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曲素诀辞箓
作者:佚名猜你喜欢的书
郑板桥集
清代郑燮著。分诗词卷、题画卷、书信卷、杂著卷四个部分,系作者生前编定。作者的散文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家书部分。他推崇“沉着痛快”的美学风格,认为“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并举出“《左》、《史》、《庄》、《骚》、杜诗、韩文”“六君子本色”为例,加以证明(见《家书·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这突破了当时诗坛领袖王士祯“神韵说”的藩篱,也越出了自唐以来部分文论家以含蓄蕴藉为无上妙境的局限。作者以禅论文,提出了“文章有大乘法,有小乘法”(《补遗·与江宾谷、江禹九书》)的著名观点。他强调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强调作品艺术的“美”、内容的“真”和命意的“善”三者兼备:“理明词畅,以达万物天地之情,国家得失兴废之故。’(同上)他把这类作品称之为“大乘法”,而把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锦绣才子”那些“劳而无谓”的作品称之为“小乘法”。虽然以禅为喻不免有几分模糊,归入“大乘法”的作家作品也未必都很恰当,但作者的倾向性是明显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四益易说
一卷。清末民初廖平撰。意在阐明三易之源流。三易即指文王、周公作经,孔子作传。其主要内容有:一,论三易之说出于周礼。认为东汉易学家只提到文王作易,至马、陆才添入周公。又据《礼运》考证孔子之易则承续于商代。并非一脉相承。二,论系辞。据《史记》考证“系辞”实为易大传,为孔子弟子所作。三,论六十四卦卦名意义,以为若要考证经文,必先编定六十四卦次序,而后可以释卦。综观其书,能够溯源穷流,以经证经,多有可取之处。有《六译馆丛书》本。
秘密谷
小说,张恨水著,讲述了主人公康百川与生物学家徐侃然博士、地质学家欧阳朴博士和诗人徐彬如四人在天柱山下神秘山谷的探险故事。四人分工明确,积极筹划,历经艰险,发现了居住在秘密谷的明代遗民。当地人们生活自给自足,男女平等,朴实勤劳,并且热情款待他们。同时他们也卷入了当地的地区斗争,帮助解决纷争,捕获敌方皇帝蒲祖望及其皇后。四人带着皇帝蒲祖望和皇后一同出谷回南京,一路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风靡一时,然不久蒲祖望及皇后便无人关心,流落街头,蒲祖望被车撞死,在皇后的强烈要求下,四人商量最终由康百川将其送回秘密谷,过平安自足的生活。
元代野史
元之先世,本号蒙古,其国在女真之北,以奇渥温三字为姓。有始祖母曰阿兰氏,寡居在极北沙漠。屡有光明耀腹,后一乳而生三子。季子曰孛端义儿,魁梧奇伟,沉毅寡言。其后子孙蕃盛,不相统属。传至九世孙,曰也速该,兴师攻塔塔儿部,大获全胜,擒其部长铁木真以归。也速该适生一子,遂以铁木真名之,志武功也。铁木真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灭西夏四十余国,雄长一方,遂称帝于斡难河,号曰成吉思可汗,是为太祖。由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传而至宪宗母弟,曰奇渥温忽必烈承位,是为世祖,改元至元。及至元八年,正宋度宗咸淳七年,始改蒙古,国号曰元。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十卷,日本 愿晓等集。编号二一九六。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凡三卷。宋代楚圆编。又作汾阳善昭禅师语录、无德和尚语录、汾阳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宋代汾阳善昭(947~1024)禅师之上堂小参、拈颂代别、歌颂等,而由其门人石霜山慈明大师楚圆(986~1039)所编集者。本录卷中先贤一百则为其后雪窦重显颂古百则之先例,与卷上洞山五位颂之问答及别颂,同为禅宗颂古中之年代最古者。宋代晦室师明禅师于续古尊宿语要一书天集中,收有‘汾阳善昭禅师语要’,系由本录抄出上堂小参、歌颂之部分者。






