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指南

作者:窦杰
针经指南

针灸著作。元窦杰 (1196—1280) 撰。不分卷次。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 (今属河北) 人。金末兵燹,离乡南走,遇名家授以医术,又受蔡州李浩 《铜人》 针法,遂精于医,尤善针灸。应元世祖忽必烈召聘任翰林侍讲学士、昭文馆大学士,后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正。本书初刊于元贞元年(1295) 。约万余言。收载针刺理论、经络腧穴学说、临证经验心得等共十六论,其中 《针灸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对后世影响较大。针经直说、络说、交经辨、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说、流注八穴、古法流注、刺法、泻法、针灸杂忌等,是结合临床针灸经验,论述针灸、经络学说的重要理论,颇有创见。元至大四年(1311) 由窦桂芳收入《针灸四书》,附窦桂芳《针灸杂说》。有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窦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平步青云

平步青云

短篇小说。趼(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五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一月出版。 本篇内容非常简单,写一个当官的李某人,把上司从外国带回来送给他的一个溺壶,装在紫檀龛子里,用红缎幔帐遮着,供在花厅正面桌子上,天天焚香供奉,在新年里还加点一对蜡烛,“每天起来,洗过了脸,便先到这里恭恭敬敬作三个揖,我见了他,就犹如见了上司一般了。” 用来撒尿的溺器,本是最下贱的东西,因为是上司所赐,便象菩萨祖宗一样地供了起来,这溺器真可谓“平步青云”了!旧时官场的无耻和可鄙,令人哭笑不得。作者抓住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使读者窥斑见豹,留在脑子里的印象,比大量史料的铺陈更为深刻,这就是讽刺小说的作用。

光明在我们前面

光明在我们前面

长篇小说。胡也频著。春秋书店1930年10月出版。小说以“五卅”运动后北平为背景,描写无政府主义者白华和共产党人刘希坚在爱情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由于信仰上的不同,他们一见面总是始而热情交谈,继而争论不下,终于不欢而散,给这对热恋的情人带来感情的痛苦。后在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中,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领导了群众运动,而无政府主义者则崇尚空谈,事实教育了白华,终于使她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革命真理,从而放弃了无政府主义信仰而转向共产主义。小说通过白华的转变说明共产主义思想必然战胜无政府主义和一切非科学思想而成为革命指南;并通过刘希坚的形象歌颂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无私无畏的精神。作品结构清晰完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方法刻划人物性格。但作品对社会生活描写的深度不够,人物性格也较单一、平面。

书仪

书仪

十卷,宋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后人称司马温公,陕州夏县涑水乡(现属山西夏县)人,着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潜心研究儒家学说,创立涑水学派。平生着述颇丰,除《书仪》外,还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亦称《温国文正公文集》)、《通鉴考异》、《稽左录》、《家范》、《独乐园集》。宋以前以《书仪》为名研究《仪礼》者较多,司马光《书仪》之名,沿用旧称。《书仪》反对王安石“新学”,尽力尊崇郑玄注,不但对郑注之误少有驳正,并进行附会,不免显牵强。然全书诠释古礼非常详细,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及《家礼》相比,更为详确。朱熹评其“《祭礼》只是于温公《书仪》内少增损,”又说“二程与横渠(张载)多是古礼,温公则大概本《仪礼》而参以今之所可行者,要之温公较稳,其中与古不甚远,是七分好”,颇为准确。《四库全书总目》称之为“礼家之典型”亦不为过。司马光《书仪》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陈详道《礼书》代表了宋礼学研究之最高水平。版本有宋绍熙三年(1192)刊本、明刊本、学津讨源本、广东刊本、日本芳春楼刊本、清雍正元年(1723)汪亮采影宋刊本、同治七年(1868)江苏局刊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本、清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本。

呻吟语

呻吟语

思想杂著。六卷。明吕坤撰。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吕坤,字叔简,号新吾。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今河南宁陵人。明代哲学家。万历进士。三十八岁始官,历任户部主事、陕西左、右布政使、左、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后辞官归乡著述二十余年。为明中叶反理学的先驱者之一。《呻吟语》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全书共六卷,二千零七十二条。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为古代道德修养名著。提出善与恶均是人的本性,“义理之性有善有恶,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气质亦天命于人而与生俱生者,不谓之性可乎?”(《性命》)认为“道者,天下古今公共之理,人人都有分底”,“非圣人之言所能限”,“非圣人之制所能尽”(《道体》)。书中所论涉及到 “性命”、“伦理”、“修身”、“问学”、“天地”、“治道”、“人情”等方面,多为应时治世之理。

道余录

道余录

全一卷。明代姚广孝(1335~1418)撰。姚广孝,僧名道衍独庵,精研内外典籍,自我国古典文学,乃至佛教之禅、华严、天台、净土,悉皆博通。本书旨在反驳宋代儒者之排佛论,而谓‘不探佛书,不知佛之底蕴’,并立于华严及禅之立场,对二程(程颐、程颢)及朱子(朱熹)展开批判。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经典。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毗沙门随军护法真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乃叙述毗沙门天诸种成就法、毗沙门天王之咒及画像法、根本印、吉祥天女印、赞等,并引用四天王经,列举其念诵法及解秽陀罗尼。又其中诸成就法一段与多闻天王陀罗尼仪轨为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