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铺叙

作者:曾宏父
石刻铺叙

宋曾宏父撰。宏父字幼卿,自称凤墅逸客,庐陵人。是书虽远引石经及秘阁诸本,而自述其所集凤墅帖特详。凡所徵摭,皆有典则,而藏书家见者颇希。国朝初年,朱彝尊得射渎抄本,自为之跋。有珊瑚木难之喻。此本末有此跋及彝尊名字二印,盖犹其手迹。然跋中谓宏父名惇,以字行,则未免舛误。考宋有两曾宏父,其一名惇,字宏父,为曾布之孙,曾纡之子。后人避宁宗讳,多以字行,遂与此宏父混而为一。实则与作此书者各一人也。跋又谓陈思宝刻《丛编》,其援据颇广,顾不及此。考凤墅帖刻於嘉熙、淳祐间。《铺叙》诸石刻,断手於戊申仲春,亦在淳祐八年。若《丛编》则成於绍定辛卯,实理宗即位之七年,相距凡十七八年,何由预见曾刻?彝尊亦偶误记也。近厉鹗等刻《南宋杂事诗》,直题此书为曾惇撰,是承彝尊之讹矣。

曾宏父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雍正江西通志

雍正江西通志

江西地方志。清谢旻等修,陶成等纂。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旻字肃斋,江苏武进人。历官太常寺卿,都察院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成字企大,号吾庐先生,江西南城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尝主豫章书院。著有《皇极数抄》、《吾庐遗书》等。雍正时江西辖十三府一州七十七县。首志创于明嘉靖,中经四次纂修。是志雍正八年奉谕设局,以康熙末白潢修《西江志》为蓝本,调析门目,续以十年要政。十年(1732)成书。约三百三十万字。冠有江西十三府总图、分图及风景图三十九幅。录上谕。志分星野、沿革、形胜、城池、山川、水利、学校、公署、书院、田赋、风俗、土产、兵卫、古迹、名宦、人物、方技、祥异、艺文、杂记等三十二门。总汇明清五次修志成果,为江西现存第一部内容最丰富的志书。全面记述江西地理山川、经济政治、风俗物产等。以详实文字及精致绘图展示庐山、彭蠡湖、滕王阁、百花洲、鹅湖书院等风景名胜,并记九嶷、武功、天柱峰等上千座山峰,斡、旰等上千条川流。物产记有豫章彩色粉笺,桐木山细叶茶,景德镇陶瓷,广信玉山纸等地方特产的历史及工艺。记录全省田地、山塘、人口数及康熙至雍正新增人口数,雍正四年驻江西各府马步水师兵丁数,保留重要经济、军事史料。古迹记郁孤台等。人物载陶渊明、吴芮、姜夔、马端临、范文程等数以万计。艺文收王勃、欧阳询、张九龄、白居易、罗隐、杨万里、文天祥、王守仁等历代名人官宦的表记、碑碣、论疏等文。《四库提要》称其“体例条目,虽多本诸旧志,而广搜专访,订舛正讹,在地记中号为善本”。有雍正十年(1732)刻本, 《四库全书》本。

发蒙记

发蒙记

一卷。晋束晳(?—300以后)撰。清马国翰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踈广之后,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因去“踈”之“足”而姓“束”。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乃补作之,称《补亡诗》。精通古文字,能辨析“汲冢书”的文义。此书佚亡已久,明陶宗仪《说郛》辑录凡十五条,其中有九条未知出自何书,有一条《太平御览》谓引自顾恺之《启蒙记》。此卷系马国翰于《说郛》所辑之外,从《初学记》、《太平御览》、《北堂书抄》、《史记匈奴传索隐》、《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埤雅》诸书辑出,凡十一条。见于马氏《玉函山房辑佚书》 中。

埋愁室丛话

埋愁室丛话

万事必先研究而后有预备之方,必先经验而后知受病之源。余虽不称经验之人,然将我生平所得和盘托出,以供读者之前,知社会之万恶、人心之险诈,并知余生之不辰。余吴人也,早失怙恃,又鲜兄弟及姊妹,徧尝人世间之悽凉苦况矣。当在深闺寂寞之时,辄将经过及感想之事援笔记之,名之曰埋愁室丛话。余本不欲以壮志而託閒讴,奈承诸同志谆谆以出版为嘱,并曰:一鸟鸣空,或可唤醒羣生,稍补于社会。余则不敢自命为有心人,愿世人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幸勿忠言逆耳。须知良药苦口,斯则著者之深愿也。

草山残梦之三:同床异梦

草山残梦之三:同床异梦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写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蒋介石逃离大陆写起,直至蒋客死台湾,描写了蒋家父子及蒋氏家族在台湾复杂环境中的种种活动及心理状态。《草山残梦第三集 同床异梦》着重刻画了蒋介石与台湾当地势力以及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表面上大家都在为了维持台湾的统治而合作,但实际上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野心,彼此之间相互猜忌、争斗,呈现出 “同床异梦” 的局面,揭示了国民党内部的混乱和矛盾对其在台湾统治的影响。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

全一卷。唐代遍智、不空编集。又称胜军不动秘密仪轨、胜军不动仪轨、胜军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胜军不动明王系大日如来之心所生,为守护行者,遂显四十八使者之身。本仪轨内容包括:功德、咒诅法、画像法、道场观、略布字法、供养法、不动尊赞、四十八使者之形像及本地、大自在苏息之咒法等。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盘,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