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刹那无此君

  宋达磨山沙门 义铦 述ARm中华典藏网

 空荡反立中绝对  此乃天然体上名ARm中华典藏网

 俱破俱立俱法界  此乃天然名下体ARm中华典藏网

 体不二故体常融  名非滥故名常定ARm中华典藏网

 空彰荡德三俱破  三千三谛是相如ARm中华典藏网

 假彰建德三俱立  三千三谛如是相ARm中华典藏网

 中彰妙德俱法界  三千三谛相如是ARm中华典藏网

 界蹄十如三世界  事理因果依正尽ARm中华典藏网

 三周正体不出此  只在平常一念中ARm中华典藏网

 终穷究毕光极谈  甚深境界不思议ARm中华典藏网

 以此为境曰妙境  三千三谛非他物ARm中华典藏网

 以此为观曰妙观  三千三谛皆本无ARm中华典藏网

 境即观故能所忘  是故初乘不名观ARm中华典藏网

 境观难思何所用  只要刹那虚妄融ARm中华典藏网

 妄心融处真亦亡  一牧了事随缘汉ARm中华典藏网

 善恶都不思量着  任运恶灭而成善ARm中华典藏网

 无用心处愿行增  一超直入如来地ARm中华典藏网

 捏不成团劈不开  看来看去只成呆ARm中华典藏网

 若能亲到呆田地  三观元来是祸胎ARm中华典藏网

元享释书(十三年戒):泉涌寺俊芿传曰:山阴义铦述,不可刹那无此君。赠芿。铦号朴翁,内外兼明,禅教并通,可谓会稽名士。葛天民,字无怀者也。ARm中华典藏网

睿山沙门秀云:不可刹那无此君。纂注曰:华严疏曰:般若能成万行,何法而不用之?寂照尽于理极,不得一行无此君耳。所以开即万行森然,泯则一不为一得,意即无所不通耳。钞曰:言一得一行无此君者,借外典语。晋书中说:王献之好竹,到处即皆树之。人问其故,答曰:人生不得一日无此君耳。意在虚心贞节,岁寒不移。今明万行不得暂时而无般若云。按清凉云王献之,误也。盖徽之之事也。徽之,义之子而献之兄也。晋书列传第五十曰:王徽之,字子猷,尝寄居空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本按瀛奎律髓夏日载葛无怀诗曰:僧义铦,字朴翁,以事还俗。葛其姓,无怀号也。今录律髓所载朴翁诗(七首)于此。  郊原避暑曰ARm中华典藏网

 有暑犹当避  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ARm中华典藏网

 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奕  幽朗不待觞ARm中华典藏网

 还同残梦乐  炙背负朝阳ARm中华典藏网

  夏日曰ARm中华典藏网

 晓荷承坠露  晚岫障斜阳  树下地常荫ARm中华典藏网

 水边风景凉  蝉移惊鹊近  鹭超得鱼忙ARm中华典藏网

 独坐观群动  闲消夏日长ARm中华典藏网

  湖提晚步曰ARm中华典藏网

 照影怜寒水  关情奈夕阳  雪悭天欠冷ARm中华典藏网

 年近曰添长  好句谁相寄  浮生各自忙ARm中华典藏网

 有身聊顿放  无事可思量ARm中华典藏网

  访端叔提干曰ARm中华典藏网

 水趁潮头行  山随柁尾行  大江中夜满ARm中华典藏网

 双橹半空鸣  雁冷来无几  鸥清睡不成ARm中华典藏网

 平生师友地  此夕最关情ARm中华典藏网

  雪夜曰ARm中华典藏网

 冷蕊通幽信  孤山欠几遭  杯因寒更满ARm中华典藏网

 句到淡方高  雪滴晴檐雨  松翻夜壑涛ARm中华典藏网

 布衾虽仍铁  犹念早趋朝ARm中华典藏网

  宿裴庵曰ARm中华典藏网

 一径松杉回  成阴见日稀  山晴僧尽出ARm中华典藏网

 风暖燕交飞  结子华抛树  栏人犬护扉ARm中华典藏网

 闲看山月上  清坐更添衣ARm中华典藏网

  小亭曰ARm中华典藏网

 小亭终日对幽丛  兀坐无言似定中ARm中华典藏网

 苍鲜静连湘竹紫  绿阴深映蜀葵红ARm中华典藏网

 猫来戏捉穿华蝶  雀下偷衔卷叶虫ARm中华典藏网

 斜照尚多高柳少  明年更欲种梧桐ARm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