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虚子亲传直指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书画传习录
四卷。书论。明代王绂撰。绂,字孟端,自号九龙山人,又号友石,永乐间南京无锡人。少为弟子员,以善书荐官,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本书原题为绂所撰,据清嘉庆时嵇承咸为之校对付梓时谓得自故肆中。据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所记嵇氏本卷首题九龙山人王绂孟端撰,但检考诸书,俱未言孟端曾有此作。但此书历四百年而问世,赖有嵇氏校刊。嵇氏自谓十易寒暑于此,实此书之幸。但嵇氏以“不揣鄙陋,补阙略订”。余氏评其“尤乖校佳雠之例”,因“校刊古人遗著,首在存真”,“岂容以己意擅为增订,致滋来世之疑。即或有所增订,亦应详为注明。”嵇氏在“书中除小注外,悉未注出,遂使庐山面目顿失”。原著得后,遭蟫残鼠劫者十之三,帝虎鲁鱼,别风淮雨者又十之二。嵇氏校刊补订后分十集,末二集为嵇氏自作之书。原书八集,分四卷,计论书一卷,论画一卷,书事丛谈一卷,画事丛谈一卷,每卷合二集,页数甚富。古人著书分卷,向不如此,因疑非旧帙,乃嵇氏所订。论书、论画两卷内容,或采录诸家之成言语,或摘录前人成说,或为之改纂,或为自撰之文,或不注明所出,体例不一。篇后评语,有精者,也有甚为肤泛者,文句又有不似元明间人口吻。《书事丛谈》一卷,分道德、事功、风节、文章、逸迈、雅韵六门,各系小传,多详生平,不尽言书事。《画事丛谈》一卷,分全艺、精敏、风教、知几、灵异、荣遇六门,杂采传记、题跋、诗文所记出处,或不注,每则下俱有“山人曰”云云。惜嵇氏校刊时,有阑入近代者之语言,遂致瑕瑜互见。书前有承咸自序,末有嵇承浚、顾应泰、吴宝书等后序。有嘉庆癸酉嵇氏层云阁刊本。【此为卷二画论】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作者是方诗铭、王修龄。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重辑《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目前最完善的古文《竹书纪年》辑佚本。
八识义章研习抄
八识义章研习抄,3卷,日本珍海记。卷上 ,释名门第一 ,辨相门第二 ,卷中 ,辨相门之余 ,根尘有无门第三 ,大小有无门第四 ,真妄依持门第五 ,真妄熏习门第六 ,卷下 ,迷悟修舍门第七 ,迷悟分齐门第八 ,修舍分齐门第九 ,对治邪执门第十 。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
一卷,唐金刚智译。与不空译之如意轮瑜伽同。
金耀童子经
佛说金耀童子经,一卷,赵宋天息灾译。婆罗门之一子,身有光明,少有净信,后从佛出家,佛说其因缘。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亦称《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萨遮尼乾子经》、《尼乾子所说经》等。佛教经典。北魏菩提留支译。十卷。共分十二品:第一至第三品谓佛说一乘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法门,包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需之十二妙法、十二胜法及关于六度之诸法门;第四品以下讲尼乾子为严炽王说十善业道相应法、治国善恶行法及布施十五功德等。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其卷品开合与入藏本不同,且不分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