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矩山存稿
宋代诗文别集。5卷。徐经孙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文章“往往直抒胸臆。不复以研炼为长,然其理明辞达,亦殊有汪洋浩瀚之致。至于奏疏诸篇,或指陈时弊,或弹劾权奸,皆敷陈剀切,辞旨凛然”。如《劾董宋臣疏》,对宋理宗时宦官干政深恶痛绝,表现了不畏权贵的精神。诗歌亦有清新隽永的佳作,如《觉溪八景》描绘山水美景,很有气魄:“雷奔石壁间,瀑泻洞门侧。蜿蜒乘洪涛,变化莫可测。”(《龙门春浪》)另有组诗《出朝赋归来好》,抒发急流勇退的隐逸情志,颇有民歌风味:“归来好,篱下菊花应未老。晚香犹可荐清樽,渊明醉后和衣倒。归来好,一入山林迹如扫,杜门谢客免愆尤,几净窗明读庄老。”实为国势日下的时代气氛的曲折反映。有《四库全书》本。
四时幽赏录
《四时幽赏录》是明代高濂所作的一部闲书,主要是以清新的笔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将杭州周围最可赏心的事物,诸如孤山探梅、堤桥夜宿、六和听潮、雪夜煨芋,一一道来,篇幅短小,叙说生动。高濂自序说:“即武林一隅,幽境幽趣,供人玩赏者,亦复何限?特好之者未必真,人自负幽赏,非真境负人也。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趣,超尘脱俗,别具天眼,览景会心,便得真趣。” 可以这样说,《四时幽赏录》是明代小品文的一部典范之作,其在文学上的价值还有待后人重新认识。这次出版配以日本江户幕府时期画家野间三竹的彩图,左图右文,对照而读,极大提高了本书的品位,世之大雅君子有此一册,置于座右,偶一披阅,定会有湖上之风扑面而来,晚明风会,令人陶然。
遯斋闲览
笔记著作。宋陈正敏撰。陈正敏,号遁翁,延平(今属福建)人。另著有《剑溪野语》。《遁斋闲览》十四卷,成书于宋徽宗崇宁、大观间(1102—1110)。原书久佚。《说郛》(涵芬楼本)有节编本,署范正敏撰,仅四十四则。另有佚文散见于《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草堂诗话》、《竹庄诗话》、《诗人玉屑》、《诗林广记》、《能改斋漫录》等。该书多记平昔见闻,分名贤、野逸、诗谈、证误、杂评、人事、喈噱、泛志、风土、动植十门,其中“诗谈”等门记述诗事、论诗评诗及考释诗句等均属诗话内容。其论诗大抵主“意”、主“趣”,如称:“凡诗之咏物,虽平淡、巧丽不同,要能以随意造语为主。”又评诗多标举“趣向”、“景趣”、“得趣”等。于诗人则极称王安石,多引其诗及评诗之语,至于其诋排李白之论亦附和之。于此大致可见该书诗学倾向。
螽斯秘诀
明胡文焕撰,古代性典房术书籍。
佛性问答
本文献为佚名经论,因经中有「信行窃闻」一句,并从经论所述内容来看,多次引经证《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事迹,由此判断,当为三阶教经典。唯存一卷,且首尾均残缺,但从文意看,内容基本完具。今名为整理时所拟。 本文献首尾均残,无法得见全貌。原文有断句。现存通篇大致可分为三大部份:一是解释佛性观,并具体说明十种观行。二是以大量篇幅解释真如佛性,以说明法性无生、无为染净、从缘来去。文章认为体行两性均为真如佛性体现,因而常不轻菩萨恭敬一切众生。三是引佛成证,再次强调众生佛性是三世诸佛道场,无相法身隐在众生之内。佛是众生,众生是佛。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
元魏北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与《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华梵双具,止有四十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