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丛语

作者:焦竑
玉堂丛语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语》。《玉堂丛语》实则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顾起元序称:“《玉堂丛语》若干卷,太史澹园先生以其腹笥所储词林往哲之行实,仿临川《世说》而记之者也。此书系仿《世说新语》体例,专记明初以来翰林诸臣遗言往行,分“行谊”、 “文学”、 “惑溺”、 “仇隙”等五十四类,体例简净。谢国桢谓此书实较何良俊《何氏语林》、梁维枢《玉剑尊闻》等书为善。

猜你喜欢的书

狄康卡卡乡夜话

狄康卡卡乡夜话

俄国中篇小说。尼·果戈理著。1830年在彼得堡出版了小说的第1部,次年出版了第2部。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满涛译。 全书共18.6万字,由8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独立成篇,由故事讲述者养蜂人鲁得·潘柯将它们串成一体。8个故事依次为《索罗庆采市集》、《圣约翰节前夜》、《五月的夜》、《失落的国书》、《圣诞节前夜》、《可怕的复仇》、《伊凡·费多罗维奇·希邦卡和他的姨妈》和《魔地》。 每集前各有一篇以养蜂老人鲁狄·潘卡的名义写的前言。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乌克兰民间故事。以高亢的浪漫主义激情、幽默的笔调和鲜明的色彩,描绘了乌克兰人民美丽的心灵、纯洁健康的道德感情,以及热情奔放、欢快豪爽的民族性格。小说的中心人物是普通的男女青年,他们从外貌到心灵都异常美丽,性格开朗, 感情真挚。《五月之夜》里的小伙子们珍惜自己的自由权利;《索罗庆采市集》中的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纯浩无邪;《圣诞节前夜》中的铁匠瓦古拉用智慧和勇敢降服了魔鬼而获得爱情的幸福;《可怕的复仇》中的丹尼尔同民族的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二集中的《伊凡·费多罗维奇·施邦卡和他的姨妈》一篇与众不同,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写实的笔法讽刺描写了地主阶级枯燥无聊的生活和庸俗贫乏的精神世界。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域外地理著作。宋徐兢撰。四十卷,附录《宋故尚书刑部员外郎徐公行状》。有清《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等,商务印书馆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据《知不足斋丛书》本出版了《丛书集成》本,是目前较常见的版本。兢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徽宗朝赐同进士出身,官累迁至大宗正丞、尚书刑部员外郎。宣和六年(1124),以“奉使高丽国信所提辖人船礼物官”的身份出使朝鲜。归国后,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物图其形,事为之说,现图失经存”。本书共分40卷,28门,约7.8万字,分建国、世次、城邑、门阙、海道等二十八门,凡三百余条。详载高丽山川地理、风土习俗、典章制度、接待使者仪文、海上往来道路等。

装潢志

装潢志

中国书画装裱技艺论著,一卷。明万历间周嘉胄著。提出“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的观点,认为“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必须有高明的医生,保存古代书画,不可不究装潢。作为一种工艺,需要主人对于装潢的“精富”,“参究料用尽善,一一从心,乃得相成合美”。指出“凡重装尽善,如超劫还丹,机缘凑合,岂不有神助耶?而宾主定当预为酌定装式,彼此意惬,然后从事,则两获令终之美”。并就“审视气色”、洗、揭、补、衬边、小托、全、式、镶攒、覆、上壁、下壁、安轴、上杆、上贴、贴签、囊、染古绢托纸、治画粉变黑、忌、手卷、册叶、碑帖、墨纸、硬壳、又方,治糊、用料、气候以及环境等问题作了简要论述。《美术丛书》、《画论丛刊》据《昭代丛书》本收录。

眼科阐微

眼科阐微

中医专著。马云从著。4卷。卷一20余篇,主要阐述眼病辨证施治的理论,并指出辨证与用药的注意点等;卷二专述老年眼病,后附方药,以供选用;卷三、四对详述时行眼证,常见内外障诸症,以及妇人小儿眼病的辨证与治疗等。内容丰富,有论有法有方。立论精辟、辨证详明,治法与方药多切合实用,是一本较好的眼科参考书。

诸真圣胎神用诀

诸真圣胎神用诀

道家气功著作。编者不详。书中收有海蟾真人 (刘操,五代,北宋初人)、朗然子 (刘希岳,北宋时人)之说,估计出自宋人之手。一卷。全书共载玉皇、海蟾真人、玄葫真人、袁天纲、于真人、徐神公、烟萝子、达摩禅师、李真人子明、抱朴子、亢仓子、元宪真人、何仙姑、张果老、侯真人、鬼谷子、黄帝、陈希夷、逍遥子、张天师、郭真人、中央黄老君、柳真人、骊山老母、李仙姑、天台道人、刘真人、朗然子、百障内视、曹仙姑共三十种胎息诀法,是辑录道家胎息诀法最集中、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历代传本首篇均无标题,据汪茂和先生考定为《玉皇圣胎神用诀》。古人传道,多系师徒口耳相传。本书所载各家诀法,亦多为门内弟子整理而流传者,虽然层次不齐,但一般不离清静本旨。强调澄心息虑,忘情无我,从而达到心定神宁,气凝精固,倒也抓住了养生方法之根本。载 《道藏》第五百七十册。

成唯识论别抄

成唯识论别抄

成唯识论别抄,十卷,唐窥基撰,存卷一、五、九、十。卷一前失十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