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玄解

作者:佚名
阴符玄解

阴符经玄解者,范一中所著,名曰玄解而义不轨于正,遗误非细,故述本经之义以正之。一得亦深惧饶舌之罚,惟是阴符经注凡数十家,各有玄义,何敢敢轻议而谓是,的解则未能治于心。

猜你喜欢的书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的长篇童话。1880年在《儿童日报》上连载,1883年出版单行本。老木匠杰佩托用一段木头做了一个木偶,取名为匹诺乔,意思是小松果。他长着长长的鼻子,戴着一顶尖帽。他非常顽皮,老杰佩托为了能让他上学,下雪天卖了自己惟一的外套,给匹诺乔买了一本识字课本,他却卖了课本去看木偶戏。他还非常轻信,偶尔得到几个金币想给老杰佩托买件外套,却听信了猫和狐狸的谎言去种金子,结果金币被骗走了。天蓝色头发的仙女救了他,他也准备好好学习了,却经不起诱惑,一再地犯错误。他说 一次谎,鼻子就会长出一截。在经历了种种历险之后,他逐渐改掉了贪玩、逃学、说谎的毛病,最后还变成了一个黑头发、有着明亮大眼睛的真正的孩子,养活年老的杰佩托。作品叙述了小木偶皮诺乔的神奇经历,也表现了小木偶纯洁无邪、正直的美好品质。想像奇妙,情节惊险、生动,语言幽默,富于教育意义,问世以来深受各国小读者喜爱。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整理。四十卷四十篇。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宋元作品约占半数。经编者编辑加工,风格统一。书中优秀作品大多描写市民生活,反映他们所受封建势力的迫害及反抗斗争精神,如《崔待诏生死冤家》叙璩秀秀与崔宁的爱情悲剧及反抗斗争,揭露咸安郡王的残暴行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表现封建社会妇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揭露社会黑暗,表现妓女的悲惨遭遇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皆有深刻社会意义。某些宣扬义气之作,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桂员外途穷忏悔》,则较多反映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李谪仙醉草嚇蛮书》、《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等篇,反映文人逸事亦值一读。但集中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宣扬封建伦常和封建迷信观念,杂有落后思想内容。有明刊金陵兼善堂本, 日本蓬左文库、日本仓石武四郎藏。明刊衍庆堂二刻增补本,大连图书馆藏。三桂堂王振华刊本(覆明本),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藏。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为较好通行本。

蜗牛舍说诗新话

蜗牛舍说诗新话

1卷,民国范罕撰,诗学理论著作《蜗牛舍说诗新语》,作于1923年,体现出时代的“通变”思想,既“通”在融贯中西的学术观念上,又“变”在独特新颖的自我见解中。不仅如此,范罕更做到“通中有变”,在充分认定诗人个体的主导情感位于首要位置的前提下灵活作诗。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范罕别于世俗的价值取向展露出他特立独行的个性,正是真我的完好传达,于诗作中则表现出葆真写心的自然清新之风。

御定孝经注

御定孝经注

福临御定,蒋赫德纂注。1卷。顺治十三年(1653)成书,有《四库全书》本行世。清世祖福临以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帝王全面接受汉文化熏陶,深悉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之重要,决心以孝治天下。该书之出版、颁行,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治国思想。书前《御制孝经序》阐述孝对国家、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作者说:“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天地所以成化,圣人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之于四海而皆准。至矣哉,诚无以加矣!”但就是这样一个十分严肃、十分重要的问题,却与人人息息相通,“其渊源实本于因心,溯厥初生咸知孺恭,虽在颛蒙即备天良”。因此,“位于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而与能”。是人生固有的本性。它是在身体力行中实现,“非语言之间所得而尽也”。虽然孝植根于人心,但“觉世之功必赖夫圣人之训”。只有在圣贤启迪之下,孝方能成为自觉之行动。孔子之《孝经》便是因此而作。作者又说,自己在治理国事之余,曾再三研读,认为《孝经》一书,“其言近而旨远,理约而该博”,可为立身行道、移风易俗所遵循,“诚万世不刊之懿矩,百圣不易之格言”。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可一日阙者”。但自汉朝以来,为该书诠释作注者日渐增多,却往往不得要领,良莠俱存,于孔子作经之本意,均有未当。有鉴于此,乃纂辑此书,“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订,其得中而窾綮者采辑之,其妄逞而臆说者删除之”。同时于“流览之余,时获一是或足以补未发之蕴者,辄为增入,聊备参观”。以达到“发矇启锢,四方亿兆咸知效法,而允迪共底于大顺之休焉”的目的。通观全书作者之目的达到了。该书共18章,约1万余字,每章之下均以一句话点明主旨。正文则以简洁之词注释析义,清晰明确,甚便阅览。《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用石台本不用孔安国本,息今古门户之争也,亦不用朱子刊误本,杜改经之渐也。义必精粹而词无深隐,期家喻户晓也。”这是对该书特点的恰当评论。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极乐世界,金刚手菩萨,启请观世音菩萨说叶衣观自在菩萨陀罗尼。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梵名S/ata -pan~ca^s/atakastotra 。全一卷。摩咥里利制吒造,唐代义净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书中以一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