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坐月门
《大全方》滑胎枳壳散 瘦胎易产,六七个月以上可服。
绿色厚枳壳(去白,以糯米同炒赤。枳壳性凉,得米佐之。去米取净,二两) 粉草(一两)
细末,百沸汤调,空心,日三服。一方单用米洗净,炒为末,米饮调者。一方二味加香附子去毛,同枳壳等份尤好。
内补丸 妊妇冲任脉虚,补血安胎。
熟地黄(二两) 当归(一两,微炒)
细末,蜜丸梧子大,温酒下三十丸。
许学士云:妊妇惟在抑阳助阴,他药群队。南山道士枳壳散抑阳,四物汤助阴。然枳壳散差寒,单服之或致胎寒腹痛,以内补丸佐之,阴阳调矣。
又方,滑胎易产,药性滑,利小便。
车前子(即诗云芣苢。注谓芣苢能令妇人乐有子)
以上一味,细末,酒调方寸匕,不能饮汤调。
神寝丸 瘦胎滑利易产,入月服之神效,并治产难。
通明乳香(半两,别研) 枳壳(制,一两)
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
榆白皮散 妊娠滑胎易产。
榆白皮 甘草(各二两) 葵子(一两)
粗末,每二钱,水煎温服。一方无榆皮。
保气散 安胎宽气进食,瘦胎易产。
香附子(四两) 山药(二两) 砂仁(一两) 木香(四钱) 粉草(一两一分) 益智仁 紫苏(各半两)
细末,白汤调,常服。
郑氏无忧散 治胎肥临产难生者,此由不预服滑瘦胎药。入月详审可服。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三钱) 木香(钱半) 甘草(炙,一钱) 乳香(三分,研) 硇砂(醋煮飞过,细研,三分) 发余(烧灰,一钱半,以獖猪心血和之)
细末,三钱,水煎日二服。《济生》无硇砂,有制枳壳。
产难
杨子建十产者,正产,伤产,催产,冻产,热产,横产,倒产,偏产,碍产,坐产。又有盘肠产,又有小产(即半产)。
《产宝方》佛手散 治产前产后诸疾,临产分明,生血助气。又名芎归汤。
川芎(二两) 当归(三两)
细锉,半水半酒煎,临盆危急用之,兼服下药。
《大全方》催生柞木饮子 治产难,或横或倒,胎死诸证,神效。
生大柞木枝(一大握,长一尺,洗锉) 大甘草(五寸,锉作五段)
新汲东流水三升半,同入新砂瓶,纸三重密封,文武火煎一升半,令香。候产妇腹痛腰重可坐草时,温饮一小盏,觉心下开;如渴,再饮至三四盏,觉下重便生。不可坐草太早。(此上蔡张不愚秘传。)
如神散 治逆产横产,瘦胎,兼治产前产后虚损,月经不调,崩漏。
百草霜 香白芷(不见火,等份)
为末,每二钱,临产蓐时,童便并少米醋打成膏,沸汤调下。不过再服效。血得黑则止,此药大能固血,免致干生。
如圣散 黄蜀葵花随多少,焙末,熟汤调二钱,神效。或漏血、胎干、痛甚,三服,气宽胎滑。如无花,用子烂研小半合,酒调温过,顿服。打扑伤损,胎死,煎红花酒下。子用四十九粒。一方研墨或朱砂为衣,每四十九粒,酒下。《济生》兼服紫苏饮佳。
催生丹 治产难。
十二月兔脑髓(去皮膜,研如泥) 通明乳香(一分,细研) 母丁香(一钱,末) 麝香(一字,细研)
上以兔髓和杵,丸芡实大,阴干,油纸密封。每一丸,温水下,随男左女右,手握出可验。
《指迷方》治横生倒出,或先手足者。或以盐涂儿脚底,抓搔之。
明阿胶(炒,或用酥) 滑石(末,各一两) 葵子(二合)
水盏半,煎一盏,分二服。
如意散 催生,腰痛方服。
人参(末) 乳香(各一钱) 辰砂(五分)
三味,临产时以鸡子清一个调末,又以姜汁调开,冷服。如横生、倒产,即时平顺。
七圣散 治证同上。
延胡索 没药 白矾 白芷 姜黄 当归 桂心(各等份)
细末,临产阵痛时,烧铧刃铁(即犁头铁),令通赤,淬酒调服,神效。
胜金散 治胎侧有成形块,为儿枕,子生枕破,败血裹其子,难产;及横、逆生者。
麝香(一钱,研) 盐豉(一两,以旧青布裹了烧令赤,急研细)
为末,以秤锤烧红淬酒,调下一大钱。
一方,时为产母作喷嚏易生,以纸条刺鼻即嚏。
