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译注

作者:佚名
黄帝阴符经译注

简称《阴符经》。道教重要经典。旧题黄帝撰,道教传说由骊山老母传与唐李筌,一说为筌托黄帝之名而作,也有人断其为战国末期作品。其书多谈道家修养,间亦涉及丹术,并有部分纵横、兵家言。它根据阴阳五行奇正变化, 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的道理,主张对客观世界冷静观察,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其要旨是:“以知机为运用,以食时为先天,守三要为隄防,见五贼为观执,所以观其时而合其符,察其机而应其事,运生煞之柄,则神机鬼藏矣。”收入《道藏》第27册。另有《阴符经十真集解》三卷及李筌、张果、蹇昌辰等人注本多种。

猜你喜欢的书

庄靖集

庄靖集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首;卷3存五言绝句120首,六言绝句25首;卷4存七言绝句139首;卷5存七言绝句131首;卷6存七言绝句52首(其中5首有目无诗),七言绝句集古120首;卷7存乐府28题67首;卷8存序3篇,传1篇,谱1篇,记11篇;卷9存碑铭6篇,赞1篇,启2篇,榜12篇,青词17篇;卷10存祭文8篇,疏25篇,表2篇,上梁文6篇,杂著8篇。刘瀛在《庄靖集序》中称李俊民:“其文章典赡华实相副,字字有源流,句句有根抵,格律清新似坡仙,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熟,脉胳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之亚也。小诗高古涵蓄,尤有理致而极工巧,非得天地之秀,其孰能与比。”《庄靖集》原刊本已佚失,今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三年(1508)李瀚刻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73)刻本及数种清抄本。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著作。张觉人编。《外科十三方》约为明代著作。原书记述外科病的13个有效方剂。作者姓张,佚名,是一位民间医生。本书依赖师徒授受,相互抄录流传至今。有多种传本,因珍秘而从未刊印。编者根据所看到的几种抄本,加以校勘考证,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并将自己的一些其他验方附入其内,编撰而成。1955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印行(修订本)。

常言道

常言道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四卷十六回。题“落魄道人编”,作者姓名和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叙述贪婪悭吝的财主钱士命为了敛财而不择手段,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其意在规劝世人行善积德,“把贫富两字看得淡些,宁为君子,勿作小人”。主人公“钱士命”的名字,寓意为“钱是命”,也颇有讽刺意味。

国史四十四讲

国史四十四讲

《国史四十四讲》是一部由多位历史名家撰写的通史。它上起先秦,下迄清末。该书的每一个章节均由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学术权威人物来撰写。比如由王国维来讲解先秦的历史,吕思勉来讲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该书的每一编都有一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总体概述,同时又有数篇专门的文章对这一时期比较有特点的、较为重要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它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明宣宗宝训

明宣宗宝训

明宣宗朱瞻基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正统三年(1438)成书,与《明宣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五卷。凡七十五子目,前有明英宗序。

阿毗昙毗婆沙论

阿毗昙毗婆沙论

凡六十卷。北凉浮陀跋摩、道泰等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之异译本。依道挻所作之序载,本论旨在注释八犍度,初译成百卷,惟以北魏太武帝攻破北凉之故,经书、什物皆烧毁,其后零落收拾而仅得六十卷。六十卷中唯注释杂、使、智等三犍度,其余五犍度均已逸失。后世称此论为旧婆沙。新译本则为唐玄奘之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