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作者:佚名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曹寅刻本,即《楝亭五种》本。后姚觐元重刻,为《姚刻三韵》本。是本冠以余文焴为欧阳德隆《押韵释疑》所作的序文及郭守正的重修序、重修条例十则、淳熙文书式一道。另一种为常熟钱孙保家影钞宋刻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本即据此影印。此本书前无曹本所附之序文条例,正文五卷同。卷末附《贡举条式》 一卷,凡五十三页,所载上起元祐五年 (1090年),下至绍熙五年 (1194年),凡一切增删韵字、庙讳、祧讳、书写试卷格式,以及考校章程,无不具载,多史志之所未备,犹可考见一代典制也。

猜你喜欢的书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第一、二、三卷,全书约100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原题玄和子撰。此人疑即唐道士张太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外丹火候,以十二消息卦与十二月、十二时辰相配。根据卦爻阴阳变化及寒暑推移,确定炼丹时间与火候进退。全篇分十二节,每节先列卦象,后附七言诗一首,并加注解,说明卦象与火候。大抵以《周易参同契》为本。

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

记载中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吴乘权等编纂。主要版本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1989年重印本。一百零七卷。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与友人周之炯、周之灿合作,据前人编年之书,删繁就简,编纂《纲鉴易知录》,于康熙五十年 (1711) 成书。晚年离家远游,抵达北京,“无所遇,卒于京邸”《纲鉴易知录》全书107卷,包括《纲鉴易知录》92卷、《明鉴易知录》 15卷两部分,共180万字。《纲鉴易知录》从全书构成和内容看,上起远古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下迄明亡。自远占传说说时期到战国,主要是辑录元人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以及宋人刘恕的 《通鉴外纪》,并参考元人陈柽的 《通鉴续编》而成。战国迄五代,一千三百余年间史事,则以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为蓝本、宋、元两代,采用的是明人商辂的《通鉴纲目续编》。明代部分则是依据清初人朱国标抄撮谷应泰的 《明史纪事本末》所成的 《明纪抄略》编就.严格地说此书只是纂辑而不是著述,是依据已有史籍,删繁就简而成。尽管《纲鉴易知录》是纂辑成书,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贯串古今,纲目分明,简要有法。荟萃群书,集诸家之所得,将上下数千年史事熔于一炉,难度很大。在清初,这是吴乘权的首创,吴乘权仅用一百八十万字的篇幅,便把纷繁复杂的历代史事疏理得头绪井然,我国数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有影响的主要人物活动都得到反映,真正做到简而有法,略而不陋,这确实是一件很见功力的事情。其次吴乘权在这部书虽做了大量的训释工作,对上下古今的人名、地名、文字音义等都做了极为有益的训释,其用力之勤,超过了训释《古文观止》。此外 《纲鉴易知录》 也为我们编写多卷本中国通史提供某些借鉴。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

三卷,明广真说,灯来编。卷上上堂茶话,卷中普说小参示众法语,卷下入堂入室勘辩问答颂古杂述塔铭,另刻正录十卷广录三十种共六十六卷板存忠州治平禅院。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

一卷,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解释仁王经所说之陀罗尼。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一卷。唐·一行撰。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密教杂密仪轨中之星宿法。全书所载系从昴星到文星等三十星宿之图像及其祭法。所谓三十星宿,系于寻常所知的二十八宿之上,添加文星、辰星等二星宿而成。二十八宿(或三十宿)皆为七曜所属。依据古人相传,二十八宿掌辖行病鬼王,凡人若生病时,先推知发病之日由二十八宿中之何宿所当值,则祭其宿值之星曜,祈请其收禁病鬼,则可求病体痊愈云云。相传此法为唐代高力士家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