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稼轩词编年笺注
初版于1957年,邓广铭著,作者精益求精,经过十数年的酝酿准备,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学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最新的学术成果。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行销数十万册,蜚声海内外。《稼轩词编年笺注》堪称辛弃疾词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邓广铭先生精湛的笺注与编年工作,为我们还原了稼轩词的本来面目,让我们领略到了宋代豪放派的词风之美。该书不仅适合词学研究者,也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医方拾锦
清代田绵淮撰,方书,成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不分卷。分头、面、耳、目、口、齿、鼻、声音、周身、茶酒、杂方、足、救饥、诸伤、诸虫伤、辟虫、污衣十七部,汇收验方二百五十三首。选方偏重头面部疾患,多为简便验方。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 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尚书通考
十卷。元黄镇成(1287-1362)撰。镇成字元镇,江浙省邵武(今属福建)人。元代经学家、文学家。屡试不第,历游南北,后归隐故乡着书,以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及赴任而卒。着述除《尚书通考》之外,尚有《秋声集》。镇成工诗,其诗多忧时感事之作,而尤以描摹山水者着称,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具有风调”。镇成说解《尚书》,博引他书以考据虞、夏、商、周之名物典章,间或附以论断,颇为详赡。其说重在考据,不尚空谈。唯其考据过于烦琐泛滥,乃此书之缺憾。该书最早刻本为元天历刻本,张金吾《藏书志》、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均有着录。现存元至正刻本三部,其中两部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外还有《通志堂经解》本,清抄本等。
佛说盂兰盆经白话文
西晋竺法护译。经载,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目犍连,以道眼见其亡母在饿鬼道中受无食之苦,便欲救其母。但他送去的食物还未到其母口中,就变为火炭,其母不得食。于是求救于佛。佛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佛欢喜日)这一天,准备美味食物于盆中,供养佛和十方众僧。众僧皆为施主祝愿祈,如此,不仅在世父母可福乐长寿,而且“七世父母,六种亲属”都能得生天、人道中,免除往生畜生、饿鬼、地狱之苦。大目犍连依此而行,其母当日即得解救。佛于是启发众弟子,每年七月十五日都应供养佛与众僧,以尽孝心。佛教徒据这一故事兴起了佛教节日盂兰盆会。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
凡四卷。宋代法贤(?~1001)译。略称频那夜迦天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频那夜迦天(欢喜天)得成就一切众生之利益,及此天相应于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四种法之咒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