人中无别异wJ8中华典藏网

 婆罗门与刹帝利 说称人中有差别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人中耕作土地者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农夫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人中种种工巧者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工人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又在人中作买卖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商人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又于人中服事人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奴仆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又于人中为盗者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盗贼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又于人中武术者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武士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又于人中司祭者 为生活者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祭官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又于人中村与国 受用领有皆如是wJ8中华典藏网

 王者非是婆罗门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而我依胎由母生 产妇非称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彼被尊崇称为卿 有所得者实为彼wJ8中华典藏网

 无物又无取著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众结均已断 远离扰着离系缚wJ8中华典藏网

 无有恐惧无怖畏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革纽革绪与纲绳 马勒随眠皆已断wJ8中华典藏网

 觉四谛者弃门闩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怒骂殴打被绳缚 对此无瞋忍耐者wJ8中华典藏网

 具忍辱力强忍军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无忿精勤具头陀 持戒渴爱不增盛wJ8中华典藏网

 调御此身最后身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不着莲叶如水珠 不承锥尖如芥子wJ8中华典藏网

 对彼诸欲无染着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此世自己苦灭尽 了知灭尽诸苦者wJ8中华典藏网

 卸除重担离缚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甚深智慧具慧者 道与非道通晓者wJ8中华典藏网

 通达最上义理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在家以及非家者 不与两者交往者wJ8中华典藏网

 少欲远离不住家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不论战栗与刚强 对诸生类藏鞭笞wJ8中华典藏网

 不害彼等亦不杀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违背人中不违背 执笞人中不执笞wJ8中华典藏网

 取着人中不取着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贪瞋痴慢与覆盖 如芥子粒置锥尖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其人亦落置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不为粗恶所含义 真实语言是所说wJ8中华典藏网

 彼语谁亦不忿怒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无论长短与大小 一切世间净不净wJ8中华典藏网

 非所与者绝不取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无论此世与他世 面对三世无欲求wJ8中华典藏网

 不求意乐离缚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无阿赖耶之执着 己知真相无疑惑wJ8中华典藏网

 耽于甘露到达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世间善恶皆弃舍 超越善恶无执着wJ8中华典藏网

 离尘无忧清净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清净犹如无昙月 明澄清净无混浊wJ8中华典藏网

 普皆喜有灭尽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烦恼难路贪险路 超越轮回与愚痴wJ8中华典藏网

 禅渡瀑流到彼岸 不动无爱无疑惑wJ8中华典藏网

 烦恼寂灭无取着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舍断诸欲于此世 普行无家非家行wJ8中华典藏网

 普遍欲有灭尽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舍断贪爱于此世 普行无众独寂行wJ8中华典藏网

 普遍爱有灭尽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舍去人轭寿五欲 超越天轭寿五欲wJ8中华典藏网

 超舍诸轭离缚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乐与不乐舍离者 清凉快乐无依缚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世界胜雄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四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三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有情死与生 此等一切皆觉知wJ8中华典藏网

 无著善逝是觉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四wJ8中华典藏网

 诸天诸人乾闼婆 彼之行踪无可知wJ8中华典藏网

 断尽诸漏阿罗汉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五wJ8中华典藏网

 过去现在与未来 前后或中无何物wJ8中华典藏网

 既无一物无取着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六wJ8中华典藏网

 牛王精进最胜者 大仙已为征服者wJ8中华典藏网

 洗浴烦恼觉四谛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七wJ8中华典藏网

 觉知有情了宿住 见来世天与恶趣wJ8中华典藏网

 已达生之灭尽者 我称彼为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八wJ8中华典藏网

 于人所赋名与姓 此唯世间之通名wJ8中华典藏网

 世俗相传皆如此 人于生时已赋名wJ8中华典藏网

(五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四九wJ8中华典藏网

 姓名不知人之心 长时随在先入见wJ8中华典藏网

 诸不知者谓汝等 由生即是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〇wJ8中华典藏网

 依生非是婆罗门 依生非非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依行为是婆罗门 依行为非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五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一wJ8中华典藏网

