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六丁秘法

作者:佚名
灵宝六丁秘法

灵宝六丁秘法,防六丁玉女传授,据考应为唐代道书。原本三卷,《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收入,合为一卷。内载醮祭六丁玉女法、祭六丁符法、六丁隐遁法局、六丁无言万一法。以及各种符箓、咒诀、神印。大抵言醮祭存思招遣六丁玉女,以占问吉凶,隐遁藏形,飞升尸解,斩邪驱魔等道教杂术。此类方术盖出于古代阴阳五行家。

猜你喜欢的书

世界观与政治领袖

世界观与政治领袖

舍勒不仅是现象学运动中的“施魔者”,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在采纳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同时,舍勒就自觉地致力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与韦伯、桑巴特和特洛尔奇的历史社会学结合起来。在他审视资本主义的市民世界观及其伦理和由此引导出的生活秩序时,现象学与新兴的历史社会学已经结合起 来,不少思考更是在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论和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理论的论争中形成的,其理论意义可想而知。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

11世纪初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代表作。日文“物语”一词,意为故事或杂谈。小说共分54回,前44回是源氏的故事,后10回为薰君的故事。天皇桐壶有一爱嫔,出身微寒。她遭其他妃嫔妒恨,生下一子后郁郁死去。天皇考虑此子无外戚做后盾,遂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12岁时娶了左大臣之女葵姬,后与继母藤壶妃私通,生子名冷泉。桐壶天皇对此子十分钟爱,立为太子。源氏追求各式妇女,达到狂热程度,前后染指女性近20人,上至皇婶,下至民女。后源氏纳养女紫姬为正妻。桐壶天皇因多病让位后,新皇上台,打击政敌,排斥异己,源氏被逼离开宫廷,放逐山乡。后冷泉登上天皇宝座,源氏便青云直上,掌朝廷大权,荣华绝顶。源氏营教六条院,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好景不长,源氏一派内部矛盾加深,他感到自己政治地位不稳,又发现最后一位夫人与人私通生子名薰君。源氏得知真相,不胜懊丧,审人度己,慨叹报应。葵姬去世后,他钟情的藤壶、紫姬等也相继去世。他终于摆脱尘世,遁入空门。薰君长大成人,对浮舟等妇女追逐的故事在后10回予以描述。此书错综复杂的社会人物关系,涉及到的400多人物形象,在作家笔下得到生动体现。全书以散文为主,插入近800首和歌,并引入白居易诗句等汉诗文,可看作中日文化交流的记录。此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至今,研究“源学”的日本学者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仍在探讨源氏人物形象的特性等问题。《源氏物语》是日本古代物语文学的最杰出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写实长篇小说。

易筋经外经图说

易筋经外经图说

此《易筋经外经图说》(附八段锦图)是易筋经的重要支流,可用于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此书前半部分是十二大劲,内容与二十二势易筋经第一套十二势一样。后半部分是八段锦,口诀是现代八段锦口诀的蓝本,书前有清末民初梁世昌序。此为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易筋经十二大劲》从创立之初,乃是为了训练功力之用,尤其是上肢部位的筋肉功力,人体肌肉的特性为收缩,紧张肌肉,正是由肌肉的收缩来逐渐刺激内里的组织,同时掌、指为人体经筋之余,刺激肢体末端,自然有易筋之效,如上面陈太平先生所言,不能一味求紧,尤其是不能只追求肌肉之紧,否则只能作用于肌肉,且致肌肉劲力僵化而不能快速转换,用于实战武功之基础则殊为可惜。

玄览人鸟山经图

玄览人鸟山经图

玄览人鸟山经图,原名《灵宝五符人鸟经》。陶弘景《真诰》卷二十称,南朝道士陆修静「敷述《真文赤书》、《人鸟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广」。《无上秘要》卷四引《洞玄五符经》,亦见于本篇。可知本篇应为南北朝古道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云笈七签》卷八十亦收录全文。按人鸟山乃道教仙山,《十洲三岛记》已称聚窟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本篇亦云:「无数诸天各有人鸟之山,有人之象,有鸟之形,峰巖峻极,不可胜盲」。又称其山多有灵迹。皆妙气化成,有元始天王、大帝君等神真居住山中。所有灵迹仙居,皆刻画于「人鸟山形图」中。学道者若能闭目存思山中灵迹神真,念诵密咒,醮祭并佩带、吞服人鸟山形图,可招真神来迎,超登三清。是为早期道教修行法术之一。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短篇小说。丁玲著。发表于1937年《解放》周刊创刊号。写一个年仅七八岁的小红军萧森,在急行军时掉了队,被小村中的老婆婆收容下来,并把他认作孙子。不久,国民党军队进村,萧森被抓,从他身上搜出苏区纸币和红军帽。白军要枪毙他,但他镇静地对着连长说:“还是留着一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于是感动了国民党东北军。他们不仅不让连长杀他,还把他高高举起。作品通过一个小红军的凛然正气如何感染东北军中的爱国之士这一小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重大主题。情节单纯而前后富有变化:小红军在孤独中遇到热心的老婆婆;在对红军的思念中突然陷于敌人之手;正当身份暴露千钧一发之际,却出现了大义凛然的发言,终于化险为夷,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小红军写得富有孩子气,个性鲜明,具有亲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中州人物考

中州人物考

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八卷。是书为作者晚岁居夏峰村时所撰,所收二百余人,均系明代河南人。分理学、经济、忠节、清直、方正、武功、隐逸七类,每类又以世次为序。各人传赞详略不等,由于史料无征,少的仅一行,并不以详略定褒贬。末卷《补遗》、《续补》,实为七类之外无所归从之人物。最后尚有列名而无传者三十四人。书前冠有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