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疸

sDn中华典藏网

五疸实热,脉必洪数,其或微涩,证属虚弱。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sDn中华典藏网

sDn中华典藏网

夫疸者,黄病也,其证有五:曰黄汗,曰黄胆,曰酒疸,曰谷疸,曰女劳疸。须有五者之分,而病原不过湿与热郁蒸于脾,使面目肢体发黄,如栀子水染也。sDn中华典藏网

sDn中华典藏网

治法但利小便为先,溺白,黄自退矣。若食积黄者,量其虚实下之。sDn中华典藏网

一、外有伤寒病,阳明内实,当下而不得下,当汗而不得汗,当利而不得利,故使湿热怫郁内甚,皆能令人发黄病也,先哲制茵陈五苓散、茵陈汤、茯苓渗湿汤之类以治之。sDn中华典藏网

一、又有时气、伤寒、伤风、伏暑解散未尽,亦令人发黄。如有其状,口淡怔忡,耳鸣脚弱,微寒微热,小便白浊,此为虚证,不可妄用凉药,愈伤气血。sDn中华典藏网

一、疸病面黑黄色,而作渴腹胀者,难治。sDn中华典藏网

sDn中华典藏网

肾疸汤〔批〕(按此方治肾疸,用风药以胜湿也) 治肾疸,目黄,甚至浑身黄,小便赤涩。sDn中华典藏网

羌活 防风 本 独活 柴胡(各五分) 白术(五分) 白茯苓(二分)泽泻(三分) 猪苓(四分) 苍术(一钱) 黄柏(二分) 人参(三分) 葛根(五分) 神曲(六分) 升麻(五分) 甘草(三分)sDn中华典藏网

上锉,作二剂,水煎,稍热食前服。sDn中华典藏网

茯苓渗湿汤 治湿热发黄,汗黄尿赤。sDn中华典藏网

猪苓 泽泻 苍术 茯苓 陈皮 枳实 黄连(炒) 黄芩 栀子 防己 茵陈 木通如不思饮食,加砂仁、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sDn中华典藏网

上锉,生姜煎服。sDn中华典藏网

加减胃苓汤〔批〕(按此方治黄胆渗湿利水之剂) 治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濡。sDn中华典藏网

苍术(米泔制,一钱半) 陈皮(去白,一钱) 浓朴(姜炒,八分) 甘草(炙,三分)猪苓(八分) 泽泻(一钱) 白术(去芦,一钱) 赤茯苓(去皮,一钱) 神曲(炒,八分) 山楂(去核,七分) 砂仁(炒,七分) 香附(姜汁炒,六分) 槟榔(八分) 木瓜(一钱) 大腹皮(六分) 藿香 半夏 萝卜子 三棱 莪术 青皮(各七分)sDn中华典藏网

上锉一剂,水煎服。sDn中华典藏网

牛黄散子〔批〕(按此方治五疸实热之剂) 治酒疸、食黄,及水气蛊证。sDn中华典藏网

酒疸,饮酒太过;食黄,宿食积久,以此面目甚黄,遍身浮肿;蛊证,肚大如盆。sDn中华典藏网

黑牵牛(春八分,夏九分,秋七分,冬一钱) 大黄(春八分,夏九分,秋七分,冬一钱) 槟榔(春八分,夏九分,秋七分,冬四分) 甘草(春八分,夏九分,秋七分,冬四分)sDn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五更时面朝东南,用井花水调服,疾随下;而不动,面朝太阳,吸气三口,疾速下,蛊症全消,酒疸、宿食俱愈。忌生冷发物。后服乌药顺气散一二帖,再服十全大补汤数帖。sDn中华典藏网

酒煮茵陈汤(蒋云山传) 治酒疸,遍身眼目发黄如金黄色者。sDn中华典藏网

茵陈(一两) 好陈酒一钟半,煎至八分,食远温服,不数剂而愈。sDn中华典藏网

五疸神丹(孔柳塘传)〔批〕(按此方治黄胆专攻之剂) 治五疸黄肿。sDn中华典藏网

绿矾(不拘多少,炒至白色为度,入瓶中,火 白尤佳)sDn中华典藏网

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五丸,早晨、午间、晚上各一服,用冷陈酒送下。忌醋生冷发物,若有蛊,服之亦吐出,神效。sDn中华典藏网

退金丸(鄢陵蹇太尹传) 治黄肿及癖疾发热。sDn中华典藏网

砂罐一个,装青矾令八分满,外以盐泥固济,炭火 令通红,去泥埋土中,以彻去火毒,将砂罐及矾俱为末,水打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肉汤送下,日进三服,滚汤亦可。忌鱼腥面筋等发物。sDn中华典藏网

铁砂丸(思恒传) 治黄胆腹内有块。sDn中华典藏网

苍术(三两,米泔制炒) 香附(三两,醋炒) 白术(一两) 猪苓(一两) 泽泻(一两) 茯苓(一两) 茵陈(一两五钱) 牛膝(一两) 槟榔(一两) 木瓜(一两) 草果(一两) 砂仁(一两) 枳壳(一两五钱,麸炒) 青皮(一两) 陈皮(一两五钱) 三棱(一两,醋炒) 莪术(一两,醋炒) 当归(一两) 神曲(二两) 青矾(三两,麸炒黑)sDn中华典藏网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大。每服九十丸,温酒送下,醋汤亦可。sDn中华典藏网

sDn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