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床夜语
作者:范晞文
南宋范晞文撰。5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此书全为论诗之诗,不甚述考证笺释及琐闻杂说,结体省净。它对唐诗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在诗歌艺术方面。著者每取古人诗句相类之处,比较论评。比较的作品或出于同一作家,或同为某一时代诗人之诗,或分别为不同时代诗人之诗。比较的对象从字法、句法、篇法及其它修辞方式到构思、措意、造境、风格,不一而足。这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约成书于南宋理宗景定(1260-1264)初。书前有冯去非撰写的序文。本书不主记事、考据,几乎均为论诗之语。作者论诗宗旨略同于严羽。首先,他标榜盛唐,推崇杜甫,并由盛唐上溯到《诗经》、《楚辞》、汉、魏、两晋,而鄙薄晚唐,对当时流行的宗法晚唐的“四灵体”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其次,他强调诗歌要“运思写心”,“情融神会”,认为“文章之高下,随其所悟之深浅”.
范晞文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哲学的改造
美国杜威著。由1919年访问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的讲演稿汇集而成。1922年在波士顿出版。该书的主题思想正如书名所示,是按照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论述实现哲学改造的途径。全书分为8章,首先分析了哲学的历史起源,指出不同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人们的想象、情感和欲望各不相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应将哲学史的研究同人类学、原始生活、宗教史、文学、社会制度的研究结合起来。未来哲学的任务是抛弃关于终极的绝对实在的争论而关注社会的信念和理想,即超越唯物唯心等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争论而使哲学面向生活,面向人的经验世界。这便是哲学改造的根本纲领。书中考察了培根以来的西方哲学的演化;考察了西方科学观念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及它们对哲学的影响;对传统哲学的经验概念和理性概念以及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了批判,提出新的经验概念,即把经验看做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书中还着重批判了旧的认识论和真理论,论证了工具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批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阐述了工具主义的道德理论;批判了各种传统的社会历史观,主张从具体的境遇、事实出发,遵循历史多元论。中译本由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
方舟集
诗文别集。又称《方舟先生集》。二十四卷。宋李石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为正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未著录,知传世不多。《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为一部四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同《直斋书录解题》。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修《四库全书》时,其书已久佚,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二十四卷:卷一至卷六收赋二首、五古五十六首、七古八十首、五律四十八首、七律六十一首、五绝四十五首、六绝三十首、七绝一百九十一首、词三十四首。卷七至卷一八,收奏议、札子、表、状、策问、议、书、序、赞、记、启、辨、说、题跋、简、铭、疏、文、偈、祝文、墓志铭、祭文、杂著等各体文共二百七十二篇。卷一九至二四,录所论《周易》、《左氏》、《诗》之语。今有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复自《永乐大典》残卷辑得诗十首、赋一首。
初真戒律
清道士王常月撰。一卷。顺治十三年(1656年)三月常月于白云观立坛所传。内有三皈依戒,积功为根五戒、初真十戒、入戒要规、持戒威仪等。于受戒次第,行持礼忏,言笑坐卧,衣食住行等皆有规定,违则受罚。此外尚有持受诸咒品,衣巾冠履图,奉师科戒三十九条,戒衣四十六条等。另有女真九戒及常月付嘱偈。受初真戒者得称妙行师。收入《道藏辑要》张集七。
最近官场秘密史
天公著,慧珠校,三十二卷。宣统二年 (1910) 上海新新小说社铅印本,标“社会小说”,有《古沪顾德明在新序》,序文中称著者为“天略先生”。据考证,“天公”即陆士谔,“慧珠女士”则为陆士谔夫人李友琴。此编受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启发、影响,暴露清末官场丑事。艺术成就不高,难与李伯元之作相伯仲。有宣统二年(1910)新新小说社刊本。
灌园记
明代传奇剧本。张凤翼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史记·田敬仲世家》。写战国时齐滑王荒淫无度,燕将乐毅破齐,杀齐王。世子田法章变名王立,逃亡到莒太史敫家,为灌园仆人。太史女君后爱法章,自制寒衣赠之。在侍女朝英帮助下,两人私订婚姻。后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恢复齐国,迎立法章为齐王。由田单作媒,纳君后为妃,田单亦娶朝英为夫人。冯梦龙不满意此剧情节,改编成传奇《新灌园》。京剧及地方戏中有《黄金台》、《火牛阵》,亦演此内容。今存明富春堂刻本、《六十种曲》本,前者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鲁迅先生二三事
孙伏园著,1944年2月重庆作家书屋出版发行,姚篷子为发行代表人,土纸本。扉页有鲁迅先生于1927年与许广平、周建人、孙福熙、林语堂、孙伏园合影一幅。内容有《哭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少年时代》、《鲁迅先生的几封信》等10篇文章。著者一生追求进步,他写的散文淡而有味,远而可亲,在散文百家中别具一格,令人百看而不厌。孙伏园在建国后到北京任出版总署善本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