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菊集譜卷六

體題新詠NdT中华典藏网

  六十一首NdT中华典藏网

〈以後附入諸士友十九首,凡二者之內除於題下該臆吟者八首,其他諸篇皆是詠越中所有之品。〉NdT中华典藏网

  勝金黃NdT中华典藏网

籬下秋深花正敷,煌煌金彩照吾廬,維揚貢品雖稱貴,顏色看來反不如。NdT中华典藏网

  御愛黃NdT中华典藏网

貴品傳來自禁中,色鮮如柘恍迷蜂,作歌亦見鍾情重,承眷應曾遇德宗。NdT中华典藏网

  御袍黃NdT中华典藏网

秋晚司花逞巧工,解將柘色染幽叢,待看開向丹墀畔,〈蕭頴士菊榮篇:照曜丹墀。〉宛與君王服飾同。〈杜甫花卿歌:綿州副使著柘黃。注:僭乘輿服色也。〉NdT中华典藏网

  九日黃NdT中华典藏网

露叢花發例皆遲,異品敷金不詭隨,應節及時真可愛,登高且把泛瑤巵。NdT中华典藏网

  又NdT中华典藏网

應時寒蘂拆秋含,晃耀良金色可參,似遇道人殷七七,故開佳節日三三。NdT中华典藏网

  金錢菊NdT中华典藏网

陰陽鑄出遶籬邊,露洗風磨色燦然,未解濟貧行世上,且圖買笑向樽前。NdT中华典藏网

  又 〈此作明用題字〉NdT中华典藏网

天女將圖買斷秋,筭來白帝價難酬,金錢滿閤翻嫌富,撒向幽叢竟不收。NdT中华典藏网

  金絲菊NdT中华典藏网

染〈如艶切〉人徒染〈如琰切〉金絲色,侍女謾歌金縷衣,爭似黃花得天巧,織成紋綹〈力九切〉不須機。NdT中华典藏网

  金鈴菊NdT中华典藏网

化工寫出爛盈枝,顆顆光明耀竹籬,賞翫佳人應笑道,待教繋向雪獅兒。NdT中华典藏网

  金連菊 〈臆吟〉NdT中华典藏网

迥出嬌紅媚一川,風刀細鏤耀籬邊,不妨捧向孩兒手,留取清香在佛前。NdT中华典藏网

  側金盞NdT中华典藏网

圓模羅列占東籬,西帝賜來宮樣奇,疑是花神清酌罷,儘教放處不妨欹。NdT中华典藏网

  金盞銀臺NdT中华典藏网

黃白天成酒器新,曉承清露味何醇,恰如欲勸陶公飲,西皥應須作主人。〈又作:擬將享宴司花女,須報韋公舊主人。〉NdT中华典藏网

  滴滴金 〈夏菊也〉NdT中华典藏网

未見秋來花便開,人言因露作根荄,千團萬點枝頭墜,盡化黃金出土來。NdT中华典藏网

  密友菊 〈按《洛陽花木記》用此「密友」字。〉NdT中华典藏网

寒英雅稱伴吾徒,色正香清態有餘,日涉中園長與會,何憂因數反成疏。〈楊巽齋密友花有「朶朶相迎意更親」之句,愚今所作葢取此義。〉NdT中华典藏网

  又,蜜卣菊 〈據高疎寮用此「蜜卣」字。〉NdT中华典藏网

化工也學割蜂房,秋卉粧成春蘂黃,芬馥猶疑盛秬鬯,未容輕把泛霞觴。〈《書.洛誥》秬鬯二卣。正義曰:秬,黑黍也,以此為酒,煮鬱金草,築而和之,使芬香調暢,謂之秬鬯酒。卣,中樽也。〉NdT中华典藏网

  橙菊NdT中华典藏网

上林佳果久流聲,〈《西京雜記》云:上林苑橙十株。〉秋徑香苞特假名,正賴蟹肥新酒熟,幽人來賞兩含情。NdT中华典藏网

  荔枝菊NdT中华典藏网

莫論枝上粟團黃,且喜籬邊珍顆香,若使唐家妃子見,料應誤摘醉中嘗。NdT中华典藏网

  茱萸菊NdT中华典藏网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吳地藥名中,若將泛人重陽酒,不用分香摘兩叢。NdT中华典藏网

