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谱

作者:佚名
鸡谱

《鸡谱》是清代一部有关饲养斗鸡的著作。作者不明,只有清乾隆丁未年(1787)的一个抄本留传下来,存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 一的中国古代养鸡学专著,直到1989年才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一个印本。全书约1.4万字,全书凡51篇,内容包括: 一,关于斗鸡外貌的描述和鉴定;二,斗鸡良种之选配繁育;三,种卵的孵化和雏鸡饲育;四,斗鸡的饲养管理;五,斗鸡的疾病及其防治措施;六,斗鸡的对阵和阵后处理。《鸡谱》发展了古代的“相鸡术”。书中有“论头”、“论冠”、“论眼”等15篇专门论述斗鸡外部形态差异及其与体质强弱、性情勇怯的关系,并提出外貌鉴定的标准。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红与黑

红与黑

法国司汤达著。中译本由罗玉君据巴黎费尔南·罗歇出版社1929年版译出,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新1版。《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写于1828—1829年,1830年出版。小说的副标题为《1830年纪事》,司汤达通过描写小资产阶级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过程和性格发展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1815—1830年法国复辟王朝时期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生活。小说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法郎士-孔德省的维立叶尔城。木匠的儿子于连常以出身微贱为耻,在少时所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决心靠个人的才能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随西朗神父学拉丁文,一部《圣经》能倒背如流,因此当上了市长德·瑞那的家庭教师。于连不久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事情败露被迫离开。进省城贝尚松神学院后,于连卷入了教会内部的宗派斗争,最后投身于极端保皇党人木尔侯爵门下。于连因出身低微,屡遭歧视。在受到木尔赏识后,甘心成为保皇党政治阴谋的忠实工具。侯爵小姐玛特尔坚持要与于连结婚,侯爵无奈,准备改变他的出身。正当于连踌躇满志的时候,在教会特务的一手策划下,德 ·瑞那夫人的一封揭发信使他的美梦毁于一旦。绝望之下,于连开枪打伤了德 ·瑞那夫人,最后被判处死刑。小说通过于连在与自己的阶级利益完全相反的历史逆流中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最终走向毁灭的经历,广阔地表现了波旁王朝后期从外省到巴黎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司汤达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充分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于连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对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类博稿

类博稿

十卷。《附录》二卷。明岳正(1418—1472) 撰。岳正,字季方,一作秀方,号蒙泉,漷县(今北京通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授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改修撰,入阁预机务,因忤曹吉祥、石亨,谪钦州同知。未至,即被逮系于狱,杖戍肃州,寻释为民。成化初,复故官,后又出为兴化知府。成化五年(1469)称病致仕。卒谥文肃。著有《美博稿》。其诗不甚求工,聊抒情而已;文章亦天真烂漫,落落自得。史称其所草承天门灾谕廷臣诏,剀切感人,举朝传诵。足以见之一斑。是集为其门人李东阳搜辑遗稿而成。凡诗二卷,杂文八卷。又附录二卷,前一卷载诸人志铭、传赞等,后一卷则是李东阳因叶盛所作志铭多所隐讳,故为岳正补传。称岳正晚好皇极书,故所作杂言二篇,皆阐邵子之学,而诗亦纯为邵子《击壤集》体。岳正认为作诗既要平仄,又要对偶,安得许多工夫。故而其诗较草率,诗味欠浓。其文高简峻拔,力追古作。正统、成化以后,台阁之体,渐成啴缓之音。惟岳正文风格峭劲,如其为人。现存有嘉靖八年(1529)任庆云刻本,嘉靖十八年吴逵刻本、徐执策刻本等。

包身工

包身工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夏衍作。刊于1936年6月《光明》第1卷1号,广州离骚出版社1938年6月出版,启明书局1945年11月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再版,曾收入多种文选及课本中。本文是一篇反映旧社会工人阶级生活的报告文学。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有两千多名穿着破衣烂衫专门替别人制造衣料的、被老板们叫着“猪猡”的女工,她们的正式名字叫“包身工”,大部分是贫苦农民的女儿,年龄都在十七、八岁。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管理包身工的工头)的老板。每年,特别是遇到水旱灾害,“带工”们就到家乡或灾区,用能把一根稻草说成金条的嘴巴,游说那些无力抚养、又不忍心饿死自己子女的农民,把他们的孩子骗进工厂。“包身契”规定:期限3年。期限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听天由命。进了工厂,包身工过的是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法律、没有人道的地狱般的悲惨生活。一间七尺宽的工房里挤住着十七、八个人,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每天的定食是两粥一饭。所谓的粥和饭,里面只有较少的秈米、锅焦、碎米,较多的是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的渣粕。就是这样的粥每人每顿也只能分到稀稀的一碗。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老板的,她们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每天除了12小时的强体力劳动,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身体衰竭得不能走路,手脚象芦柴棒一般的瘦,身子象弓一样的弯,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惨!“一二·八”以后,东洋纱厂大批的产业工人被解雇,而对包身工这种特殊的廉价劳动力的需要却突然增加起来。全上海30家东洋纱厂的48000多工人里面,包身工就占一半以上。这些厂里拆包、弹花、钢丝等工种,在本国都是男工做的。而在上海,他们竟毫无顾忌地把这些女性不能胜任的工作强加到包身工身上,而她们的工资还不及男工的三分之一。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报告文学,是在白色恐怖下写成的。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压榨、迫害中国工人的罪行,警告那些殖民主义者:“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梵门绮语录

梵门绮语录

书中所记均为尼姑庵轶事,中以男女之事为多。如“震泽新庵五宝”,记尼姑五宝与潘某有私,隔壁汝南生发现后规劝潘某。五宝设宴款待汝南生,席间大讲男女饮食大欲之必要,竟使汝南生无言可答。“盛泽净明庵天锦”,记陇西生中年丧妻後,与天锦暗结私情。生病重时天锦不畏人言,日夜服侍,生死後她又啜泣助葬,一如家人。“嘉兴桂林庵月轮”,记月轮与善生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然月轮入空门後,善生只得另娶。月轮抑郁而死,善生亦日夜悲伤。书中各篇记事委曲婉转,细腻丰赡,颇有文采。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一卷,明袾宏重订并序,外题瑜伽施食仪轨,内题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但如山刊本法彙不载卷首字母图印及卷初香讚)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梵名6aha^ya^na -sam!parigraha-s/a^stra 。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梵Bud6has/a^nta )译,凡二卷。(二) 陈代真谛译,凡三卷。又称梁译摄大乘论。(三)唐代玄奘译,凡三卷。题名摄大乘论本。以上三种译本皆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此外,亦有西藏译本,凡四卷。本书系解释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之摄大乘品,阐述大乘教义,着重瑜伽行派之观点,共分十章。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之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为摄论宗之根本要典。本论之注疏极多,印度有世亲、无性二论师所作之注释。世亲之摄大乘论释有三种汉译本:(一)真谛译,凡十五卷。(二)隋代达摩笈多与行矩等合译,凡十卷。(三)玄奘译,凡十卷。无性之摄大乘论释之汉译本仅有玄奘所译一种,凡十卷。于我国,其注疏本不胜枚举,较重要者有:摄大乘论疏(八卷,真谛、慧恺共撰)、摄大乘论义章(十卷,道基)、摄大乘论疏(十卷,神泰)、摄大乘论抄(十卷,窥基)、摄大乘论旨归(法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