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治龜胸龜背,喘咳而逆。Few中华典藏网

川百合 桑白皮 葶藶子 明天冬 江枳殼 大杏仁 白水煎。Few中华典藏网

(加)白茯苓 橘紅Few中华典藏网

擬滋陰百補丸Few中华典藏网

大熟地 山萸肉 淮山藥 白雲苓 粉丹皮 北沙參 真龜膠 明天冬 大棗冬 北五味子 安石斛 女貞子Few中华典藏网

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水下。Few中华典藏网

治潤肺不傷脾,補脾不礙肺,凡癆嗽失血之症,不可缺。方擬清寧膏Few中华典藏网

大生地(酒炒,十兩) 大麥冬(去心,十兩) 化橘紅(三兩) 龍眼肉(八兩) 粉丹皮(二兩) 桔梗(二兩)Few中华典藏网

上用長流水煎成濃汁,去渣,(加)生薏仁(炒熱八兩),蘇薄荷(五錢),川貝母(二兩),糯米拌炒,米熱去米,均為細末,和勻,煎汁成膏,出去米氣,頻頻食之。Few中华典藏网

治吐血,精神疲倦,口吐白沫,心虛自汗,兩目朦閉,不分黑白,方定參谷飲,服之而愈。Few中华典藏网

人參 老陳米 真金石斛 麥冬 等分,煨湯隨飲。Few中华典藏网

又咽燥咳嗽失音,方訂蜜油膏。Few中华典藏网

白蜜(一斤) 健豬板油(熬油去渣,二斤)Few中华典藏网

熬成膏,徐徐服之。Few中华典藏网

又陰虛咳嗽煎方Few中华典藏网

肥知母 大貝母 大麥冬(去心) 明天冬 大生地(五錢) 白蘇子(一錢二分) 大熟地(五錢) 川百合(二錢) 巴杏仁 金石斛(二錢)Few中华典藏网

又寧嗽膏Few中华典藏网

梨汁 薑汁 荸薺汁 蘿蔔十Few中华典藏网

將四汁先熬後,入桑白皮(二兩)。Few中华典藏网

麥冬(二兩) 天冬(二兩) 川貝(二兩) 巴杏(二兩)Few中华典藏网

再熬數滾,去渣,以冰糖成膏,出去火氣,頻頻食之。Few中华典藏网

治一善飲者,夾食生痰,胸膈膨悶,咳嗽。Few中华典藏网

香附米(醋炒) 麥芽(炒) 黑蘇子(炒) 神麯(炒) 萊菔子(炒) 製半夏 葛根 陳膽星 廣陳皮 杏仁 青皮 查肉(炒)Few中华典藏网

為末,薑汁疊丸,如綠豆大,服(三錢),白水下。Few中华典藏网

治胸痹刺痛,久延嘔噦,致厥。Few中华典藏网

連皮瓜蔞 薤白 生苡米 白雲苓 製半夏 廣陳皮 白檀香 臺烏藥 雄獺肝(炙)Few中华典藏网

白水煎服。Few中华典藏网

治癰症。Few中华典藏网

人參鬚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熟地 當歸 白芍 杜仲 鉤鉤 引金狗脊(炙去毛)Few中华典藏网

治中風濕痰,沖肝肺煎方。Few中华典藏网

羚羊片 鉤鉤 桑白皮 巴杏仁 橘紅 茯苓 黑蘇子 當歸 白芍Few中华典藏网

白水煎。Few中华典藏网

治中風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回生丸)Few中华典藏网

川烏(泡去皮尖) 五靈脂(炒) 當歸尾 鮮骨 碎補(去毛)Few中华典藏网

各等分為末,無灰酒打糊丸,桐子大,服五十粒,酒下天香餅方。Few中华典藏网

又治中風經絡,口眼歪斜。Few中华典藏网

天麻子 原麝(捏餅如錢大,向右歪帖右手心,向左歪帖左手心)Few中华典藏网

治肝風夾痰,以致咬牙弄舌,久則抽厥。Few中华典藏网

白茯神(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二分) 殭蠶(炒,二錢) 明天麻(一錢) 羚羊尖(一錢) 石菖蒲(八分) 遠志(炒,一錢五分) 天南星(薑汁炒,一錢) 羌活(一錢) 天竹黃(二錢) 引用薑汁二匙,和服。Few中华典藏网