  艾菊 〈明用題字。〉NdT中华典藏网

一入陶籬如楚俗,重陽重午兩關情,惜哉刪後詩三百,菊奈無名艾有名。〈一換押「鄉」字韻云:怪底陶籬似楚鄉,寒花暑月共枝芳,無求往古三年効,且挹明朝九日香。〉NdT中华典藏网

  末利菊NdT中华典藏网

來從西域馨香異,〈蓮經有「末利花香」之言。〉翻作東籬品目新,悟此肯為微利役,殷勤來賞屬幽人。〈王梅溪求末利花詩:老來恥逐蠅頭利,故向禪房覓此花。今之鄙句葢祖此義。〉NdT中华典藏网

  甘菊NdT中华典藏网

南陽佳種傳來久,濟用須知味若飴,苗可代茶香自別,花堪入藥效尤奇。NdT中华典藏网

  塔子菊 〈以金鈴菊蟠結而成。〉NdT中华典藏网

金彩煌煌般若花,高蟠層級巧堪誇,更添佛頂週遭種,成此良緣勝聚沙。〈「聚沙為佛塔」見蓮經偈言。〉NdT中华典藏网

  毬子菊NdT中华典藏网

團圞秋卉出籬東,惹露凌霜袞袞中,疑是花神拋未過,更教輾轉向西風。NdT中华典藏网

  野菊NdT中华典藏网

寒郊露蘂疎仍小,〈一年野菊甚盛,乃改作「繁何小」。〉瘦地霜枝細且長,境僻人稀誰與採,馬蹄贏得踐餘香。NdT中华典藏网

  黃白菊NdT中华典藏网

二色秋英併一根,金宜為友玉為昆,相依笑向西風裏,皓色須還中色尊。NdT中华典藏网

  十樣菊 〈臆吟。〉NdT中华典藏网

霜蘂多般同一本,天教成數殿秋榮,從他蛺蝶偷香慣,偷遍無過一例清。NdT中华典藏网

  九華菊 〈吳有趙廣信嘗鍊九華丹,此菊以丹為名,猶酴醿花以酒名之,其意各有所寓。杜光詩:初開九鼎㓀華熟。〉NdT中华典藏网

功成丹鼎花堪比,花到重陽色正鮮,靖節集中名甚著,羨他慣服制頹年。NdT中华典藏网

  又NdT中华典藏网

流芳千古傲霜英,剪玉絲金照眼明,若論駐顏功不小,仙丹端可與齊名。NdT中华典藏网

  佛頂菊NdT中华典藏网

籬畔光明緣底盛,秋來千百化身多,露棲不必醍醐灌,〈仁宗皇帝御贊蓮經:灌頂醍醐滴滴涼。醍醐,酥之精液也。〉雨沐何煩手掌摩。〈《楞嚴經》:世尊憐愍阿難,以手摩其頂。〉NdT中华典藏网