 依行为而为农夫 依行为而为工匠wJ8中华典藏网

 依行为而为商人 依行为而为奴仆wJ8中华典藏网

(五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二wJ8中华典藏网

 依行为而为盗贼 依行为而为武士wJ8中华典藏网

 依行为而为祭官 又依行而为王者wJ8中华典藏网

(五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三wJ8中华典藏网

 见缘起法诸贤者 通晓业与异熟果wJ8中华典藏网

 如斯行为如实见 如实得见信不误wJ8中华典藏网

(六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四wJ8中华典藏网

 世间依业而存在 人之存在亦依业wJ8中华典藏网

 有情为业所结缚 犹如行车为辖结wJ8中华典藏网

(六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五wJ8中华典藏网

 梵行苦行根律仪 戒律禁制调御慧wJ8中华典藏网

 由此得成婆罗门 是即最上婆罗门wJ8中华典藏网

(六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六wJ8中华典藏网

 具备三明而寂静 尽其再有阿罗汉wJ8中华典藏网

 梵天帝释诸识者 婆私吒如斯当知”wJ8中华典藏网

(六三)wJ8中华典藏网

作如斯言已,婆私吒与婆罗堕阇二学童白世尊言:“希有瞿昙!希有瞿昙![犹如令倒起者、使蔽者显露,如教迷者以道,又如暗夜揭来灯火,使具眼者见诸色,如斯,瞿昙以诸多教法说示]。我等归依卿瞿昙、归依法、归依比丘众。卿瞿昙容许我等自今而后,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wJ8中华典藏网

婆私吒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 拘迦利耶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给孤独园。时,拘迦利耶比丘诣至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之比丘拘迦利耶白世尊言:“尊师!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为诸恶欲所缚。”如斯言已,世尊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对舍利弗、目犍连应心生信乐;舍利弗、目犍连是可敬爱者。”拘迦利耶比丘再白世尊言:“尊师!假令世尊以我为可信赖者,则舍利弗、目犍连实有恶欲,为诸恶欲所缚。”世尊再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对舍利弗、目犍连应心生信乐;舍利弗、目犍连是可敬爱者。”拘迦利耶比丘再三白世尊言:“尊师!假令世尊信赖我语,则舍利弗、目犍连实有恶欲,为诸恶欲所缚。”世尊再三告拘迦利耶比丘曰:“拘迦利耶!汝勿作斯言。拘迦利耶!汝对舍利弗、目犍连应心生信乐;舍利弗、目犍连是可敬爱者。”时拘迦利耶比丘即由座而起,礼世尊右绕而去。wJ8中华典藏网

拘迦利耶比丘去后不久,彼全身出芥子大之脓疱。渐成小豆大,由小豆大而渐成如大豆粒。由大豆程度渐成枣核大。由枣核大渐成枣粒大。由枣粒大渐成余甘子(庵摩罗果)大。由余甘子大渐成青木瓜大。由青木瓜大渐成熟木瓜大。由熟木瓜大,而溃裂出脓血。时拘迦利耶比丘终因此病而命尽。拘迦利耶命终后,因心恨舍利弗、目犍连,遂生红莲地狱。wJ8中华典藏网

时,梵天娑婆世界主于夜半过后,以丽色容光遍照祇园各隅,而诣近世尊之住处。诣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梵天娑婆世界主,乃白世尊言:“尊师!拘迦利耶比丘命终。尊师!命终之拘迦利耶比丘,因对舍利弗、目犍连有瞋恨心,而生红莲地狱。”梵天娑婆世界主作如言。作如斯言已,顶礼世尊右绕,而由其处消逝。wJ8中华典藏网

