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
作者:佚名
道教经典。全称《黄帝阴符经》。唐李筌注 曰:“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 符”。旧题黄帝撰,实为借黄帝之名而作。关于其著者世 说纷纭,有说为唐李筌撰,有说为魏道士寇谦之作,有 说为吕望作。《四库提要辩正》认为此书为东晋时期的 道士所写。《唐书·艺文志》始见著录,记为《集注阴符 经》一卷,归入道家神仙家类。传说李筌于嵩山虎口岩 石室得《黄帝阴符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诸名 山。”筌不晓其义,后遇骊山老母,得其传授,为书作注。 该书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 兵战胜演术章》。《百子全书》所收《阴符经》则分为上下 篇。书中重点论述了道家修养之术,亦涉及用兵、纵横、 炼丹术等,间有阴阳五行之语。强调斗争的重要性,主 张对客观世界冷静观察,提出:“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 物生”,“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 可违,因而制之”。还提出:“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天 之至私,用之至公”,“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等观点。黄 震认为此书“蓋异端之士,掇拾异说,而本无所定见” (《黄氏日抄》)。对此书历来注释者颇多,《道藏》收二十 余种。张心澂《伪书通考》对此书有较详细的考证。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逻辑学讲义
译自联邦德国达姆斯塔特科学书社1968年出版的《康德文集》第5卷。这是一部由学生听讲笔记整理而成的康德著作,不过它在出版前曾经康德亲自审定过。在该书中,康德在传统的逻辑判断分类外,又创设了模态,开创了研究概念的内容实质的新局面,从形式逻辑发展到先验逻辑。康德对范畴表的旧类范畴,都用正、反、合方式来阐明,从而对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又名《玄帝感应灵签》。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为求签占卜之书,内载「玄天上帝感应灵签」四十九条。每条分圣意、谋望、家宅、婚姻、失物、官事、行人、占病八项,各有七言绝句一首,并附「解曰」。占验者据此解释签义,预言凶吉。全篇之前有宋仁宗御赞及求签仪式。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
道家著作。3卷。后蜀·彭晓撰。晓字秀川,自号真一子, 永康人。曾官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 受御赐紫金鱼袋。全书分为90章, 以应“阳九”之数; 又以“鼎器歌”一篇字句零碎,难以分章, 独存于后, 以应“水一”之数。另撰“明镜圆诀”一篇, 附于全书卷末。在自序中, 阐发其义甚详。因此, 《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为: “诸家注《参同契》者, 以此本为最古”, “今录《参同契》之注, 仍以此本为冠。”
如来成道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旨在赞颂如来之伟大。最早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被判为伪经,故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毗沙门天王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竹林,大药叉女名欢喜者,说自心陀罗尼,及爱子陀罗尼成就法,饶益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