又方,产经数日不出,子死腹中,母气欲绝。
瞿麦穗(六两) 通草 桂心(各三两) 牛膝(四两) 榆白皮(一升)
㕮咀,水九升,煮三升,分温三服。
又方,妊娠三五月,胎死不出。
大腹子 赤芍药 榆白皮(各三两) 当归(一两,炒) 滑石(末,三分) 瞿麦 葵子(炒) 葵花 茯苓 粉草 子芩(各半两)
粗末,每四钱,水煎无时。又须详审产母虚实冷热用之。母患热病熏蒸,至此可用。
《济生方》金液丸 治胎气大肥,横、逆难产。
飞生毛(半钱,烧灰,腋下毛尤佳) 公母羊粪(烧灰) 无病女人发(烧灰,各五分) 灶心土(一钱) 朱砂(五分,别研) 黑鈆(二钱,用铫子火上熔,投水银半钱,急搅,令结成砂子,倾出,同朱砂半钱研极细)
上为末,粽子角为丸绿豆大,遇难产以倒流水吞五丸。
催生松丹 治同上。
黑松(一钱) 水银(二钱)
依上方结砂子倾出,以熟绢衫角扭作丸子绿豆大。临产时香水吞三丸,立生。
香桂散 下死胎。
麝香(半钱,别研) 桂心(三钱)
为末和匀,作一服,温酒调即下。
来苏散 治临产用力太过,气晕血闷,不省人事。
木香 神曲(炒) 净陈皮 麦糵(炒) 黄芪 生姜(炒黑) 阿胶(蛤粉炒) 白芍(各一钱) 糯米(一合半) 苎根(洗净,三钱) 甘草(炙,三钱)
㕮咀,每四钱,水煎干,开口灌,连进为愈。
无忧散 治胎肥气逆,临蓐难产。
当归(酒浸) 川芎 白芍药(各三钱) 木香 甘草(炙,各一钱半) 制枳壳 乳香(别研,各三钱) 血余灰(一钱半,以獖猪心血和之)
㕮咀,每三钱,水煎,温服无时。
霹雳夺命丹 临产忽然气痿,目翻口噤,面黑唇青,沫出口中,子母俱陨,两脸微红,子死母活。修合时,勿令妇妾鸡犬见。
蛇蜕(一条,入瓦罐内煅) 金箔 银箔(各七片) 千里马(即路上左脚草鞋,一只,洗净,烧灰,一钱) 蚕蜕(烧灰,一钱) 乳香(半钱,别研) 发灰(二钱) 黑松(二钱半) 水银(二钱半,依前法同松修治,入众药)
上为末,獖猪血和丸梧子大,倒流水灌二丸,化开亦可。
秘方益母丸 治产难横逆,并安胎顺气。
益母草(其叶类火麻叶,茎方花紫色白者不是。五月五日采其茎叶,阴干不见日,忌铁器,以石磨为末)
蜜丸弹大,每一丸,临产以童便温酒送下。若气不顺,木香人参汤并艾醋汤下。此草俗呼作猪麻。
郭稽中产后二十一证中黑神散 治胎死腹中。(但看妊妇舌唇青黑,舌冷沫出,子母俱死。)
干姜(炮) 桂心 当归 芍药 甘草(炙) 生干地黄 黑豆(炒去皮,各一钱)
细末,作四服,温酒调,空心服,血暖胎活自出。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舌青沫出,母死子活。
夺命丹 胎衣不下,血胀冲心胸痛,或胎死腹中,为孤阳绝阴,难治之证。
大黄(四钱,醋熬膏子) 附子(炮,二钱) 牡丹皮(四钱) 干漆(一钱,炒令大烟出尽,以鸡子白制,免肠胃生疮)
为末,同膏子以鸡子清杵匀,丸梧子大,温酒急下五丸。如未下,用前瞿麦、滑石二汤,如神、如圣二方并进。《洪氏方》云:胎衣不下,血冲心,或产前失血胎干,过用破血药,转涩不行,用苎麻或根煎汤吃,得呕吐,衣即下。
又法,令人子产母后,以两手抱挟心前,防胞凑心从口出,仍以蓖麻子七粒去壳,研涂两脚心下,了即洗去蓖麻,甚效。仍以鞋底炙热,熨小腹上下,次进夺命丹。
《大全》脉云:新产之脉即离经,实大弦急死分明,若得缓活沉小吉,忽若坚牢命不停,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
产后
《大全集》黑神散 治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攻冲心胸痞满,或腹脐坚胀撮痛,及血晕神昏,眼黑口噤,产后瘀血诸疾。
熟地黄 蒲黄(炒) 当归 干姜(炮) 桂心 芍药 甘草(各四两) 黑豆(炒去皮,半升)
细末,每二钱,酒半盏,童便半盏同煎,调服。前郭稽中方无蒲黄,《济生方》除蒲黄,加附子。