时,世尊于是夜过后告诸比丘曰:“汝等比丘!昨夜梵天娑婆世界主,于夜半过后以丽色容光遍照祇园各隅,诣至我处。至已礼我,立于一面。立一面之梵天娑婆世界主白我言:‘尊师!拘迦利耶比丘命终,尊师!命终之拘迦利耶比丘,因对舍利弗、目犍连怀有恨心,而生红莲地狱。’梵天娑婆世界主,作如上言。如斯言已,敬礼我右绕,即消逝。”世尊作如斯言,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尊师!红莲地狱寿量几何?”“比丘!红莲地狱寿命极长。彼处几年、几十年、几千年、或几十万年难以计数。”“尊师!然以譬喻能说明耶?”“比丘!能说明。”世尊曰:“比丘!譬如依憍萨罗国以升斗量二十石胡麻,人由其中每百年取一粒。比丘!依此憍萨罗国容量之二十石胡麻,依上示方法取尽,其年时较短于一阿浮陀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阿浮陀地狱之寿量,等于一尼罗浮陀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之寿量,等于一阿婆婆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阿婆婆地狱之寿量,等于一阿诃诃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阿诃诃地狱之寿量,等于一阿吒吒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阿吒吒地狱之寿量,等于一白睡莲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白睡莲地狱之寿量,等于一青睡莲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青睡莲地狱之寿量,等于一青莲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青莲地狱之寿量,等于一白莲地狱之寿量。比丘!二十白莲地狱之寿量,等于一红莲地狱之寿量。比丘!而拘迦利耶比丘因心恨舍利弗、目犍连,而生红莲地狱。”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告诸比丘曰: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七wJ8中华典藏网

“人之生来有其口 口其实是利斧生wJ8中华典藏网

 愚者常为恶言语 利斧断除己善根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八wJ8中华典藏网

 应毁訾者而赞赏 应赞赏者作毁訾wJ8中华典藏网

 彼以口业积恶运 为积恶运不得乐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五九wJ8中华典藏网

 骰子博戏失财产 复失己身犹微少wJ8中华典藏网

 对诸善逝心瞋恚 彼之恶运实甚大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〇wJ8中华典藏网

 责骂圣者恶语意 堕入十万大地狱wJ8中华典藏网

 尼罗布陀三十六 五阿浮陀红莲狱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一wJ8中华典藏网

 语不真者行不真 行言不行堕地狱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共为卑劣业 死后当堕他世界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二wJ8中华典藏网