  大笑菊 〈丁晉公詩:花能含笑笑何人。東坡詩:花非識面常含笑。今愚鄙句亦祖此義。〉NdT中华典藏网

玉顏已破晚秋葩,不費千金亦可誇,幽徑主人偏愛惜,且贏耳畔弗諠譁。NdT中华典藏网

  又 〈明用題字。〉NdT中华典藏网

晚節敷華性異常,黃冠白羽道家粧,料應識破榮枯事,獨對秋風笑一場。NdT中华典藏网

  又 〈明用題字。〉NdT中华典藏网

桃笑春風菊笑秋,冶容正色不相侔,寒梅一笑如堪索,這笑方為是匹儔。NdT中华典藏网

  玉甌菊NdT中华典藏网

化工施巧在秋葩,琢就圓模瑩可嘉,著底香心真蠟色,似留賞客欲分茶。NdT中华典藏网

  銀盤菊NdT中华典藏网

秋英疑是白金裁,承露如從仙掌來,翻笑漢皇銅制古,斬新一樣也奇哉。NdT中华典藏网

  輪盤菊NdT中华典藏网

秋深籬下拆霜英,圓質風吹颺不停,天巧固非煩扁斵,日新又豈待湯銘。NdT中华典藏网

  粉團菊NdT中华典藏网

月姊容顏別一家,天真何必御鉛華,秋來殘膩方拋棄,幻作籬邊馥馥花。〈彭齋霜月詩:應是姮娥剩粧粉,一時拋撒下天來。此借其意。〉NdT中华典藏网

  月下白NdT中华典藏网

素質鮮明絕點塵,冰輪高照轉精神,叢叢皓彩如羅綺,〈謂彩帛之紋亦有粟地菊之類。〉箇樣誠堪示染人。NdT中华典藏网

  纏枝白NdT中华典藏网

西風頓拆晚秋葩,色映霜華與月華,不特翠枝柔猗〈於可切〉儺〈乃可切〉,更饒綠葉密交加。NdT中华典藏网

  酴醾菊 〈宋景文公酴醾詩:來自蠶叢國,香傳弱水神。按,古蠶叢國即蜀中也。〉NdT中华典藏网

春架秋籬景一同,想因分種自蠶叢,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管花居酒品中。NdT中华典藏网

  木香菊NdT中华典藏网

秋花也與藥名同,素彩鮮明曉徑中,多少清芬通鼻觀,何殊滿架拆東風。NdT中华典藏网

  寒菊NdT中华典藏网

不畏霜風質自殊,不招蜂蝶艷何孤,梅花松竹如相見,〈朱希真十月菊詞:須添羅幕護風霜,要留與,疎梅相見。〉便合添為四友呼。NdT中华典藏网

  淮南菊NdT中华典藏网

割脂簇蠟密成團,傑出東籬最奈寒,加紫翻宜霜後看,料應慣見屬劉安。NdT中华典藏网

  徘徊菊NdT中华典藏网

花神著意駐秋光,不許寒葩陡頓芳,敷彩盤桓如有待,幽人把玩不須忙。NdT中华典藏网

  饅頭菊NdT中华典藏网

離火供炊餅餅圓,〈陸放翁菊詩:有餅餅香字。前輩菊詩:籬邊餅餅金。〉幽人飽翫向籬邊,採來還問堪餐否,應使癡兒口墮涎。NdT中华典藏网

  桃花菊NdT中华典藏网

仙源分派到籬東,灼灼穠華綴露叢,崔護詩章陶令酒,兩家混作一家風。NdT中华典藏网

  燕脂菊 〈臆吟〉NdT中华典藏网

天女染花情若狂,鮮妍直欲媚秋光,忍將陶徑黃金色,也學秦宮朱臉粧。NdT中华典藏网

  牡丹菊 〈臆吟〉NdT中华典藏网

本是秋香九日黃,假為國色百花王,待殘擬把酥煎啗,〈見《漁隱叢話後集》二十三卷,孟蜀時李昊事。〉莫採芳英泛酒觴。NdT中华典藏网

  紅薇菊 〈臆吟〉NdT中华典藏网

天厭花黃色改殷,〈烏閑切,赤色也。〉東籬景物似東山,逗遛春蘂為秋蘂,荊棘了無藏葉間。NdT中华典藏网

  繡菊NdT中华典藏网

寒葩縷縷結緗紅,不待纖針見巧工,秋老從他宮線減,彩文翻喜入花叢。NdT中华典藏网

  石菊NdT中华典藏网

花美雖堪寫團扇,艷妖未必入東籬,紀名何取它山物,徧問園官總不知。〈愚辨石菊、大菊,雖今古之名不同,其實一種物也。至秋結實名曰蘧麥,今窮見麥粒之形,了無所惑矣。討論既定,竊意其「石」字當為「碩」。案字書:碩,大也。庶幾意合於古書。今復成一絕,以紀其實云。〉NdT中华典藏网

  又NdT中华典藏网

榦弱葉纖花特奇,艷濃九夏到秋時,枝頭結實元為藥,爭奈越中人罕知。〈若蘧麥所出之地其榦直而堅。〉NdT中华典藏网

  大菊 〈明用題字。即今之石菊也。〉NdT中华典藏网

菊名何大為誰開,子結秋叢是藥材,〈若所產之地者結子乃至作穗。〉若用催生功不小,請嘗便可見嬰孩。〈《千金方》治產經數日不出或子死腹中,以瞿麥煮濃汁服之。〉NdT中华典藏网