治遍身痛皆用。方擬定痛丸Few中华典藏网

茅蒼朮(米泔水浸三日九次,二兩) 川烏(泡去皮尖,二兩) 當歸(一兩) 川芎(一兩) 乳香(去油,三錢) 沒藥(去油,三錢) 母丁香(不見火,五錢)Few中华典藏网

大棗為丸,丸小如王不留行大,每服二錢,宣木瓜酒下。Few中华典藏网

又定腳氣方Few中华典藏网

陳艾絨(半斤) 川椒(炒研末,二兩) 草烏(二兩,研末)Few中华典藏网

和勻,用布袱鋪如綿褥,用火爐踏於腳下烘之。Few中华典藏网

治脾胃虛弱,內受寒氣,泄瀉注下,水穀不分,冷熱不調,下利膿血,赤少白多,如魚腸。Few中华典藏网

梗米 廣木香 肉果(麵包煨) 粟殼(去蒂蜜炙) 乾薑 炙草Few中华典藏网

又治久痢不止。Few中华典藏网

御米殼(醋) 龍骨 南白膠香 炙草 炮姜Few中华典藏网

治一婦人,耳內如鬼唱曲,此乃頑痰之火也。聲只己聞,人未聽之。以清火化痰,安魂定魄之劑,匝月而愈,方用Few中华典藏网

白雲苓 製半夏 化橘紅 揀麥冬 陳膽星 淨棗仁(炒) 遠志肉(炒) 白茯神 鉤藤鉤Few中华典藏网

治一轎伕往天長,夜過小廈,見一人在廈內飲酒,伊亦善飲,鬼呼入廈,二人共飲,轎伕大醉,遂臥內小榻,天明方醒,見臥在墳塚之旁,即譫語變音,不省人事,聞響聲即與鬼言,常見鬼在家大笑,遂用Few中华典藏网

蒼朮(一兩) 雄黃(五錢) 桃奴(五個) 鐵落(一兩) 薑汁(三匙)Few中华典藏网

白水煎服,後嘔涎一斗,大白蛇四條而愈。Few中华典藏网

在徐州治一拾糞者,一家九口,吃甜瓜後,腹痛不止,已死五口,伊在外拾糞未吃,來乞方藥,令伊回家,煮糯米飯加食鹽一把,共煮熟,與病者食之而愈。Few中华典藏网

治虛勞方擬牛肉丸Few中华典藏网

甘草黃牛肉(一斤) 大原枝生地(八分) 大原枝熟地(八兩,杵膏和丸)Few中华典藏网

用陳酒半斤,人乳一盞,童便一盞,清水和鹽兩盞,合入砂鍋,用文火煨爛,以湯干為度,取肉杵泥和丸,用滾水浸一宿,杵爛,取汁和丸。Few中华典藏网

黃耆(二兩) 阿膠(蛤粉炒,二兩) 大麥冬(去心,二兩) 川百合(二兩) 明天冬(二兩) 金釵石斛(四兩熬汁) 肥知母(一兩五錢) 淨棗仁(二兩) 川貝母(一兩五錢) 龍眼肉(四兩,烘研)Few中华典藏网

上藥共為細末,牛肉膏、生熟地膏,和藥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水下。Few中华典藏网

