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春秋

芳兰只为因香折,良木多从被直摧。gcB中华典藏网

独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别人非。gcB中华典藏网

低调才好gcB中华典藏网

东汉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他就令马车驶开避让。其部属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聊天标榜自己功劳时,冯异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人任务,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gcB中华典藏网

“做人要低姿态,做事要高水平”。做事要有一定的水平,这是毫无疑义的。做事有时要高调,要夸大宣传,要找人捧场,而且愈多愈好、愈大愈好;有时候则要低调才好,只宜做了不说,简单从事,只宜功成不居,因为低调才容易达到目标。gcB中华典藏网

世间什么事应该低调才好呢?gcB中华典藏网

一、说话要低调,不要太高昂。唱歌,曲调不能太高,才容易唱得上去;讲话,音调不能太高,才能和气地跟人沟通。尤其身份地位不高的人,讲话太高昂,就是不懂分寸,容易招来麻烦;懂得低调说话,才能平安无事。gcB中华典藏网

二、做事要低调,不要太张扬。说话固然要低调才好,做事更要低调,不要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得意地到处宣传,可能很快就招来别人的嫉妒、批评。你开了一家工厂,别以为张扬是好事,张扬就不能成事,所谓“树大招风,名大招嫉”,你事先张扬,往往会坏事。gcB中华典藏网

三、财势要低调,不要太夸张。过去的人有钱唯恐别人不知,因为有钱代表自己的社会地位高,人人羡慕;现在的人有钱,担心别人借贷,或要你投资入股,甚至害怕坏人觊觎,所以愈是有财有势的人愈要低调才好。现代人不但有“人为财死”者,甚至“财多而死”的也比比皆是。四、报告要低调,不要太自赞。现在的工商各界都讲究绩效,属下几乎每天都要向主管报告,甚至一天不只报告一次两次,而要多次报告,才能让主管放心。报告虽然不需要太自谦,但也不能太夸张、太自我赞叹,让主管觉得你自我吹嘘,自我标榜,结果适得其反,让主管因此对你心生防范。所以报告要中道才好。gcB中华典藏网

五、生气要低调,不要太迁怒。人难免有脾气,不只暴躁的人脾气很大,修养高的人也难免会有发脾气的时候。死灰堆里还可能爆出火花,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次受到伤害,可以忍耐;二次受到伤害,可能不计较;三次受到伤害,也许还可以原谅;但如果受的冤枉委屈多了,难免会生气。有的人生气,怪你怪他;有的人生气,摔碗掼盘子。因为生气而迁怒,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再说,生气能解决问题吗?如果生气就能解决问题,不要紧,只要就事论事,不要迁怒。但一般人往往都是妻子受了丈夫责骂,马上拿孩子出气;哥哥受了朋友的冤枉,拳头就落在弟弟身上。这种迁怒只会让更多人受害。所以生气要慢半拍,要低调处理,不要迁怒别人,才不会让事态扩大。gcB中华典藏网

思想偏激的人。这种人没有公平正直的性格,只有偏激的思想,不能随众合群,只知道执著一己之见,有己无人,不重视理则、不重视圆融,不能群策群力,在一个公众会议的地方,他可以跟你反目、辩论。这种人对事理偏执,很难妥协,在团体里也很难和人相处,只有令人望而生畏,除了对他“敬鬼神而远之”,并无他方。gcB中华典藏网

四、行事武断的人。这种人不接纳别人的意见,不顾虑大家的需要,自以为是。这种人假如权力在握,不重视公议,不重视舆论,执著己意,武断独裁,则事情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gcB中华典藏网

五、沉默寡言的人。这种人不喜欢表达意见,在任何场合都是沉默寡言,只有听人讲话,赞成的也不热烈附和,反对的也不表达意见,随众而来,随众而散。这种沉默寡言的人,在会议场合,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六、智慧圆融的人。在任何团体里,最受人欢迎的当然就是有智慧、处事圆融的人了。这种人说话事理兼顾,表达问题诸方圆融,讲究的是少数服从多数,讲究的是尊重包容,这就是民主的风度。一个团体或一场会议中,如果能多出几位智慧圆融的人,处处兼顾,处处圆融,那么这个团体必定兴隆,会议必能成功。gcB中华典藏网