四味汤 产后一切诸疾。方分娩,吃一服尤妙。
当归(心膈烦加半钱) 延胡索(气闷喘急加半钱) 血竭(恶露不快加半钱) 没药(心腹撮痛加半钱,各等份)
为末,每一钱,童便一盏,煎六分,通口服。
玉露散 产后乳脉行,身体壮热疼痛,头目昏疼,大便涩。凉膈压热,下乳。
人参 白茯苓 甘草(各半两) 苦梗(炒) 川芎 白芷(各一两) 当归(一分) 芍药(三分)
为末,每二钱,水煎温服。如烦热甚,大便秘,加大黄二钱半。
理中丸 治新产血伤脏虚,肢瘦气乏多汗,气血不调,常服补虚养气除疾。
甘草(二两,一方作三两) 白术 人参 干姜(各一两)
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空心服。才产则必以童便打开调服,七日内日三服。产后一月内,通行经络大有功,出月不必服。去血多,脏腑燥,当倍用甘草,用蜜以润姜、术。当与当归丸兼服,又名四顺理中丸。
黑龙丹 治产难胞衣不下,产后血晕,不省人事,恶露不尽,腹中刺痛,血入心经,语言恍惚,危急垂死者尤佳。方见十三卷癫痫门,神效无不全活。
《伤寒括要》当归散 产后气血俱虚,慎勿大补,恐增客热致他疾,常令恶露快利。
当归 芍药 川芎 黄芩(各一两) 白术(半两)
细末,每二钱,童便或酒调下。
琥珀散 治产后一切危急之疾。
琥珀 朱砂 麝香 僵蚕 香墨(醋炙) 当归(各一分) 鲤鱼鳞(炒焦) 桂心 百草霜 白附子 梁上尘(炒令烟出,筛净,各半两)
细末,炒生姜热酒调二钱,奇效。
许仁则方 治产后虽甚通利,但心腹满闷胁胀,咳嗽不食,大便不通,眼涩,行坐心腹时痛。
白术 当归 桑白皮 大黄(各三两) 细辛 桂心(各二两) 生姜(四两)
㕮咀,水二升,煎一升,分三服。当得利微即止。大黄产后不可轻用,此缘病热不得已也。
花蕊石散 治产后恶露不尽,迷晕气绝,胎衣不下,胎死腹中,心烦尚暖。兼治金疮打伤。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黄(四两)
二味拌匀,纸筋和盐泥固济瓦罐子一个候干,入药密泥封口候干,安在四方砖上,画八卦五行字,以炭一抨笼叠周匝,自巳午时从下生火,渐渐上彻,直至经宿,火冷炭尽,又放经宿,罐冷取出,细研,绢罗极细,瓷盒收之。若金疮或打伤,体出血者,急以掺之,其血自化为黄水。血入脏腑,热煎童便,入酒调服。妇人产后败血诸证,并以童便调下。
牛膝散 妊娠五六月堕胎,胞衣不出。
牛膝 川芎 朴硝 蒲黄(各三分) 桂心(半两) 当归(两半)
粗末,每四钱,姜三片,生地黄一分煎,温服。
《和剂方》芎归汤加减 治产后去血过多,晕烦不醒。
当归(洗焙) 川芎(各等份)
腹中刺痛,加白芍。烦渴,加乌梅、麦门冬。发寒热,加干姜、白芍药。水停心下,微有呕逆,加茯苓、生姜。虚烦不眠,加人参、竹叶。大便秘涩,加熟地黄、陈皮、杏仁。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腹胁膨胀,加制厚朴。血崩不止,加制香附子。咳嗽痰多,加紫菀、半夏、生姜。腰脚痛,加牛膝。心下疼痛,加延胡索。恶露不下,腰腹重痛,加牡丹皮。
产后恶露不下 恶露不绝 恶露末尽 儿枕
《大全集》治产后三四日,恶露不下,吐逆壮热,此风冷乘虚搏血,血滞不宣也。
芍药(十分) 知母(八分) 生姜 当归 蒲黄(各四分) 红花(二分) 生地黄汁(二合) 荷叶中心蒂(七个)
细切,水二升,煎七合,入蒲黄煎四沸,分温三服,空心。
《和剂方》生料五积散 治产后恶露不快,腹疼,或有块,及发寒热。
加醋少许煎,通口服,亦治血崩。方见前和剂。
没药丸 治产后恶露方行忽绝,并作寒热,脐腹百脉皆痛,甚如锥刺。
当归(一两) 桂心 芍药(各半两) 桃仁(去皮尖,炒碎研) 没药(研,各一分) 水蛭(炒) 虻虫(去足翅,炒)
为末,醋糊丸豌豆大,醋汤下三丸。
牡蛎散 产后恶露淋沥不绝,羸弱心闷,头目昏重,五心烦热,面黄体瘦,不思食。
