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金刚经心释
作者:太虚太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说十炼生神救护经
经名:太上说十炼生神救护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众生说念诵十方天尊名号,除罪延生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不署撰者。太上老君劝人诵念十方救苦天尊名号。
诸葛忠武侯年谱
《诸葛忠武侯集》,明有杨时伟本,近有张澍本,皆有年谱。杨本不在箧,今以张本为柢。张本年谱甚略,盖附集以行,止提大纲,体例当如此也。鄙撰则离集单行,凡言行政事、书疏条教,有关大要者多详录之,以见侯一生本末,此又鄙书之体例也。各有意指,即各有体例。惟是采辑正史及各杂书,去取极慎。凡近小说及当存疑者,置弗论。又有事实旁见他传者,亦互采取。裴注引原书有名者,仍载原名;裴自说,则曰裴注。侯之人品勋业,久有定论,不烦多赘。间有一二引申或疏辨者,各著名以别之。
熙朝乐事
笔记。明田汝成撰。不分卷。成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嘉靖进士,文学家。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议。著有《西湖游览志》等。此编记明代节日习俗、游乐诸事及钱塘观潮,西湖览胜,备极详赡。且诗文并茂,文采风流,足以反映盛明时期江南民康物阜气象,故谓之“熙朝乐事”。其记节日习俗由正月朔日官府望阙遥贺迎春活动开始,至除夕祀百神,盆、祷灶、请方,抱镜卜吉、博戏守夜诸习止,按月琐记,既抒盛况,兼考源流,为研究明代民间生活习俗及风俗史所必读。其中尤以记元宵灯节及中秋观潮为精彩。所记杭州灯市及华灯名目甚详。更引瞿宗吉《观灯诗》十五首,刘邦彦《上元五夜观灯诗》多首记其盛况。其记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士女空巷,罗绮塞涂,江边“上下十余里,地无寸隙”,弄潮儿腾跃万变,以夸才能的景象更令人向往。编中引苏轼、叶梦得、刘士亨等人咏西湖诗,夏夜观荷,登楼赏雪,皆极脍炙人口,可备检胜。有《稗乘》本。
弘道录
弘道录,明朝邵经邦撰。五十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选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中有关纲常名教之「嘉言善行」,汇辑成编,并附加编者按语。全书分作仁义礼智信五品,每品又分君臣、父子、夫妇、昆仲、朋友五目。记事上起唐尧,下至明代万历年间。盛赞尧舜以来明君贤臣治世之业迹,历代名儒之经伦典范,宣扬儒家道德伦理。故此书虽名「弘道录」,其实与弘大道教无关。
入中论自释
全称《入中论根本颂》。大乘佛教中观应成派根本典籍,藏传佛教格鲁派必修的五部大论之一。月称(约600—650)著,纳措·茨程嘉哇和巴操·尼玛札合译,有木刻和铅印两种版本。全书用颂文著成,共分10品,是按照《十地经》10种发心为纲目,分十一地详细讲述入观的次第、慧度、决择二谛等。从发菩提心讲到佛果功德,提倡由深观广行两种方法修学中观,破唯识见。第六品是全书的重点,篇数占全书的2/3,主要解释般若波罗蜜多,讨论如何决择二谛,是月称论师的一部主要著作,亦是《中论》通论性质的著作。月称自注,有宗喀巴和根敦朱的注释本,法尊法师把它们全部译成了汉文。国外校印了这部论著。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亦称《沙门法琳别传》、《沙门法琳传》、《法琳别传》等。佛教传记。唐彦悰撰。三卷。是一部记述唐代僧人法琳生平事迹的传记著作。以纪年为纲,除记载法琳行状及重要言论和著作外,还汇集了不少反映唐初佛道斗争的历史资料。是在《续高僧传》的基础上,增补《集古今佛道论衡》、《广弘明集》等资料编纂而成,总计二万六千余字。本书约成于唐高宗乾封年间(666—668),因法琳被唐太宗判处流放,书成后即遭查禁,故《开元录》未录,历代大藏经也缺载。今见载于《高丽藏》、《频伽藏》和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