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法参同

作者:徐上达
印法参同

印学论著,四十二卷,明徐上达著。其自序曰:‘今人好人习,异轨分途,无人乎引法以缩之,终未于正,无人授法以进之,终于未精。上达不才,朽废多暇,曾窥一斑,偶有一得,敢为爝聚丝累,条次成帙,为之开道于后。言传不语,印证了然,缪谓备诸好善为法矣,参酌有年,终付剞氏,自榜曰《印法参同》。’此书有凡例二十一则。第一至四卷介绍官私玺印制度、形式;五至十五卷叙述古来篆体及印学知识;十六卷介绍印章钮式;十七卷以后载古来印章,间杂徐上达、徐凤来父子摹印。该书分类撮要,阐述明白。尤其对技法的论述,授之以法,晓之以理,甚为精当,它是印学史上第一部体系比较完整的印学巨著,有着重要的价值。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有十六册本及二十册本。本篇选录该书前后自序;第五卷《喻言类》;第七卷《参互类》;第八卷《摹古类》;第九卷《撮要类》;第十卷《章法类》;第十一卷《字法类》;第十二卷《笔法类》;第十三卷《刀法类》和第十四卷《总论类》。

章节列表

升序↑

徐上达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蕉窗雨话

蕉窗雨话

近代文言笔记选集。6卷。陆士谔编。上海时务图书馆1914年5月铅印本,平装3册。卷首有1913年冬刘铁冷《序》、沈锡章(东讷)《序》及庞树柏题词。陆士谔为清末民初多产的通俗小说作家。而本书则为其选录当时名家如林纾、吴双热、李定夷、程善之等人的笔记小说而成。总计选录200余篇,分为20类,即奇孝、奇情、奇侠、奇智、奇才、奇勇、奇言、奇行、奇艺、奇术、奇骗、奇案、奇病、奇穷、奇鬼、奇鬽、奇物、奇凶、奇祸、奇福。每类各冠以“奇”字,足见专选记述奇人、奇事、奇物之作。实则所写并非完全奇异,如此分类也有吸引读者的因素在内。如《碧玉小传》叙南京秦淮名妓刘碧玉不甘久沦风尘,一心从良。遇一许郎,碧玉愿为小星,许郎也已应允,但久之,二人关系渐疏。碧玉愤极,当众责骂许郎心猿意马,薄情寡信,然后投河自尽。许郎号呼痛哭,追悔莫及。作品表现刘碧玉爱情专一,性情贞烈,实无奇异之处。但内中确有狐鬼之类的传奇志怪小说,从而使该书在内容和体式上呈现出庞杂之局。

大刀记

大刀记

当代长篇小说。郭澄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出版。共3卷。小说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背景,在广阔的画面上再现了八路军某部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英勇顽强地和日伪军斗争,从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阶段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小说主人公梁永生,父亲被地主白眼狼逼死,他闯衙喊冤,又遭横祸,最后带着深仇大恨闯关东。一路上,他受到苦大仇深的雒大娘、魏大爷等人的保护,从门大爷处得以授刀传艺;与从人贩子手中被救的杨翠花结成夫妇。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和教育下,他组织了“大刀队”,星火燎原,虎口拔牙,荒野斗智,夜战水泊洼,围困柴胡店,刀铣河山,血染黄家镇,带领着姓“穷”的弟兄们越杀越勇,敌人闻风丧胆。梁永生与战友们走过了一条从认命到拼命,最后投身于革命的曲折道路。他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小说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较有生活气息。

西渡集

西渡集

诗别集。二卷,补遗一卷。宋洪炎撰。洪炎当有诗集数种,其早年就有《倦壳轩集》,然传世者仅此《西渡集》一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作一卷,明焦竑《经籍志》著录此书亦作一卷。直至清仍有宋刻或旧抄本行世。《四库全书》收此集时未用宋刻及旧抄本,而采用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鲍本分为上、下两卷,卷末补遗五首诗,另外还附有清人从《宋元诗会》、《辟疆园宋文选》中所辑录的洪朋诗九首、洪刍诗二十四首、记二篇,因朋、刍二人集皆已录入《四库全书》,此为复赘,故删之不录。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朱氏惜分斋刊《西渡诗集》一卷、《补遗》一卷。傅增湘据朱之钧藏清圣祖康熙(1662—1722)年间宋荦家抄本对校,发现朱刻本尚少炎初至临安诗五首。此外,尚有清文宗咸丰(1851—1861)年间金山钱氏所刊《小万卷楼丛书》本与光绪(1875—1808)年间洪汝奎刊《晦木斋丛书》本。

二京赋

二京赋

辞赋名篇。东汉张衡作。《文选》见载。二京,指汉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云:“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仍成。”一说:“昔班固覩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艺文类聚》载《西京赋·序》)。上篇《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先状西京地理形势之优越、高祖之定都,随即从各方极力铺陈西京的豪华奢靡:宫廷建筑的宏伟、城廓宅第的宽整、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辩士的豪为、郊畿的殷富,及上林禁苑的游猎水嬉、百戏淫乐等。下篇《东京赋》则借安处先生之言,追溯历史,从周姬之末“政用多僻”,到西秦“思专其誃”的破灭,再历数两汉各代帝王,赞美了汉高祖、文帝、武帝、光武帝等的文治武功,又极状洛阳形胜,汉室仪轨等。《西京》意在讽谏,暴露了王室的腐败,反映了某些社会现实;《东京》旨在陈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文章描摹宏富,变化多端,辅陈夸张,跌宕有致,议论真切。晋夏侯湛《张平子碑》称其“《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张衡《二京》,迅拔以宏富。”文章旨在超出《两都》,极力追求完备,铺叙夸饰之不足,则继以风发议论,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既是汉代最后一篇京苑大赋,也是前人赋宫殿游猎山川京城的集大成之作。

挞虏纪事

挞虏纪事

国家九边皆邻虏在宣大山西则有俺荅诸部在陜西三边则有吉能诸部在蓟辽则有土蛮诸部西驰东骛扰我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编号一一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