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古音义
作者:陈第
楚辞研究专著。明代陈第著。3卷。卷一收录屈原、宋玉辞赋38篇中入韵之字与今音异者,凡234字,考究其古本音。其体例是,先注古音,而后排列屈、宋辞赋正文作为本证,再广征先秦两汉古书作为旁证。其中与陈氏别著《毛诗古音考》,则题其本音,直注见《毛诗古音考》,盖以证屈、宋之音与三百篇之音合。卷二录屈原赋24篇:《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剔除《天问》一篇不录。每篇之首系以“总题”,而后划分章节。其分章以韵为断,阐说文意则以删润旧注为基础,间出己意,均分别见于诸句之下。卷三录宋玉辞赋14篇,除见于《楚辞》之《九辩》、《招魂》外,又有《高唐》、《神女》、《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其阐说文意之体例一如卷二,惟《九辩》之“总题”有二篇。此书考证先秦古音,明其古字音读,破唐宋人以后叶音之谬,开清人研讨古音学之源,其功至巨。阐述章旨亦颇多新颖之解,如谓屈原“内类”、“修能”是自招祸之道,又谓屈原禀性如此,非不自知。此对理解屈原悲剧意义极有启发。此书多次出版,版本较好者为清嘉庆十年乙丑虞山张氏《学津讨源》本。
猜你喜欢的书
梦的解析
又译为 《释梦》。精神分析学说初创时期的代表作。西·弗洛伊德著。1900年第1版 (德文)。在弗洛伊德生前共再版过8次。有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法文、瑞典文、匈牙利文、捷克文等多种外文译本。中译本台湾省学者赖其万和符传孝译。西·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创始人。提出人格结构理论、潜意识理论等。主要著作还有 《精神分析引论》、《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本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了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科学研究。第2章介绍了梦的解析方法。第3章提出了梦是愿望的达成。第4—7章分别阐述了梦的改装; 梦的材料与来源; 梦的运作; 梦程序的心理。本书系统介绍了梦的理论。涉及到梦的材料、来源、本质、功能、表现方法、象征性、程序、解析方法,以及围绕作者的性本能的核心观点而提出来的改装、凝缩作用、转移作用、校正、退化现象等许多问题。弗洛伊德为阐明自己的精神分析观点,使用许多自创的术语和概念。本书结构欠严密、层次欠分明,论述未能严格遵循逻辑顺序,各章节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论点重复交错。书中泛性论观的表述及行文艰涩,在初版后相当长时间里未能引起学术界充分重视,以后又有很大争议。但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有深远影响。
馤塘医话
医话。1卷。补编2卷。清·张鲁峰撰于1851年。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医理论、临床病症、辨证论治、方剂应用等多个方面。例如,在中医理论方面,对脏腑经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手足十二经脉配合阴阳表里,五脏六腑相互关联,如肾与膀胱、脾与胃等互为表里,且各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临床病症方面,记载了多种病症的治疗经验,如对于肝气病,作者认为其症状变幻百出,涉及胸腹胀满、左胁牵痛、易惊易怒等多种表现,并提出了从脾肺心肾四经论治的方法,还介绍了逍遥散等方剂在治疗肝病中的应用。此外,书中的补编部分还对温热病的舌象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舌黄、舌绛、烟煤舌等多种舌象的辨证意义,以及崩漏、妇女湿温病等妇科病症的证治方法。《馤塘医话》体现了张鲁峰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立论平正,推勘颇精,对后世医家在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人生观
罗家伦著,1942年在重庆出版,到1944年,在重庆、上海等由商务印书馆承印,和在天津、青岛翻版共27版,影响极大。1960年9月在台北出版,1989年11月又由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2万字。全书共分十六讲,作者并未照传统写法分门别类论列人生各部分,而是把中国民族思想和生命中缺少或贫乏的部分,特别提出来探讨、发挥而自成一体。作者认为,建立新人生观,就是建立新的人生哲学,它是对于人生意义的观察、生命价值的探讨。随着人们宗教信仰的动摇,重估生命价值,以建立新的人生哲学便是非常必要了。新人生哲学与旧人生哲学不同,它不是专讲“应该”,而是要讲“不行”;不是专恃权威或传统,而是要以理智来审察现代的要求和生存的条件;它不讲“明心见性”,更不涉善恶之论,而是主张整个人生及其性格与风度的养成,从知识中探讨生命的奥秘,并从经验与习惯中培养理想的生活;它不把行为的标准建立在冥思幻想上,同时也不把它建立在冲动欲望上,而要从民族和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里,寻出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以决定个人所应养成的性格与风度。依据上述态度,应建立三种新的人生观:即动的人生观、创造的人生观和大我的人生观。
傅子[标点本]
汉魏时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傅玄著。《晋书》记载,《傅子》有内外中篇、四部六录140篇,数十万言。至宋已亡佚117篇,仅有23篇。清人严可均从有关典籍中辑录部分傅玄文, 并将 《傅子》扩为2卷; 后严民又从诸典籍中辑录傅文数百条, 编成 《傅子补遗》2卷, 与前2卷并行於世。《傅子》历来受到学者和政界的重视。与傅玄同时代、声望很高的司空王沈读了 《傅子》内篇说: “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齐,经论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盾,齐孙、孟之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乃今不及’。信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傅子》一书予以较高评价:“……独玄此书,所论皆关切治道,阐启儒风。精意名言,往往而在。以观《论衡》、《昌言》,皆当逊之。”唐魏征等撰集的《群书治要》,选录于《傅子》的达24篇。《傅子》的哲学思想,继承了汉晋王充、王符等人的“元气”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政治上, 则主张 “仁政”、“廉吏”和运用好 “赏”、“罚”二柄。
圆觉经类解
圆觉经类解,八卷,前附十二章颂,宋行霆解,沉应辰跋。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后汉安息国优婆塞安玄共严佛调译,说欲断生死趣,度世道者,当念却十二因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