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五疸
《和剂方》五苓散 小柴胡汤。酒疸,酒蒸黄连丸。色疸,小菟丝子丸。
《济生》加减五苓散 治饮酒伏暑,郁发为疸,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赤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茵陈(等份)
㕮咀,每四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黄芪散 治黄汗。
黄芪(蜜炙) 赤芍 茵陈(各二两) 石膏(四两) 麦门冬(去心) 豆豉(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㕮咀,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八分,温服,不拘时。
茵陈散 治黄疸。
茵陈 木通 山栀仁(各一两) 大黄(炒) 瓜蒌(一个) 石膏(一两) 甘草(炙,半两)
㕮咀,四钱,水一盏,姜五片,葱白一茎,煎服,不拘时。
谷疸丸 专治谷疸。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两) 牛胆(一个)
为末,以牛胆汁入少炼蜜为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水或生姜甘草煎汤下,兼红丸子服亦可。
上用水碗半,煮稀粥,去药食粥。
《经验》夺命回生散 治五噎五膈,翻胃呕吐不食,服此药多有神效,不可轻视。
拣丁香 川芎 白姜(洗泡) 神曲 木香 肉桂 罗参(各半两) 大草果(二个,炮,取仁) 诃子(七枚,取肉) 砂仁(二十一粒) 莪术(炮,七钱半) 粉草(炙,七钱半) 巴豆(十四粒,去壳心膜,不去油,冷水浸一宿,别研为膏,留钵中)
以前十二味,日晒为末,入上钵内,和匀巴豆膏,再筛过,入瓦盒内,以油纸盖盒口,却用黄蜡和松脂熔,如法封固,每以十二月上辰日,或初八黄道生炁天月二德日,至诚修合于高爽地上,埋土中三尺,至次年六月中伏节,择吉日清明时取出,向当风处摊去湿气,以不漏瓦瓶收贮密封。壮实人每服用半钱,临卧睡沸汤调半盏,顿服,仰卧片时,徐以温白粥压下;虚羸弱,只服一字,二三服即能进食,止呕吐。徐以宽中散、丁沉透膈汤、橘皮煎丸、厚朴煎丸等兼进,佐助胃气。忌生冷、鱼腥、黏腻并硬物。一两月,则全可安。妇人不可服。
《经验》附子丁香散 治翻胃吐逆,脏腑泄泻等疾。
附子(一两,炮) 丁香 白术 干姜(炮) 肉豆蔻(煨,各半两) 甘草(三钱)
粗末,三钱服,水一盏,姜五片煎,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