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广寒殿记

作者:朱瞻基
御制广寒殿记

北京之万岁山在宫城西北隅周回数里而崇倍之皆奇石积迭以成巍巍乎矗矗乎巉峭峻削盘回起伏或陡绝如壑或■〈山上欺下〉岩如屋左右二道宛转而上步蹑屡息乃造其巅而飞楼复阁广亭危榭东西拱向俯仰辉映不可殚纪最高者为广寒殿崇栋飞檐金铺玉砌重丹迭翠五彩焕焉轶云霞纳日月高明闿爽而北枕居庸东挹沧海西挟太行嵩岱并立乎前大河横带于中俯视江淮一目无际寰中之胜槩天下之伟观莫加于此矣

猜你喜欢的书

夏尔尼伯爵夫人

夏尔尼伯爵夫人

全书以巴士底狱陷落后,路易十六和王后被押送回巴黎,在企图与共和派的米拉波妥协失败后,驾车出逃妄图勾结国外反动势力扑灭革命,在比利时边界被捉拿的史实为主线;以忠君的夏尔尼伯爵与妻子安德烈感情的复杂纠葛为副线。在大致真实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通过编织了大量曲折惊险的情节,还有不时出现的卡格利奥特罗伯爵(即巴尔萨莫的化名)神秘行径,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保持了大仲马的一贯风格。

幽谷百合

幽谷百合

《幽谷百合》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36年。该小说讲述青年贵族费利克斯追求莫尔索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丈夫暴戾,家庭生活缺少乐趣。他的介入,掀起她感情上的波澜。她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对丈夫保持忠贞。费利克斯后去巴黎,经不起贵妇迪特利小姐的诱惑,坠入情网。伯爵夫人得悉,悲痛欲绝,把死当做是天主的恩赐。弥留之际,费利克斯赶到,她在临终时给他的信中吐露了隐衷。《幽谷百合》是巴尔扎克作品中与众不同的一部,它较少涉及社会中各种现实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而将爱情作为浓墨重彩描写和歌颂的对象,作家在作品中铺陈、渲染、精描细绘,把一个爱情故事写得悱恻缠绵。

小沧浪笔谈

小沧浪笔谈

四卷。杂著。清阮元撰。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志人,揅经老人,江苏仪征人。官至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此书为作者游记性质的杂记,以“小沧浪”为名是因作者曾游大明湖小沧浪亭的原因。作者自序云:“作居山左二年,发泰山,观渤海,主祭阙里,又得佳士百余人,录金石千余本,朋辈触泳,亦颇尽湖山之胜……回念此二年所历之境…且随笔疏记之”。本编主要记作者的游历之事、朋辈所做诗词、金石方面及作者的考证等内容。此书和作者另著《定香亭笔谈》相类,金石文字虽杂于书中,但以搜罗宏富、载录详明著称。书前有作者嘉庆三年(1798年)所作《小沧浪笔谈序》一篇。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许慕羲专著的《宋朝宫廷秘史》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在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同时,也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地刻画。真实地再现了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对于喜爱追寻历史的读者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本书运用生动的笔法,再现宫廷中帝后臣妃的悲欢离合和宠辱浮沉,暴露封建宫廷的荒淫糜烂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菩萨戒品释

菩萨戒品释

《菩萨戒品释》即印度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的第四十卷至四十二卷首,是宗喀巴大师在1399年针对当时藏区佛教界部分修习大乘佛法但不守戒律的人所造,全论分为五卷,由三部分组成:总明持戒、广辨戒相、总结劝学,其中广辨戒相是其主体,系统阐述了菩萨戒由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组成的缘由、殊胜、受持的条件及三者的关系。点明菩萨戒相是由四种重戒和四十三条轻戒组成,这与梵网经戒的四重戒四十八轻戒不同。宗喀巴大师在《菩萨戒品释》开篇便以偈颂的形式表明菩萨学处和菩萨律仪是三世诸佛必须要走的必经之路,他认为: “先如教授发菩提心,是为佛子诸行所依。次若不以受菩萨学,受律为先学菩萨学,无时能趣无上菩提。故此即是三世菩萨惟一大道。”

菩提行经

菩提行经

梵名Bodhicarya^vata^ra 或 Bodhisattva-carya^vata^ra。凡四卷。龙树菩萨集颂,宋代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经述说成菩提之道行。内容共有偈颂八品:(一)赞菩提心品(梵Bodhicitta^nus/am!sa^ ),(二)菩提心施供养品(梵Pa^pades/ana^ ),(三)护戒品(梵Samprajanya -raks!an!a ),(四)菩提心忍辱波罗蜜多品(梵Ks!a^nti -pa^ramita^ ),(五)菩提心精进波罗蜜多品(梵Vi^rya -pa^ramita^ ),(六)菩提心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品(梵Dhya^na -pa^ramita^ ),(七)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梵Prajn~a^ -pa^ramita^ ),(八)菩提心回向品(梵Parin!a^mana^ )。然本经另有梵本及西藏译本,皆于第二品之下另加菩提心持品(梵Bodhicittaparigraha )、菩提心不放逸品(梵Bodhicitta^prama^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