 无瞋心净无污点 愚者所作瞋恚怒wJ8中华典藏网

 瞋怒愚者恶必返 如向逆风投细尘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三wJ8中华典藏网

 种种贪欲耽著者 彼以恶语谤他人wJ8中华典藏网

 无信吝啬不亲切 两舌悭物以为事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四wJ8中华典藏网

 恶口不实非圣者 邪恶杀生为恶行wJ8中华典藏网

 极劣恶运卑贱生 一生在世勿多言wJ8中华典藏网

 不然汝至地狱行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五wJ8中华典藏网

 汝撒恼尘招不利 责骂善人造罪恶wJ8中华典藏网

 此世多造诸恶行 长陷深渊至地狱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六wJ8中华典藏网

 任何诸业无灭者 业主必来承受得wJ8中华典藏网

 自造罪恶愚钝者 此世他世自受苦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七wJ8中华典藏网

 铁针钉入所至处 锐利枪刃为所抵wJ8中华典藏网

 赤热钢弹似食物 果报随业令服食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八wJ8中华典藏网

 狱卒恶语无和颜 罪人无有避难处wJ8中华典藏网

 坐于扩敷炭火上 普入盛燃火焰中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六九wJ8中华典藏网

 更以铁网覆其上 铁制之锤击其中wJ8中华典藏网

 由闇入闇真黑暗 其闇扩漫如雾蒙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〇wJ8中华典藏网

 次更普燃炽盛火 金属制镬入彼等wJ8中华典藏网

 于火盛燃之镬中 罪人长时浮沉煮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一wJ8中华典藏网

 脓血混满在镬中 作罪过者煮于此wJ8中华典藏网

 无论走往何方隅 到处烦恼触脓血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二wJ8中华典藏网

 又有虫类栖水镬 作罪过者煮其中wJ8中华典藏网

 四边皆是等大釜 无有边岸出去处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三wJ8中华典藏网

 更有锐利剑叶林 入其处者断四肢wJ8中华典藏网

 狱卒用钩捕其舌 曳引拉长予痛击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四wJ8中华典藏网

 复有剃刀锐利刃 彼等难越地狱河wJ8中华典藏网

 诸多愚钝作恶者 行诸恶者堕其中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五wJ8中华典藏网

 其处更有黑斑犬 野干大鹫乌鸦群wJ8中华典藏网

 人人悲泣被啖食 彼等受尽鹰鸟啄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六wJ8中华典藏网

 造罪之人所遭遇 地狱生活实悲惨wJ8中华典藏网

 此世余命作善行 不可放逸度日行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七wJ8中华典藏网

 红莲地狱之寿量 如智计量担胡麻wJ8中华典藏网

 五千万兆年已多 又加年百二十亿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八wJ8中华典藏网

 地狱之苦长难说 其长彼处不可住wJ8中华典藏网

 故为好净善诸德 语意经常遍守护”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拘迦利耶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 那罗迦经wJ8中华典藏网

[序偈]wJ8中华典藏网

六七九wJ8中华典藏网

 满足生欢喜 三十三天众wJ8中华典藏网

 恭敬有净衣 取衣赞帝释wJ8中华典藏网

 阿私陀仙人 昼住之时见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〇wJ8中华典藏网

 喜悦踊跃见诸天 仙人恭敬问因由wJ8中华典藏网

“何缘天众极满悦 何故取衣作挥舞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一wJ8中华典藏网

 假令诸天战修罗 修罗战败勇士胜wJ8中华典藏网

 彼时亦不大欢喜 今见喜悦甚稀有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二wJ8中华典藏网

 且歌且舞吹口笛 拍手踊跃奏天曲wJ8中华典藏网

 我住须弥问汝等 汝等速为我解疑”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三wJ8中华典藏网

“无比最胜宝菩萨 利益安乐生人界wJ8中华典藏网

 释迦族村蓝毗尼 我等满足极欣悦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四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有情最高者 人中牛王最上者wJ8中华典藏网

