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格言

作者:佚名
居官格言

○讀法律 為政以法律為師亦名言也既知律巳又可治人 ○考時制 凡國家禮文制度法律條例之類皆能熟觀而深考之則有以酧應世務而不戾乎時宜

猜你喜欢的书

黄庭经注

黄庭经注

黄庭经注本,清蒋国祚注,黄庭内景经一卷,黄庭外景经三卷,收于《重刊道藏辑要》尾集。

X

X

民国推理小说,张天翼著,1923年12月8日,《半月》第3卷第6期(侦探小说号)

琵琶记

琵琶记

全称《忠孝蔡伯喈琵琶记》,又题《蔡中郎忠孝传》。戏曲。元末明初高明撰。三卷,四十二出。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生卒年未详。元至正进士,历任处州录事、四明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后避居鄞县栎社镇沈氏楼,以词曲自娱。此剧系据宋元旧篇改编而成。写蔡伯喈进京应试,得中状元,丞相府招其为婿。蔡力辞不从,被迫与牛丞相女成婚。其妻赵五娘在家侍奉翁姑,自食糟糠。后因饥荒,二老亡故,五娘求乞进京寻夫。因得牛小姐相助,始得团聚。最后蔡携二妻回乡祭扫父母坟墓,以全忠全孝作结。剧中赵五娘形象颇为动人。京剧《赵五娘》本此。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击死”,高明反其意而求大团圆,变谴责为同情。此剧在明初影响甚大,人谓传奇之有《琵琶记》犹杂剧之有《西厢记》。有元刻巾箱本,明容与堂刻李卓吾评本,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等数十种版本。又有一八四一年法文译本, 日本亦有多种传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入明刻本及陆贻典抄本二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年出版钱南扬校注本,末附《高明小传》。

孝经大义

孝经大义

一卷,元董鼎著。朱熹作《孝经刊误》,只是校定经传,删削文字,未及训释。此书据朱熹改本进行诠释, 凡是改本圈记之字,全部去掉;改本辨证之语,存于各章之尾。并增注今文异同,注解时参方言。行文用口义体,文句稍冗, 但对文义能反复发挥以尽其义。

胜鬘经译注

胜鬘经译注

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狮子吼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胜鬘”, 人名。据说是古印度*波斯匿王之女,阿踰阇国王后,承佛神威而说此经。中心内容是宣讲大乘佛教的“一乘真实”和“如来藏法身”说。亦以妇女名义说法, 引人注意。异译本有唐菩提流志等人译《大宝积经》卷四十八的“胜鬘夫人会”。

甚希有经

甚希有经

全一卷。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于鹫峰山,应阿难之问而说。内容叙述建造佛塔供养佛之舍利子,其功德远较供养四方僧殊胜。又本经与梁代真谛所译无上依经之校量功德品及嘱累品,系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