治寒熱失血,頭眩脅脹,心虛氣喘,脈象細澀,方擬滋陰保肺湯。Few中华典藏网

大生地 當歸全 大白芍 肥知母 黃柏(鹽水炒) 天冬 橘紅 紫苑 桑白皮 粉草 五味子 阿膠(蒲黃炒成珠)Few中华典藏网

服三劑,血止,寒熱解,方加減煎,加Few中华典藏网

麥冬 五味子 紫苑 金石斛 川貝母 肥牛膝 白芍Few中华典藏网

解未解加地骨皮。熱退頭眩去地骨皮,加元參。頭眩痰多加橘紅。Few中华典藏网

治傷寒虛損,不能發汗,用藥法外取汗。Few中华典藏网

貫眾 五倍子 大椒 火硝(各等分)Few中华典藏网

上為細末,用熱醋為丸,男左女右,握手中取汗。Few中华典藏网

又治風寒後,皮癢洗之。Few中华典藏网

白菊根 苧麻根 蒼耳子根Few中华典藏网

又治肺寒咳嗽,方用Few中华典藏网

桑皮 巴杏仁 黑蘇子 白茯苓 製半夏 橘紅 連皮瓜蔞 川貝母 炮姜 引用紫衣核桃仁Few中华典藏网

又一方去瓜蔞 炮姜 (加)白前 老君須Few中华典藏网

治哮喘,其人四十餘歲,擬白砒散,服之大益。Few中华典藏网

白砒(二錢,研細末) 淡豆豉(二兩)Few中华典藏网

洗淨,將砒拌勻,盛碗內,置飯上蒸九次,曬乾研末,上為細末,用神麯炒,輾曲打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粒,白水送下,此藥甚險,量人而用。Few中华典藏网

壁虎膏 貼瘰核Few中华典藏网

黃丹(二兩) 麻油(四兩) 青黛(三錢) 蒲黃(五錢) 大條丸(宜注正名二條) 白龍骨(研,三錢)Few中华典藏网

先將蒲黃用絹裹,熬焦,次入壁虎再熬,以煙盡為度,然後入諸藥熬成,(未消,) 本方(加) 川貝母(二錢),真血竭(五分),梅冰片(三分)。Few中华典藏网

護心丹 治火傷諸毒攻心。Few中华典藏网

綠豆粉(一兩) 乳香(去油,三錢) 硃砂(一錢) 甘草末(一錢)Few中华典藏网

白滾水和服,(加)珍珠(五分)更妙。Few中华典藏网

治濕癬方Few中华典藏网

川黃連(五錢) 煅明礬(五錢) 胡粉(二錢) 黃丹(二錢) 水銀(二錢)Few中华典藏网

上藥共為末,用健豬油兩夾,研至水銀星盡為度,盛磁瓶內,勿與好人拿之。Few中华典藏网

平沙丸 治Few中华典藏网

蒼朮(五錢) 重樓(五錢) 厚朴(五錢) 陳皮(五錢) 青皮(五錢) 蘇葉(五錢) 麝香(五分) 青蒿(五錢) 枳殼(五錢) 滑石(一兩) 生甘草(五錢) 蠶沙(五錢) 藿香(五錢) 半夏(五錢)Few中华典藏网

蔥汁米粉和丸。Few中华典藏网

治蛇皮癬Few中华典藏网

土荊皮(一兩) 檳榔(一兩) 巴豆(三錢) 斑貓(一錢) 楓子肉(五錢) 硫黃(二錢) 麝香(三分) 硃砂(三分) 燒酒(一斤)Few中华典藏网

將藥入酒內,浸七天,塗搽,避風三四日即愈。Few中华典藏网

治化蟲丸Few中华典藏网

巴豆(去心膜,不經水醋煮研爛,五錢) 烏梅肉(焙乾研末) 川椒(閉口者良,二錢) 蕪荑仁(炒)Few中华典藏网

二共曬乾,研末,和前二味為丸,如黃豆大,每歲六粒,滾水送下,泄至五七次,用冷水一口便止。Few中华典藏网

普濟丹Few中华典藏网

香薷(二兩) 厚朴(二兩) 神麯(二兩) 製半夏(八兩) 陳皮(二兩) 藿香(二兩) 麥芽(二兩) 滑石(二兩) 扁豆(二兩) 砂仁(四錢) 赤苓(二兩) 山查(二兩) 甘草(二兩)Few中华典藏网