 仙人林中转法轮 猛胜百兽师子吼”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五wJ8中华典藏网

 闻诸天声仙人急 下降净饭王宫廷wJ8中华典藏网

 坐其处告释迦众 “我今欲见此童子”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六wJ8中华典藏网

 释迦族等炉金工 锻练辉耀如金黄wJ8中华典藏网

 高贵容貌童子丽 为阿私陀仙人见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七wJ8中华典藏网

 辉耀行空如火焰 清净霁云如满月wJ8中华典藏网

 照曜大地如秋阳 阿私陀仙生欢喜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八wJ8中华典藏网

 诸天有骨千圆轮 空中护持有伞盖wJ8中华典藏网

 金柄拂尘上下扇 不见持拂伞盖人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六八九wJ8中华典藏网

 黑妙结发斯见已 头上白伞为翳遮wJ8中华典藏网

 如锦毯中之黄金 跃踊喜心抱太子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〇wJ8中华典藏网

 彼通真言及相好 抱取释迦验牛王wJ8中华典藏网

 欣乐心发感叹声 人间无上最上者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一wJ8中华典藏网

 随念自己将终时 仙人怏怏眼流泪wJ8中华典藏网

 释迦族见仙人泣 莫非童子有障碍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二wJ8中华典藏网

 仙人告慰释迦族 我非随念子不利wJ8中华典藏网

 童子绝无任何障 彼非凡庸善留意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三wJ8中华典藏网

 童子得成无上觉 得见最上之清净wJ8中华典藏网

 彼之梵行广弘通 怜愍众生转法轮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四wJ8中华典藏网

 然我余命不久世 正觉之前我命终wJ8中华典藏网

 无等之法我不闻 我心故此苦恼痛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五wJ8中华典藏网

 释迦族众大欢喜 彼之生来始出城wJ8中华典藏网

 怜愍自己之子嗣 修学无等精勤法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六wJ8中华典藏网

“今后有佛成正觉 汝若闻其行法道wJ8中华典藏网

 尔时当往遍求问 彼世尊前行梵行”wJ8中华典藏网

(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七wJ8中华典藏网

 豫见未来得清净 仙人所教饶益意wJ8中华典藏网

 多积福善那罗迦 待望胜者护诸根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八wJ8中华典藏网

 闻彼胜者转法轮 仙人教言实现时wJ8中华典藏网

 行见牛王得信乐 请问牟尼最胜行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序偈竟wJ8中华典藏网

六九九wJ8中华典藏网

“阿私陀仙所述语 此语如实我了知wJ8中华典藏网

 瞿昙诸法通达者 故我前来谒世尊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〇wJ8中华典藏网

 出家乃至住非家 托钵之行续寻求wJ8中华典藏网

 我问牟尼请示我 最上句之牟尼行”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一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行难得难清净道 我令汝知牟尼行wJ8中华典藏网

 然而我告汝此事 志须强毅心坚固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二wJ8中华典藏网

 无论村人骂或赞 应以平等行仪临wJ8中华典藏网

 慎防瞋意严加护 寂静勿为高傲行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三wJ8中华典藏网

 如园中有种种焰 黄红大小皆出现wJ8中华典藏网

 诱惑牟尼诸女人 纵令彼女来诱惑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四wJ8中华典藏网

 牟尼已经离淫法 彼此诸欲皆已舍wJ8中华典藏网

 于诸生物强或弱 不生瞋害无爱着wJ8中华典藏网

(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五wJ8中华典藏网

 我与彼等亦相同 彼等与我亦无异wJ8中华典藏网

 自己与彼相比较 不可杀害诸众生wJ8中华典藏网

(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六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凡夫所执着 欲求贪欲须舍去wJ8中华典藏网

 弃贪行道具眼者 必定能度贪地狱wJ8中华典藏网

(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七wJ8中华典藏网

 控制肚腹须节食 一切少欲勿贪求wJ8中华典藏网

 彼实厌离于诸欲 无欲寂灭无烦恼wJ8中华典藏网

(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八wJ8中华典藏网

 牟尼每日出行乞 行乞已讫赴林边wJ8中华典藏网

 牟尼止住在树下 树下就座已牟尼wJ8中华典藏网

(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七〇九wJ8中华典藏网

 彼贤者勤修禅定 树下静虑乐林边wJ8中华典藏网

 自行禅定自满足 树下寂静应禅思wJ8中华典藏网

(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林中树下且过夜 翌朝赴村行乞食wJ8中华典藏网

 信众招待与供养 持来之食亦不喜wJ8中华典藏网

(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牟尼沿村到来时 不以家家过急行wJ8中华典藏网

 如同哑者之乞食 教策之语不得说wJ8中华典藏网

(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若乞得食斯可矣 若不得食亦善哉wJ8中华典藏网

 两者等同为看待 牟尼坦然静还来wJ8中华典藏网

(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彼手持钵续游行 人谓哑者亦非哑wJ8中华典藏网

 虽少施与亦莫轻 不可轻蔑彼施者wJ8中华典藏网

(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我作沙门为行道 说示种种至高道wJ8中华典藏网

 达于彼岸无二次 亦无一回到达者wJ8中华典藏网

(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轮回暴流必须断 比丘不可有爱着wJ8中华典藏网

 舍断所作诸善恶 如斯比丘无热恼”wJ8中华典藏网

(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曰:wJ8中华典藏网

“令汝得知牟尼行 摄食如尝剃刀刃wJ8中华典藏网

 必当以舌抑口盖 对胃亦应行自制wJ8中华典藏网

(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沉滞之心不可有 心中不可多思念wJ8中华典藏网

 无有依着无臭秽 最后目的为梵行wJ8中华典藏网

(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八wJ8中华典藏网

 亲近沙门是心离 独坐身离应学习wJ8中华典藏网

 离为独一牟尼行 若能独一乐行道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七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若然名声耀十方 精进禅思弃诸欲wJ8中华典藏网

