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作者:许慎
简称《说文》。文字学著作。汉许慎撰。15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部次分明、推本求源的文字学巨著,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文14篇,叙目1篇,后人以其篇帙繁重,每篇厘为上下,成30卷,今通行大徐本即如此。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解说133441字。字头和重文用古籀篆,解说用隶书。设540部首,始一终亥,据字形的相近排次;每部所收字,据字义的关联引申排次。每部终了,合计文数、重文数;每篇完了,总计全篇部首、文、重文、解说数,加以标明。解说,先释义,次释形,后释音;于形音义不明瞭者,则标以“阙”字待考。此书首创部首统字法,至今编纂字典还在承用;保留了1万多古字,可资研究汉字历史以及考求甲骨金文;首次为六书发凡起例,开形音义互求先河;保留大量古音、古训,古制材料,于训诂学、音韵学、考古学必不可少。不足之处:说解形义均有失误,有时带有封建色彩,编排体制和部首设立不够严密。《说文》书成后,即为著名学者郑玄、应劭等称引,历代研习不断,至清达到全盛,专家数十人,专书数百种,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被称为“《说文》四大家”。近人丁福保辑录研究著作二百余种,成《说文解字诂林》,有此一编,诸家之说皆得披览。近世研究《说文》,多以甲骨金文互证,取得新的
许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侯爵夫人
《侯爵夫人》是法国作家乔治·桑创作的中篇小说。《侯爵夫人》是乔治·桑早期的作品,刻画了一个不愿同现实社会同流合污而追求纯洁爱情的贵族女性。现实生活中缺乏爱情,她在悲剧中找到了,于是一起真正的爱情悲剧发生了—她爱上一个悲剧演员,然而,事实上她爱上的是他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他本人。该篇是乔治·桑的短篇代表作。小说由女主人公自述身世:她16岁时嫁给年已50的R侯爵,成了侯爵夫人,但半年后.丈夫就去世,她成了年轻的寡妇。为了出入上流社会,她不久便做了拉里厄子爵的情妇。尽管她对这位子爵毫无感情可言,但为了在社交界有“身份”,她无奈地一直和这位子爵保持着情人关系,直到子爵去世。而此时,她已经80岁了。这就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妇人的一生,平淡无奇,而且颇具代表性——当时许许多多的贵妇人大致都是如此。然而,侯爵夫人却透露了她一生中最大的一个秘密,这才是小说的重点。
梅岭之春
现代短篇小说集。张资平著。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初版,列入“创造社丛书”。收《梅岭之春》、《Curacoa》、《末日的受审判者》、《圣诞节前夜》、《密约》、《双曲线与渐近线》和《爱之焦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作品主要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婚姻、家庭和理想之间的冲突。《梅岭之春》是张资平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24年8月,描写村姑娘保瑛从小就做童养媳,15岁进教会女中,一边读书,一边为亲戚吉叔父看小孩。不久,保瑛受吉叔父引诱而怀孕,只得回去与那目不识丁的做牧童的小丈夫作伴。她心里却痛恨这“社会习惯的束缚和礼教的制限”。吉叔父也因此迁往别处任教。《双曲线与渐近线》写于1922年11月。郑均松是某县女师的教员,与女学生梅茵相恋,而梅早已订婚。梅离校后5年已有子女,偶遇郑,仍情不能已。别后又来信,缠绵动人。郑为此毅然结婚,梅的旧物都被妻儿毁去。多年后梅忽来信,说已皈依上帝,前罪尽蒙赦免。郑一笑了之。
中说译注
亦称《文中子》,十卷。隋王通 (584—618)撰。王通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任蜀郡司户书佐,曾上隋文帝《太平策》十二篇,为朝所疑忌,弃官归家,以讲学著书为业。仿《论语》作《中说》,由其子福郊、福时记述。门人私谥“文中子”,因以名书。《唐书·艺文志》录(文中子)《中说》五卷,《文献通考》及《玉海》则作十卷,与今本合。共十篇。末附《序文》一篇及杜淹所撰《文中子世家》一篇。通子福时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一篇。卷末有阮逸《序》。又有福时贞观二十三年《序》。全书崇尚儒家思想,以为“千变万化,吾常守中”,又以仁义为教化之本。提倡“时异事变”,“通变之谓道”、“通其变天下无弊法”。从认识论上,主张“居近识远,处今知古”。反对 “执古御今”,强调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但也有“行之者不知安之者”保守的一面。又主张“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明,去就相安”,说明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曾提出儒、释、道“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的主张。宋阮逸作注。有 《四部备要》本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一卷,佚名,编号一六三二。《金刚经》记载感应故事40条。
般若心经小谈
般若心经小谈,一卷,明观衡述,出颛愚和尚语录卷十四。
众许摩诃帝经
梵名Maha^sammata -ra^ja 。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梵Sammata )之意译,摩诃帝(梵maha^ra^ja ),大王之意。此经与唐代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至卷九同本。佛在迦毗罗国,释众欲闻过去种族之事,佛敕目连说之。次叙摩耶及摩贺摩耶生缘,次叙降神因缘,阿私陀占相因缘,童子时学书学射等缘,耶输陀罗等三夫人缘,出家因缘,成道因缘,初受商主布萨婆梨迦食石钵因缘,度五比丘因缘,度耶舍因缘,度彼四友因缘,度五十人因缘,度六十贤众作优婆塞因缘,度难那及长女作近事因缘,度三迦叶波因缘,受民弥娑啰王请因缘,给孤长者请佛因缘,舍利弗议论降伏外道因缘,立祇园名因缘,化迦罗城因缘,乌波梨出家为上座,众释礼足,并说其往昔因缘。本经之特色,为汉译佛传中唯一属于西藏系者,然地名、人名之固有名词皆梵语之音译;另外本经系由释迦佛俗家之家系说起,不举过去七佛乃至千佛之法系,不举释迦佛之本生谭等,亦为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