牡蛎 川芎 熟地黄 白茯苓 龙骨(各一两) 续断 当归(炒) 艾叶(酒炒) 人参 五味子 地榆(各半两) 甘草(一分)
细末,每二钱,姜三片,枣一个,水煎,空心服,仍先服黑神散推陈生新。
温隐居泽兰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往来,兼胸满少气。
泽兰(熬) 生干地黄 当归(各三分) 芍药 生姜(细切蝇头大,新瓦上炒令焦,各十分) 甘草(六分) 大枣(十四个)
细切,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欲死,涂身得瘥。
又方,产后下血不尽,腹内坚痛不可忍。
当归 芍药 桂心(各三两) 桃仁(一百二十个,制)
水六升,煮二升,分温二服。未瘥,加大黄。
又方,产后血结下不尽,腹中绞痛不止。
大黄(别浸) 生干地黄 当归(各十分) 川芎 芍药 桂心(各八分) 甘草 黄芩(各六分) 桃仁(四十九粒,制)
细切,水七升,煮二升半,入大黄,更煮三沸,分温三服。
又,产后血下不尽,腹中痛无计。
青木香 当归 牛膝 川芎 黄芪 芍药(各八分) 大黄(十三分,浸) 芒硝(十二分)
细切,水七升,煮二升,入大黄,更煮三沸,分温三服。
又,产后恶露不尽,结聚小腹疼痛。
当归(三分) 制香附子(一两) 琥珀 没药 青皮 赤芍 木香 桂心(各半两)
细末,以乌豆淋酒调二钱。
《产宝》产后余血作疼痛兼块者。
桂心 姜黄(等份)
细末,酒调方寸匕,血下尽妙。
《产乳方》芸苔散 产后恶露不尽,血结刺痛,名血母块,及心腹诸疾。
芸苔子(纸炒) 当归 桂心 赤芍(等份)
细末,酒调二钱,产后可常服。
延胡索散 治产后胎中宿血凝结,名曰儿枕,疼痛不止,久则变成疝瘕。
延胡索 当归(各一两) 琥珀 蒲黄(各一分,炒) 赤芍(半两) 桂心(三分) 红蓝花(二钱)
细末,童便和酒温调三钱,空心服。
又方,恶露败血走刺心腹,儿枕痛,坐卧不得。
干姜(三分,烧,盖瓶中存性) 附子(半个,炮)
细末,童便调,痛止血下。
产后余血抢心痛 腹痛 胁胀痛 身痛 腰痛 脚气
《济生方》大岩蜜汤 产后气虚,宿冷搏血,逆上冲心络,非真心痛也。
熟干地黄 当归 川独活 吴茱萸 白芍药 干姜(炮) 甘草(炙) 桂心 小草(各一两) 净细辛(半两)
㕮咀,半两,水煎热服。《大全》云:必用生干地黄,能去痛。熟者泥血,甚是。
《和剂方》失笑散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绝,百药不效。亦可以膏作丸。
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黄(炒,等份)
为末,醋调二钱服,熬成膏,入水一盏煎,热服。
《经心录》蜀椒汤 产后心痛,此大寒所致。
蜀椒(二合) 芍药(三两) 半夏 当归 桂心 人参 甘草 茯苓(各二两) 生姜汁(五合) 蜜(一升)
水九升,煮椒令沸,下各药,煮取二升半,下姜汁、蜜更煎,取三升,每服五合至六合。
《大全方》治新产后七八日,腹并两胁痛。
当归 刘寄奴 苦梗(各十二分) 延胡索(别为末) 桂心 陈皮(各四分) 茯苓 芍药(各八分)
㕮咀,水二升,煮八合,调延胡索末,空心服。
又方,治先患冷气,因产后发腹痛。
川芎 桂心 吴茱萸 当归 茯苓 芍药 甘草(各六分) 桃仁(制,十分)
㕮咀,水七升,煮二升,分三服。
《千金方》桃仁芍药汤 治产后腹痛。
桃仁(半升) 芍药 川芎 当归 桂心 干漆(碎熬) 甘草(各二两)
细切,水八升,煮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方》治产后余疾,腹中绞痛,瘦乏,不下食。
当归 黄芪 芍药(各六分) 干地黄 白术(各八分) 桂心 甘草(各四分) 大枣(十四个)
㕮咀,水二升,煮八合,空心二服。忌生葱。
《千金》茱萸酒 治心腹内外痛。
吴萸一升,酒三升,煮一升,空心分二服。
