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要略
作者:吕坤猜你喜欢的书
虎牙
侦探韦罗、建筑师弗维尔和儿子相继中毒身亡,现场都留有虎牙啃过的食物,这与一桩巨额遗产继承案有关。由于亚森·罗平也是这份遗产的受益者,警察对他产生了怀疑,为了洗清自己,罗平狠追线索,却发现案情越来越扑朔迷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山谷集
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文集。凡97卷,分《内集》30卷、《外集》14卷、《别集》20卷、词1卷、简尺2卷、年谱30卷。《内集》多编年诗作,其甥洪炎编;《外集》首赋、次诗、诗编年,其友人李彤编;《别集》为诗,不编年,其孙黄㽦编。其中《内集》又称《豫章黄先生文集》,按赋、词、古诗、律诗、六言诗、铭、赞颂、序、记、书、表、文等类编列。有明嘉靖刻本。因本集向以诗词传世,注家众多,故通行本以《山谷词》、《山谷全集》及《豫章黄先生文集》等注本最为常见,与原集编次体例及所收内容取舍不同。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治平进士,官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元祜时进京奉修《神宗实录》,与苏轼结识,后齐名,世称“苏黄”,为“苏门四学士”之首,并江西诗派领袖。一生数遭贬徙,仕途不得意,官至著作佐郎,后沉浮以终。诗风效法杜甫、白居易,公开向晚唐及西昆体的柔弱华靡挑战,刻意求新求奇,颇多佳制名篇,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寄黄几道》、《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等清新可喜,世人多所传诵,但也因其多用冷僻典故,片面追求技巧,生硬晦涩之作不少。现存诗约1500余首,词约180余首,总的看来都有功夫,当时即效法者纷起,一度统治了宋代诗坛,甚至波及元代之后。清方东树评其诗为“英笔奇气,杰句高境,自成一家”(《昭昧詹言》卷10),并非过誉;至若其词豪放与艳情之作兼有,向与秦观并称,也可见其地位和影响。
唐文粹
一百卷。宋姚铉编。陈善《扪虱新话》以为徐铉者,实误。姚铉字宝臣,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人。自署郡望,故曰吴兴。太平兴国八年 (983) 进士。官至两浙转运使。事迹具 《宋史》本传。是编文赋惟取古体,而四六之文不录。诗歌亦惟取古体,而五、七言近体不录。考阮阅 《诗话总龟》,载姚铉于淳化中侍宴,赋赏花钓鱼七言律诗,赐金百两,时以比夺袍赐花故事。又江少虞《事实类苑》,载姚铉诗有“疏钟天竺晓,一雁海门秋”句,亦颇清远。则姚铉非不究心于声律。盖诗文俪偶,皆莫盛于唐。盛极而衰,流为俗体,亦莫杂于唐。姚铉欲力挽其末流,故其体例如是。于欧、梅未出以前,毅然矫五代之弊,与穆修、柳开相应者,实自姚铉始。其中如杜审言“卧病人事绝”一首,较集本少后四句。则铉亦有所删削。又如岑文本请勤政改过疏之类,皆《文苑英华》所不载。其搜罗亦云广博。王得臣《尘史》乃讥其未见张登集,殊失之苛。惟文中芟韩愈《平淮西碑》,而仍录段文昌作,未免有心立异。诗中如陆龟蒙《江湖散人歌》、皎然《古意诗》之类,一概收入,亦未免过求朴野,稍失别裁。然论唐文者终以是书为总汇,不以一二小疵掩其全美。通行本以顾广圻校刻大字本及影印明嘉靖间刻本为善。有 《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
写山水诀
元黄公望撰。一卷。凡二十二则。论述山水树石的笔墨、设色、布局、结构、意趣等,继承南宗画理论。提出“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在布局透视上,提出“三远”说。“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以“阔远”取代北宋郭熙“三远”中的“深远”,体现元人对山水画意境的新追求。同时主张山水创作要去“邪、甜、俗、赖”,即反对用笔不正、无内在美、意境平凡、格调不高和泥古不化的作品,崇尚理、韵和自然生趣,因此重写生而反临摹,“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怪异,便当摹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其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有《辍耕录》本、《图绘宝鉴》本、《书画传习录》本。并收录《画论丛刊》、《历代画论名著汇编》。
卮林
十卷。补遗 一卷。明周婴撰。周婴,此书共十卷,又补遗一卷,广征博引,纠正群书及其注疏的讹误,共四十家。每条以两字标目,系以作书人的姓氏。如“格鲍”是纠正鲍彪的《国策注》,“驳鱼”是驳鱼豢的《魏略》。其体例类似孔丛子的《洁墨》以及王充的《刺孟》。书名《卮林》,取《庄子》“卮言日出”之意。其所刊正,有据者居多,是为有本之学,并非草率著书。此引一、二条以为证,如:“原谢”知星条云:“《五杂俎·天部》引习凿齿谓星人曰: ‘君尝闻千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凡占星者皆于中天野外窥之,故云不覆。原曰: 知星宿,衣不覆,古之遗谚也。晋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引之。谓术弥精而穷益甚也。是以桓宣武以绢一疋为戏。在杭不悟晋书有字为衣字之讹,遂至燕说矣。”又“奔牛”条云:“《五杂俎》云: ‘丹阳有奔牛坝,相传梁武帝时,有人于石城掘得一僧,瞑目坐土中,奏于帝,帝问志公。公曰:此入定耳,令人于旁击磬,则出定矣。帝命试之,果开目。问之,不答。志公乃说其前事,僧一视志即起,南向奔去。帝遣人逐之,至此地,化为牛,因名。近时樵阳子亦类此。’ 原曰: 按《南齐书》,全景文与沈休之出都,到奔牛埭,有人相之,曰:君等皆方伯也。景文、孝建初以功封汉水侯。《宋书》曰:孔觊反,会稽太守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至奔牛,筑垒自固。又元凶弑立,世祖入讨,遣顾彬之、刘季之合势,与劭将华钦庾导相于曲阿之奔牛塘,路甚狭,军人多赍篮屐,于菰葑中夹射之,钦等大败。据此,则奔牛之名,宋、齐前已有,云梁僧化,谬也。”如此旁征博引加以考证,令人信服。王士祯《池北偶谈》认为其“辨石尤风”一条及“解古乐府赐字义”一条、“君苗无姓”一条,高似孙误引金楼子一条尚可称信,但其诠钟一条,则不足辨。此书有《湖海楼丛书》本、明刊本、明崇祯间刻本、王宗炎手校旧钞本、《四库全书》本以及《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中国丛书综录·子部·杂学类》有著录。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着录「玄女式经要法一卷」;萧吉《五行大义》引「玄女拭经」,疑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此书内容词语,与《黄帝龙首经》相似,亦为汉魏六朝古占卜书。经文言占卜日辰吉凶之法,共十四条。所占之事多与选择婚嫁日辰有关。如第一条占与人期会之吉日良辰,第二条占索求聘物,以下各条皆占娶妇嫁女之日辰吉凶。从内容文字看,此经似有缺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