  孩兒菊NdT中华典藏网

地母提來風露徑,笑風泣露並堪憐,品微元乏香肌骨,濫預秋英得浪傳。NdT中华典藏网

  春菊 〈蒿菜花是也。〉NdT中华典藏网

莫論園蔬品目卑,花開不減菊幽奇,燦然金色仍堪採,春老恰如秋老時。NdT中华典藏网

  紫菊 〈馬蘭花是也。〉NdT中华典藏网

秋野閒花是繡鋪,佳名得自北人呼,〈見《本草》。〉若教尼父當時見,應惡紛紛色亂朱。NdT中华典藏网

  觀音菊 〈天竺花是也。〉NdT中华典藏网

霞幢森列引薰風,高出疎籬紫滿叢,翠葉纖纖如細柳,直宜插向淨瓶中。NdT中华典藏网

  繡線菊 〈厭草花是也。〉NdT中华典藏网

天成素縷結秋深,巧刺由來不犯針,籬下工夫何絢爛,條條綰綴紫花心。NdT中华典藏网

  佳友 〈昔曾端伯以菊為佳友,愚今以詩實其名。〉NdT中华典藏网

氣清色正品尤高,好事幽人善與交,開徑何須望三益,相陪雅尚在香苞。NdT中华典藏网

  壽客 〈近世張敏淑以菊為壽客,愚今以詩實其名。〉NdT中华典藏网

東籬冷落舊家鄉,性耐風霜氣味長,幾度入來重九宴,主人傳得引年方。NdT中华典藏网

  對菊懷古NdT中华典藏网

靖節先生菊滿園,其名獨有九華存,東籬若許塵蹤到,佳品須當盡討論。NdT中华典藏网

  菊花 〈單題。〉NdT中华典藏网

獨芳三徑屬秋深,清致貞姿快賞心,解道卓為霜下傑,平生靖節最知音。NdT中华典藏网

  金絲菊  馮發藻 〈十首闕一。〉 纏風綰雨短籬旁,織出黃花縷縷黃,遙想司花幾仙子,鮮明擬作六銖裳。NdT中华典藏网

  茱萸菊NdT中华典藏网

一種秋英具兩般,摘來浮向酒盃寛,阿誰到得重陽日,醉把花枝子細看。NdT中华典藏网

  夏月佛頭菊NdT中华典藏网

圓英現出端嚴相,素瓣染成知見香,必竟白毫破炎毒,故教開向夏畦凉。NdT中华典藏网

  酴醾菊NdT中华典藏网

秋花也與酒齊名,三月留為九月英,朶朶露栖明亞雪,還如壓架拆春晴。NdT中华典藏网

  朝天菊 〈臆吟。〉NdT中华典藏网

凌霄花豈凌霄去,向日葵空向日傾,何似幽姿堪對越,也酬洪覆拱高明。NdT中华典藏网

  桃花菊NdT中华典藏网

怪底玄都花發遲,西真著意在霜枝,春葩也耐秋風勁,紅雨何愁亂入籬。NdT中华典藏网

  牡丹菊NdT中华典藏网

秋香剛欲竊天香,遙想南陽似洛陽,莫道東籬藹聲價,詩人曾擬作花王。NdT中华典藏网

  孩兒菊NdT中华典藏网

穉叢弱質巧相如,曉沁啼痕一雨餘,天亦何心鍾愛汝,也呈佳色殢陶廬。NdT中华典藏网

  采菊 〈用古人名賦。〉NdT中华典藏网

和霜旋采黃香嗅,與客登高適興時,多謝安排滿頭插,相隨何得怨開遲。NdT中华典藏网

  金鈴菊  孫耕 〈三首〉NdT中华典藏网

疑是良工巧鑄成,天然顆顆帶黃英,籬邊一任風搖動,不學簷前斷續聲。NdT中华典藏网

  孩兒菊NdT中华典藏网

弱質生成由地母,清姿保愛藉園公,花偏嬌嫩葉偏細,凝竚籬邊弄晩風。NdT中华典藏网

  鷺鷥菊 〈臆吟。此品嚴州有之。〉NdT中华典藏网

玉羽毿毿剪作花,花心挺出傲霜華,恰如未上青天去,且立西風古徑斜。NdT中华典藏网

  楊妃菊 〈臆吟。〉  陸希澄NdT中华典藏网

含笑向籬旁,花叢似洞房,露濃新出浴,霜薄淺成粧,尚帶霓裳色,猶存輦路香,〈張全真《題明皇太真聯鑣圖》詩:並轡春風輦路香。〉故令千載下,還許侑瑤觴。NdT中华典藏网