姜黄散 治产后腹痛。
没药(一分) 姜黄(末,三分)
水同童便各半煎,通口服,立止。
延胡散 产后小腹脐下痛。
延胡索 桂心(各半两) 当归(一两)
细末,热酒调。
《经效》产后血气,胁肋胀痛。
当归(十二分) 芍药 苦梗 槟榔 制枳壳(各八分) 桂心 青木香 柴胡(各六分)
㕮咀,水二升,煎八合,空心温分二服。
《和剂》当归养血丸 治恶露不尽,发热身痛,经闭。
肉桂(一两) 当归 牡丹皮 赤芍 延胡索(炒,各二两)
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温酒下五十丸。一方加川芎、莪术、干姜,可作㕮咀。
《和剂》四神散 产后瘀血不消,积聚作块,心腹切痛。
当归 川芎 干姜 赤芍(等份)
细末,温酒调二钱。
《济生》增损四物汤 产后阴阳不和,乍寒乍热。恶露停滞,亦令人寒热,但看小腹急痛为异。
当归(酒浸) 白芍 川芎 人参(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干姜(一两)
㕮咀,每四钱,姜三片,水煎无时。
又方,小乌沉汤,烧荔枝核灰,研和服。
黑龙丹 产后恶露不尽,腹中刺痛。方见十三卷癫痫门。
当归羊肉汤 发热自汗,肢体疼痛,名曰蓐劳。
当归(酒浸) 人参(各七钱) 黄芪(一两) 生姜(半两)
㕮咀,用羊肉一斤,煮清汁五大盏去肉,入前药煎四盏,作六服,频进。
一方,猪腰子 粳米 葱 椒 盐 醋 作粥佳。
趁痛散 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遇气弱则经络肉分间血多流滞,累日不散,则骨节不利,筋脉急引,故腰背手足不能转动、疼痛,身热头痛,多作伤寒治之,则汗出,筋肉瞤动,手足厥冷,变生他证。《济生》加生姜或桑寄生。
牛膝(半两) 甘草 薤白(各一分) 当归 桂心 白术 黄芪 独活 生姜(各半两)
㕮咀,每半两,水煎,空心服。
《三因》评曰:趁痛散不特治产后气弱血滞,兼治太阳经感风,头疼腰背痛,自汗发热。若其感寒伤食,忧恐惊怒,皆致身疼、发热、头痛,况有蓐劳,诸证尤甚,趁痛散皆不能疗,不若《和剂》五积散入醋煎,用却不妨。
又方,治产后风冷腰痛者,肾系于胞脉,肾主腰也。
独活 川芎 芍药 桂心 续断 生姜 桑寄生(各六分) 当归 防风(各八分)
㕮咀,水三升,煮一升,空心分二服。
如神汤 治男子妇人腰痛。
延胡索 当归 桂心(各等份) 一方无当归,有杜仲
细末,温酒空心调二钱。兼服生料五积散加桃仁亦妙,逐败血,去风湿。
五香连翘汤 治产后恶露方行忽断,腰中重痛,下注两脚,刺痛如锥入骨。此血滞经络,不即通之,有大痛处,必作痈疽,宜预服之。
木香 沉香 丁香 乳香 麝香 升麻 独活 桑寄生 连翘 木通(各二两)
㕮咀,每半两,加竹沥少许,水煎温服。
小续命汤 治产后热闷掣纵,惊悸心烦,呕吐气上,为脚气之证,宜服之,加木瓜煎。或畏附子者,宜服独活寄生汤。《济生》若呕者,去地黄,倍加生姜。
产后中风诸证
中风证治,具见钤方第一卷。至于产后血气俱虚,所下过多,虚极生风。有暴虚冒闷,汗出不省,或口噤背强发痫状,摇头马鸣,角弓反张,汗出如雨不止,变成痉者;有心血不统,诸脏俱虚,心惊恍惚,狂言谵语,如见鬼神,眩晕昏闷不语者,治各不同。
《大全集》小续命汤 治中风刚、柔二痉。方见二卷中。
和剂中风门又引《三因方》云:产后汗出多,亦变痉。服此汤,有麻黄、肉桂、防己、黄芩,不若大豆汤。然《活人书》言凡刚、柔痉,小续命汤并可加减,若柔痉自汗者,有去麻黄加葛根之说。古人之意,当详于此。
大豆紫汤 治产后中风,汗出多变痓,头眩恶风,口噤背强,直视烦闷。
川独活(黄色如鬼眼者,一两半) 大豆黑大者,半斤
酒三升,煎独活十沸,次炒黑豆烟出,急投酒中,密封候冷,去豆,每服一二合,得少汗愈,日十服。能去风,消血结。如妊娠折伤,胎死腹中,服此得愈。一方无独活,只以豆淋酒调荆芥末妙。
