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

作者:陈致虚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元朝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本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列举全真道祖师十六人小传,旨在说明钟吕丹法传承源流。其传法谱系为:东华帝君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吕传刘海蟾、王重阳、刘海蟾传董凝阳、张伯端,王重阳传马丹阳等全真七子;马丹阳传黄房公、宋德方;宋德方传李钰、李钰传张模、张模传赵友钦,赵友钦于己巳年(1329)之秋传陈致虚。上述传法谱系,是研究唐宋金元内丹道传承之重要史料。

猜你喜欢的书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

短篇小说是海明威最有价值的文学遗产。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众多短篇中的一个男主角,这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从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又成为士兵、复员军人、作家和父亲——这个过程与海朗威本人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亦步亦趋,清晰地凸现为海明威作品中一长串他本人化身中的第一个,之后在海明威各个长篇中出现的男主人公全都有尼克的历史。关于尼克· 亚当斯的故事《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因此被认为是可以独立成书并极具自传性的小说集。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共24篇,系首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中译本。

强蚁

强蚁

作者是松本清张 。《强蚁》是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想要害死自己丈夫的豪门妻子伊佐子为中心,讲述充满欲望的男男女女为谋己利互相利用,在犯罪的过程中引起更多犯罪的故事。伊佐子虽嫁入豪门却从此与自由和幸福无缘,她无权支配家里的金钱更时时被丈夫和用人监控,这样的生活再也忍受不了。她做局杀害自己的富豪丈夫以求得全部遗产,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早已经陷入丈夫的防御之中,最终一无所获。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消殄虫蝗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太极真人讲述。谓天下人民不生敬信,故虫蝗兢起,水旱不调。天尊命神将神君、风伯、雨师、雷公、雷母、龙王龙神等降临下界,收摄虫蝗,使风调雨顺。又劝天下人民改恶从善,建立道场,诵经设斋,上告乾象星宿之神,作大福利,使人民富足安乐。篇末附偈颂一首。

文博士

文博士

现代长篇小说。老舍著。香港作者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内收《序》1篇 。作品初载1936年10月1 6日至1937年7月《论语》第98至115期,原题《选民》。小说描述一 位洋博士回国后的“谋事”经过。文 博士是一 位留美学生。在留学期间获得了博士学位,同时也学会了拉帮结伙。回国后,深信自己“必能打入社会最上层”的文博士四处奔波,竟无法找到工作。后 听从焦委员的设计,他来到济南齐鲁文化学会,企图借助于唐先生,通过联姻的方式接近富商,伺机攀附而上。唐先生是个势利的旧式文化人。他以让其儿子充当文博士的助手为条件,主动提出替文博士活动“明导会”专员的差事,而善于钻营的文博士则进一步要求唐为他引见大生堂药店的杨老板。嗣后,文博士访杨家 一举成功。为了依附更大的后台,即将成为杨家乘龙快婿的文博士,当上了专员后,却将唐氏父子。作品从较广阔的社会视角,表现了会官场的腐败以及知识界的堕落。

翰林记

翰林记

二十卷。明黄佐撰。黄佐 (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 (今中山) 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初由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广西学政、南京国子监祭酒,累迁少詹事。学宗程朱,然不以聚徒讲学为名,故所论述,多切实际。为学重博约,博通典、礼、乐、律、词、章,著有《泰泉乡礼》、《南雍志》,已著录,尚有《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泰泉集》等。本书所载,乃有明一代翰林掌故。始于洪武,迄于正德、嘉靖间。每事各列一题,记事共二百二十六则。内容广泛,本末赅具,首尾贯串,叙次颇为详悉。如所记殿阁卿寺转衔,与《明会典》各书互有异同。又“会议”、“缮写”诸条,于制度记述甚详,足以备考核。第十七、十八两卷,具列馆阁题名,尤足以见一代人材升降之概况,同时可以看出,翰林出身的官员在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提供了大量资料,有些是正史所未载者,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后廖道周撰《殿阁词林记》即多采本书。有《四库全书》本传世。

论语集解

论语集解

二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情色,服五石散,聚浮华客,人称“傅粉何郎”,曹爽时累官至尚书,典选举。司马懿政变,何晏与曹爽等一同被诛。何晏少即颖慧,后与王弼、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史称“正始之音”,是贵无派的创始人之一。何晏援老入儒,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有”恃“无”以生,“事”由“无”以成,把儒家名教与道家无为思想相揉合,提出名教本于自然,主张君主无为而治。现存著作有《论语集解》、《道论》、《无名论》的片断(保存在《列子张湛注》中)。孙邕字宗儒,乐青州人;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曹羲沛国谯人,魏宗室子弟;荀觊字景倩,荀彧之子。《集解》集西汉以来《鲁论》、《古论》、《张侯论》等诸家的《论语》校本及训解,考其得失,博采众长,间抒新意。该书以《老子》、《周易》阐发经义,援道入儒,并把《论语》中偶见的“天道性命”,改造为深不可测的绝对精神本体,由此提出“守一”、“虚心”、“圣人无喜怒哀乐”以及“无为而治”的观点。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均以《集解》为依据。何氏《集解》前之各家注本,均已亡佚,何注为现存最早的注本,孔安国、郑玄等人注本仅能借此略见一斑,殊为可贵。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叙》以为《论语》郑玄注为善,何氏集解于郑注却多所删佚,“伪孔、王肃之语反借以存”。现存藏本有日本正平间刻本五册,日本旧刻本二册等,通行的有《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