  金盞銀臺  許光曾NdT中华典藏网

黃中素表拆秋葩,恰似開筵富貴家,晃耀西風深院裏,清標不減水仙花。NdT中华典藏网

  佛頭菊  僧希高 〈二首〉NdT中华典藏网

佳卉超凡沐雨開,恍如螺髻出山來,〈世尊。肉髻見《蓮經》與《楞嚴經》〉就叢更種金蓮菊,〈闕。〉NdT中华典藏网

  大笑菊NdT中华典藏网

寒花也解媚清秋,貌似呵呵滿檻稠,若使幽王能著眼,何須舉火戲諸侯。NdT中华典藏网

  金錢菊  僧文行 〈二首〉NdT中华典藏网

化工鑄出最光圓,閒數枝頭不計千,滿徑黃花秋富貴,陶公何必苦無錢。NdT中华典藏网

  大笑菊NdT中华典藏网

遶籬喜色破新愁,一粲西風卒未休,〈《穀梁傳》注:粲然,盛笑貌。〉非學野花留寳靨,應𠷣楚客獨悲秋。NdT中华典藏网

集句詩NdT中华典藏网

  史鑄 〈四十首〉NdT中华典藏网

鑄兒童時,嘗閲東軒臞儒趙公保集句梅詩,喜其多有可取,今故效顰,採擷百家英華,為菊成章也。NdT中华典藏网

  種菊NdT中华典藏网

幽懷遠慕陶彭澤〈王禹偁〉,一畝荒園試為鉏〈蘇子由〉,自種黃花添野景〈謝景山,見《詩話總龜》〉,幾多光彩照庭除〈魏野〉。NdT中华典藏网

  菊花 〈十二首〉NdT中华典藏网

無艷無妖別有香〈僧齊己〈對菊〉〉,知心誰解賞孤芳〈陸務觀〉,淵明酩酊知何處〈王荊公〉,安得斯人共一觴〈謝無逸〉。NdT中华典藏网

  二NdT中华典藏网

霜裏鮮鮮照眼明〈王十朋〉,人言此解制頹齡〈梅聖俞〉,憐香擘破花心齅〈姚揆〉,酌盡齋中竹葉缾〈黃山谷〉。NdT中华典藏网

  三NdT中华典藏网

一夜清霜殞物華〈蔡柟〉,寒芳開晚獨堪嘉〈丁寶臣〉,折來嗅了依前嗅〈邵堯夫〉,不是尋常兒女花〈王十朋〉。NdT中华典藏网

  四 〈《千金方》菊花作枕袋,大能去頭風,明眼目。陸務觀菊詩:傍籬小摘供囊枕,留得殘香夢亦清。〉NdT中华典藏网

籬菊含風暗度香〈余安行〉,栽多不為待重陽〈齊己〉,愈風明目須真物〈蘇子由〈白菊〉〉,夢寐宜人入枕囊〈山谷〉。NdT中华典藏网

  五NdT中华典藏网

露叢芬馥敵蘭芽〈韓忠獻公〉,清賞終存好事家〈丁寶臣〉,莫遺兒童容易折〈洪景盧〉,此花開後更無花〈元微之〉。NdT中华典藏网

  六NdT中华典藏网

露裛幽花冷自香〈䆁皎然〉,藥中功效不尋常〈王十朋〈食薑〉〉,祛風偏重山泉漬〈文保雍〉,胡廣隨緣卻壽長〈鄭剛中〈菊〉〉。NdT中华典藏网

  七NdT中华典藏网

清香裛露對高齋〈司空圖〉,端仗兹花慰老懷〈王十朋〉,欲折一枝來侑酒〈蔡柟〉,登高能賦屬吾儕〈陳後山〉。NdT中华典藏网

  八NdT中华典藏网

八月九月天氣凉〈李白〉,遶欄種菊一齊芳〈邵堯夫〉,好風應會幽人意〈江奎〉,時去時來管送香〈張芸叟〉。NdT中华典藏网

  九NdT中华典藏网

不趂盛時隨眾卉〈文與可〉,幽姿高韻獨蕭然〈田元邈〉,別開小徑連松路〈王介甫〉,常愛陶潛遠世緣〈梅聖俞〉。NdT中华典藏网

  十NdT中华典藏网