《活人》桂枝加葛根汤 治自汗,口噤,角弓反张,名柔痉。
桂枝加葛根麻黄汤 治无汗,口噤角弓反张,名刚痉。名葛根汤。二方见前《活人书》。
愈风散 治产后中风,口噤紧急,角弓反张,或血晕不醒,吐泻欲绝。
荆芥穗略焙为末,每三钱,豆淋酒或童便调下。或古老钱煎汤调,口噤者灌,齿龂噤者吹鼻中。一名举卿古拜散,盖切脚隐语,古人秘重以有神效。
交加散 治同上。
生地黄 生姜(各二两)
各取汁,却以地黄汁浸生姜滓,以生姜汁浸地黄滓一宿,各炒黄,清汁尽为度,为细末,酒调灌。
又方,产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手足瘈疭。愈风散、清魂散与此方,三方皆神方也。
当归 荆芥穗(等份)
细末,酒水同煎灌下,但下咽即有生理,不可以寻常药味忽之。
羌活酒 产后中风口噤,四肢顽痹不仁,角弓反张。
羌活 防风(各三两) 黑豆(一升,炒令烟出)
细锉,酒重汤内煮,时温饮,当汗出瘥。(药酒入瓶封固,入汤中煮。)
《经效》治产后中风,腰背强直,时或反张,名风痉。
防风 葛根 川芎 地黄(各八两) 麻黄(去节) 川独活 甘草 桂心 防己(各六两) 杏仁(制炒,五个)
细锉,水八升,先煮麻黄去沫,后下诸药,煎取三升,分温三服。有汗者勿服。
又方,产后中风,口噤愦闷不能言,身体强直。
羌活 防风 秦艽 桂心 粉草 葛根(各三分) 生姜(八分) 附子(炮,一个) 制杏仁(十八枚) 麻黄(十分,去节)
汤使同上。
济危上丹 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瞑神昏,命在须臾。
乳香(研) 五灵脂(糖心香润者,水淘去沙) 生硫黄(别研) 玄精石(别研极细,四味合和,瓦器微炒,再研) 阿胶(炒) 生卷柏(焙) 桑寄生(如无,以续断代之) 净陈皮(各等份)
后四味细末,和前药生地黄汁和丸梧子大,每二十丸,空心当归酒下。
麻黄根散 治产后虚汗不止。此阴血里虚,阳气表实,阳加于阴,阴虚不复,汗出不止,遇风则变为痉,或虚乏羸瘦,唇口干燥,经水断绝,津液竭也。
当归 黄芪 麻黄根 牡蛎(煅为粉) 人参 粉草(各等份)
㕮咀,每四钱,水煎温服。
《千金》治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甘草(炙,一两) 附子(炮,半个) 桂心 芍药(各一两半)
㕮咀,每三钱,姜四片,枣一个,水煎,空心温服。忌猪肉、冷水、生葱。
《经效》产后汗出不止。
黄芪(十二分) 白术 牡蛎 茯苓 防风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各八分) 大枣(七个)
㕮咀,水二升,煎七合,空心分温二服。
人参汤 产后诸虚不足,发热盗汗。
人参 当归(等份)
为末,以猪腰子一只,去脂膜,切小片,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葱白二条,煮米熟取清汁,入药二钱煎,温服无时。
止汗散 产后盗汗不止,一应多汗者皆可服。
牡蛎(煅,研细) 小麦(麸炒黄,为末,等份)
研细,煮生猪肉汁调下二钱,无时。
又方,产后忽冒闷汗出不识人,暴虚也。
破鸡子三枚,吞之便醒。若未醒,与童便一升,甚验。亦可作竹沥汁五合,不醒再与三五服瘥。
清魂散 治产后血气暴虚,血随气上,眩晕闷绝,口噤,神昏气冷。若作暗风治,误矣。
泽兰叶 人参(各一分) 荆芥(一两) 川芎(半两)
为末,温酒、热汤各半盏调,急灌之,下咽即眼开气定。一本有甘草二钱。芎归汤可兼服,仍用添烟醋灰熏之。
又方,产后血晕,狂言,烦渴不止。
生香附子(去毛)
为末,每二钱,姜三片,枣一个煎,温服。
又方,产后血晕危困。
生地黄汁(一大盏) 当归 赤芍(各一分)
㕮咀,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便服,尤佳。
