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

作者:佚名
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

《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撰人及时代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天尊为妙行真人演说。内称昆仑山中有一老母,名曰「种火之母」,上通天界,下统五行,是为灶神。此神乃人间司命,主管世人寿命长短,富贵贫贱,并记录世人善恶,夜半上奏天曹。如有人家亵渎尊神,则三灾并起。百怪俱生。应延请道士转诵此经,向五方灶君及诸神忏谢,老母将大显灵通,赦宥罪过,使灾异消除,家宅人口安宁。中国民间腊月祭灶风俗,盖受此经影响。

猜你喜欢的书

一个绅士

一个绅士

我在结婚以后,同佩芹作过一度环游东南名胜的新婚旅行,和霍桑隔离了好久。
在这个当儿,霍桑虽单身独马,但他探案的任务仍继续不息,所以有许多案件,我都不曾亲身经历。这里所记的一篇就是他单独侦察的成绩之一。是他在事后告诉我的,故而记叙的体裁,也不能不变更一下子。

南冠草

南冠草

诗别集。明夏完淳著。一卷。本集内的诗都作于被捕时及狱中,故取“楚人南冠”之典名集,以明志向。原单行本未见传本, 今均将集内诸诗统编入《夏内史集》中。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清修《四库全书》资料最完备、最详尽的原始资料汇编。主要内容包括:(一)乾隆帝为纂修《四库全书》及禁毁书籍所颁发的谕旨,以及嘉庆帝为办理空函书籍所颁发的谕旨;(二)军机大臣及四库全书馆总裁、总纂等官员关于内府藏书的拣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编纂、审阅、覆校《全书》情况及对各级纂校人员进行考核、议叙奖赏、记过罚傣和缮写并误情形的奏折、奏片、信函、清单:(三)各地总督巡抚及学政、盐政等有关征集、采购、私人进献图书、查禁书籍等情形的奏折、奏片、咨呈、书目清单;(四)办理《四库全书》空函书籍的奏折等。此外,还附录了同治、光绪年间有关抖晒、清查文津阁全书的奏折和书目清单,以及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名单等。共收录的档案史料二千多件,几乎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全部资料。这些档案多系首次披露,从各个侧面如实地反映了《四库全书》的纂修历史,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2卷,清海栋说,慧升集,慧渠编,慧岱录(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上收住辰州府天云山浦峰寺语录——上堂、拈古、颂古、牧牛颂、联芳偈;卷下收机缘、示偈、杂著、书问、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转有经

转有经

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之异译前出。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

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思想,强调佛性的永恒性和众生成佛的普遍性。传入中国后影响甚大,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专门研习此经的涅槃师,形成涅槃学派,出现多种注疏。此经汉译本相传在昙无谶之前已有3种,均早佚。东晋*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共译此经初分为6卷,相当于昙译本的前10卷。南朝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以昙译本为主,并依法显译本增加品目,改为25品36卷,世称“南本涅架经”。昙译本13品40卷,世称“北本涅槃经”。另有藏文译本,依据汉译本重译而成。梵文残本在日本、中亚均有发现并刊行。此外,“南本涅槃经”还被全部译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