为人客观,处事圆融,做个能讲话也会听话的人,懂得随缘,更能坚守原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gcB中华典藏网

佛光菜根谭gcB中华典藏网

和平是大家共同向往的,但是绝非丧失尊严的苟安;gcB中华典藏网

而是人人在平等的原则下,共存共荣。gcB中华典藏网

人间圣贤gcB中华典藏网

孔子看到魏国一大臣正大量制造武器,准备叛乱。孔子联想到:他们叛乱会有什么结果?一定是民不聊生。大臣知道孔子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企图,就派人把孔子困住,不让他走,说:“您要对天立誓,不把我的事说出去,我才放您走。”孔子说:“好,我答应你。”就这样脱身了。之后,孔子立即对学生说:“走,去告诉国君。”子路就说:“老师,你何以言而无信?”孔子答:“在威胁之下的信用可以不用遵守,而且纵使我去通告,我个人的信誉毁坏没有关系,只要千千万万的人民免于灾难就好。”gcB中华典藏网

摘引自《小故事真智慧》gcB中华典藏网

佛经说人生有十种性格:佛性、菩萨性、缘觉性、声闻性、阿修罗性、天性、人性、地狱性、饿鬼性、畜生性。人间固然有许多地狱、饿鬼、畜生,但也有许多如佛的圣贤:gcB中华典藏网

一、为国忘家的人。在人间圣贤当中,为国为家的人算是最难得的了。例如为了发展国家宪政而牺牲生命的清光绪六君子,以及一九一〇年殉难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都是为国为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最为人称道的大禹王,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为国为家的精神,其心可昭日月,吾人不可因为时代久远而遗忘他们。gcB中华典藏网

二、为公忘私的人。每一个时代都有许多为公忘私的圣贤,例如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张自忠抗日为国捐躯,为公忘私,以圣贤称之,当之无愧。历代有许多贤臣,他们为了奏请民生富乐之计,不惜冒死直谏,虽然皇帝要砍他们的头,他们仍然毫不畏惧地说:“请陛下听臣说完再砍不迟!”这种以死许国、因公忘私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gcB中华典藏网

三、为人忘我的人。各个时代为人忘我的圣贤豪杰也是不计其数,因此能维护天地间的正气。琉璃王要消灭迦毘罗卫城,当要血洗杀戮时,身为城主的摩诃男对琉璃王说:“这里毕竟是佛陀的故乡,请你接受我最后一个要求!”琉璃王问:“什么要求?”摩诃男说:“现在你要杀死这么多人也不容易,现在我潜到水底,你就放手让他们逃命,等我从水底浮上来时,没有来得及逃的人再由你去杀!”琉璃王觉得有趣,于是答应。摩诃男潜入水中,即刻把头发缚在树根上,他牺牲自己的生命以争取城民逃命的时间,这就是圣贤可歌可泣的义行。gcB中华典藏网

四、为义忘利的人。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世俗之见以利为先,而圣贤则以义为先。自古以来,中国有很多的义庄、义井、义田、义校、义冢、义桥等,因义而建的事业,当中意义无限。另外还有许多义士、义警等,也为人间留下佳话。gcB中华典藏网

五、为法忘躯的人。在人间里,为法忘躯的圣贤可以说车载斗量。例如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尊者,在佛法东传之初他们与神通的道士斗法,险象环生,最后凭着佛陀舍利的法力,得以在中国广大弘传佛法。再如神会大师在滑台大会为六祖大师定位,他以老迈之躯,冒着生命危险,慷慨激昂地发表高论,终于让师门大法得以顺利弘传。今人能够得以闻法学佛,实在应该感谢这些为法忘躯的圣贤,如果没有他们,何能致之!gcB中华典藏网

佛光菜根谭gcB中华典藏网

牙齿以坚硬易毁,故圣贤贵柔;gcB中华典藏网

刀刃以尖锐快摧,故圣贤贵浑;gcB中华典藏网

神龙以难见称瑞,故圣贤贵潜;gcB中华典藏网

沧海以汪洋难量,故圣贤贵深。gcB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