籬菊開時寒有信〈王彥霖〉,幽香還釀客懷清〈周麟之〉,折歸忍負金蕉葉〈張彥實〉,欲伴騷人賦落英〈蘇東坡〉。NdT中华典藏网

  十一NdT中华典藏网

菊花有意浮盃酒〈汪彥章〉,秋老霜濃滿檻開〈江袤〉,多謝主人相管領〈沈瀛〉,盡收清致助吟才〈張子野〉。NdT中华典藏网

  十二NdT中华典藏网

一夜新霜著瓦輕〈歐陽永叔〉,照窗寒菊近人清〈聞人善言〈次韻童恭叔〉〉,䞉收芳蘂浮巵酒〈曾端伯〉,白髮年年不負盟〈聞人善言〈中秋月〉〉。NdT中华典藏网

  黃菊 〈二十首〉NdT中华典藏网

黃花漠漠弄秋暉〈王荊公〉,竚立階前香在衣〈王性之〉,正色逢人何太晚〈強幾聖〉,衰翁相對惜芬菲〈白樂天〉。NdT中华典藏网

  二NdT中华典藏网

白露黃花自遶籬〈羊士諤〉,幽香深謝好風吹〈寇萊公〉,陶公沒後無知己〈李山甫,一作羅隱〉,歲歲花開知為誰〈李頎〉。NdT中华典藏网

  三 〈凡菊詩中言霜露者甚多,至於言雨者,惟王龜齡嘗稱范文正公有句云「半雨黃花秋賞健」云。〉NdT中华典藏网

遶籬黃菊自開花〈僧洪覺範〉,開日仍逢小雨斜〈丁寶臣〈菊〉第三首句〉,自得金行真正色〈丁寶臣〈菊〉第二首句〉,肯參紅紫鬭紛華〈朱希真〉。NdT中华典藏网

  四NdT中华典藏网

金英寂寞為誰開〈王禹偁〉,底許清香鼻觀來〈張孝祥〉,籬下先生時得醉〈白樂天〉,餘風千載出塵埃〈王荊公〉。NdT中华典藏网

  五NdT中华典藏网

滿園佳菊鬰金黃〈白樂天〈重陽席上〉〉,壽質清癯獨傲霜〈楊巽齋〉,且喜年年花作主〈白樂天〈花前歎〉〉,依然相伴向秋光〈羅隱〈菊〉〉。NdT中华典藏网

  六NdT中华典藏网

五行正氣產黃花〈杜光庭〉,不在詩家即酒家〈錢易〉,詩筆酒盃俱有味〈元絳〉,亦同元亮舊生涯〈本朝江為〉。NdT中华典藏网

  七NdT中华典藏网

滿地黃花得意秋〈良祐,闕姓,下句「浪陪使節赤松遊」見於石刻〉,移來庭檻助清幽〈齊唐〉,自級稟性天生異〈張齊賢〉,不與繁華混一流〈楊實可〉。NdT中华典藏网

  八NdT中华典藏网

籬邊黃菊為誰開〈李嘉祐〉,轉憶陶潛歸去來〈高適〉,插了滿頭仍漬酒〈邵堯夫〉,且謀歡洽玉山頹〈元澶〉。NdT中华典藏网

  九NdT中华典藏网

倚風黃菊遶疎籬〈彭應求〉,自有清香處處知〈毛友〉,今日王孫好收采〈鮑容〉,濁醪霜蟹正堪持〈蘇子由〉。NdT中华典藏网

  十NdT中华典藏网

金蘂繁開曉更清〈歐陽修〉,薄霜濃露倍多情〈劉原父〉,歸田誰是淵明興〈趙嘏〉,獨遶東籬萬事輕〈周紫芝〉。NdT中华典藏网

  十一NdT中华典藏网

叢菊疎疎著短籬〈僧璉不器〉,重陽前後始盈枝〈文與可〉,托根占得中央色〈趙宋英,見氣候推蒙〉,不比凡花兒女姿〈姜特立〉。NdT中华典藏网

  十二NdT中华典藏网

自有淵明方有菊〈辛幼安〉,因人千古得嘉名〈韓忠獻〉,一年好處君須記〈蘇東坡〉,翠葉金華刮眼明〈劉原父〉。NdT中华典藏网

  十三NdT中华典藏网

