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雪丛说

作者:俞成
萤雪丛说

二卷。南宋俞成(生卒年不详)撰。俞成字元德,东阳 (今浙江金华)人。是书卷首有庆元庚申 (1200)俞成自序,称年四十后即不应科举,“优游黄卷,考究讨论,付之书记,囊萤映雪,无所不为,尘积日久,遂成一编,目曰 《萤雪丛说》,”以 “囊萤映雪”,“照耀方册”,“以见其学之笃而志之锐也。”其书多言揣摩科举之学,而谆谆于假对之法。一事一记,共分致字说、谷字说、忍字说、声律对偶假借用字、诗题用全句对、记史法、解书诀、歌颂、祝寿、祭文、四凶辨、赋假人名体状题意、赋善使事、韵学、诗随景物下语、诗人警句、史臣不载人臣实事、功臣特进朝清、试画工形容诗题、陈同甫议论作文之法、文章话法、注题目出处、文字节要、以论语法言章句戏有官君子、梦见主盟道学、不责酒过、忠恕违道不远、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解书、评论词赋破题、用复变夷、天堂地狱、善恶有报等六十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论皆迂鄙,所记契丹祭文之事,盖本孙奕《示儿编》,不能纠驳其非,仍述为美谈,尤齐东之语。其解宥过无大、刑故无小二句,谓过当宥而大者不在所宥,故曰无大,故当刑而小者不在所刑,故曰无小。又训皋陶陈谟为射策之义。皆穿凿附会,无可取也。”其实,书中所记,多作者追求科举经验之谈,间及遗闻琐事,未能全废,亦可参考。今有 《百川学

俞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收录的是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论文1 2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母亲原型心理面面观、儿童原型心理学、个性发展过程研究、个性发展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等问题。是荣格思想的精华部分,无论是对入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巴黎的异乡人

巴黎的异乡人

Stranger in Paris又名《圣诞假日》 Christmas Holiday,1939出版。描绘一位英国青年只身来到巴黎,在短短四天内惊人的体验和转变。它包含了不凡的爱情、社会伦理、人性的透视、犯罪心理学、政治的动荡与生命苦难的探讨。是毛姆创作于二战前夕的一部作品,小说讲述了来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查理在巴黎度过圣诞假日期间的一段不平凡经历。毛姆通过刻画主人公巴黎之行后自我认知的转变,真实地展现了二战前夕英国社会浮华外表之下,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社会现状,同时反映了在幻象与现实的较量中,英国中产阶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困境。

金台医话

金台医话

清代俞廷举撰,医话,不分卷,成书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内容包括脉法、治法、各科医书。立论有据,每多新见。现存清乾隆四十九年叶楚樵抄本、嘉庆二年(1797)刻本等。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其对奇经理论之阐发,为临床从奇经论治提供了依据,尤以冲、任、督、带等脉主证与妇科临床密切相关。奇经之学术经验,对气功之研究和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者较全面地考述奇经八脉,是对经络学说之一大发展。现有多种《本草纲目》清刻本附刻此书,最早者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吴氏太和堂本。建国后有排印本(与《濒湖脉学》合刊)。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

刘半农侦探小说集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但在其文学生涯早期,曾以“半侬”等为笔名,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白话和文言侦探小说,并参与翻译不少国外侦探作品。《刘半农侦探小说集》收录了刘半农创作的“捕快老王”系列文言短篇侦探小说《匕首》《淡娥》、根据其早年在新剧社经历加工改编的白话侦探小说《假发》,以及“福尔摩斯探案”仿作《福尔摩斯大失败》(共五案),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侦探小说的特色。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

西潮

西潮

《西潮》是蒋梦麟的自传性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1842年至1941年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其中既有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也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 英文版出版后,受到广泛重视,被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定为重要参考书。之后,蒋梦麟将此书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时,台湾青年几乎人手一册,被奉为“人生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