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叙训
作者:柳玭柳玭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我的大学
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22年初动笔,1923年春完稿,陆续发表在1923年《红色处女地》杂志第2至4期上。胡明最早译成中文,1949年光明出版社出版,1950年光华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1978年和1983年出版过陆风的译本。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最后1部。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描写了1884—1888年在喀山时期社会大学的生活。16岁那年,他抱着上大学的愿望,背井离乡来到喀山。幻想破灭之后,他不得不为生存劳碌奔波。在喀山的4年中,贫民窟、码头、面包房、革命青年的秘密小组成为他的“社会大学”。同革命青年的结识使他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活动,开始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在此期间,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了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他那时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但已经成长为积极探求生活真理的不妥协的青年。书中还描写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民粹派思潮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本书是高尔基十月革命以后完成的第1部重要作品,其思想和艺术成就受到评论界的普遍肯定,被称为“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成果”。
食色绅言
养生类著作。二卷。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后依据明本《瀛奎律髓》考证,其中载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自称皆春居士,而断为龙遵叙所作。《宝颜堂秘笈》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为龙遵叙所作。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一卷为饮食绅言,勉人戒杀。男女绅言一卷,勉人节欲。龙遵叙在书首引言中说:“食色根于所性,淫杀谓之恶业,二者事本粗鄙,而关涉甚大。迹似浅近,而克治为难。儒曰:‘饮食男女为切要,从古圣贤,自这里做工夫。’释曰:‘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玄曰: ‘病从口入,福从色败。子若戒之,命同天在。’ 究心三教而不透此关,未有能得者也。况杀生恣味,好色丧真,机元相因,势更助发。纵欲体瘵,思补肥甘,多食气昏,欲为魔祟、迷则同迷,能甘澹薄。欲火不然,常持净戒,粗粝亦美、悟则同悟矣。鄙人气弱多病,于此尤惧。归田暇日,流览往集,漫拾警语,类记成编,不择醇疵,亦鲜伦次,聊自省鉴,以代书绅云尔,至若入微工夫,诠注所不能及者,孰从而书之也哉?虽然,太上忘形,真心无相,舍置源本而辨清浊于支流抑末矣。……”书末杨廷贵跋中称“养生者诚不可不知”此书。此书所言,诚可为养生家之参考。起初,《饮食绅言》和《男女绅言》分别单行,后才合而为一刊行。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 单行本。另有一卷本《食色绅言》,收入 《由醇录》 中。
成渝路上
长诗。初载1939年2月13日、14日《大公报》,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成渝路上的所见,以“看”为线索,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把天府之国物产的丰饶与战争年代人民的贫困、抗日的英雄与大发国难财的官僚作对比,表现了强烈的爱憎,并表示相信那征服万壑千山的公路,象征着民族的前途,必将走出幽谷,迎来光明。
本语
六卷。明高拱撰 。此书成于万历四年 (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阶。论卢怀慎,则阴比殷士儋辈,因不满于世道而发愤作此书。书首高拱在自序中说:“予尝有言曰:天理不外于人情,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而后儒远人情以为天理。是故圣学湮,圣化窒。夫事有本情,而人有本心。出吾本心,以发事之本情,则议道而道不暌,作之于事,可推四海而准,通千古而不谬。何者?天理人情固如是也,故曰君子中庸。又曰和,夫中也者,言乎其当也。庸也者,言乎其平也。和也者,言乎其顺也。皆本人情。不远人以为道,作本语。”其中有些内容甚为舛误,如其言隆庆六年宿良乡梦见孔子之类,颇为夸诞。又如谓无意之妙非意之所能为,故圣人贵忘之类,也颇涉虚无。至驳伊川说春秋灾异一条,欲破董仲舒、刘向、刘歆之说,遂谓天道不关于人事,尤为纰缪。其它辨诘先儒之失,抉摘传注之误,词气纵横,亦其刚狠之余习。但其中也颇有剖析精当之处,不可磨灭。卷五以下,皆论时事,颇切中明季之弊。如其谓:今人只用形迹,更不察实,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为勤者,然有益于事则鲜,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忠者,然有济于事则鲜,夫无益于事,勤于何有,无济于事,忠于何在?若在上者惟要诸有益于事者为勤,有济于事者为忠,而形迹不得以为溷,则务实者既可以奏功,无实者亦不敢增扰。等等。《明史·高拱传》称其练习政体,有经济才,在此书之中也时有体现,对后世亦不乏有参考价值。此书有明刻本、《指海》本、《四库全书》本以及 《丛书集成初编》 单行本等。
珍珠之鬘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是冈波巴大师在法会上,对大众的普遍训道开示,内容涉及显密教法的各个部分,但主要还是阐释大师独特的“道次第”思想,以及甚深的般若正见——“大印”教法。比中不以引用经论为主,处处都是尊者内心证悟和体验的精华与结晶、表白与流露,因为是曲弟子记录后流传于世,所以更增加了现场的亲切感,相信每个喜欢参究“西来之意”及“般若心法”的东土佛子,都会爱不释手,受益匪浅!《珍珠之鬘》由智学法师译注。
如意轮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消灾祈福之经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共有十品,内容叙述佛应观自在菩萨之请而宣说根本陀罗尼、大心陀罗尼、小心陀罗尼,并说诵持此等陀罗尼之种种功德,及其受持方法。本经之异译本有三:(一)实叉难陀所译之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二) 宝思惟所译之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三)义净所译之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此三种异本与本经皆译于唐代,其中以菩提流志所译者为最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