《和剂》大圣泽兰散 治产后因惊,败血冲心,昏闷发狂,如有鬼祟。凡产前、后诸病通治。
泽兰叶 石膏(研,各二两) 白茯苓 卷柏 柏子(微炒,别研) 防风 制厚朴 细辛 净桔梗 吴茱萸(泡炒,各一两) 人参 藁本 干姜(炮) 白芷 白术 五味子 川椒(闭口者,炒出汗) 黄芪 川乌(炮) 丹参(各三分) 当归(制) 芜荑(微炒赤) 甘草(炙) 川芎 芍药(各一两三分) 生地黄(一两半) 肉桂(一两一分) 白薇(半两) 阿胶(炒,半两)
细末,每二钱,空心临卧热酒调下。加辰砂末一字,煎酸枣仁汤调一服安。
琥珀地黄丸 治产后恶露不行,憎寒发热如疟,昼日明了,暮则谵言,当作热入血室。
琥珀(别研) 延胡索(糯米炒,去米) 当归(各一两) 蒲黄(四两,炒香) 生地黄(研汁留滓) 生姜(各二斤,研汁留滓)
以姜汁石器内炒地黄滓,以地黄汁炒姜滓,各令汁干,为末,蜜丸弹子大,空心当归汤化下。兼服四物汤,只用生地黄,加北柴胡煎。未退,小柴胡加生地黄、黄芩。
又方,产后败血冲心,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
干荷叶 生干地黄 牡丹皮(各等份)
三味同煎汤,调生蒲黄二钱匕,一服定。
调经散 产后血虚,心无所主,烦躁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错。
没药 琥珀(并研细) 桂心(各一钱) 芍药 当归(各一分) 麝香(研) 细辛(各半钱)
为末,每半钱,姜汁同温酒调下。
柏子仁散 产后血虚挟邪攻心,狂言乱语。
柏子仁 远志(去心) 人参 桑寄生 防风 琥珀(别研) 当归(炒) 生地黄(焙) 甘草(等份)
粗末,先用白羊心不切片,水一盏,煮九分,去羊心,入药末五钱,煎服,无时。
茯神散 产后血邪,心神恍惚,言语失度,睡卧不安。
茯神(一两) 人参 龙齿(研) 琥珀(研) 赤芍 黄芪 牛膝(各三分) 生地黄(一两半) 桂心(半两)
为末,每三钱,水煎,温服无时。
七宝散 初产后,调和血气,补虚安神压惊悸。
辰砂(研) 桂心 当归 川芎 人参 茯苓 羚羊角(烧灰存性,各二钱) 干姜(一钱)
为末,每一钱,用羌活豆淋酒调。心烦热闷,加麦门冬去心;更加痛,童便调;心胸烦热,即减姜、桂,冷即加之;腹痛,加当归;心闷,加羚羊角;心虚怯,加桂心;不下食,或恶心,加人参;虚颤,加茯苓。
一方,产后心虚惊悸,神思不安。
龙齿 黄芪 白薇 生地黄(各一两) 人参 茯神 远志肉 羌活(各三分) 甘草 桂心 防风(各半两)
粗末,每三钱,姜三片,枣一个,水煎服,无时。一方无黄芪,有荆芥与银。
一方,产后脏腑虚,心怔惊悸,言语错乱。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八钱) 牛黄(研) 白薇(各二钱) 茯神 独活 生地黄 远志 朱砂(飞) 防风 天竺黄 甘草 龙齿(研,各四钱) 龙脑 麝香(并细研,各一钱)
为末,薄荷酒调二钱。
一方,治血虚多惊,及产后败血诸疾。
辰砂 琥珀 没药(并细研) 当归
为末等份,每二钱,空心白汤调,日三服。
一方,产后心气虚损,卒惊狂语,歌哭嗔笑不定。
上等银(一斤) 桂心 甘草(各六分) 人参 生姜 远志 茯神(各八分) 细辛(四分) 生地黄(二十分) 龙骨(三分) 枣子(一个)
㕮咀,水八升,煮银至一升半,入药煎一升,分温三服。
一方,产后多虚羸弱,若大汗利,皆至于死,此重虚也。若患中风,语谬,昏闷不知人者。
人参 茯苓 羌活 桂心 大枣 远志(各十分) 竹沥(一升)
水六升,煮三升,下竹沥再煎至一升,分温三服。
知母(三两) 芍药 黄芩(各二两) 桂心 甘草(各一两)
粗末,每三钱,水煎温服。
桑螵蛸散 产后小便数及遗尿。
桑螵蛸(三十个,炒) 鹿茸(酥炙) 黄芪(各三两) 牡蛎(煅) 人参 厚朴 赤石脂(各二两)
为末,空心粥饮调。《外台》无厚朴、赤石脂,有甘草、生姜。