 我等弟子慕圣法 愈益增长惭与信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犹如挖掘深河底 应知河川诸情况wJ8中华典藏网

 小河底浅流有音 大川流水无音声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浅水之流有潺声 满水之流成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愚者如同半水瓮 贤者如同满水湖wJ8中华典藏网

(四三)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沙门且具法与义 多语利益众生事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自知所示法 彼等自知宜多语wJ8中华典藏网

(四四)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自知自制心 彼等自知勿多语wJ8中华典藏网

 彼牟尼值牟尼行 彼牟尼证牟尼行”wJ8中华典藏网

(四五)wJ8中华典藏网

那罗迦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 二种随观经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高堂。尔时,世尊于十五日布萨满月之夜,受比丘众围绕,露地而坐。时世尊默然回顾众多比丘,告诸比丘言:“诸比丘!出离世间至成圣之正觉有诸善法。诸比丘!汝等何故出离世间至圣正觉,闻此等善法耶?诸比丘!若有问汝等者,汝等可如是回答彼等:‘此无他,是为如实知二法。’然汝等以何言二?‘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一随观;‘此是苦灭、此是至苦灭道’,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于苦无知解 复不知苦生wJ8中华典藏网

 苦又普无残 不知绝灭处wJ8中华典藏网

 更至苦寂灭 不知其道之wJ8中华典藏网

(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人心无解脱 亦无解脱慧wJ8中华典藏网

 未能尽苦际 彼实至生老wJ8中华典藏网

(二)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然能知离苦 亦知苦发生wJ8中华典藏网

 又苦遍无余 知苦绝灭处wJ8中华典藏网

 更至苦寂灭 知解彼道处wJ8中华典藏网

(三)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具足心解脱 亦具慧解脱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尽苦际 不至生与老”wJ8中华典藏网

(四)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亦皆依缘依而生’,此乃一随观;‘然依之离灭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乃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二)若烦恼有余时,于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得随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世间种种苦 皆依因缘生wJ8中华典藏网

 无知作依处 愚钝屡受苦wJ8中华典藏网

 知苦随观者 知而不作依”wJ8中华典藏网

(五)wJ8中华典藏网

“‘其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无明而生’,此乃一随观;‘然无明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乃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于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期得随一之果。”世尊如右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由此而有彼 生死与轮回wJ8中华典藏网

 轮转行不已 其趣是无明wJ8中华典藏网

(六)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无明是大痴 由此久轮回wJ8中华典藏网

 至明诸有情 后有不更来”wJ8中华典藏网

(七)wJ8中华典藏网

“‘又依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行而生’,此是一随观;‘然诸行离灭之无余,故无苦可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任何苦发生 皆缘行而生wJ8中华典藏网

 诸行之离灭 无苦可发生wJ8中华典藏网

(八)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苦生缘于行 了知此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止灭一切行 断除诸欲想wJ8中华典藏网

 此苦之灭尽 如实知此已wJ8中华典藏网

(九)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正见达吠陀 正知诸贤者wJ8中华典藏网

 战胜恶魔结 后有不更来”wJ8中华典藏网

(一〇)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识’,此是一随观;‘然识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一切苦发生 皆是缘于识wJ8中华典藏网

 由识之离灭 无苦可发生wJ8中华典藏网

(一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苦缘识而生 了知此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识若寂静故 无爱即寂灭”wJ8中华典藏网

(一二)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触’,此是一随观;‘然因触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为触所击败 从有流而行wJ8中华典藏网