東籬黃菊為誰香〈王十朋〉,不學群葩附艷陽〈蘇澄庵〉,直待素秋霜色裏〈廖匡凝〉,自甘深處作孤芳〈文與可〉。NdT中华典藏网

  十四NdT中华典藏网

香霧霏霏欲噀人〈蘇東坡〉,黃花又是一番新〈宋邦永,見愚園咏史〉,陶家舊已開三徑〈韓治〉,直到如今迹未陳〈楊巽齋〉。NdT中华典藏网

  十五NdT中华典藏网

滿眼黃花慰素貧〈山谷〉,年年結侶采花頻〈劉禹錫〉,要收節物歸觴詠〈張灝〉,只許閒人作主人〈姜特立〉。NdT中华典藏网

  十六NdT中华典藏网

菊花天氣近新霜〈陸務觀〉,節近花須滿意黃〈陳後山〉,陶令籬邊常留宿〈曾端伯〉,朝來滿把得幽香〈蘇子由〉。NdT中华典藏网

  十七NdT中华典藏网

東籬九日富黃花〈曾端伯〉,節物驚心秪自嗟〈許景衡〉,盡日馨香留我醉〈王禹偁〉,銀瓶索酒不須賒〈王十朋〉。NdT中华典藏网

  十八NdT中华典藏网

斜照明明射竹籬〈僧道潛〉,黃花能與歲寒期〈范文正公〉,人疑五柳先生宅〈周紫芝〉,消得攜觴與賦詩〈鄭谷〉。NdT中华典藏网

  十九NdT中华典藏网

黃花弄色近重陽〈僧道潛〉,風拆霜苞細細香〈江袤〉,似與幽人為醉地〈陸務觀〉,隨晴隨雨一傳觴〈陳與義〉。NdT中华典藏网

  二十NdT中华典藏网

可意黃花是處開〈蘇東坡〉,芝蘭風味合相陪〈綦崈禮〉,應須學取陶彭澤〈白樂天〉,左把花枝右把盃〈司空圖〉。NdT中华典藏网

  白菊 〈三首〉NdT中华典藏网

我憐貞白重寒芳〈陸龜蒙〉,小徑低叢淡薄粧〈蔡柟〉,謝女黃昏吟作雪〈徐仲車〉,天然別是一般香〈李端叔〉。NdT中华典藏网

  二NdT中华典藏网

幽芳天與不尋常〈江袤〉,逆鼻渾疑雪亦香〈陳後山,一作張文潛〉,把酒可能追靖節〈汪彥章〉,素英一色混瑤觴〈邵堯夫,只此一句,取於五言〉。NdT中华典藏网

  三NdT中华典藏网

瓊葩燦彩遶籬東〈楊巽齋〉,不怯清霜更耐風〈趙令衿〉,淡泞精神無俗艷〈江袤〉,獨高流品蕙蘭中〈李鼐〉。NdT中华典藏网

  黃白菊NdT中华典藏网

金英鑠鑠擅秋芳〈楊巽齋〉,中有孤叢色奪霜〈白樂天〉,手把數枝重疊嗅〈邵堯夫〉,兩般顏色一般香〈胡侍郎詩「紅白蓮花共一塘」云〉。NdT中华典藏网

  野菊NdT中华典藏网

一簇疎籬有野花〈邵堯夫〉,不應青女妬容華〈洪龜父〉,繁英自剪無人插〈李鼐〉,只有黃蜂趂兩衙〈孫仲益〉。NdT中华典藏网

  晚菊NdT中华典藏网

青蘂重陽不堪摘〈杜甫〉,重陽已過菊方開〈邵堯夫〉,不將時節較早晚〈王十朋〉,且折霜蕤浸玉醅〈蘇東坡〉。NdT中华典藏网

  殘菊NdT中华典藏网

節去蜂愁蝶不知〈鄭谷〉,冷香消盡晚風吹〈謝無逸〉,碎金狼藉不堪摘〈陸務觀〈菊〉〉,空作主人惆悵詩〈于武陵,一作韋莊〉。NdT中华典藏网

引用唐宋名賢詩句NdT中华典藏网

NdT中华典藏网

   〈二十二名。以下人名依集句次第。〉NdT中华典藏网

僧齊己。  元微之。NdT中华典藏网

釋皎然。  司空圖。NdT中华典藏网

李白。   白樂天。NdT中华典藏网

