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治法武威经
作者:佚名
北斗治法武威经,原不题撰人。约出于唐代。《宋史‧艺文志》着录唐李筌撰《北帝武威经》一卷,似与此书有关。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神部方法类。卷首有序文,宣称隋大业末有布衣远清,在东都洛阳夜遇九天玄女,传授《武威灵文》一卷。远清因此建功立业,唐初受封为行台左仆射。其书言「天刚神法」。首先列举北斗九星君之名字、主管职事及所属分野。谓世人有急难,但念本命所属星君之名,「其灾悉变为福」。又称北斗九星主司人间生杀祸福,「天刚破军星是天下威武所在,一切星宿鬼神不敢辄犯」。凡人遇修造不利、敌吉我凶、风涛兵恶、恶人恶兽等,皆可行「天罡法」解之。其法先启告北斗,诵天罡咒,念七星名字,以杖画地四纵五横,禹步而行,则「殃灾消灭」。
猜你喜欢的书
续画品
一卷。又称 《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无双,故继《古画品录》而作 《续画品》。《续画品》只叙年代,不分品第,以梁元帝始,于解倩终,共录二十人。其中论断既有一人一论,亦有二人、甚至三人一论,如嵇宝均与聂松二人一论,释僧珍和释僧觉二人一论,释迦佛陀、吉底惧及摩罗菩提为三人一论,共存十六则论断。有人名下附有标注,如第一条“湘东殿下”下注曰:“梁元帝初封湘东王,尝画芙蓉图、醮鼎图。”似这类注释尚属姚氏之本文。而如 “张僧繇”条下之“五代梁时吴兴人”则绝非姚氏所注,为后人传抄时增益。姚最对二十位画家之论评多则五六行,少则三四句,气体雅隽,骈词俪句,辞采秀丽,但其内容单薄,不成系统,故被张彦远之 《历代名画记》讥为浅薄漏略,亦是实词。《续画品》 有明刊本、《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砚北偶钞》本、《百川学海》 本、《美术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四库全书》 本。
鹿门隐书
《鹿门隐书》,是皮日休青少年时代在鹿门隐居时所作的针砭时弊、“讥切谬政”的著名小品文,也谓之杂文。全书60篇。细分为了警君戒臣、讽政劝世,暴露政治腐败、吏道黑暗、世风日下,指出士人道德缺失等方面;也可以说重点阐述了为君、为臣、为官、为吏、为士、为民、为学、为商、为事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龙山四友
《龙山四友》,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作武侠小说名,本文所记乃是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效国家。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是张恨水创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现当红女伶追求真爱却抽身不得的可悲命运。当红女伶白桂英厌倦了逢场作戏的卖艺生活,不顾母亲家人反对,毅然离开舞台。郁闷中桂英结识小公务员王玉和,顶着母亲压力与之结合,从此洗净铅华,举案齐眉。玉和不幸丢了差事谋不封出路,带桂英回了乡下老家。尽管夫妻二人小心谨慎,却仍被王家兄嫂挑剔,夫妇俩只得带着新生女儿回到北平,暂住自家。白母鄙薄嫌弃之意形于言表,令玉和委屈苦恼。桂英借故大发脾气,震慑母兄,力挺玉和,才勉强得以安稳度日。生计逼迫下桂英决定重新登台,白母喜甚,玉和忧甚。桂英重出江湖,少不得与捧角的男客们应酬,难免夫妻误会。加之白母不断挖苦讽刺,玉和终于无法忍受,离家出走,令桂英悲痛欲绝……
立成汤伊尹耕莘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太甲伊尹扶汤》。简名《伊尹扶汤》。末本。明抄本作郑光祖撰,尚存疑。由《史记·殷本纪》和《吕氏春秋》载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事缘饰而成。剧演文曲星奉玉帝命,降生有莘赵氏,其母淑女,不夫而孕,及生,弃之空桑之内;伊员外见而留养之,名曰伊尹。长而耕于有莘之野。汤知其贤,荐之夏桀;夏桀不用,汤自聘之。履癸(桀)令大元帅陶去南借九夷之兵伐汤,九夷因其无道,不肯相从。汤使大将费昌领兵抗拒夏军。伊尹列阵,一鼓而平之。最后以伊尹官封太师左相作结。此剧4折两楔子,上场人物较多,两军对垒,场面亦大。曲文尚为本色,然少俊语。明人赵琦美跋云:“《太和正音谱》有《伊尹扶汤》,或即此,是后人改今名也。然词句亦通畅,虽不类德辉(即郑光祖),要亦非俗品,姑置郑下,再考。”今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历史的正面与侧面
皇权与绅权是如何博弈的?君权与相权是如何制衡的?重农与抑商是如何形成的?忠臣与奸臣是如何较量的?历史是个多面体,有铁马金戈的豪迈,也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有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也有贩夫走卒的市井烟火。历史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共同演绎的惊世传奇。翻开本书,让我们跟随史学大家吴晗亲历一个有血有肉、有趣有料的古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