 诸人行邪道 无能尽灭结wJ8中华典藏网

(一三)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遍知触 诸人喜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实灭触 无爱故寂灭”wJ8中华典藏网

(一四)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之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受’,此是一随观;‘然受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当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无论乐或苦 不苦或不乐wJ8中华典藏网

 内者与外者 一切所感受wJ8中华典藏网

(一五)wJ8中华典藏网

七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此苦须当知 虚伪破灭法wJ8中华典藏网

 以智触衰灭 认斯可离贪wJ8中华典藏网

 诸受灭尽故 无爱故寂灭”wJ8中华典藏网

(一六)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渴爱’,此是一随观;‘然渴爱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渴爱为友者 长时续轮回wJ8中华典藏网

 有此而有彼 轮回无超脱wJ8中华典藏网

(一七)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渴爱缘生苦 知此之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渴爱离无取 念之当普行”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取’,此是一随观;‘然因取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有乃缘于取 有者受诸苦wJ8中华典藏网

 生者必有死 此苦生之缘wJ8中华典藏网

(一九)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三wJ8中华典藏网

 取之灭尽故 诸贤正了知wJ8中华典藏网

 知达生灭尽 后有不更来”wJ8中华典藏网

(二〇)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龌龊’,此是一随观;‘然龌龊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告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四wJ8中华典藏网

“任何苦之生 皆缘于龌龊wJ8中华典藏网

 由诸龌龊灭 无有苦之生wJ8中华典藏网

(二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五wJ8中华典藏网

 有苦缘龌龊 了知此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舍遣诸龌龊 无龌龊解脱wJ8中华典藏网

(二二)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六wJ8中华典藏网

 断绝诸有爱 比丘心寂静wJ8中华典藏网

 灭度生轮回 彼更不再有”wJ8中华典藏网

(二三)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食’,此是一随观;‘然食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七wJ8中华典藏网

“任何苦之生 皆缘食而生wJ8中华典藏网

 依于诸食灭 无有苦之生wJ8中华典藏网

(二四)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八wJ8中华典藏网

 苦乃缘食有 知此为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遍知一切食 勿依止诸食wJ8中华典藏网

(二五)wJ8中华典藏网

七四九wJ8中华典藏网

 吠陀之达人 涅槃正了知wJ8中华典藏网

 诸漏遍尽故 省察受用食wJ8中华典藏网

 住法不入趣”wJ8中华典藏网

(二六)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云何为二?‘任何苦之生,皆缘于动转’,此是一随观;‘然动转离灭之无余,故无苦之发生’,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〇wJ8中华典藏网

“任何苦之生 皆缘于动转wJ8中华典藏网

 诸动转之灭 无有苦之生wJ8中华典藏网

(二七)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一wJ8中华典藏网

 苦乃缘动转 了知此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如是弃爱欲 令除灭诸行wJ8中华典藏网

 不动亦无取 念之应普行”wJ8中华典藏网

(二八)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诸人有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有依止者有动摇’,此是一随观;‘依止无者动摇无’,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二wJ8中华典藏网

“无依无动摇 有依有取着wJ8中华典藏网

 此有故彼有 无越度轮回wJ8中华典藏网

(二九)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三wJ8中华典藏网

 诸依有怖畏 了知此过患wJ8中华典藏网

 无依无取着 念之应普行”wJ8中华典藏网

(三〇)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无色[界定]远比色[界定]更为寂静’,此是一随观;‘灭[尽定]远比无色[界定]更为寂静’,此是第二随观。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四wJ8中华典藏网

“色界诸有情 及住无色界wJ8中华典藏网

 不知灭尽定 是为再来者wJ8中华典藏网

(三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五wJ8中华典藏网

 遍知色界定 善住无色界wJ8中华典藏网

 灭定解脱者 彼等舍死魔”wJ8中华典藏网

(三二)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真理”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虚妄”’,此是一随观;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虚妄”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真理”’,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之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上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六wJ8中华典藏网

