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公择日要览
作者:董德彰
董公择曰法又名十二月建除法。十二建星起例:建星子月(年)起子,丑为除,寅为满,卯为平……建:为岁君,为元神,吉凶众神之主,可坐不可向,在山在方迭吉则吉,迭凶则凶,在方为堆黄方,亦迭吉则吉,迭凶则凶。由各个月中第一个曰支与月支相同之曰谓之建曰,旺建之气,势不可当。阳气过盛不宜结婚(要阴阳调和),适合上任,祈福,营造及出行。除:为四利太阳小吉(吉庆之神)。旺建之气有所减,其气温和,宜安宅,祭礼,百事皆宜。出军行师,宜嫁娶。满:为土瘟为四利丧门凶,又为天富小吉。满曰较除曰为次,为月中福德之神,但与戍曰同值为天狗凶曰,满曰忌葬,有完满之意。与破曰、开曰三合有破曰坏影向,不是全好。忌祭祀祈福(寅曰同)亥曰嫁。平:为三台,又为士曲,又为四利太阳大吉。物满必溢,溢之则平,平宜收瘟,剥削,解除,除百灾,补垣,修造。
董德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迎头经
瞿秋白作品精选,瞿秋白是近代少有的才子,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文章文笔清丽,写景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挚的感情,代表了散文新的风格,具有时代性、文艺性、政论性的特性,为中国以后的报告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巴西集
元文别集。不分卷(或分为上、下两卷)。邓文原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总目著录为1卷,但实分为上、下两卷。卷首无序言,所收碑志记序等各体文章70余篇,未按文体类编。邓文原祖籍四川,随父亲流寓钱塘,以“巴西”为文集的名字,是借以表示不忘本贯。邓文原的文集,历来著录有《内制集》和《素履斋稿》,但除《巴西集》,以上两书都未见传本(清人鲍廷博、鲍正言曾重辑邓文原作品,编为2卷,亦题作《素履斋稿》,但仅有稿本传世)。《四库全书总目》说:“文原学有本原,所作皆温醇典雅,当大德、延祐之世,独以词林耆旧主持风气,袁桷、贡奎左右之,操觚之士,响附景从,元之文章于是时为极盛,文原实有独导之功。”《巴西集》中的《高公(克恭)行状》、《贯公(云石)文集序》等文章,都有较广泛的影响。西域人华化是元代文坛相当重要的现象,而邓文原正是西域人华化的倡导者,除《贯公文集序》,《赠国子生太易术南归省亲序》等文都可以看作关于西域人华化的重要文献。
半农谈影
我国第一部摄影美学著作刘半农著。1927年10月由北京摄影社出版,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再版发行。2000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特印本。20世纪初期,中国摄影很不发达,刘半农在本书中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和阐发,既对当时种种摄影思想观点作了评论,又着重探讨了摄影艺术造型技巧的方法和规律,比较系统、全面而通俗。全书7章,为摄影正名,批驳了各种否定、贬低摄影艺术的论调,积极确立摄影艺术的独立性;提出“摄影分类说”,认为照相可以分为写真、写意和照相馆三大类,不同类型的摄影须用不同的法则,廓清了当时摄影创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些认识问题;此外,就“美术照相”(即艺术摄影)这一类别,提出“意境说”(即有所立意)、“同情说”(即以情感人)和“造美说”(即营造美),并对用光、构图、影调等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法详细介绍,初步探讨了摄影美学的基本问题。《半农谈影》和《光社年鉴》第1、2集的两篇序言,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摄影艺术理论的代表著作,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书法辑要
此书为吾师文伯子先左所辑也。师博览群书,擅词章,精书法,前清以孝廉方正幕食四方,负才喜游。民国二年,宦游秦中,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在陕南设馆授教,有生徒数百人,而陕南文化乃大为之一变。此其遗稿未经刊行,欲学书者,读此自知门径。此书于真草隶篆分有层次依法学去,自易成家,附载于此,以飨好者。锡五敬识。
佛教教规礼仪
《佛教教规礼仪》共十二篇,堪称佛教小百科,修行资粮篇,禅净加行篇,寺院巡礼篇,人生礼仪篇,应用礼仪篇,丧葬礼仪篇,生活礼仪篇,佛化家庭篇,社会团体篇,佛教育乐篇,佛门用语篇,问题答问篇。
摄大乘论译注
无著撰。有三个汉译本:①《摄大乘论》三卷,陈真谛译;②《摄大乘论》二卷,北魏佛陀扇多译;③《摄大乘论本》三卷,唐玄奘译,以真谛和玄奘译本影响较大。是对《大乘阿毗达摩经》中《摄大乘品》的解释论述,从瑜伽行派的观点,概括性地阐明大乘教义教理。为法相宗所依的重要论典。有世亲著《摄大乘论释》(汉译有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三种译本)和无性著《摄大乘论释》(玄奘译),皆收入《大正藏》第三十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