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律

作者:佚名
闺律

作者芙蓉外史,生平事迹不详。“……为之妻者,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漠焉不加喜戚于其心,妒则否矣,抑何情不相关乃尔耶?予反其意,作《闺律》若干条,于锦衾角枕之旁,寓读法悬书之意,所以保全男子一片婆心。”《闺律》分为吏律七条、户律七条、礼律七条、兵律九条、刑律七条、工律四条,共41条。

猜你喜欢的书

隋唐佛教史稿

隋唐佛教史稿

汤用彤著。原为作者于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在中央大学及北京大学授课讲义,后由汤一介整理校定,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五章,分别为“隋唐佛教势力之消长”、“隋唐传译之情形”,“隋唐佛教撰述”、“隋唐之宗派”、“隋唐佛教之传布”。书末附有隋唐佛教大事年表和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书中叙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注意佛教的发展与社会政治之关系。并详细叙述了隋唐时期佛经的翻译、中国僧人的著述以及各宗派的发展情况。还将隋唐佛教与魏晋佛教作了比较研究,归纳出隋唐佛教具有统一性、国际性、自主性、系统性四个特点。收入《汤用彤论著集》之二。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

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

钱基博著,1937至1938年间发表于《国命旬刊》,在《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中,钱基博将克氏兵法大旨概括为三点:(1)战争之道,尤贵迅速决胜;(2)战略无妨政略,外交以辅军事;(3)操纵敌国之舆论,以煽诱敌国之人心,使之厌战而自为瓦解。本书编译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山维兹军事思想之精粹,博引中国古代兵家典籍以印证,发其大义,明其蕴奥,乃钱氏论兵法之精者。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诵习之《老子道德经》文本。其文删定《老子》经文为五千字,故又称《五千文》,或称系师(张鲁)定本。又因经文前有吴道士葛玄所撰《老子道德经序诀》,故称葛本。现存敦煌唐人残抄本《五千文》后,又附録有道士传经盟誓词,或附録《十戒经》。今删去序诀及盟文戒文,仅録经文。底本出处:上卷P・2584号抄本、下卷S・6453号抄本1。参校本:P・2329号、P・2375号、S・189号抄本。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八十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编。相传其稿出自陆元辅,性德死后,徐乾学刻入《九经解》,才取性德的名字。性德原作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官至乾清门侍卫。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此书将宋代陈友文《大易集义》,方闻一《大易粹言》二书合编为一。陈友文书本六十四卷,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共十八家,加之没有姓名者两家。《粹言》原书七十卷,所收集的前人《易》说共七家。用二书校对,除却重复者以外,《集义》、《粹言》引用的实际上至多只有十一家。《粹言》有《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而《集义》则到上经下经为止,故所引未能全备。性德从十一家书中择取其论《系辞》各传,补充所缺内容,与《粹言》合为一编。又删去繁复芜杂之处,勘成此书。今《粹言》尚有传本,《集义》则流播较少,幸赖此书而存其大概。书中理数并陈,不专主一说,宋儒微义,实际已略备于此。李衡删房审权之书,俞琰钞李心传之说,并以取精撷要,有胜原编。此书之作,其功劳亦相差不远。收入《四库全书》,有通志堂本。

武则天

武则天

五幕剧。宋之的著。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6月初版。作品描写武则天由一个尼姑成为皇妃后,利用种种手段逐渐取得皇帝的信任,乘机专权。在充满矛盾斗争的朝廷内部,她凭借手腕参与政事,治理国家,排斥异己,成了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塑造了一个精明强干、果断而又狠毒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在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女性的反抗和挣扎,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女性应该享有的做人的权利。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中西交通史与敦煌学研究的论著。向达撰。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由23篇论文组成,共48万余字,附有插图27幅。论文可分4部分,第1—4篇为第1部分,重点研究唐代中外文化关系史与西南少数民族史,包括《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唐代刊书考》、《唐代记载南诏诸书考略》、《南诏史略论》;第5—14篇为第2部分,主要是研究敦煌学的文章,包括:《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记伦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学》、《黾兹苏祇婆琵琶七调考源》、《论唐代佛曲》、《唐代俗讲考》、《西征小记》、《两关杂考》、《莫高、榆林二窟杂考》,《罗叔言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自第15—17篇为第3部分,主要研究摄山佛教石刻与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洋美术。自第18—23篇研究了一些目录问题。该书是作者30年学术研究的结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及敦煌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敦煌学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