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

作者:王鹗
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

元王鹗撰文,姚枢书丹。鹗,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史官。枢,任大司农。碑高六百二十五厘米,座高九十八厘米。碑文主要记述了纯阳真人吕洞宾所居之地——河中永乐镇乃自然形胜,土膏泉冽,草木畅茂,真乃贵人所生之地。又叙其家世及生平事迹,再叙永乐宫因何由观升为宫的修建始末。此碑记载比较详细,是研究吕洞宾的家世及其生平事迹的珍贵资料,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中统三年(1262)立石。原在芮城县永乐镇永乐宫内。一九五九年随永乐宫一起迁至今永乐宫三清殿前。

王鹗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隔墙有眼

隔墙有眼

中篇小说。作者松本清张。东京昭和电器制造公司三千万元的支票被骗,会计科长关德一郎自杀身亡.公司职员秋崎龙雄、法律顾问濑昭律师、记者田村,各从不同角度对此案进行调查。骗子是一个自称叫崛口的人。田村查出其后台是右翼势力的一个头子——舟坂英明。调查员田丸利市在跟踪红月亮酒吧的酒保山本时被枪杀。濑昭律师在参加田丸利市守灵后被绑架失踪……警方查出凶器是45口径美制手枪,从贩枪人口中知道持此枪者是他的同乡黑健吉,即红月亮酒吧的酒保山本。一场台风过后,日本中部阿尔卑斯山发现一具尸体,法医认为是饿死后从山上推下来的,家属确认死者是律师濑昭……

医易通说

医易通说

医学理论著作。2卷。清唐宗海 (容川)撰。刊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作者以为 《易经》 开物成务,无一语托诸空谈。遂于《易》道见有合于医理者则引申之而为医学探源。上卷演先天八卦,将太极生两仪而有阴阳。从而阐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更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五方即如河洛之数,且将世界五方配之以应黄赤白黑诸人种。下卷演后天八卦以配人身五脏五体,并附仲景六经之说。更演重卦六十四以阐造化参杂、万物错综之理。而所言先天后天,不过造物先后之序。先天于母腹,以脐为呼吸;后天出母腹,以鼻为呼吸。故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天八卦主气,后天八卦主运。且以七八为少女少男之数,以阐《上古天真论》中男女生理之发展。以十二消息卦(辟卦)应十二月十二经阴阳之消长,此皆以《易》言医,阐明其医、《易》汇通之理。书中或有《易》说联系现代科学附会之论。现存宣统元年(1909年)成都文伦书局排印本。

还丹至药篇

还丹至药篇

还丹至药篇,原题“悟玄子贤芝膺图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据篇首作者序文,自称名膺图,字贤芝,号悟玄子。修炼五金八石二十余载而无成,后遇至人授以秘诀,始见神功。本篇中收录其七律诗十首,述修道之辛勤,叹真诀之难得,颂还丹之神功。谓金丹以真铅真汞为本。从其丹诗看,作者当为宋人。《宋史‧艺文志》着录「悟玄子《安神养性方》一卷、《箧中方》一卷」。疑即此人。

湘中怨解

湘中怨解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篇末自叙作于元和十三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九十八卷收有此篇,题作《太学郑生》。鲁迅《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唐人小说》均录入此篇。作者在篇末写道: “盖欲使南昭嗣《烟中之志》为偶倡也。”所谓“南昭嗣《烟中之志》”就是指与他同时的南卓所撰的《烟中怨》。略述湘水龙宫龙妃谪居人间,途中遇太学进士郑生。郑生怜其孤苦,爱其美貌,与之结为夫妇,并为之起名汜人。数年后,郑生游长安,汜人终吐露实情并悄然离去。后来的十余年里,郑生登岳阳楼愁吟,见洞庭湖中画舻浮漾,有众女仙坐采楼,弹弦鼓吹,其中有一人起舞,含颦凄怨,形类泛人。不一会儿,风涛崩怒,不知所往。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长灵和尚语录。宋代僧长灵守卓撰,无示介谌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集录长灵守卓住舒州甘露禅院及庐州资福禅院之拈香祝、上堂语。附录垂语百则一卷,又作室中百问,系回答学人所问而作之偈颂、拈古、赞、真赞等。卷末并附行状一篇。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

梵名Saddharma -smr!ty-upastha^na-su^tra 。凡七十卷。北魏般若流支译。音译萨怛啰麻悉麻啰地乌婆萨怛拏拏麻苏怛啰。又作正法念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起于外道以身口意三业诸问题质问新出家之比丘,世尊乃对此广说‘正法念处法门’,阐明三界六道之因果关系。亦即依十善业道品、生死品、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观天品、身念处品等次第,观六道生死之因果而详说厌离之道。该经思想系以比丘修道为主,虽属小乘范畴,然构思雄奇,笔致奔放,时时显露大乘思想之端倪。尤其对六道轮回之因果关系,有极正确与周密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