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秃钞上

闻贤者信  显愚秃心wZB中华典藏网

贤者信  内贤外愚也wZB中华典藏网

愚秃心  内愚外贤也wZB中华典藏网

就圣道净土教有二教wZB中华典藏网

一大乘教。二小乘教。wZB中华典藏网

就大乘教有二教wZB中华典藏网

一顿教。二渐教。wZB中华典藏网

就顿教复有二教二超wZB中华典藏网

二教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难行圣道之实教。所谓佛心·真言·法华·华严等之教也。wZB中华典藏网

二易行净土本愿真实之教。大无量寿经等也。wZB中华典藏网

二超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竖超(即身是佛即身成佛等之证果也)wZB中华典藏网

二横超(选择本愿真实报土即得往生也)wZB中华典藏网

就渐教复有二教二出wZB中华典藏网

二教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难行道圣道权教法相等历劫修行之教也。wZB中华典藏网

二易行道净土要门无量寿佛观经之意定散三福九品之教也。wZB中华典藏网

二出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竖出。圣道历劫修行之证也。wZB中华典藏网

二横出。净土胎宫边地懈慢之往生也。wZB中华典藏网

就小乘教有二教wZB中华典藏网

一缘觉教(一麟喻独觉二部行独觉)。wZB中华典藏网

二声闻教(初果·预流向。第二果·一来向。第三果·不还向。第四果·阿罗汉向。八辈也)。wZB中华典藏网

唯除阿弥陀如来选择本愿已外。大小权实显密诸教皆是难行道圣道门。又易行道净土门之教。是曰净土回向发愿自力方便假门也。应知。wZB中华典藏网

大经。选择三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法藏菩萨wZB中华典藏网

选择本愿。选择净土。选择摄生。选择证果。wZB中华典藏网

(二)世饶王佛wZB中华典藏网

选择本愿。选择净土。选择赞叹。选择证成。wZB中华典藏网

(三)释迦如来wZB中华典藏网

选择弥勒付属。wZB中华典藏网

观经。选择二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释迦如来wZB中华典藏网

选择功德。选择摄取。选择赞叹。选择护念。选择阿难付属。wZB中华典藏网

(二)韦提夫人wZB中华典藏网

选择净土。选择净土机。wZB中华典藏网

小经。劝信二。证成二。护念二。赞叹二。难易二wZB中华典藏网

劝信二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释迦劝信。释迦二。wZB中华典藏网

二诸佛劝信。诸佛二。wZB中华典藏网

证成二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功德证成。二往生证成。wZB中华典藏网

护念二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执持护念。释迦护念。wZB中华典藏网

二发愿护念。诸佛护念。wZB中华典藏网

赞叹二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释迦赞叹二。二诸佛赞叹二。wZB中华典藏网

难易二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难疑情。二易信心。wZB中华典藏网

执持三(已今当)wZB中华典藏网

发愿三(已今当)wZB中华典藏网

法事赞有三往生wZB中华典藏网

一难思议往生(大经宗)。wZB中华典藏网

二双树林下往生(观经宗)。wZB中华典藏网

三难思往生(弥陀经宗)。wZB中华典藏网

大经言。证成本愿三身wZB中华典藏网

法身证成(经言。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文)。wZB中华典藏网

报身证成(十方如来)。wZB中华典藏网

化身证成(世饶王佛)。wZB中华典藏网

就佛土有二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者佛。二者土。wZB中华典藏网

就佛有四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四化身。wZB中华典藏网

就法身有二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法性法身。二方便法身。wZB中华典藏网

就报身有三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弥陀。二释迦。三十方。wZB中华典藏网

就应化有三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弥陀。二释迦。三十方。wZB中华典藏网

就土有四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法身土。二报身土。wZB中华典藏网

三应身土。四化身土。wZB中华典藏网

就报土有三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弥陀。二释迦。三十方。wZB中华典藏网

就弥陀化土有二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疑城胎宫。二懈慢边地。wZB中华典藏网

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者。绝对不二之教一实真如之道也。应知。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一乘一实大誓愿海(第一希有之行也)。wZB中华典藏网

