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志

作者:李聿求
桑志

农书,清代李聿求撰。十卷。其书主要摘录前人有关桑树的记载。体例仿陆羽《茶经》和赞宁《笋谱》。分桑之始、桑之类,桑之具、桑所宜、桑所植等十篇,讲述桑之由来和种植历史、技术等。

李聿求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An Autobiography: Agatha Christie】 1950年,在伊拉克尼姆鲁德遗址的“阿加莎之屋”,阿加莎·克里斯蒂突然心血来潮,开始撰写自传,由此开始了一段历时十五年的回忆之旅……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传奇的一生。

汇评脂批石头记

汇评脂批石头记

汇评脂批石头记,正文是以庚辰本为底本 ,所缺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以蒙府本为底本,二十二回末页、六十八回缺页以蒙府本补齐。批语包含了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府本,列藏本、靖藏本,甲辰本、己酉本、梦稿本全部各本的批语。批语逐条标明了各本共有的状况,但各本批语异文不能完全具体表示。脂批汇评参考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等书。批语状况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庚辰影印本,《石头记》戚序有正、蒙古王府影印本等书作核对。 又以电子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影印本,《石头记》列藏影印本,《红楼梦》甲辰、己酉、梦稿影印本等作核对。

红楼梦百花诗屏

红楼梦百花诗屏

《红楼梦百合诗》屏,是清光绪六年(1880)黔西知州曹昌棋(祺)之母在六十二岁时所作。作者从《红楼梦》的人物中,挑选了九十九名妇女和一名男子(贾宝玉)为写作对象,各配一种花名,赋诗一首,题为《红楼梦百合诗》,又名《百花诗屏》,誉称《黔西曹太夫人百花诗屏》。作者以人寓花,以花喻人,亦花亦人,情趣盎然。或写人物性格,或写人物命运,或抒发对人物同情怜爱、厌恶憎恨,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每首诗都使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精心做诗,而且还亲笔工书,将这一百首诗用蝇头小楷写在长一点三四米、宽零点三七米的四幅绢纸上,经装裱成为一堂挂屏。字迹形态端庄,点画结实,行笔精到,绢秀妍美。在距今一百一十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黔西有如此才女,真是难得。

四愁诗

四愁诗

中国古代诗篇。东汉张衡作。收入《张河间集》及多种选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1册据胡刻《昭明文选》选入。诗共分4章,每章讲述一件事以表达诗人欲求之而不可得的苦闷之情。首章叙道:我所思念的爱人住在泰山,想去追随她却阻于梁父山的艰险,无可奈何地向东眺望,不觉泪下沾满衣裳,爱人曾送我一把嵌金的宝刀,我想回赠她的美玉却因路险无法送到,徬徨忧虑,无法排遣。二章叙道:我所思念的爱人住在桂林,想去追随她却阻于湘水的渊深,向南遥望不由泪沾衣裳。爱人曾送我美玉装饰的琴,我想回赠她一对玉盘,却因路远不能送到,惆怅忧虑,多么让人烦恼!三章写道:我所思念的人住在汉阳,想去跟她在一起却阻于陇山的漫长,凝望西方不觉泪沾衣裳,美人曾送给我貂皮袍,我想回赠她一颗明月珠,路太远不能送到,让人踟蹰不安、心情烦乱。四章写道:我所思恋的人在雁门,想去跟她在一起却阻于大雪纷纷,遥望北方不觉泪沾衣巾,美人曾送我一匹绵绣,我想回赠她一张青玉几案,却因路远不能送到,让人一再叹息,忧思烦乱。据《文选》中小序言:作者依屈原以美人喻君子,以珍宝喻仁义,以水深路远喻小人之例,用比兴手法抒写自己“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不得以通”的苦闷,因而意象具有象征性,表现了诗人无往而不受阻的困境及由此产生的愁愤。诗在形式上已是相当整齐的七言体,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投瓮随笔

投瓮随笔

《投瓮随笔》,一卷,收入乾隆年间吴省兰所编《艺海珠尘》及《说郛续》。该书体例与《风月堂杂识》相同,亦因人、因事立条,共三十七条。书中所述,臧否人物、品评诗文、抑扬吏治,并介绍了风土人情、典故奇闻等。

鬼子母经

鬼子母经

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鬼子母食人之子,佛藏其爱子以度化之,使拥护三宝。然此经所述较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说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