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作者:佚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原系《玉清隐书》中一篇,后分出单行。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符字,并劝人佩符、存思、诵咒。

猜你喜欢的书

梅溪集

梅溪集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 (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 (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出知绍兴府。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攻击,十朋上疏劝孝宗勿为群议动摇。后出知饶州、夔州、湖州、泉州等。颇有政绩,人绘而祠之。累官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忠。十朋政治上反对和议,主张恢复。每以诸葛亮、寇准、范仲淹、韩琦、唐介自比,为朱熹、张栻推重。学以孔孟为正宗,以韩愈、欧阳修,司马光为师,是绍兴末乾道初最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刘琪集序称其诗“浑厚质直,恳恻条畅,如其为人。”汪应辰亦称其“于文专尚理致,不为浮虚靡丽之词。其论事章疏,意之所至,展发倾尽,无所回隐,尤条畅明白。”著有《会稽三赋》、《论语解》、《东坡诗集注》等。所著 《梅溪集》五十四卷为正统五年温州教授何㶇所校,知府刘谦刻之,黄淮为序。共奏议五卷,前集二十卷、后集二十九卷。并附以汪应辰所作墓志铭。后有其子宣教郎闻礼跋。今见《四库全书》和《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另有 《梅溪王先生文集》五十四卷见 《四部丛刊》。

武陵记

武陵记

南朝齐、梁时期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地区方志。

太玄宝典

太玄宝典

太玄宝典,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分为〈修真冲寂门〉、〈修真符圣门〉、〈修真致妙门〉、〈炼凡生神门〉、〈炼凡出象门〉、〈养气构神门〉、〈养气增灵门〉、〈炼凡全真门〉。凡八门,五十余章。内容主要论述炼养形神,保固精气之道。书中称:「太虚者,在天地之中,无方无所,非气非形。」太虚化生三才,「清而为天,浊而为地,清浊分而生人」。修真炼养之要,在于「炼虚灵而涤昏浊」,保养精气,返还太虚。其法先虚心养气,炼气养神则精坚固。精坚则可以保命。但男女修炼之法不同,男子炼气成真而保精,女子炼血成真而保神。书中所述炼气方法,以胎息服气,存想按摩为主。兼及服药。如书中称人参、菖蒲、地黄、巨胜、黄精等草药为「草中五行丹」,服之可使精固神定。

广绝交论

广绝交论

南朝梁诗人刘峻所作的一篇骈文。文章以客主问答提起,由客历举古代众多友朋情谊相得之事,以示对朱穆倡议绝交的困惑,然后以主人身份展开议论。文中揭露当时世态人情的冷暖,实为对浇薄世风的有力鞭挞,词藻富赡,感情充沛。 汉代朱穆感世俗浇薄,写下《绝交论》,以矫时弊。刘峻感于朋友任昉死后家里贫困,子侄流离,生平旧交莫有赡恤,激于义愤,推广《绝交论》的观点写成《广绝交论》。《广绝交论》认为世上的交谊共有5种:“势交”(依附有权势的人)、“贿交”(趋奉有钱人)、“谈交”(结交有名的人希求称誉)、“穷交”(彼此不得志,互相利用,一旦得志便忘了交情)、“量交”(考虑和对方结交,可以得到好处)。文章认为这5种结交都是从私利出发。这种对当时世态的揭露,已经不纯粹局限于任昉生前的某些友人,而是涉及了整个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心理状态和道德面貌。《广绝交论》重在议论说理,却经常采用排比铺张的写法,增强文学色彩。文章慷慨激昂,揭露时弊,入木三分,是南朝骈文中的杰作。《文选》收录此篇。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刘峻集》,《广绝交论》收入其中。《南史·任昉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也可见。 有关《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508)、天监九年(510)两种观点。卫云亮在《 <广绝交论> 写作时间的考订及其意义》中,指出天监十一年(512)是刘峻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该文即作于此年。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

吴中石佛相好忏仪,一卷,明传灯集,内题礼吴中石佛起止仪式。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是明末清初的读体律师(又名见月律师,西元1601~1679)采择《华严经》净行品与密教经典中之偈、咒汇编而成的律仪典籍,在清乾隆时,由宝华山第七代祖释福聚奏请入藏,收于《大藏新纂卍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5 (律部类的诸述部)。“毗尼”为律(梵vinaya )之旧音译,新译毗奈耶。“毗尼日用”即指日常应遵守之戒律,“切要”即指要领、纲要。该典籍内容除有甚多涉及出家人日常衣、食、坐、卧应诵念之偈、咒外,并含有在家、出家之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