治大人小兒,脾敗肌瘦,懶食,一切脾胃之症。Few中华典藏网

炙糕方Few中华典藏网

人參(二兩) 生苡米(二兩) 雞內金(酒洗瓦炙,二兩) 白雲苓(一兩五錢) 山查肉(炒一兩) 白朮(土炒焦,四兩) 六曲(炒,一兩) 乾山藥(二兩) 穀精蟲(五錢) 生藿香(一兩) 扁豆(炒,一兩五錢) 麥芽(炒,一兩) 建蓮肉(去心,二兩) 乾蟾(米泔水洗去頭足,三隻) 芡實(二兩) 砂仁(研,五錢)Few中华典藏网

上為細末,用白晚米粉六升,白洋糖六斤,和藥作糕,隨意食之。Few中华典藏网

仙方 治肺虛咳嗽見血Few中华典藏网

冬桑葉 杏仁霜 玉竹 北沙參 大白芍 白雲苓Few中华典藏网

上水煎三劑服之。此屬清潤之法。Few中华典藏网

又加換方Few中华典藏网

西黨參(三錢) 冬白朮(一錢五分) 白茯苓(一錢五分) 炙甘草(七分) 炙黃耆(一錢) 大熟地(二錢) 山萸肉(一錢) 乾山藥(一錢五分) 大麥冬(一錢五分) 五味子(五分) 當歸身(一錢五分) 粉丹皮(八分) 陳皮(八分) 引用生薑一斤,大棗一枚,可煎服四劑。Few中华典藏网

治積寒腹冷,因肝氣鬱結,脈象浮數,再延成膈。Few中华典藏网

大厚朴(一錢) 蘇梗(一錢) 陳皮(一錢) 白茯苓(一錢) 製半夏(一錢) 鬱金(一錢) 白蔻仁(研,一錢二分) 制杷葉(二錢) 神麯(二錢) 引陳佛手(六分)Few中华典藏网

治肝鬱不舒,濕痰犯胃,再延防膈。Few中华典藏网

大厚朴(一錢) 蘇梗(一錢) 白芍(一錢) 白茯苓(一錢二分) 製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海南沉香(磨服,四分) 當歸身(二錢) 鬱金(一錢) 引用老蘆根(三錢) 小麥米(三錢)Few中华典藏网

治風邪遏肺Few中华典藏网

杏仁(二錢) 蘇葉(一錢) 前胡(一錢) 白茯苓(一錢二分) 製半夏(一錢) 橘紅(一錢) 大貝母(一錢二分) 桔梗(一錢) 甘草(三分) 引用蔥白二根Few中华典藏网

治肝火逼肺失血Few中华典藏网

丹參(二錢) 鬱金(二錢) 橘紅(一錢) 白茯苓(二錢) 桃仁泥(三錢) 茜根(一錢) 當歸身(二錢) 白芍(二錢) 粉丹皮(二錢)Few中华典藏网

治肝鬱不舒,氣夾濕痰,防膈。Few中华典藏网

大厚朴(一錢) 蘇梗(一錢) 陳皮(一錢) 製半夏(一錢) 鬱金(二錢) 白豆蔻仁(研二錢) 神麯(二錢) 白茯苓(一錢二分) 制杷葉(二錢) 臺烏藥(二錢) 引陳佛手(六分)Few中华典藏网

治頭痛目花,肝火上衝。Few中华典藏网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蒼朮(一錢) 蒼耳子(一錢) 苦丁茶(二錢) 細辛(三分) 羌活(一錢) 黃池菊(三錢) 甘草(三分) 蘇薄荷(二錢) 引蔥須(三錢)Few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