金刚真心无碍信海。应知。wZB中华典藏网

疏云。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wZB中华典藏网

赞云。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提藏(文)。wZB中华典藏网

圆顿者(圆名圆融圆满。顿名顿极顿速)wZB中华典藏网

二教对wZB中华典藏网

本愿一乘海。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也。应知。wZB中华典藏网

净土要门。定散二善方便假门三福九品之教也。应知。wZB中华典藏网

难易对      横竖对wZB中华典藏网

顿渐对      超涉对wZB中华典藏网

真假对      顺逆对wZB中华典藏网

纯杂对      邪正对wZB中华典藏网

胜劣对      亲疏对wZB中华典藏网

大小对      多少对wZB中华典藏网

重轻对      通别对wZB中华典藏网

径迂对      揵迟对wZB中华典藏网

广狭对      近远对wZB中华典藏网

了不了教对      大利小利对wZB中华典藏网

无上有上对      不回回向对wZB中华典藏网

自说不说对      有愿无愿对wZB中华典藏网

有誓无誓对      选不选对wZB中华典藏网

赞不赞对        证不证对wZB中华典藏网

护不护对        因明直辨对wZB中华典藏网

理尽非理尽对    无间有间对wZB中华典藏网

相续不相续对    退不退对wZB中华典藏网

断不断对        因行果德对wZB中华典藏网

法灭不灭对      自力他力对wZB中华典藏网

摄取不摄对      入定聚不入对wZB中华典藏网

思不思议对      报化二土对wZB中华典藏网

(已上四十二对就教法。应知)wZB中华典藏网

真实净信心(内因)。摄取不舍(外缘)wZB中华典藏网

信受本愿。前念命终(即入正定聚之数。文)即得往生。后念即生(即时入必定。文又名必定菩萨也。文)他力金刚心也。应知。便同弥勒菩萨(自力金刚心也。应知。大经言次如弥勒。文)。wZB中华典藏网

二机对wZB中华典藏网

一乘圆满机他力。wZB中华典藏网

渐教回心机自力。wZB中华典藏网

信疑对       贤愚对wZB中华典藏网

善恶对       正邪对wZB中华典藏网

是非对       实虚对wZB中华典藏网

真伪对       净秽对wZB中华典藏网

好丑对       妙粗对wZB中华典藏网

利钝对       奢促对wZB中华典藏网

希常对       强弱对wZB中华典藏网

上上下下对   胜劣对wZB中华典藏网

直入回心对   明闇对wZB中华典藏网

(已上十八对就二机。应知)wZB中华典藏网

又就二种机复有二种性wZB中华典藏网

二机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善机。二恶机。wZB中华典藏网

二性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善性。二恶性。wZB中华典藏网

又复就善机有二种(又有傍正)wZB中华典藏网

一定机。二散机(疏云。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文)。wZB中华典藏网

又有傍正者wZB中华典藏网

一菩萨(大小)。二缘觉。三声闻辟支等(净土之傍机也)。wZB中华典藏网

四天。五人等(净土之正机也)。wZB中华典藏网

又复就善性有五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善性。二正性。三实性。四是性。五真性。wZB中华典藏网

又复就恶机有七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十恶。二四重。三破见。四破戒。五五逆。六谤法。七阐提。wZB中华典藏网

又复就恶性有五种wZB中华典藏网

一恶性。二邪性。三虚性。四非性。五伪性。wZB中华典藏网

光明寺和尚曰wZB中华典藏网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wZB中华典藏网

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忻。wZB中华典藏网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wZB中华典藏网

观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wZB中华典藏网

正受金刚心。相应一念后。wZB中华典藏网

果得涅槃者(文)。wZB中华典藏网

净土论曰wZB中华典藏网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wZB中华典藏网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wZB中华典藏网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wZB中华典藏网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文)。wZB中华典藏网

佛说无量寿经言(康僧铠三藏译)wZB中华典藏网

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文)。wZB中华典藏网

无量寿如来会言(菩提流支三藏译)wZB中华典藏网

如来胜智遍虚空。所说义言唯佛悟。wZB中华典藏网

是故博闻诸智土。应信我教如实言(文)。wZB中华典藏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言(帛延三藏译)wZB中华典藏网

速疾超便可到。安乐国之世界。wZB中华典藏网

至无量光明土。供养于无数佛(文)。wZB中华典藏网

诸佛阿弥陀三那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言(支谦三藏译)wZB中华典藏网

我般泥洹去后。经道留止千岁。千岁后经道断绝。我皆慈哀特留是经法止住百岁。百岁中竟乃休止断绝。在心所愿皆可得道(略出)元照律师阿弥陀经义疏云(大智律师也)。wZB中华典藏网

势至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大论曰。譬如鱼母若不念子。子即坏烂等。阿耨多罗此翻无上。三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即佛果号。薄地凡夫业惑缠缚。流转五道百千万劫。忽闻净土志愿求生。一日称名即超彼国。诸佛护念直趣菩提。可谓万劫难逢。千生一遇誓。从今日终尽未来。在处赞扬。多方劝诱。所感身土所化机缘。与阿弥陀等无有异。此心罔极。唯佛证知。是故下三劝信。信我语者谓信教也。如不信我十方诸佛。岂虚妄乎(略出)。wZB中华典藏网

(本书)wZB中华典藏网

建长七年(乙卯)八月二十七日书之。愚秃亲鸾(八十三岁)wZB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