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纶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雍正河南通志

雍正河南通志

河南地方志。清田文镜等修, 顾栋高等纂。八十卷。文镜,汉军正黄旗人。累官县丞、总督。栋高字复初、震沧,号左畬,江苏无锡人。康熙进士,官内阁中书,精通经史,著述甚富。明成化、嘉靖、清顺治、康熙五修其志。继康熙三十四年顾志之后,于雍正八年(1730)修成此志,是为六修。一百七十余万字。分圣制、舆图、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城池、礼乐、兵制、河防、水利、 封建、 田赋、漕运、盐课、邮传、风俗、物产、职官、 公署、仓庾、学校、选举、祠祀、陵墓、 寺观、 古迹、帝后、名宦、人物、理学、儒林、文苑、 隐逸、列女、流寓、艺文、辨疑,凡四十二门。门下或列细目,共以百计。沿革门以下附有表、 图、灾异、形势、关津、桥梁、古今河道、河防、拾遗等专目。故后人讥其繁琐。但从内容上补前志缺遗甚多,如仿朱思本画方计里法,于通省、八府、七州绘制地图十九幅,其中山脉河流宁详勿略。顾志多漏开封、南阳州县,本志据各史地志核实备载。名宦、人物、宁慎毋滥。邮传、选举、盐课三志较顾志为详。增设礼乐、水利、漕运、理学、儒林、文苑等门。艺文志部分内容入职官志,故由十五卷缩为八卷。所增门目内容多有关国计民生。另有中岳嵩山图、王屋山图、周公营洛图、万寿宫图等十五幅,以归淮图于水利价值最大。卷五星野门所附祥异,详载有关河决、地震、旱灾具体情况。山川门按府州县三级分载山、岳、河、堤等数以百计。田赋门所记地亩、田赋、户口、人丁,可补正顾志之误。书末附录多成语典故,如河伯娶妇、上元灯影、仁和酒肆、汴宋六更等。可供研究河南历史、民俗参考。有雍正八年初刻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补刻本。张万钧《河南地方志浅论》 (载《史学月刊》1980、3)、 《河南地方志论丛》 (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太上洞玄济众经

太上洞玄济众经

太上洞玄济众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云笈七签》卷三一亦录其文。经文乃太上道君与普光真人讨论人之形、识、神三者生成轮转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形体乃由五种烟蕴,聚合而成,会其宿业,因而受识,轮转其神,而有生也。人之有因缘轮转,皆因识受污染,流入恶缘,魔狱禁形,失于明性。由是辗转于迷波苦海之中。又称识与神乃体用关系,体则是识,用则为神,「识之与神,不一不异」。善恶祸福之根「正由心也,心由神也」。义论形神关系。认为形体非我所有,乃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故得道者无复有形,「身神并一,则为真身。归于始生父母而成道也」。

玄珠心镜注

玄珠心镜注

长孙滋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序称唐时仙女崔少玄留一诗一章,王损之章句,题名为《玄珠心镜》,长孙滋注。《玄珠心镜》含《守一诗》和《守一宝章》两部分,述守一之道。《崇文总目》、《通志》皆著录为唐女子崔少玄撰。注文亦阐述守一。

学史

学史

十三卷,明邵宝撰。邵宝字国贤,别定泉斋、二泉,无锡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左觿学史》、《简端二余》、《定性书说》、《漕政举要》、《慧山记》、《客春堂集》等。邵宝在任江西提学副使时作 《学史》,全书前十二卷如一年中十二个月,余一卷似闰月,每卷中多者三十条,少者二十九条如月有大小,采取这种体例取义于二程所提倡的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 书中记载了自周迄元的史事,分条论列,言简意赅,持论平正,笔力也颇为遒健。该书曾由吴廷举进献给朝廷,现存为明崇祯年间刻本,卷内题有“邑后学曹荃重编刻,冢玄孙澄重较辑”。前有弘治十八年(1505年)作者自序,后有正德十三年 (1518年) 浦瑾跋。《四库总目》所录为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楞严经讲录

楞严经讲录

楞严经讲录,十卷,明乘旹讲录并序,汪益源序,张大受后序。

法华经要解科

法华经要解科

法华经要解科,一卷,宋戒环作,内题妙法莲华经解科文,前附弘传序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