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日记
作者:徐榜徐榜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愚人船
德国学者和讽刺作家塞巴斯提恩·布兰特所作的长诗,本书取材《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中的故事,具有中世纪晚期讽刺时代弊病和寓意道德教育的特征。全诗以四脚韵写成,共112章,1495年再版时又增加了2章。每章有34—92行诗文,开头还有3行表达主题的诗和一副木刻画。内容叙述有111个愚人与作者同乘一条船,前往愚人国纳拉戈尼恩。但因驾船的也是一个愚人,只能任凭大船在海上漂流,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全诗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船上的愚人分别代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每一种人。全诗112章,每章讽刺一个愚人,把社会上各种丑恶弊端和人们的恶行拟人化。他们中有僧侣、伪学者、高利贷者、十诫的败坏者、爱挥霍的大学生等,其表现形式有狂妄、淫乱、暴食、欺骗、嫉妒、吝啬、懒惰、好怒、争吵、通奸、粗鲁、忘恩负义等等,尤以傲慢、淫乱、暴食、懒惰、贪婪和好怒为7项最大罪孽。罪孽是不可避免的,愚人最大的错误不是他们的罪孽,而是他们认识不到自己是有罪孽的愚人。医治愚蠢的唯一药方是自我认识。长诗文笔犀利,语言幽默,讽刺尖刻,备受读者欢迎,视为生活中的座右铭。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许多作家后来纷起仿效,创作以愚人为主人公的讽刺作品,形成了16、17世纪的德国愚人文学流派。
我的朋友中国人
《我的朋友中国人》作者为美国人卡尔·克劳,他曾长期在中国经商生活。《我的朋友中国人》描写了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见闻,有饮食、黄包车夫、知识分子、邻里之间等。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在书中为中国人辩护,同时也驳斥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我的朋友中国人》语言诙谐,读起来妙趣横生,通过《我的朋友中国人》可以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与生活。
最后的沉思
《最后的沉思》这部遗著收录了彭加勒在最后的科学生涯中就数学和科学以及它们的哲学所发表的九篇文章和讲演,其中包含着他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 规律的演变一文就自然规律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空间和时间讨论了相对性问题;空间为什么有三对这个问题作了新颖的解释;无限的逻辑讨论了罗素的类型理论;数学和逻辑,分析了实用主义和康托尔主义对数学在逻辑中的作用的见解,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是作者临终前不久写的一篇评述性文章,论述了量子论及其应用,阐述了作者独到的观点;物质和以太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世纪之交物理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最后两篇伦理和科学及道德联盟论述了伦理和科学的关系,说明了科学在道德教育中的重大作用。这些文章和讲演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值得对科学与哲学有兴趣的读者一读,对从事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研究的同志,尤其有参考价值。
沈祖荣文集
本书搜集了沈祖荣先生于1916—1944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章共46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国内图书馆教育工作的思想概况、图书馆学教育和档案管理学教育的开创与推进的史实,也介绍了一些欧美和日本图书馆的概况,是一本关于图书馆学教育历史的文献。
九要论
《九要论》又名《岳武穆九要论》,是一篇武学经典,其包含九篇,有数理结构,内容包括一贯,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进,八身,九步。从其武学思想和所用术语来看,无疑是来自心意六合拳的理论体系,从与《九要论》合抄在一起的《心意要诀》和《交手法》这两部分来看,更是与心意六合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内容基本上都是出自《心意六合拳谱》,字句皆相同。那么,《九要论》与《心意六合拳谱》孰早孰晚,谁是谁的发展演变呢?心意拳谱的《六合十大要》已经系统整理了心意拳的内容,其十则为:一曰三节,二曰四梢,三曰五行,四曰身法,五曰步法,六曰手法、足法,七曰上法、进法,八曰顾法、开法、截法、追法,九曰三性调养法,十曰内劲法。《六合十大要》的体系不仅有理论的,也有技术的,每一篇都能够指导修习,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是各自独立的,这与《九要论》有本质的差别。
越绝书译注
全书共15卷,为东汉会稽袁康撰写,同郡吴平校定。 系杂史类史书,记述春秋时吴越两国的史事。原书为25篇,北宋初亡佚5篇,今存19篇。首尾两篇属序跋,实际只有17篇。其中,“外传”11篇,“内传”5篇,“内经”2篇。该书保存许多东汉前吴越史料,可补充《史记》、《国语》等不足。该书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汉魏丛书》本等。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宗祥《越绝书校注》,并附清钱培名、俞樾札记二种,为现今较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