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种形定方式
自然与人生的形形色色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为了想明白其所以然,常常要找出这个事件与那个事件之间有何关联。我们要能控制自然,改善人的生活,必须求出自然与人生的秩序。这种工作,就是科学家的基本工作。科学家为了寻求自然和人生的秩序,就得作观察和实验。科学家在作观察和实验的同时,必须设立若干条款来安排由观察和实验得来的基本资料。这类条款,真是充塞于科学书中。不过,在这些条款之中,有被其他若干条款所共同假定的条款。这类条款,特别为方法论家感到兴趣。这类条款,我们把它叫做经验科学建构的基本条款。有了这些基本条款,经验科学不必即能构成;但是,如杲没有的话,经验科学必不能构成。我们在以下所要讨论的就是这类基本条款。
一、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这样的条件就是必要条件。这就是说,如果有X,不必即有Y;但是,如果没有X,那么一定没有Y。在这种情形之下,X是Y的必要条件。拿现在的社会情形来说,如果经济欠佳,那么许多事办不了。可是,如果经济充裕,但别的条件未具备时,同时可能办不了事。所以,经济充裕,只是办事的一必要条件。当然,在一个经济不充裕的社会里,人们很容易以为经济第一,以为有了经济便有了一切。这种想法只能代表经济困乏时的一种情绪的反应。等到他的经济真正充裕时,他可能就不作此想了。
二、充足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有之必然,无之不必不然”,这种条件就叫做充足条件,如果有X,那么有Y;但是,如果无X,那么不必无Y。这也就是说,如果有X,那么有Y;如果无X,那么或者有Y或者无Y。这是充足条件推论的可能情形。如果天下雪,那么地上成白锒世界。如果天不下雪,是否地上不成白银世界呢?不见得。现在电影的布景技术很不难当不下雪时使地上成白银世界。这就是“如果天不下雪,地上还是可能成为白银世界。”所以,我们由“如果天下雪,那么地上成为白银世界”不可推论“如果天不下雪,那么地上不成白银世界”。同样,从“如果某一朵花是黄的,那么它是有颜色的”,推论不出“如果某一朵花是有颜色的,那么它是黄的”。也许它是紫的、也许它是红的、也许……许多不同的充足条件可以作同一必要条件的前件。所以,我们从作为前件的某一充足条件可以推论出某一必要条件。但是,我们却无法从某一必要条件推论出某一充足条件。“如果某人是一回教徒,那么他不吃猪肉”。我们不能由此推论“如果某人不吃猪肉,所以他是回教徒”。因为,他可能因个人好恶的理由而不吃猪肉。其他的事例,我们可以试着由此类推。
三、充足而又必要的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iy condition)。“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这种条件就是充足而又必要的条件。详细一点说,如果有X则有Y;如果无X则无Y;那么X为Y的充足而又必要的条件。如果H2O化合则成水;如果H2O不化合则不成水,那么H2O化合为成水之充足而必要的条件。如果某一图形为等角三角形,则它是等边三角形;如果某一图形不是等角三角形,则它不是等边三角形。在这种情形之下,等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之充足而又必要的条件。
除此以外,在物理世界或无机世界,对于条件的权量不易——当然并非完全没有——搀进情绪成分。在人理世界或社会界,对于条件的权量很易搀进情绪成分。不仅如此,有一路的人甚至故意搀进情绪成分,并且进一步地为这种故意的行为找些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他们搀进情绪的动作似乎更有劲,更理直气壮。例如,前面所说的经济因素,对于人的美好生活而言,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这也就是说,如果经济贫困,那么人的确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但是,有了丰富的经济而别的条件未满足时,人还是不能得到美好的生活。然而,近几十年来,有一批人却拼命宣传经济因素是美好生活之充足而又必要的条件。由于这一错误的想法之造成,人间的悲剧便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