羊士諤。  李山甫。NdT中华典藏网

李頎。   羅隠。NdT中华典藏网

李嘉祐。  高適。NdT中华典藏网

元澶。   鮑溶。NdT中华典藏网

趙嘏。   廖匡凝。NdT中华典藏网

劉禹錫。  鄭谷。NdT中华典藏网

陸龜䝉。  杜甫。NdT中华典藏网

于武陵。  杜光庭。NdT中华典藏网

皇宋NdT中华典藏网

   〈七十名。〉NdT中华典藏网

王禹偁。   蘇子由。NdT中华典藏网

謝景山。   魏野。NdT中华典藏网

陸務觀。   王荊公。NdT中华典藏网

謝無逸。   王十朋。NdT中华典藏网

梅聖俞。   黃山谷。NdT中华典藏网

蔡柟。    丁寳臣。NdT中华典藏网

邵堯夫。   余安行。NdT中华典藏网

韓忠獻公。  洪景盧。NdT中华典藏网

文保雍。   鄭剛中。NdT中华典藏网

陳後山。   張芸叟。NdT中华典藏网

文與可。   田元邈。NdT中华典藏网

王彥霖。   周麟之。NdT中华典藏网

張彥實。   蘇東坡。NdT中华典藏网

汪彥章。   江袤。NdT中华典藏网

沈瀛。    張子野。NdT中华典藏网

歐陽修。   聞人善言。NdT中华典藏网

曾端伯。   王性之。NdT中华典藏网

強幾聖。   寇萊公。NdT中华典藏网

僧洪覺範。  朱希真。NdT中华典藏网

張孝祥。   楊巽齋。NdT中华典藏网

錢易。    元絳。NdT中华典藏网

江為。    良祐。NdT中华典藏网

齊唐。    張齊賢。NdT中华典藏网

楊時可。   毛友。NdT中华典藏网

劉原父。   周紫芝。NdT中华典藏网

僧璉不器。  趙宋英。NdT中华典藏网

姜特立。   辛幼安。NdT中华典藏网

蘇澄庵。   朱邦永。NdT中华典藏网

韓治。    張灝。NdT中华典藏网

許景衡。   僧道潛。NdT中华典藏网

范文正公。  陳與義。NdT中华典藏网

綦崈禮。   徐仲車。NdT中华典藏网

李端叔。   趙令衿。NdT中华典藏网

李鼐。    胡侍郎。NdT中华典藏网

洪龜父。   孫仲益。NdT中华典藏网

不記何代NdT中华典藏网

   〈三名。〉NdT中华典藏网

姚揆。   江奎。NdT中华典藏网

彭應求。NdT中华典藏网

愚自丙申迄于甲辰,每得菊之一品一目,必稽于眾,其言同者,然後筆而記之。今譜内有六品尚闕其説,緣愚曩嘗一見,今畦丁罕種,未獲再覈,以取其的故也。凡九年間,於吾鄉得正品與濫號假名者總四十五種,以次諸譜之後。予昨當花時,每歲須苦吟體題詩與集句詩一二十篇,以揄揚眾品之清致,積稔彌久,幾至二百篇,今選百篇濫贅卷尾,至此興盡而絕筆矣。爾後雖間有黃薔薇、金萬鈴之類始出,〈此二品首見於虢地品類,近時吾鄉亦有之。〉然愚年將耋景,則眼勌於辨眎,未容苟簡增入也,如有與我同志者幸為續譜云。NdT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