瓜蒌汤 产后小便数兼渴。
桑螵蛸 甘草(并炙) 黄连 生姜(各二两) 栝楼根 人参(各三两) 大枣(五十个)
水七升,煮二升半,分三服。忌猪肉冷水。
一方,产后小便不禁。
桑螵蛸(半两,炒) 龙骨(一两)
细末,食前粥饮调下二钱。
一方,产后小便出血。
乱发洗净,烧灰如末,米饮调方寸匕。一方有滑石等份。
一方,产后大小便不利,下血。
车前子 黄芩 蒲黄 牡蛎 生地黄 芍药(各六分)
为末,空心米饮服方寸匕。忌面、蒜。
崔氏治产后血渗入大小肠。
车前子草汁(一升) 蜜(一合)
二味和煎一沸,分二服。
产后乳汁或行或不行
《三因》论:产后乳脉不行,有气血盛,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盛者以通草、漏芦、土瓜根,虚者钟乳、猪蹄、鲤鱼之属是也。
漏芦散 乳妇气脉壅盛,乳脉不行,及经络凝滞,邪毒胀痛作痈。
漏芦(二两半) 蛇蜕(十条,炙) 瓜蒌(十个,急火烧令焦存性)
为末,酒调二钱。一方有牡蛎并烧存性。一方只用牡蛎,为末酒调。
一方,治同上。
葵菜子(炒香) 砂仁(等份)
为细末,热酒调。
《产宝》治产后乳无汁。
土瓜根 漏芦(各三两) 甘草(二两) 通草(四两)
水八升,煎二升,分温三服。一方加桂心。
一方,以猪蹄一只,通草五两同煮,取汁饮之。
《千金》治乳无汁。
漏芦 通草(各八分) 钟乳(四分) 黍米(一升)
上米渍一宿,研汁三升,煮药三四沸服。
一方,以赤小豆作粥,如常服之。
瓜蒌散 治产后吹奶,肿硬疼痛欲结痈。轻则为吹奶、妬乳,重则为乳痈。
乳香(一钱,研) 瓜蒌(末,一两)
温酒调二钱。
又,以南星作末,姜汁调,敷之效。
皂角散 妇人吹奶意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八字,须臾揉散笑呵呵。
连翘汤 治妬乳并痈。
连翘子 升麻 芒硝(各十分) 玄参 芍药 白蔹 防己 射干(各八分) 大黄(十二分) 甘草(六分) 杏仁(八十个,去皮尖)
水九升,煮三升,硝、黄次下,分三服。
又方,以生地黄汁涂,服前药。以有热证,当详虚实。
一方,治乳痈及发背,四肢虚热,大渴。
生地黄(六两) 黄芩 芍药 人参 知母 甘草(各二两) 升麻 黄芪 麦门冬 瓜蒌(各三两) 大枣(十二个)
以竹叶切三升,水一斗二升,煮九升,去竹叶,入药煮三升,渴则饮之。
一方,治妇人发乳,丈夫发背,生脓血后,虚成气疾。
黄芪 麦门冬 地黄 人参 升麻 茯苓(各三两) 当归 芍药 远志 甘草(各一两) 大枣(十个)
水二升煮一升,分温三服。又《局方》十宣散亦妙。
产乳方 治妇人乳痈,已穿或未穿,出脓,大止痛,敛疮口。
以芙蓉花研如痴,若无花,只取根皮,以竹刀刮粗皮,用内中嫩白皮,研如痴,却入蜜少许调匀,如疮未穿,即留中孔;如已穿,即塞其孔,其脓眼自然透出,仍频换药。此方大治一切痈疽发背,立见效。脓出尽,用后药敷。
干脓散 敛疮口。
乌贼骨 黄丹 天竺黄(各二两) 轻粉(二匕) 麝香(一字) 老降真骨(三钱)
细末,干掺疮口。
又方,乳香 没药 黄丹(各一钱) 龙骨(二钱) 真坯子(三钱) 血竭(半钱) 麝香(一钱) 降真节(一钱)
细末,干掺。
神效瓜蒌散 治妇人乳疽奶劳。
瓜蒌(一个,去皮,焙为末,如急用,只烂研,子多者有力) 生粉草(半两) 当归(焙,半两) 乳香(一钱) 没药(一分,并别研)
以无灰酒三升,同于银石器内熬一升清汁,分三服,食后服。可绝病根。如毒气已成,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即于大小便中通利,服之以退为度。
有妇人七十岁,每年左乳房上有块作楚。尝见《千金方》妇人年五十上,乳房不宜见痈,不治。幸未破,恐是气瘤,以《局方》五香连翘汤去大黄煎服,兼此剂,辄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