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莲峰志
名胜志。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撰。五卷。夫之, 字而农, 号姜斋,一号船山,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著有《船山全集》。莲花峰南岳诸峰之一。旧有嘉靖志,毁于火灾。是志于崇祯十七年(1644)成书。约二万八千字。记事上断南宋下止于成书年。卷一为勅谕、原志序。卷二起为正文,分沿革、形胜、名迹、附丽、名游、祀典、禅宿、物产、序记、诗十门,后为总序。书中详考历史沿革、山川形胜。名迹门载娑罗泉、洗衲石、飞来钟、灵源阁等十八处古迹,凡毁者亦言明遗址。附丽记西白云峰、妙高峰、黄沙潭等山、峰、十八处,对旅游考古有参考价值。物产记香稻、罗汉芋、茶、方竹、虎、山牛、猿等动植物二十种,山果熟时其猿来采果可达千头。有《王船山遗书》本(同治四年刻本)。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三官及诸神说禳灾安宅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老君劝人动土兴工修造之后,供养诵经,以消灾求福,国泰家安。其中所避诸恶煞,不少名称与《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同。
济公诗词选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俗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衡曲麈谭
古典戏曲论著。1卷。明人张琦著。这部论著分为“填词训”、“作家偶评”、“曲谱辨”、“情痴寤言”4个部分。张琦认为“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传奇之曲,与散套异”。在“填词训”里,他着重论述了散套填词的注意事项。在“作家偶评”里,他对明散曲和传奇作家的成就和风格分别进行了评说,其中不乏高论。如其论汤显祖《牡丹亭》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可谓独具只眼。在“曲谱辨”里,他提出“专在平仄间究心,乃学之而陋焉者”。亦可谓高见。《衡曲麈谭》原附于《吴骚合集》卷首,有明刻本、《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又有《读曲丛刊》、《曲苑》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以《读曲丛刊》本为底本,将《衡曲麈谭》点校辑入第4册。
晋陶母剪发待宾
元杂剧剧本。“晋陶母”又作“陶贤母”或“陶母”。简名《剪发待宾》。秦简夫撰。旦本。写晋代陶侃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也以信义严格要求他发奋上进。一次来了客人,因家里贫困,无钱购物招待。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卖钱待宾,给儿子作了榜样。后来陶侃果然成名。这部戏,比较多地宣扬了封建的义夫节妇,孝子贤孙等伦理道德。
心经讲记
心经讲记,1992年10月14日于重庆慈云寺观音法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