“非我以谓我 住著于名色wJ8中华典藏网

 见天及人世 愚思为真理wJ8中华典藏网

(三三)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七wJ8中华典藏网

 愚者如所思 由思为所异wJ8中华典藏网

 愚思成虚妄 暂法虚妄法wJ8中华典藏网

(三四)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八wJ8中华典藏网

 涅槃非妄法 诸圣知真实wJ8中华典藏网

 彼等解真理 无爱故寂灭”wJ8中华典藏网

(三五)wJ8中华典藏网

“‘依他之异门亦有二种正随观耶?’诸比丘!若有人问者,应答彼等:‘有。’然云何为二?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乐”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苦”’,此是一随观;诸比丘!‘含括天、魔、梵天之世界,含括沙门、婆罗门、天、人一切诸人中,或思:“此是苦”者,但诸圣者以正慧如实善见:“此是乐”’,此是第二随观。诸比丘!如是正随观此二者,勇猛精勤不放逸而自住,比丘(一)于现世期望得全智(阿罗汉);又(二)若烦恼之有余时,期得不还(阿那含)二果中随一之果。”世尊如是言。善逝如斯言已,师更言曰:wJ8中华典藏网

七五九wJ8中华典藏网

“唯言有此者 色声及香味wJ8中华典藏网

 触法为嗜好 爱着以适意wJ8中华典藏网

(三六)wJ8中华典藏网

七六〇wJ8中华典藏网

 诸天及世人 实以此为乐wJ8中华典藏网

 此等之灭时 彼等思为苦wJ8中华典藏网

(三七)wJ8中华典藏网

七六一wJ8中华典藏网

 有身之断灭 诸圣见为乐wJ8中华典藏网

 正见人所思 恰与世间反wJ8中华典藏网

(三八)wJ8中华典藏网

七六二wJ8中华典藏网

 他人所言乐 诸圣称是苦wJ8中华典藏网

 他人所谓苦 圣者称是乐wJ8中华典藏网

 了知难解法 无知则痴迷wJ8中华典藏网

(三九)wJ8中华典藏网

七六三wJ8中华典藏网

 无明所蔽翳 黑暗无所见wJ8中华典藏网

 正见诸善人 光明大开显wJ8中华典藏网

 不达熟法愚 近之亦不识wJ8中华典藏网

(四〇)wJ8中华典藏网

七六四wJ8中华典藏网

 为有贪所败 从有流行去wJ8中华典藏网

 受魔所制者 于法无正觉wJ8中华典藏网

(四一)wJ8中华典藏网

七六五wJ8中华典藏网

 除去圣贤者 谁能值正觉wJ8中华典藏网

 正知涅槃句 无漏般涅槃”wJ8中华典藏网

(四二)wJ8中华典藏网

世尊如是言已,彼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意悦欢喜。世尊说此法时,有六十比丘,心无取着,解脱诸漏。wJ8中华典藏网

二种随观经竟wJ8中华典藏网

此[二种随观经之]摄颂:wJ8中华典藏网

 谛依与无明wJ8中华典藏网

 诸行第五识wJ8中华典藏网

 触诸受渴爱wJ8中华典藏网

 取龌龊诸食wJ8中华典藏网

 动转动摇色wJ8中华典藏网

 真理苦十六wJ8中华典藏网

大品第三竟wJ8中华典藏网

摄颂:wJ8中华典藏网

 出家与精勤wJ8中华典藏网

 善说孙陀利wJ8中华典藏网

 摩伽萨毗耶wJ8中华典藏网

 说施罗与箭wJ8中华典藏网

 乃至婆私陀wJ8中华典藏网

 与拘迦利耶wJ8中华典藏网

 那罗迦以及wJ8中华典藏网

 二种正随观wJ8中华典藏网

 此等十二经wJ8中华典藏网

 称之为大品wJ8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